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贾环-第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厨房里飘来的香气钻进贾兰的鼻子,让他也有些分心,但看着边上安静看书的贾环,他稳了稳心神,接着作文。
不光梨香院,贾府也都满是粽叶的清香。
皇宫里,平治皇帝也难得休息了一天。在这难得的日子里,皇帝摆驾西花园,带着后宫众嫔妃,一起过节。
西花园是明朝时期朱元璋给三儿子朱高煦修建的花园,在新唐一朝被有效地利用了起来,现在作为皇家的园林,节省了大笔的开支。
除了皇后陈氏之外,还有吴贵妃,元妃,胡贵人等,连同太后张氏一起,其乐融融的样子,氛围也像极了寻常人家。
众人都在小声说笑,元春的心情也是极好。趁着手里有钱,她也赏了下人不少银子,一众太监宫女也都跟着沾了光。
平治皇帝正享受着这难得的时光,眼角却看见园子门口一个背着令牌的军士满头大汗地闯了进来。
“科元,去看看,是何事?”一种不好的预感开始在平治皇帝的心头萦绕。
这是急报,没有人敢拦。
那军士并不认识哪个是皇帝,但他却知道只有皇帝能穿黄袍,所以就只管找穿黄袍的人。但今儿平治皇帝却穿了常服,没有穿黄色,这更是急得他直冒汗。
他随手抓了一个小太监问道:“敢问小公公,皇上在何处?西北急报!”
小太监哪敢怠慢,赶忙说道:“里面穿黑袍的便是。”
程科元也小跑着过来了:“快跟我来!”他没有自称咱家,怕那军士听不懂。
那军士便跟着程科元来到了平治皇帝面前,噗通一声跪下,然后从怀里掏出一封信,上面粘着三根鸡毛。
程科元心道不好,但还是麻利地把信接了过来,然后赶快递给皇帝。
平治看了一眼信封,眼皮就开始乱跳,竟然是甘肃巡抚!三两下撕开,一目十行地看完,然后愤怒地把信扔到了地上。
园子里登时就落针可闻,只剩下众人压抑的呼吸声。
“先带他下去休息。”平治皇帝平复了一下心情,温声对身边的小太监说道。然后又对程科元说道:“摆驾回宫!另外,派人通知内阁,兵部,户部,让他们立刻赶到上书房。”
程科元低头说道:“敢问皇上,若诸位大人问起,奴才该如何回话?”
“就说西北准格尔部又叛乱了!”平治皇帝的怒气值开始往上升,程科元不敢怠慢,开始吩咐小太监,让他们去传话。
很快,十数道人马就从西花园撒出,往金陵城各方向跑去。皇帝的銮驾也从西花园往皇宫的方向移动。
坐在辇舆里的平治皇帝的怒火随时都要爆发,这个准格尔,可真会挑时候!
这建国才六十余年,准格尔部就忍耐不住,又举起了反旗。
急报上说的清楚,准格尔蒙古汗王葛尔图,发兵八万,兵分两路,一路取青海,一路奔甘肃。
“还真贪心!”平治皇帝恨恨地把急报展开又看了一遍:“也不怕撑死!”
西宁和兰州都布有重兵,但除却这两地之外,其他区域的布防估计拦不住葛尔图的大军,急报上,安定、阿瑞已经失守。
甘肃那边还好一些,巡抚王永臣亲临一线,至今还没有失地。
西北的急报,即便一路快马加鞭,不眠不休,送到金陵也需要差不多半个月,他现在得到消息,西北那边估计已经又打了几个回合了。
在平治到上书房之前,内阁三巨头已经到了。谨身殿大学士张庭瞻,武英殿大学士次辅吴善中,还有另一位是文渊阁大学士陈敬轩都已经赶到。
“祐方,你怎么看?”张庭瞻首先问次辅吴善中。
吴善中也是满面愁容:“存之兄,还能如何?只能打了!”
陈敬轩在旁边说道:“兵部和户部怎么那么慢!现在还没到,眼看着皇上都要回来了。”
张庭瞻道:“廷贞莫急,咱们内阁要先定个调子。”
陈敬轩道:“定调子也可以,但咱们现在除了知道准格尔叛乱之外,其余一概不知。对方有多少兵马?有什么目的?是抢一把就走,还是就想着自立为王了?还是在北边罗刹的扶植下准备和我大唐硬抗了?这咱们都不知道!我建议,还是等等兵部那边消息。”
吴善中说道:“不管准格尔那边打得什么主意,我这边的意见就是一个字,打!”
张庭瞻苦笑道:“祐方,莫要着急。想打,也要有能打的本钱才是。”
正说着话,外面又进来了一个人,却是兵部左侍郎,贾雨村。
第一百三十六章 汉人
贾雨村进来之后,就说道:“诸位阁老,下官的意思,也是打!”
张庭瞻伸手虚按,示意贾雨村莫要着急:“先等等,等户部的人到了,咱们再说。”
贾雨村在下首坐下,说道:“下官已经遣人去兵部取了西北的地图,稍后便到。”
张庭瞻心里点头,这个贾雨村,是个有心的。
须臾,户部尚书尚书陈山成,户部左侍郎元珉丰,户部右侍郎胡凤河,兵部尚书连元达,兵部右侍郎冯永清都到了。
贾雨村的西北地图也到了,众人便一起把它挂了起来,有了它,对局势的参详更为方便。
在一片讨论的气氛中,平治皇帝疾步走入。
在众人行礼之前,平治皇帝便制止道:“虚的先免了!”然后对张庭瞻说道:“消息你们都知道了,急报在此,你先看吧。”
然后就把急报扔到了桌子上,起伏的胸口说明了他心口的怒气极难平消。
张庭瞻小心拿过急报,也是一目十行,迅速看完,然后传阅各人。
平治皇帝耐心等待众人看完,方才开口道:“既然都看过了,那谁先说说?”
张庭瞻首先开口道:“户部先说说看,国库还有多少银子?总得先知道家底,才好做决断。”
陈山成知道消息之后,就先回去查了一下,所以来得较晚,听到张庭瞻开口询问,就说道:“去岁国库收入四千余万两,河道,赈灾,俸禄等支出也将近四千万,几乎没有余钱。我朝积累数十年,国库存银一千万两多,不到一千一百万两。眼见要入夏了,还要预防黄河淮河各处堤防,银子也不能全给西北。”
这个数字让张庭瞻心里一凉,国库没钱,这仗就没法打。一千万两,看着挺多,但评定西北叛乱,至少需要二十万大军,再加上征调的民夫牲畜,人吃马嚼的,能坚持四个月就不错了。四个月,不可能完成一场战争的。
平治皇帝目视群臣:“朕知道,你们都想打!朕又何尝不想?国库空虚,这仗就没法打!朕就奇怪了,国库的银子都花到哪里去了?陈山成!给朕查一下近十年的账目,要详细!”
陈山成躬身应道:“是!”
“多久能给出来?”
略一犹豫,陈山成说道:“预计要十天左右!”
“五天!朕只能给你五天的时间!缺人的话,就找其他五部去借人!内务府也可以调人出来给你!”
陈山成不敢讨价还价:“是!五天之后,定当完成!”心里却想着,恐怕有人要倒霉了。临近大战,国库没钱,怎么办?想到这里,他也不禁打了个寒颤。
过了端午之后,贾环一到翰林院,便听到了西北叛乱的消息,这个消息砸得他一愣一愣的。
战事一起,意味着朝廷要花大把的银子。这银子从何而来,贾环想到这里,就猜想,可能有人要破财了,而且还不一定能免灾的那种。
据说朝廷派往西北的钦差大臣已经出发,是兵部左侍郎贾雨村,领的旨意是申饬葛尔图,勒令其立即退兵,并上表恭顺。
但这是做给老百姓看的,许多人心里都知道,这是因为国库没钱了,若是有钱,去的就不是贾雨村了。
贾雨村兵部左侍郎的名头很是能唬人,恐怕朝堂也有着借兵部名头去恐吓葛尔图的目的。
西北战事又起的消息野火一般吹遍了整个京城,各勋贵人家很快都得到了消息。
这其中有不少人在狂喜,战事一起,立功的机会就来了。
四王八公十二侯,能够递等降爵的人家都不多,大多数都是降了数等袭爵的。大部分人都还惦记着恢复祖上的荣光,指望着这场战事翻身呢。
只是成平日久,不少人连马都上不得了,若是到了战场,除了送人头,还真不知道能做什么。但他们却只以为往战场里一站,横刀立马,杀敌立功,自然不在话下。
有这个想法的不在少数,最近一些日子里,很是有些人在串联,请战的呼声愈发高涨了。
王子腾府上,已经来了一波又一波的人了,这些勋贵的子弟都是来寻他的,谁让他目前的职位最高呢。
但王子腾心里有数,这群已经被酒色淘干了身子的货色是不可能再翻身的,只是不好得罪太过,就借口西北战事吃紧,留在衙门不肯早早回家,这也让一众纨绔徒呼奈何。
不过还是有人能见到他的,比如南安郡王,这是王子腾无论如何都要见的。
正堂里,分宾主落座之后,王子腾就招呼丫鬟们上茶。
南安郡王性子急,待丫鬟上茶之后,便开口问道:“王大人,圣上是个什么意思?怎么还派了那贾雨村去西北申饬了?咱们难道真的就不打了?”
王子腾掀开茶盖,吹了吹,慢悠悠地喝了一口,方才说道:“王爷不要多想。皇上仁心,不想大动刀兵,若是那葛尔图识抬举,自当罢兵离去;若是不识抬举,那就另当别论。”
南安郡王倾了倾身子,说道:“若真是不可避免,还请王大人推荐本王前去领兵。”
“这是为何?”王子腾很是不明:“王爷也算位极人臣了,给后辈也留点念想吧。”
南安郡王朝皇城方向拱了拱手,说道:“皇恩浩荡,小王不知如何报答。除去身上还有点功夫之外,其余真拿不出手了。”
王子腾却说道:“皇上心中有数,这领兵的人选,怕在心里也过了几遭。你我还是不要揣测圣意。”
南安郡王会意,但还是忍不住说道:“若那葛尔图真不肯就此罢兵,王大人可一定……”
话音未落,王子腾就说道:“王爷想多了。我王子腾何德何能,可以左右圣意?此事莫要再提!”
见到王子腾不肯应承,南安郡王失望而回。
就在金陵城暗流涌动的时候,贾环被钱雨本叫了过去。
“告诫家人,要本分。贾环,你知道为师的意思吧?”钱雨本盯着贾环问道。
贾环如何能不懂:“多谢老师提醒。学生知道轻重。”
师徒二人都明白,等贾雨村从西北回来,那就是京师开始震动的时候了。
贾雨村正快马加鞭地往西北而去,一个文官,也是为难他了,一路上竟然骑马而行。
不过三两日的功夫,他的大腿内侧就一片红肿,眼看着就要破皮流血。下马的时候,也疼得成了罗圈腿。
“大人,这样不行!您还是乘马车吧。”边上护送的兵丁看着贾雨村这样不对,就开口劝道。
“多嘴!前方战事吃紧,若是耽搁了,不是你我能承担的!接着走,不行了再说!”贾雨村能官路亨通,还是分得清楚事情的轻重的,这个时候若是下马改乘马车,那就不是他贾雨村了。
而且,谁也不知道,身边护送的兵丁有没有皇上的耳目,若真的改乘马车贻误了战机,那可不是他能承担得起的罪名。
那兵丁叹了口气,不敢再劝。一行人略微休息片刻,再次上马疾行。
夏日天气炎热,贾雨村擦着头上的汗,心里也在不停咒骂葛尔图。
被他咒骂的葛尔图此刻正意气风发,连克两城的他,正在大摆宴席,为一众将领庆功。
篝火旁,被绳子串成一串的,是俘获的新唐女子。她们一个个目光呆滞,将来的的命运,已经可以预见了。她们将作为奴隶,被分给诸位有功将领,运气好的可以作为侍妾,运气不好的,就只能外出放羊,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命丧草原了。
“长生天保佑,我准格尔部,进藏熬茶,一帆风顺。”
进藏熬茶只是明面上的说法,实际上也是想把西藏也纳入自己的势力版图。
众位将领纷纷举起酒杯,大声高歌。此番突然起兵,打了新唐一个措手不及,也算占得了先机,而且更有北面鄂罗斯的暗地支持,这也让葛尔图心里很是有底。
现在,他每年都可以在鄂罗斯的支持下,可以从喀尔喀蒙古那边拿到近五万两黄金,还有大量的牛羊,实力大增。喀尔喀那边的汗王,对此也是敢怒不敢言。
等到收拾了青海,再腾出手,把喀尔喀也吞了,那个时候,整个大漠就都是他葛尔图的了。
一个汉人模样男子举杯说道:“大汗英明神武,比之黄金家族,也不遑多让啊。”
第一百三十七章 劝阻
这话引来了更多的笑声,但从那些被俘的女子眼中,却射出了仇恨的目光。一个汉人,成为了蒙古人的走狗,竟然还颇为自得的样子。
此人名叫范承运,的确是个汉人,但却做了葛尔图的幕僚,并热衷于推动准格尔对新唐的战争,近几次的突袭计划,都是出自他的手笔。托长生天的福,他的几次对新唐作战策略都达成了完美的结果,这也让他在葛尔图心中的地位水涨船高。
看着边上汉人女子的目光,葛尔图笑得更大声了:“承运啊,你看看边上的女奴,你可以先挑十个!”
金陵城中,平治皇帝心烦意乱。西北出事的消息是瞒不住的,民间对准格尔用兵的呼声也是日渐高涨,但他们不知道,国库已经拿不出支持西北平乱的银子了。
当日上书房里,兵部左侍郎贾雨村主动提出先对葛尔图进行申饬,同时准备对西北用兵,先礼后兵的同时,也为西北争取一些缓冲的时间。
这个建议深得内阁赞赏,平治皇帝心里也觉得可行。但说到出使的人选,上书房里的众臣又哑了,最后,还是贾雨村站了出来。
“既是臣提出的方略,那还是由臣来走一趟吧。”
这种勇于承担责任的大臣,让平治眼前一亮,以前他怎么就没注意到呢?
出使的人选定下来之后,内阁马上拟了一封措辞严厉的诏书,这是给葛尔图的。看着贾雨村把诏书收起,众人都默默为他祈祷,但愿贾侍郎能平安归来。
平治皇帝心里想的是,这种勇于担当的臣子,回来之后,要提拔重用了。
当然内阁也没闲着,当务之急,是考虑贾雨村申饬无效的之后的事情。
首先,要定下带兵的大将军,这个人选,就让内阁吵翻了天,每个人都有自己推荐的人选。
当然了,王子腾的呼声比较高,他的履历比较丰富,附和大将军的一切需求;但王子腾本人却无意,他更倾向于留在京师,在西北燃起战火的时候,他已经具备了入阁的条件,继续在外面带兵,实非他所愿。
但在新的御前会议上,王子腾却提出了另一个带兵人选,那就是延绥镇总兵官冯世昌。
这个人选内阁三巨头都不会同意,他们知道王子腾打得什么主意,让一个没有文凭的武夫入阁,天下文臣都不会答应。
所以,内阁均不同意让冯世昌出任大将军,他们宁可放弃自己推荐的人选,让王子腾出任大将军,也不愿意让他入阁。
王子腾深感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