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长媳(重生) >

第33章

长媳(重生)-第33章

小说: 长媳(重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柳夫人吓得一缩,忙道,“好啦好啦,我知道错了,如今事情怎么收场,孩子无论如何不能拿了,那是咱们柳家的血脉…”
  柳侯脸色阴沉,思忖片刻道,“我去一趟王家。”
  下午申时,柳侯亲自赶到王家,对着大老爷和三老爷便是一顿赔罪,并许诺绝不让那女子进门,又话里话外说是帮衬大老爷的案子,只求王家同意把孩子留下来,将孩子放去庄子上养,大老爷意动,看向三老爷,三老爷一面沉吟一面看着妻子。
  这事既然交给了妻子,三老爷便打算让妻子做决断。
  三太太想起了谢云初的话。
  半日前,谢云初悄悄寻到她,“三婶,我觉得那表姑娘有蹊跷,她说她怀了孩子,难道就当真怀了孩子吗?”
  中午太太们还在商议如何妥善处置那个孩子,谢云初却知道,前世那位表姑娘压根就没有孩子,不过是故意做做样子,后来去了庄子假装流产,害得王书颖为公婆嫌弃,夫妻隔阂。
  三太太经谢云初提醒,心里有数,“请太医给那位表姑娘把脉,探探实情再说。”
  柳侯等人皆是神色一动。
  三太太早已悄悄遣王书颖的兄长大爷王书照带了太医去了柳家,佯装是柳侯的命令,当众给那表姑娘把脉,太医断定没有孕像,表姑娘不相信非要哭闹,后来又寻来几个医士,结论一致,消息递回王家,王家众人也是大为震惊。
  柳侯面子十分挂不住,连连道歉,再是半个字不敢吱,风风火火赶回去将那儿子揍了二十板子,又把那位表姑娘身边的人捉来审问,才得知那表姑娘假装怀孕,先逼着柳家认了她,随后打算过门后制造流产假象,好嫁祸王书颖并取而代之。
  那柳循见两小无猜的表妹将自己耍的团团转,气得吐血昏厥。
  到了第三日,柳侯夫妇亲自登门,将姿态放得极低,并许诺府上中馈交由王书颖,以后再也不纳妾,过去柳家嫌弃王书颖出身不曾让她掌家,这次算是彻底接纳了这个儿媳妇,王书颖喜极而泣,跪在三太太跟前磕头,
  “若非您,侄女这回还不知有没有活路。”
  三太太却往旁边温柔娴静的谢云初指了指,“你谢错人啦,你该谢你二弟媳,若非她心思细敏,能谋善断,咱们都要折在那女人手里。”
  谢云初可不敢揽功劳,“三婶这话折煞了我,王家能有您这样的当家主母,是我们晚辈之福。”
  三太太受用了,深深看着谢云初,心里想,王家后继有人。
  王书颖又与谢云初道谢,亲昵自不待言。
  就连大太太也高看谢云初一眼,恨不得搂着她喊心肝。
  此事最终惊动长公主,长公主二话不说赐了一道白绫给那女子,以儆效尤。
  夜里,谢云初坐在春景堂喝茶,听到这个消息,半是感慨,半是艳羡,长公主就是长公主,从来不叫人失望。
  可惜,前世今生,从来没有一个人能挡在她跟前,替她遮风挡雨。
  罢了,她也无需旁人遮风挡雨,她谢云初,要靠自己。
  念头刚落,门廊外响起熟悉的脚步声,紧接着丫鬟通禀,
  “给二爷请安。”
  她那位三日不见的丈夫…回来了。
  谢云初瞅了一眼铜漏,不早不晚,孩子已睡了,他来作甚?


第34章 
  数日不曾过来,王书淮发现屋子装饰仿佛不一样了,换了新的软烟罗的窗纱,原先隔在房间内的雕镂隔扇挪开了,屋子里变得空旷而大气,这是王书淮喜欢的装扮。
  “二爷喝口茶吧。”谢云初给他斟了一杯西湖龙井,袅袅的清香萦绕,冲淡了屋子里的尴尬。
  夫妻二人隔着一张高桌对坐,王书淮喝茶,谢云初吃莲子汤,她近来多吃了几颗荔枝,牙根上了火,桌案上还摆了些冰镇过的果子,有几个鲜红的荔枝,葡萄,还有爽口的菜瓜,谢云初夜里不吃冰的,这是给王书淮准备的。
  王书淮也不吃,他养身。
  男人眉目低垂,薄唇轻抿,他拨着手中的茶盏,清濛的水雾拢着他的眉梢,皎然如玉,稍稍撇过脸,恰恰撞上谢云初打量的目光,谢云初没有被抓包的窘迫,笑吟吟问,“二爷今日可是有事?”
  王书淮听了这话,语气微哽,“珂儿睡得这么早?”
  意思是来看孩子。
  谢云初笑,“她今日不曾午睡,闹着让乳娘抱着去后花园,看着眉姐儿摘花,晚膳喝了些牛乳,便睡了。”
  王书淮不知道该如何接话,就在谢云初怀疑他是不是急于子嗣想留宿时,王书淮从怀里掏出一信笺递给她,“你弟弟明日归京。”
  谢云初闻言愣了下,迫不及待接了过来,“谢谢二爷。”
  连忙打开信笺,上面只有寥寥几行字,且字迹甚是潦草,她要他抄的书已妥,向她讨赏,隔着笔墨都能想象他耍赖的模样,谢云初不知不觉湿了眼眶,“谢谢二爷…”她激动得语无伦次。
  王书淮莫名地看着她,“不就是几月不见么?”至于如此。
  谢云初收好信笺,“没有,我只是担心他秋闱…”弟弟回来也是打算为秋闱做准备。
  说到科考便是王书淮的长项,“等他回来,让他来府上住几日,我教导他。”
  谢云初看着他笑,由衷道,“谢谢二爷费心。”又主动问王书淮,“对了,二爷南下的日子定了么?”
  王书淮心里总算舒坦了些许,“七月初,等刘大人老母办过寿辰便去。”
  户部侍郎刘琦亮会跟他一道南下,打了头阵后,余下的主要要靠王书淮主持,推行国策是一项大工程,王书淮要面临的压力前所未有,谢云初因晓得丈夫最终能成功,自然也不担心,“那我这段时日陆陆续续给您收拾行装。”
  神情没半分担忧。
  王书淮喝了茶,修长的手指有意无意在桌案上搁敲,心里想,难道只是给他准备行装。
  倒不是他想破规矩,实在是子嗣为要,他这一去还不知什么时候能回,谢云初就不着急吗?
  妻子这样气定神闲着实令王书淮纳闷。
  谢云初倒也不是没想过,在王书淮离去前夫妻俩多多同房,实在是二十二是她的小日子,今日十八,这段时日同房也没用,既是七月初离开,那还有机会。
  况且,她多少还抱些希望,希望月事不来,如果孩子已上身,那越发要小心,所以谢云初没有吱声。
  王书淮见妻子只字不提,心底稍稍生了几分惆怅,于是起身回了书房。
  次日,谢云初早早起床,一面替弟弟准备些新衣裳,一面准备他爱吃的食材,既是今日回京,保不准过两日便会来看她。
  巳时三刻,三太太那边遣了人来,请她去琉璃厅。
  谢云初只得丢开手上的活计过去,不料那头三太太笑眯眯招呼她进屋,指着腼腆的王书琴道,“今个儿有人上门来提亲了。”
  谢云初神色微亮,跟着坐下来,“是哪家的少爷?”
  三太太有些叹息,“门第不高,不过我瞧着人品不错…”
  三太太话没说完,被王书琴凶巴巴打断,她与谢云初道,“不就是那日在行宫遇见的男人。”
  谢云初闻言越发来了兴致,问三太太是哪家的,三太太告诉她是河东闻家的少爷,早些年闻家也算显贵,可惜近些年没落了,家里最大的官不过五品,着实与国公爷门第不相匹配。
  “那闻家的姑奶奶战战兢兢的,生怕被我嫌弃,那位少爷却是腼腆又真诚,兴致勃勃,我算看出来了,定是那小子瞧上我们琴儿,逼着家里来说亲,家里却不一定是肯的。”三太太感慨。
  王书琴立即接话,“瞧见没,人家没准觉得齐大非偶,不愿意跟我们结亲,我若是眼巴巴嫁过去,那公婆保不准以为我倒贴他们儿子,把自己儿子当香饽饽,从而看轻我,我不嫁。”
  三太太与谢云初对视一眼,啧了一声,“瞧瞧,能耐着呢,不过这话倒也不错,你不喜欢,我还能强求不成。”三太太也不甚看得中闻家,说到底还得门当户对。
  王书琴气汹汹回了房。
  三太太与谢云初道谢,“多亏了你开导她,我瞧她这回与以往不同,没那么死脑筋,并非一口回绝,还能道出个一二三,可见在认真思量婚事。”
  谢云初也很欣慰。
  前世这段时日,国公爷病重,各房倾轧,就连一贯强势的三太太也拗不过三老爷病倒了,国公爷死后,家里更是分崩离析,王书琴见此情景心灰意冷,孤身纵马去了城外的家庙,终身不嫁。
  谢云初始终记得前世她离开那日,大雨瓢泼,瘦弱的姑娘形单影只高坐在马背上,任由风吹雨淋,悲愤地嘶鸣,“好好的一个家为什么成了这副模样,不就是一个爵位,不就是一些家产,至于斗得你死我活,家无宁日吗?”
  随后,她抽鞭离去,再也没回过京城。
  王书琴并不知道,国公府的乱,只是开始,后来这场纷争波及朝廷,拉开了朝廷夺嫡的序幕,往后数年黎民水深火热,朝廷亦是动荡不安。
  万幸,万幸这一世不一样了。
  看着王书琴有开窍的迹象,谢云初也替她高兴。
  坐了两刻钟,春祺匆匆打春景堂来,高兴地唤她,“二奶奶,您快些回去,瞧瞧谁来了。”
  谢云初便知定是弟弟来了府上,连忙与三太太告罪,大步流星回了春景堂。
  方从甬道上了前面的台阶,便瞧见一双人影越过月洞门而来。
  谢云初顾不上瞧王书淮,而是一眼落在弟弟身上。
  修长的少年高瘦而挺拔,一双朗目黑漆漆的亮若星辰,眉梢扬起一抹张扬的笑,歇尽秋月春花。回想前世的谢云佑,一身阴戾,孤执偏拗,跟头蛮牛似的谁的话都不听,再看眼前这朝气蓬勃的少年,谢云初忍不住泪如雨下。
  两世加起来对她最好的人哪,哪怕跛了脚,亦是爬山涉水想方设法替她延请名师,一遍又一遍将她手中的账册拂落在地,不许她操劳,盼着她爱惜自己些。
  但凡谁责她一句,总是他满身恶气冲到那人跟前,不许人怠慢她这个姐姐。
  如果这世间还有谁会义无反顾不计生死为她出头,唯有谢云佑。
  再也抑制不住,泪水汹涌,谢云初捂着嘴大哭。
  “佑儿……”
  谢云佑被这哭声给吓呆了,稚气未褪的少年指着哭成泪人儿的姐姐,问王书淮,
  “姐夫,你这是欺负我姐了?”
  王书淮也是满头雾水,看着失态的妻子一言未发。
  谢云佑满肚狐疑来到谢云初跟前,将姐姐掺了掺,“姐,你别只顾哭,你告诉我,谁欺负了你了,是姐夫对你不好,还是家里老头子挤兑你了,你说个名出来。”
  谢云初看着少年一身锐气,但凡她说个名字,他也就得去干架的气势,忍不住被逗笑,“胡说什么,我只是担心你罢了。”
  谢云佑放心下来,“我有什么叫你担心的,你瞧我,这不好好的。”往身后的王书淮扬了扬笑眼,一行人进了屋。
  谢云初净面陪着二人说话。
  “这是从书院回来径直来了王家?”
  谢云佑理所当然道,“不然呢,你以为我先回去看那糟老头子,我铁定先来看你呀。”一副有恃无恐又偏爱的模样。
  谢云初忍不住又湿了眼眶,“好,不去就不去,你爱怎样便怎样。”前世她总盼着弟弟能重新站起来,自以为是的为他好,弟弟渐渐的也不愿跟她说心里话,这一世他能有个光明前程固然好,没有,只要能健康无虞的活着,她便满足。
  谢云佑听了这话,不觉诧异,看着谢云初更多了几分亲昵,“谢谢姐。”
  王书淮一向寡言,大多是谢云佑滔滔不绝,讲述他在学院的见闻。
  谢云初忽然瞅着时辰不早,急道,“哎呀,你陪着你姐夫说话,我这就去厨房给你做几个你爱吃的菜。”不等谢云佑反应,纤细高挑的身影已快步绕了出去。
  王书淮听到这句话,目光追随妻子的背影,最后落在珠帘处良久无言。
  他已数月不曾尝过她手艺,内弟一回来,她便迫不及待进了厨房。
  午时正,谢云初张罗了一大桌子菜,大多是谢云佑爱吃的,自然也有王书淮的菜,只是王书淮几度嚼在嘴里,总觉得不是滋味,后来还是一再告诉自己,他不能,也不必计较这些小事,方逼着自己将一碗饭吃完。
  王书淮这个人情绪内敛,谢云佑与谢云初均没发现他的异样。
  饭后,王书淮请谢云佑去书房午歇,谢云初却是客气地拒绝,“二爷伤势不曾痊愈,您喜静,佑儿就不去吵您。”
  谢云佑也知道王书淮规矩大,一面搂着小外甥女玩,一面回道,“姐夫去忙吧,我就在这逗一逗珂儿……舅舅已经好久好久没瞧见珂儿了,我的珂儿长得可真好!”他把孩子举的高高的,珂姐儿咧嘴大笑,孩子都喜欢新鲜的事,注意力一下子便被谢云佑给吸引。
  王书淮看了一眼谢云佑,深深凝视着谢云初,淡声说了一句好。
  谢云初言语客气,显得他像是个外人。
  王书淮并不想揣度妻子,他也不是小肚鸡肠之人,可妻子种种迹象实在不容他乐观。
  谢云初大约也察觉到王书淮情绪有些低落,由着他去,前世她一颗心扑在他身上换来了什么,他关心过她一回么?
  谢云初心无旁骛坐下来看着弟弟与珂姐儿玩。
  午后,大太太钱氏那边来人请她过去一趟,原来钱氏娘家那边送了几篓子水鲜海货来,想请谢云初挑一些回去,也算是为前日的事聊表谢意。
  恰恰谢云初不在的空档,王书琴无聊,来春景堂串门。
  她步子轻,只带了个随身使唤的小丫鬟,主仆二人行至门口,却瞧见东北角庭院一颗树下,一挺拔的少年怀里揣着一孩子,正踮着脚去捉树上的虫。
  王书琴一向不见外男,也猜到能被谢云初留在院子里的必定是娘家的兄弟,打算转身,可瞅着那少年单手搂着珂儿,那虎里虎气的小珂儿在他怀里跟个布娃娃似的,任由他兜上兜下,王书琴心急到嗓子眼,生怕孩子被他弄出个好歹来,顾不上避嫌,提起裙子冲到院子里,对着谢云佑斥道,
  “你是谁?你把珂儿放下来!”
  王书琴一身反骨,谢云佑何尝不是,俊美的少年察觉来人语气不善,冷汵汵的将视线削过来,瞥见一面生的姑娘鼓着红彤彤的腮囊,瞪着他,他又是好笑又是好气,
  “你是谁,我抱着我外甥女,轮得到你颐指气使?”
  从来没有人这么跟王书琴说话,她气得不轻,只是看着谢云初面子,决定不与他一般见识,指着珂姐儿,
  “我最后一次警告你,把姐儿还给我。”
  平日那么虎的姑娘,被谢云佑钳在怀里,双腿垂着,小脑袋耷拉着,乖巧得过分,王书琴担心谢云佑虐待孩子。
  谢云佑毕竟是男子,粗手粗脚的,怎么懂得养孩子。
  谢云佑瞅了一眼怀里的小婴儿,珂姐儿鼓着一双水濛濛的大眼睛,看看这个,看看那个,不知道他们为什么吵架。
  谢云佑便指了指王书琴,“你认识她吗?”
  珂姐儿很给面子的扬起小胳膊,嘻嘻笑了下。
  王书琴受用极了,强势地扑过来抱住孩子,谢云佑担心伤到孩子,被迫让给她。
  王书琴立即抱着珂姐儿去廊庑下的罗汉床上坐着,命丫鬟取来湿巾,将谢云佑抱过的地方一点点擦拭干净。
  谢云佑:“……”没被人这么嫌弃过。
  本着好男不跟女斗的原则,谢云佑支着一双修长笔直的腿,双手环胸靠在树下,饶有兴致盯着王书琴。
  只见王书琴一面给珂姐儿擦胳膊,一面骂骂咧咧,“那树上不知多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