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这个男二有点东西[快穿] >

第114章

这个男二有点东西[快穿]-第114章

小说: 这个男二有点东西[快穿]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突然,苏娟儿笑出了声。
  光是脑补的画面就让自己高兴不已,等她学会真正拒绝不合理的请求时,一定会比现在还要高兴吧。
  真的……有些期待呢。
  她已经迫不及待想和家人分享这件事了。
  ……
  开厂房的手续已经办下来,但还有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梁队长从兜里掏出烟盒,这可是一包好烟,再镇上请人办事的时候都会递一根过去,现在还剩下三根。
  平日可舍不得抽这么好的烟,他犹豫了一下到底没抽,而是找旁边人要了一根自制的旱烟,“特例允许我们开办工厂,但不会提起一系列的便利,技术得我们自己想办法,销售也同样得我们自己去找。”
  就是因为什么都不提供,所以厂子才能这么快建办起来。
  有利有弊吧。
  “想卖掉砖块,最快的办法就是找供销社合作。”黄支书说着。
  梁队长挠了挠头,“平日里都没和那边打过交道,也不知道他们愿不愿意搭理我们。”
  供销社有自己的进货途径,不一定愿意临时更改进货的厂家。
  如果供销社行不通,那他们只能寻一些散户买家,这样一来会更麻烦一点,而且很难快速的将手里的库存销售出去。
  “让我想想,看有没有人能和供销社搭上线。”梁队长有些头疼,他们村子里没人和供销社有关系,但说不准亲戚的亲戚能认识呢。
  正一个个掰算着时,满手都是泥巴的苏霖走了过来,“我这边倒是有一个人选,或许能搭上线。”


第121章 
  在富拉大队正是桃子的丰收季节。
  其他村已经忙完了收割庄稼;处于正清闲的时候,富拉大队却得忙起来。
  哪怕现在的季节没那么晒,但爬上爬下摘数不清的桃子绝对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王诺看着眼前忙碌的场面,心里是特别庆幸。
  如果不是给大队寻了销售的途径;这会他也是摘桃子的一员了;不想现在能坐在阴凉处,只用记录一些数量就好。
  “王知青;要不要喝点水?”一旁的老汉提着水壶过来;先问的就是王诺;哪怕来到大队的时间不长;但王知青绝对能荣升他们大队最喜欢的知青,没有之一。
  别看现在忙,但他们忙得高兴啊。
  像是在往年,山里这么多果树就算摘下来也卖不出去,最后只能烂在手里;瞧得他们是又心痛又难过。
  好在今年来了个王知青;费了些功夫就给他们找到了能进货的罐头厂;现在村里最后一批桃树摘完;满山的果树都卖完了!
  不像以往,还得挑着篮子到处售卖;最后仍旧是大把的往外送要不就是吃不完烂在地里。
  现在,累是累了些;但这些桃子可是能换来钱;过年的时候每家每户能多分一些呢。
  越想;队里的人就越感激王知青;要不是他的帮助;哪里能解决这些事?
  忙得时候大队一直吃得是大锅饭;到了开饭的时候,盛菜的婆子专门挑了一些好菜给他,“尽快敞开肚子吃,吃不饱再填。”
  王诺连着道谢,这时间一长真觉得在这里的日子比在家还要舒坦,比起其他知青盼着回去,他反而想在这里多留留了。
  反正喜欢的姑娘也在富拉大队,因为他的关系,晓花被分配的活也不累,要是想家了,寻个理由打个电话回去就行,实在想回城里一趟,只要以罐头为理由,大队长绝对能给他开个证明。
  看着自己碗里的一块鸡腿肉,王诺觉得现在的日子真的快乐似神仙啊。
  “王知青,有人来找你。”
  前方的人叫了一声,王诺先是一愣,随即立马起身,能来这里找他的除了苏霖之外应该没其他人了吧?
  还是有,不过对方是苏霖介绍来。
  王诺并不认识对方,但因为是苏霖的缘故,还是热情的招待着。
  来的人是梁队长,倒不是苏霖主动让他过来,那是他自己愿意来跑这一趟,厂房的事不仅仅是苏霖一个人的事,技术方面人家已经出了大力气,那在其他方面也不能把希望都压在苏霖一个人身上。
  哪怕再难,梁队长都想自己亲自来试一试。
  所以这次是他来了,带着苏霖写的一封信坐了好几个小时的拖拉机又经过几次转车,等走到王诺面前时,已经是灰头土脸的样子。
  “我先看看信。”王诺将信拆开,等看清里面的内容后,他二话不说就道:“没问题,等这批桃子摘下来就得送到罐头厂,到时候和我一块去,我给你介绍介绍罐头厂的人。”
  既然是牵线,当然是一个一个搭着来。
  苏霖只是想经过王诺找到罐头厂,再由罐头厂的人搭线去认识供销社的员工。
  虽然这样会麻烦一点,但比起直接去供销社找人要有用的多。
  直接上门的话说不准还没进去就被拦在外面。
  可要是有人搭线,多多少少会有帮着说话的人。
  梁队长没想到这件事会这么容易,带着疲倦的脸上立马浮现出感谢的笑容,“王知青,真的太感谢你了。”
  “没事,就这么一点事我当然得帮忙。”
  这要是换个人王诺不一定会答应,这件事不是太麻烦但最后说不准还会添上一些人情。
  他爸就曾经说过这种人情债最难还,如果不是太重要的事,千万不要随意承诺别人,如果有什么拿不定主意的事,也能和他打电话联系联系。
  然而王诺想都不想就直接答应下来。
  这件事会很麻烦,甚至还有可能让他爸背上人情,可那又怎么样?来请他帮忙的可是苏霖啊。
  那个帮了他大忙的苏霖,又岂是能用‘别人’来称呼的?分明就是自家人。
  既然是自家人,那该帮还是得帮,哪怕这件事有些困难,那也在所不辞。
  梁队长一再感谢,王诺摆了摆手道:“不用这么客气,苏霖同志可是帮了我不少大忙,你是不知道,我们大队的水果能卖出去,就是他给想得法子呢。”
  “是苏知青?”梁队长有些怔然。
  他还真没想到,不过也是,苏知青本来就是厉害的人,不然又怎么可能在他们大队创办一家制砖厂呢。
  就这样,梁队长在富拉大队待了一天,第二天随着来拉货的货车前往罐头厂。
  罐头厂离梁家大队不远,不过梁队长没来过这边,这是听说罐头厂的效益很不错,厂里的员工待遇特别好,逢年过节还会发放很多节礼,叫外面的人好生羡慕。
  不单单是罐头厂,只要是能在任何一家厂房当工人,那就是一件让人无比自豪的事,说点通俗的话,如果自己能在厂里找份工作,找对象都容易些。
  要是夫妻两人双职工,那更是让人羡慕不已。
  梁队长以前也是羡慕的其中一人,可现在不同了,他们大队以后不用再羡慕其他人,只要厂子能顺利的办起来,队里能出不少拿铁饭碗的职工呢。
  正在这时,梁队长瞧见前方正在撬地,他好奇问道:“这是在干嘛呢?”
  接待的工人带着些自豪笑着,“厂子打算扩招厂房,正在修建地基,现在看着闹了些,但过段时间就好了,厂房修建好就能拉三条生产线过来,到时候还能再招不少职工。”
  “看来你们厂子的效益挺不错嘛。”王诺说着。
  “还好还好,说起来也得谢谢你,要不是你提供我们那么多新鲜的果子,厂子也不会突然决定扩展厂房。”男人带着感谢。
  感谢的自然不是果子的事,想要找果子的来源还不容易?只要他们嚷嚷一声,会有大把的人捧着果子上门。
  他感谢的是因为王诺的关系,打通了销售的问题,厂子的货都不够卖,现在都在加紧赶制,前几天厂长便和中高层商量着,再扩建一间厂房,新拉三条生长线。
  这样的决定有些大胆,但眼睁睁看着订单就摆在面前反而拿不到,任谁都心痒难耐。
  王诺有些不好意思,“哪有哪有,都是互助互利。”
  梁队长听到这里,心里突然冒出一个想法,“同志,你们厂子要修建厂房的话,砖块是否已经买好了?”
  “那就不清楚。”男人摇了摇头,“因为赶得及,厂长已经去了县城去订购,不过当时好像不是太顺利,现在就不知道了。”
  这类东西要得量大,临时采购不一定能及时备全,怕是得分几批才行。
  不过这些都不是他关系的事。
  可梁队长关心,他来就是为了找销售的路子,现在眼前放着一个机会他怎么可能不把握住?
  ……
  “白阿嬷,你怎么又来了。”大壮擦了擦脸上的汗,他道:“这边在建房,边上都是些泥巴石块,可别摔着了。”
  “摔不到,你们先休息休息,我带了糖水给你们润润喉咙。”白阿嬷笑眯了眼,将带来的糖水倒给他们。
  看着墙壁被建起一人高,是真的太期待了。
  谁能想到她这个老太婆居然还能住住砖瓦房,这在大队算是头一遭啊。
  不止白阿嬷,队里有不少乡亲也有这个打算。
  从队里的制砖厂拿砖块,价钱要比外面便宜不少,而且还不用费力拖回来,一个大队吆喝一声就有人帮着一块扛回来,特别方便。
  至于其他材料,之前有人打听过,如果人多的话一块去还能便宜点,七七八八算下来,几乎能省下一半的钱修一套砖瓦房,这么一算怎么可能不心动?
  “现在开始建,过年的时候就能住新屋了。”
  “哎哟,我还真羡慕白阿嬷。”
  “你家应该积攒了不少钱吧?要我说也该建了,建了大房子给你家儿子娶个媳妇,也省得一家老小全挤在小房子。”
  “还说我呢,那你家怎么不建?”
  那婆子挺起胸脯,“谁说我不建?我们家商量了,明日就去苏知青那订砖块,争取过年前住家新家。”
  有这个打算还不止一户人家,现在正是闲着的时候,趁着这个时候找人帮忙修建房子,过年就能住上崭新的砖瓦房。
  光想想就忍不住乐呵,忙了这么多年,一家人辛辛苦苦就为了攒点钱,现在看来这一切的忙碌都值得。
  就这样,制砖厂还没找到长期的销售途径,厂里制造的砖块先被队里的乡亲们给定去,这还不止,周边的大队听到消息,再打听了砖块的价钱,心动的人还真不少,时不时就有人来问问,有些更是当场就定了下来。
  其中,包括苏霖以及其他知青。
  知青房真的太简陋了,遇到一个不好的天气,屋里刮着狂风还会飘进雨水,一晚上都别想睡个安稳觉。
  再来单身也就算了,但有几个知青已经有了结婚的念头,总不能结婚后还记在一块吧?
  所以,一行人商量了一下,干脆合起来建一套院子。
  也不用太大,每个人能分个独立的房间就行。
  苏霖很赞同这个提议,要不是他手中没那么多钱,也想自己建套房子,现在好了,一行人平摊,囊中羞涩的他这点钱还是能拿出来。
  他也开始期待几个月后住新家了。


第122章 
  除此之外;还有更好的消息传来。
  梁队长去了一趟罐头厂,不但找到了和供销社联系的人,还得到了一个大好的消息。
  “他们长子正打算修建工厂,因为时间赶得太过仓促;没能一批量订购大量的砖块;我就想着,咱们是不是能把这个生意拿到手?”
  已经采购了一批;但中间的数额还差三分之一的样子。
  罐头厂联系的那家制砖厂给了一个期限;大概得在三个月后才能拿到最后的三分之一;这样一来就会给罐头厂造成拖延建厂的时间。
  这么一看;那家制砖厂的生意是真的好,供个货还得在三月之后,显然是供不应求。
  不过想想也是,现在的生活没有以前那么困难,虽然还是得好好干活;但每家每户多少也能积攒一些钱;有部分人也愿意将老房子推掉重建。
  这么一来;制砖厂的生意就供不应求了。
  想到这个;梁队长心中就有些火热,砖块这种东西不靠味道、不靠外观吸引人;只要是真材实料就能卖出去。
  别得不说,对于质量这块他还是蛮信任苏知青;只要他们好好发展;时间一长生意肯定不错。
  就算不至于供不应求;应该也不会堆压库存卖不出去。
  “我想着再跑罐头厂一趟;咱们能直接供货;而且价钱应该会比那家制砖厂便宜一些;还不用考虑运输的事,怎么说都占着不少优处。”
  苏霖并不没有开口反对。
  这门生意可以拿到手,但也会有一些困难,他道:“让郑郡跟你去一趟。”
  “郑郡?”梁队长有些奇怪,“他和连子不是你的得力助手吗?我可是听说了,如果你是厂子的核心人员,那他们两就是你不可缺少的左右手。”
  后面半句话相当于打趣,不过也是事实。
  谁不知道,厂子是因苏知青建起来,而厂里十几个工人中除了苏知青之外,最厉害的就是连子和郑郡了。
  就连他都知道,这两人一定是苏知青以后要好好栽培的人。
  苏霖笑了笑,“左右手也不一定是要放在技术上,销售也是需要重点抓,我挺看好郑郡担任厂里的销售员。”
  怎么可能不看好?
  要知道在原文中,虽然男女主最开始做起生意是靠着女方的一手好厨艺,她靠得是厨艺起家,郑郡靠得却是脑子,他能拉得下脸皮也有一脑子的主意,敢拼敢闯,他不成功谁成功?
  梁队长扬起眉头,销售却是是重点,但是郑郡的话……真要提起郑郡,印象最深的怕就是他太馋了。
  馋到被原身父母给赶了出去,还厚着脸皮骗小孩的零嘴。
  这样的人,能成为一名出色的销售员?
  “让他跟着吧,有个人帮着出出主意也是好事。”苏霖说着。
  梁队长点了点头,“行,那我等会去找他。”
  临时安排,还得先去郑郡家一趟。
  郑郡和郑老爷子住在一块,两个爷们家里也不显得脏乱,显然是有人收拾过。
  郑郡是过继给郑老爷子,当时郑老爷子的年级也不小,两人看着不像是父子倒像是爷孙。
  郑老爷子年级大了干不了什么活,平日里就是收拾下家中,在院子种些菜养两只鸡,倒不是他不愿意干,而是自家小子心疼他,让他提前养养老呢。
  对此,郑老爷子是特庆幸当年把那个可怜的小子要了过来,将心比心,养大了果然是个孝顺的孩子。
  梁队长来的时候,郑郡刚刚出门去挑水。
  在等待的时候,两人拉扯了几句闲话,紧跟着老爷子问道:“大队长,你觉得我家郑郡怎么样?”
  梁队长点了点头,“小伙子人不错。”
  是真的不错,除了太馋之外挑不出其他毛病,人长得好看又不是一个爱偷懒的混子,干起活来又艰辛又认真。
  “我家郑郡既然不错,你看看要不要帮着做做媒?”郑老爷子期待着,他家小子不小了,也到了该结婚生子的年龄,这些年他也攒了一些钱,正好拿出来给他当聘礼。
  一想到以后家里多个小娃娃,老爷子就期待得不行,“你也知道我家的情况,没个婆娘也不好操办,就让你家妹子帮着找找?”
  “行啊,回去我就跟孩子娘说。”梁队长一口答应下来,要是换个人或许就没这么爽快,可郑郡他觉得行。
  品性好又孝顺,而且现在还在制砖厂当工人,虽然现在说是半年没工资,但不代表一直没有,他还是蛮看好制砖厂的发展。
  再来,苏知青这么看好郑郡,想来以后的发展不会太低,他得好好想想,争取给郑郡找一个般配的姑娘。
  两人聊着,郑郡扛着水桶回来,他听了梁队长的来意,先是皱了皱眉,瞧着一副很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