(历史同人)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间抢小说-第1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怪不得书这么厚,原来里面有那么多好看的插画。真想买一本看看。”
“里面可不止一个朝代,说不定还有其他朝代的人呢。你们说会不会有李白?”
“刚才天幕提到了杜甫,我猜里面肯定有杜甫,有杜甫的话,肯定也会有李白吧?”
“你们是不是傻,天幕一开始就说有李白。李白还为客栈留下了墨宝。”
“我喜欢白乐天,他的《长恨歌》多美啊!之前天幕提到了长恨歌,会有他的吧?”
旁边的公子高等人也融入了这个话题:“会有诸葛先生吗?”
阴嫚悠悠道:“有没有诸葛先生不知道,但我猜肯定会有父王。”这种场面怎么能缺父王呢。
唐太宗时期
李世民看了眼天幕上的画,眉心突突直跳,该不会书里的插画都是这种画风吧!?
那这书还有买的必要吗?
“观音婢,”李世民转头,发现长孙皇后看得津津有味,眼里全是笑意,他:“……”怎么?是他没有画上的人好看吗?
后世这什么审美,画的全是这种图,一点男子气概都没有。
**
南宋后的女子看到这图纷纷捂住眼,脸皮薄的羞得脸都红了,也有胆大的透过指缝看得不亦说乎。
一些老学究则是骂骂咧咧,说后世不知廉耻,居然画这些伤风败俗的图,还将其到处售卖。
才骂了两句,就被路人撅了回来。
“嫌伤风败俗就不要买,这么好的书大家想买都买不起呢,还在这挑三拣四。”
“估计是买不起才挑三拣四,买得起都在抢书呢。”
……
顾清瑜看着满屏的尖叫和“想要”,缓缓合上书,道:
【还想看吗?后面还有更多好看的哦!放心,你们想看的里面都会有。
好了,废话不多说,让我们来看看还有哪些赠品。
除了书里的插画外,还有海报、明信片、立绘这些周边。此外,还有一把精美的团扇,上面的人物绘画是随机的,谁都有可能。
还有这个,好吃到爆炸的火锅底料,书中可是有不少历史名人为了抢火锅里的鱼丸差点打起来的。是谁我就不说了,你们自己看吧。
中册、下册的赠品和上册都差不多,除了火锅底料换成书里经常用到的《灾难生存手册》外和书中同款墨镜外,其他差别不大。
不要小看这本《灾难生存手册》,里面可以包含了《自然灾害指南手册》《城市生存指南手册》《灾难准备物资清单》《公共卫生指南手册》等灾难必备手册,这本书建议都备一本,以防不时之需。
书里女主靠着这本手册救了很多人。
上中下三册全买的话,价格和之前一样,都是100块。还会附赠一个盲盒大礼包,里面可能是蔬果大礼包,也可能是零食大礼包、种子大礼包、饰品大礼包。
开到什么是什么,不接受备注哦!
好了,有需要的宝贝可以点击小黄车购买。】
大秦
秦始皇心跳慢了一拍,手顿在半空中,盲盒大礼包?开到什么是什么?
他就想要种子大礼包啊!万一开不到,不是白买了?
秦始皇眉头皱起,“李斯。”
被点到名字的李斯认命地站了出来,“陛下,臣的余额不够买一套。”
秦始皇闻言,眉头皱得更紧了,“有多少?”
“82。”
秦始皇看了他一眼:“姑且一试。”万一书中的主角有你呢。
李斯拱手应道,“诺。”
秦始皇转身看向一众公子公主,以及文武百官,“你们也都试一试。”
多买几份,开到种子大礼包的机会也会更大些。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正准备打开小黄车抢购的刘彻僵住了,怎么又是盲盒,他不想要其他,就想要种子大礼包,或者把蔬果大礼包给他也行,其他几个就不必了。
刘彻放下手,脸色变得凝重起来,“说说,你们都有多少余额?够买一整套吗?”
汲黯虽然也心动种子大礼包,可是盲盒这种东西,它看运气啊,不能强求。
若是让所有人都去买,不划算,于是委婉道:“陛下,天幕这次早早结束小说讲解,会不会是因为卖的书很多呢?”
言下之意,后面这么多书,只买小说不好吧?
刘彻听了更烦躁了,“那你说这书买不买?”
汲黯:“自然是要买的,陛下和长平侯、冠军侯显然是可以买的。”其他人就不要买了,免费白白浪费。
霍去病惊呼一声:“陛下你看小黄车里的书。”
刘彻闻言,连忙打开小黄车,之前一直是能看到余量的,现在居然看不到了,书一直显示是亮着的。
这是为何?
“仲卿、去病,你们买一套试试。”
卫青和霍去病买完,小黄车里的书还是毫无变化。
刘彻挑了挑眉,“该不会这次的书是不限量的吧?”
……
唐太宗时期
李世民瞪大眼睛,怎么会是盲盒呢?朕不喜欢盲盒啊!!
“众卿,你们怎么看?”这怎么买啊,有种子礼包吊着,肯定要买一整套,可是这个种子礼包它是盲盒。
心细如发的房玄龄很快发现了小黄车的异常,“陛下,往常小黄车里的书都是有余量显示的,多的时候是999+,少的时候也有十几本,现在却不显示了。”
会不会这次的书不限量,有很多呢?
第181章 一百八十一 卖书中
李世民犹豫再三; 决定让人先买一套,如果后面没什么值得买的书并且还有货的话,他再买。
正好还能凑三百把券给用了; 一举两得。
如此,得让一个手气好的人买。
李世民目光扫过台下的众人; 额,药师不行; 站队从来没站对过;敬德…肯定不是没什么戏份; 买不下一整套;义贞; 倒可一试……
不过,要说运气好,还得是阿耶; 李世民扭头看向李渊。
李渊正在看热闹呢; 忽然感觉到一道火热的视线; 转头一看,竟然是李世民。
李渊:“???”
……
洪武时期
朱元璋眉头紧皱,“好好的赠品搞什么盲盒模式,真的是。”
这不是逼着他买吗?而且还是买多份。
朱元璋手负在身后,烦躁得走来走去。
朱樉凑上来说:“父皇; 您不是很喜欢之前的火锅底料吗?这次也有; 定是天幕知道父皇喜欢,特地给父皇安排的。”
朱元璋怒喷:“是你想吃吧?你眼里除了吃就没有其他东西了吗?朕看天幕说的那个为火锅鱼丸打架的人就是你吧?”
朱樉:“父皇,儿臣冤枉啊。儿臣连火锅底料是什么味道都没有尝过,怎么会去抢呢。这不是看父皇您喜欢; 儿臣才说的吗?”
为了做出同款火锅底料,都换了多少个御厨了,要说不喜欢谁信啊。
“闭嘴!”被戳中心思的朱元璋呵斥道; “现在是说这个的时候,你没听见天幕说赠品有种子大礼包啊。”
朱樉被骂得缩了缩脖子,小声道:“父皇,那要不要买嘛?”
“当然要买。”
朱樉:“……”买你还骂我。
【因为位面酒店每次降落的地点都不一样,而且文中有时候还会把客栈搬到边境或者灾区,所以涉及到的地点非常多。
我们现在的省份地名是经过两千多年的变化才形成的,在古代不仅不叫这个名,还可能一个朝代有一个朝代的叫法。
为了方便大家看懂书里的地名,清清这里给大家推荐一本历史地图集,就是之前推荐过的《简明中国历史地图集》,汇集了从原始社会到现今所有朝代的地图,买过的都说好。
已经买过的宝贝可以不用看了,没买过的宝贝可以关注一下,只要36块就能带走,带你了解从古至今的疆土变化,地名变更。
因为书中的女主是装神仙,而古代发生次数多、危害面广、牵涉面大的灾害是:水灾、旱灾、虫灾、饥荒。
这四种灾害中,饥荒是由水、旱、风、虫等灾害导致的粮食欠收或者颗粒无收造成的。虫灾在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下已经有了比较显著的抗灾方法,只有水灾和旱灾是最让古人无奈的。
水灾是突发型灾害,会造成坏民舍,溺居民,坏桥栈,伤禾稼,对人们生命财产威胁最大,是古代第一大灾害'1'。
水灾的第一个特点是造成江河横溢,河堤决口。据统计,宋朝232次水灾,就有57次河堤决口。
元朝从1271年到l368年的97年,发生水灾116次,大小河堤决口33次。明朝发生水灾278次,大小河堤决口34次。清朝发生水灾416次,大小河堤决口15次'2'。
由此可见,水灾在古代多么令人畏惧,甚至因为畏惧还出现了祭河神、河伯娶妻等要人命的习俗。
读小学的时候我们都学过一篇课文叫《西门豹治邺》,里面就提到了河伯娶妻是坑害民女的行为。西门豹智斗巫婆,带领百姓治水挖渠、修河堤,根除水害,从此漳河年年丰收。
水害也是可以治理的,从大禹治水到三峡工程,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都在不懈的努力,最终形成了今天的地貌。
装神仙怎么能不知道水害的正确处理方式,怎么可以让河伯娶妻这种陋习继续危害无辜呢?
这时候张修桂老师的《中国历史地貌与古地图研究》就能派上用场了。
书中详细的写了长江中下游河湖地貌的历史演变极其整治、上海地区地貌演变、黄淮海平原河湖地貌的历史演变。
小说里女主就是用这本书忽悠了汉武帝和他的臣子,把他们感动得嗷嗷的,直言要给她建庙立像。
这本书的价值不用多说了吧?想了解地貌演变的宝贝可以点击右下方的小黄车,定价98,现在只要62。6就能带走这本《中国历史地貌与古地图研究》哦。
有点小贵,但绝对值得!】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被忽悠的汉武帝和他的臣子集体沉默了,这价格,还不如真的被忽悠呢。
至少被忽悠可以免费得到一本。
汲黯:“陛下,天幕说的没错,水灾确实是第一大灾害,不可不防啊!”
刘彻白了他一眼,废话,他能不知道这个道理?宋元明清每个朝代都发生了几百次水灾,难道大汉就没有?看水灾发生的频率就知道,几乎年年有水灾。
“主父偃,你来买。”刘彻刚吩咐完,又立即反悔,“算了,让公孙弘买。”
之前的小说里提到过公孙弘乃小人,公孙弘肯定当不了主角,让他买。
大秦
秦始皇双目微眯,这书简直就是他的心头好,心动JPG。
若是得到这本书,他肯定修出一条完美的堤坝,从此免受水患侵扰。
这条堤坝定能和秦直道一样流传千古。
没想到后世居然连这都能总结,那可是几千年的变化。
果然贵有贵的道理。
秦始皇转头吩咐:“扶苏,买下来。”
唐太宗时期
虽然没有提到大唐的水灾发生了多少次,但从后世几个朝代的情况看,想必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李世民吩咐褚遂良买下这本书,轻声一叹,“之前的书中提到过如何预防蝗灾,如今又言水灾可控,那旱灾又当如何?”
若是年年风调雨顺,没有灾情,何愁百姓不能安居乐业,天下太平。
杜如晦:“天幕既然提到了水、旱、虫、饥荒四灾,说不定待会也有旱灾的预防办法。”只要没有水灾、旱灾、虫灾,自然不会有饥荒。
武周时期
武则天挑了挑眉,“婉儿,天幕这次的书不一般啊。”
上官婉儿点点头,说:“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书。”
谁知武则天摇了摇头,“朕不是说这个,朕是说这才第二本,哦不对,第三本书,天幕就卖出这等好书,只怕后面还有不少。”
按照往常的规律,压轴的书才是最有用的。
宋太。祖时期
赵匡胤听到232这个数字眼前一黑,大宋总共才多少年啊,就发生了这么多次水灾,还河堤决口54次,是天幕列举出来的朝代中最多的。
人家清朝四百多次水灾才河堤决口15次,大宋怎么决口这么多次?
难道是清朝的治水技术比较先进?
是了,大宋之后的朝代河堤决口次数都比大宋少,后世就更不用说了,天幕出现几年就没听她说过后世有什么天灾。
要么是没有,要么是后世赈灾及时,处理得当。
不过也是,后世有天上飞的飞机,水里游的游轮,地上开的汽车,速度比起马车来快多了,又有那么多高产粮食,衣食无忧的,救灾及时也不足为奇。
洪武时期
朱元璋瞪大眼睛:“大明国祚才276年,就有278次水灾,那不是年年有水灾?”
想到元末天灾不断,地里颗粒无收,遍地尸殍的场面,朱元璋心里一寒,“买,这本书一定要买下。”
【有宝贝提到水灾解决了,那旱灾呢?毕竟古代又做不到人工降雨。别急,这不就来了嘛。
看看这是什么——《土法农村水电站》,这可是建国时候的神书,不过现在随着科技的进步它过时了,我们现在看觉得不过如此,但放在古代,它就是一本神书。
那个时代的书都有经典语录,这本也不例外,开篇就是管理员的语录,上面写着“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
备战,备荒,为人民。
……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
以前小的时候不能理解这些语录,现在再看这些语录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管理员的伟大、魅力就在于此。
一不小心又扯远了,来我们上链接,这是穿越神书,有写作需求,或者想了解那个时代的宝贝可以点小黄车购买,分上下两册,售价38。8。
因为书籍比较老,是油印印刷的,字迹没有那么清晰,不过不影响阅读。介意的宝贝勿拍。】
洪武时期
当年靠着“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的战略最终建立大明,成为皇帝的朱元璋沉默了:“……”
这是内涵他呢?还是在内涵他呢?
朱棣见朱元璋脸色忽红忽青,急了,“父皇,这本书和之前的书不一样,它限量啊!再不买就没了。”
朱元璋回过神,一边下令,“快买,快买。”一边心里嘀咕,怎么一会儿不限量,一会限量,天幕在搞什么鬼。
第182章 一百八十二
大秦
秦始皇听到“旱灾”“人工降雨”的字眼眼睛一亮; 后世居然连旱灾都有办法解决。
紧接着就看到顾清瑜举起一本封面有些陈旧的书,名字叫《土法农村水电站》,想到之前那几本带“土法”的小册子; 秦始皇眼睛更亮了,转头向吩咐人抢。
这书又旧又破; 肯定很便宜,便宜书抢的人多,得多安排几个人抢。
正考虑让谁抢呢,墨子跳了出来,眼巴巴道:“陛下; 这本书有大用。物理书里有提到过水电站可以新建一种防止洪涝和减少灾害的保障体系,从而进一步完善水灾旱灾带来的危害提升其防御能力'1'。”
最关键的是水电站还能将水能转换为电能。
他最最最想研究的电。
快抢啊陛下!!
秦始皇看了一眼虽瘦不少,但精神抖擞的墨子,嘴角不由抽了抽,“既然你想要; 那便买吧。”
墨子:“??”
墨子急了:“陛下; 臣担心余额不够。”
秦始皇:“不会; 这书又破又旧; 定是二手书; 天幕的二手书都便宜。”
话音刚落; 就听到顾清瑜宣布价格。
秦始皇:“……”脸好疼。
之前这种书都很便宜的,怎么这本这么贵?这不合理!!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