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男二有点东西[快穿]-第1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信件寄来了蛮久了,苏霖看过之后就塞进抽屉,根本没打算回信。
来信的是邹琦,专门询问一些下乡知青的事,以及对他突然下乡的埋怨。
这种信,回不回都无所谓,反正邹琦迟早会下乡。
只不过苏霖没想到会那么快。
寄去的包裹还在路途中,大队突然收到消息,“队里又得收几个知青了,只希望这次来的人都能老实些。”
不怪他们担心,梁家大队的知青还算老实,是有些娇生惯养,一看都不是干活的人,但好在他们心里再埋怨,该下地还是会下地。
不像隔壁大队,听说有个人故意摔断腿,就是为了能回城。
谁能想到上面还真批了,这一下像是捅了马蜂窝,好几个知青效仿,直接闹到镇上去,连带着整个大队都接受批评。
前些日子几个大队长相聚,梁队长是没少听他们埋怨,以及多了一些对他的羡慕。
没办法,谁让他们梁家大队出了个苏知青这样的能人呢。
有了对比,梁家大队看着他们队里的知青是越来越顺眼,有些小毛病但也不碍事,只希望这次新来的也一样老实些。
“郑郡明天不是要去供销社一趟吗?正好让他把知青接回来。”黄支书安排着,谁去都行,只要把人带回来就好。
梁队长打趣着:“那得给他一把花生,他才愿意听话。”
不管怎么说,接人的活就落在了郑郡身上。
第123章
郑郡还真得了一把花生;对此接人的活很是满意。
花生没多少,但好歹去得路上能解解馋。
他并没有直接去镇上,而是先跑了一趟隔壁的大队,谈好生意后再顺路去接人;来得时候有些晚了;刚进屋就见里面好几人侧头盯着他。
郑郡愣了下,“这些都是?”
不会吧;数下来得有七八个人;以往可没一次性分配到这么多人。
“都是;名额已经记录好;你将他们带回去就行。”办公人员笑着。
郑郡可不敢答应,好歹要问清楚:“可以往最多不是四五人吗?这次怎么一下子分了这么多?其他大队是怎么安排的?”
本想着含糊过去,含糊不过去也只能直说了,“你也知道其他大队的情况,知青对于他们来说是负担;你们大队有了制砖厂;多少比其他大队富余些……”
说来说去;就是让梁家大队帮着多养养人了。
郑郡白眼一番;不过到底没拒绝。
这次人选就算多了,但也不至于成为大队的负担;但理是这个理,说肯定不能这么说;还得卖卖惨。
最后;当着这八人的面;郑郡皱巴着脸将大队的困难一一说了出来;说得要多惨有多惨;办公人员肯定不信;但这次人选分配的事梁家大队确实出了不少力,也就只能附和着。
他这边附和,其他知青们可不知道。
还当梁家大队生活条件是真的很困难,一时之间都有些担忧起来,这可是以后要待上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地方。
半个小后,郑郡带着八人前往梁家大队。
本来他是借了队里的牛车出行,正好还能将人带回去,结果来了这么多人,坐肯定是坐不下来,他道:“你们把行李放上面。”
“郑同志,还得走多久啊?”
“你看能不能在牛车上挤挤?我实在是走不动了。”
“这边还能挤出两个空位,要不女同志先上去坐?”一位带着书生气的男知青开口,说话的时候视线落在了一旁的女同志身上。
这次八个人中有三名女同志,其中邹琦同志让人忍不住将视线放在她身上,“邹同志,你看着最文弱,要不你上去歇会吧。”
邹琦没意外,她早已经适应这种场面,很多时候不需要自己主动,就会有人替她抢到想要的东西。
她其实还有些力气,但如果有得选择,自然不愿意靠双腿走回去。
可惜的是,她碰到了一个克星。
郑郡瞟了男知青一眼,“三个女知青两个坐牛车,那另外一个怎么办?你背着回去?”
男知青涨红脸,别说人家愿不愿意给他背,他现在自己都走不动了,怎么可能背得动人家?
郑郡拍了拍牛身,“你知道这头牛有多宝贝吗?农忙的时候它一个能顶你们八个,给你们放行李就很不错了,还想着往上挤人,累坏了你们赔?”
这还真不假。
但凡问个农家人,是要一头牛还是八个知青来帮忙,如果这八名知青中没有苏知青,他们想都不想绝对选牛了。
谁家有头牛都不会往死里糟蹋,平日里出个门,宁愿自己走路也不愿意让牛累着,这群人倒好,拖了八个人的行李不说还想再往上加两个人,想屁吃呢。
郑群轻拍牛身,直接往前走,也不管后面的人能不能跟上。
落下的有几人很不满,正想抱怨些什么时,另外几人跟着往前走,瞧着人走得越来越远,也不好再多说什么,赶紧跟着向前。
在去梁家大队的路上,邹琦迈着大步向前,走到郑郡身边看着他,刚打算说些什么,可在看到他的面孔时,突然心中有些悸动。
“有什么事?”郑郡瞟了她一眼,伸手落在兜里,掏了半天掏出两颗漏网的花生,在他心里,女同志还没这两颗花生来得重要。
邹琦缓过神,脸上微微发红。
她怎么都没想到自己居然还有看男人看得入神的一天,可是……他莫名让自己感觉到熟悉。
摆了摆头,不再多想:“请问同志,苏霖是在你们大队吗?”
郑郡正眼看了她一眼,“你认识苏知青?”
邹琦点了点头,“我和他来自一个地方,还是高中同学。”
郑郡像是想起了什么,“原来是你啊。”
邹琦微微勾唇,“苏知青跟你提起过我?”
郑郡摇头,“你是不是给苏知青写过信?那信还是我帮着拿的,小同志胆量够大,为了喜欢的人居然追到这里来了。”
“什、什么?!”邹琦脸上的笑意一僵,她喜欢苏霖?
“还装。”郑郡嘿嘿笑了两声,指着前面的小道:“到了,前面就是梁家大队。”
故意扯开话题,就是避免女同志难堪。
之前他和连子还调侃有女同志给苏知青寄信,结果苏知青都没回,想来是没打算和这位女同志多来往。
结果谁能想到,女同志居然不远千里追到这里来,真是够痴情。
邹琦不知道这人脑补了什么,反正就很让她不爽。
不过想了想到底没说什么,她来梁家大队也挺好,最少在这里有熟人,有人护着总比完全人生地不熟好。
当他们来到知青屋了解大概情况之后,邹琦脸上是止不住的惊讶,“苏霖创办了一家制砖厂?还担任了厂长?”
怎么可能?
他是怎么办到的?
不可否认,苏霖确实挺聪明,最少在学业上一直排列前茅,多少是有一些闪光点,不然那么多追求者中她不会和苏霖来往的更近。
但邹琦无论如何都没想到,苏霖在这个偏僻的小地方会有这么一番作为。
厂长啊。
这比城里的普通工人要厉害的多。
一年的时间不到就能弄出这么大的成就,足以证明他以后还有可能发展的更好。
一时之间,邹琦想了很多很多,最多的就是能不能借苏霖的关系进入制砖厂,有个工作总比下田干活要好。
听说厂里最低的工资都有三十好几,这在城里几乎和她妈让出去的正式工一样高。
“邹同志,听说你认识苏霖?”有人好奇问道,也是刚才在路上听到她和郑郡的话才有这么一问。
这一问,知青房所有人的视线都落在她的身上。
邹琦落落大方,带着适宜的笑:“对,我和他是高中同学。”
她不怕别人知道,知道反而更好,一个厂长能带来的便利实在是太多太多了,有这层关系在,最少不用怕在大队被欺负。
这时候,邹琦很想和苏霖见见面。
可惜的是一直到夜里苏霖还没回到知青房,她只能回屋歇息明日再做打算。
第二天,新来的八名知青被分配到拔草的任务。
在这里仍旧有黄大婶盯着,稍有停下来喘口气的动作,黄大婶就开始嚷嚷,弄的他们都不敢停下手中的动作。
他们哪是吃过这种苦的人?不过半天的功夫就累的气喘吁吁。
连邹琦都绷不住了,此时想找苏霖的念头越来越深,来之前就已经做好吃苦的准备,可她怎么都没想到自己会败在第一天。
好不容易到了中午休息的时候,邹琦打听到制砖厂在的位置,便直接去找人。
现在的制砖厂可没什么大门,来的人直接走进去,根本不需要打招呼。
这样一来,邹琦很快就找到了她想找的人。
相对比以前,此时的苏霖看着瘦了很多,皮肤也被晒黑,但现在的他多了原先没有的气质,一开始她不懂,后来发现是苏霖现在变得更加有自信,让他看着更耀眼了些。
苏霖此时正拿着图纸和建造队的人商量着厂房的建设。
之前只是搭个棚子,现在制砖厂有了利润,这笔钱当然得拿来建设真正的厂房了。
正说着时,旁边的汉子仰了仰下巴,“苏厂长,那位同志是来找你的?”
苏霖偏头看去,见到来人并不觉得意外。
和这些人交代几声,他便走到邹琦身前,“找个地方说话?”
邹琦看着他,点了点头。
来之前她还有很大的把握,想着就算这么长时间没有见面,苏霖应该会答应她的请求,就算不能将她直接安排到工厂里,也能借着他在大队的威望让自己过得更轻松一些。
可现在,邹琦不肯定了。
她挺相信自己的直觉,更能看出苏霖眼里已经没有了对她的喜爱神色,但她还是带着一丝希望问道:“我没想到下乡的日子会这么苦,你也该知道我做事的能力,能不能给我一个进厂的机会?”
苏霖摇了摇头,“我虽然是厂长,但也没这个资格,厂子里的工人全都是靠着自己进来,我不会偏向任何一个人。”
邹琦抿了抿唇瓣,双眼死死盯着对方。
两人之间有些沉默,苏霖开口:“如果没有其他事,我先去工作了?”
“苏霖!”邹琦叫住了他,哪怕有些难堪,她仍旧鼓起勇气问了出来,“我们之间还有可能吗?”
以前不是没想过自己要嫁给什么样的人。
那个时候不管怎么想她都没将苏霖当做选择人选,但现在她又觉得,如果是面前这人的话,她应该不会觉得勉强。
然而,苏霖笑了笑:“你说过,我只是你的同学,现在这话我也想对你说。”
所以,他们之间绝对不可能。
不想再继续浪费时间,对着她示意一下便继续商量厂房的事。
邹琦脸上变得尤为的难看,她狠狠地跺了跺脚,最后转身离开。
邹琦心中有气,但她从来就不是一个死缠烂打的人,知道在苏霖那里讨不到任何好处,她就只能靠其他的手段了。
来梁家大队的新知青,都会先安排几天轻简的任务,这些任务都是一些年迈或者小孩干的活,拿着最低的四个工分。
等他们稍微适应,便得分配到其他工种上。
对于干惯活的农家人来说,这都不算太累,可对于城里来的知青,没一个人能承受得住。
这天,梁队长正在和苏霖盘算着出货量时,一个人急冲冲跑了过来,“大队长不好了,新来的知青晕过去了。”
梁队长心里一惊,“赶紧往镇上送。”
“送了送了,那位女同志脸色特苍白,感觉马上都要接不上气一样。”来人心里慌得不行,要是新来的知青真死在……呸呸呸,这种事可不能乱想。
苏霖问道:“昏迷的人是谁?”
“是邹琦同志。”
苏霖扬了扬眉头,倒是不怎么惊讶。
原文中也有这么一遭,邹琦实在是受不了待在大队干农活的生活,所以她自导自演了一出。
她在一次干活的时候装作昏迷,让所有人都以为她身体不好,承担不住高强度的农活,正在梁队长纠结该怎么安排她的工作时,邹琦主动提出挣最少的工分,不会给大队添麻烦。
挣最少的工分,等分粮食的时候就分不到多少,说不准都不够一个人一年的花销,所以就算再累,知青们都会乖乖干活。
除非自己有些家底,不靠工分过日子。
邹琦没有什么家底,哪怕这次因为下乡名额的事从那家人手中拿了些钱,但置办一些东西后,不足以让她过上好日子。
尤其是在大队不知道待多少年,一直坐吃山空的话兜里的钱迟早有花完的那天,所以邹琦在人前给自己营造了家庭较好的样子,家里时不时给她寄东西寄钱,哪怕不用辛苦干活也能过上不愁吃的日子。
可其实,邹琦不上工的时间时常偷偷跑去镇上,靠着一手好厨艺混迹于黑市。
她手中花不完的钱也不是家里寄来,其实全靠在黑市赚来的。
也是在那里,遇到了同样在冒险的郑郡。
那个时候的郑郡可不像现在有一份月月拿工资的正式工,因为一次意外,郑老爷子受伤需要钱,他没办法只能偷偷在黑市中买卖挣钱。
两人遇上后,没多久就一起合作。
一个有一手的好厨艺,一个有经商的好头脑,再加上又十分的谨慎,哪怕期间有遇上危机,两人都是有惊无险的渡过。
想来,邹琦现在就是做着这个打算。
只不过这次郑郡肯定不会周转在黑市,就不知道她一个人能不能坚持。
第124章
如果让苏霖来猜;他觉得邹琦能坚持下去。
她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靠其他人的菟丝花,一开始来到梁家大队,因为信不过原身,都是一个人悄悄将买卖做起来。
郑郡并不是她成功的理由;只是两人加起来才显得更加强大。
这次只有邹琦一人;就算不能向上辈子发展的那么迅速,但养活她一个人真的不成问题。
随着时间渐渐过去;果然证明了苏霖预料的一切。
一共十几名知青;除了在厂子上班的三人外;邹琦可以说是过得最轻松的那个。
这天;万芳洲累得是精疲力尽,恨不得找个地方大哭一场,正处在难过的时候,就见到邹琦拎着篮子走进知青房。
篮子上面盖了一块粗布,看不到里面装得是什么;但是装的满满当当;不管是吃的还是用的;都让人羡慕不已。
一旁的周丽见到;凑过去问道:“你这是又买了什么?”
光说不止,还打算掀开粗布看看;邹琦没拦着,任由这人将里面装着的东西暴露出来;“今天供销社正好有卖肉干;我就买了些回来补补身子。”
“肉干!”
“真好;我都记不清什么时候吃过肉了。”
“运气真好;供销社也不是什么时候都有得卖。”
“还真别说;就算运气好碰到了;我也舍不得买。”
周丽有些羡慕,“真好。”
可不是真好么,不用做苦活天天还能吃得这么好,不像她,别说什么补身子了,连喝点肉汤都困难,“我要是能像你这样就好了。”
邹琦脸上的笑意收敛,“我还羡慕你呢,你也知道我身体不够好,不然也不会到了梁家大队还得靠家里支持,我要是身体好一点,也能像你们一样挣工分换粮食了。”
这段时间,她时不时往镇上跑。
说是给家里寄信,要不就是去镇上拿包裹,反正东西是源源不断的带回来,从最开始的吃惊到现在已经麻木了。
邹家真有钱,也是真对邹琦好,不然又怎么可能过得这么好。
有些人羡慕,有些人没放在心上,但有些人就是嫉妒了。
双腿累到发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