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贾环-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彩霞也插嘴说道:“那第二得意的就是司棋她娘了。”
“莫要说笑了,以后你们也能经常见到司棋。但眼下司棋既然要嫁人,你们还是想着给她备点什么嫁妆吧。”
听到贾环的话,几个大丫头又开始小声商议了起来。
顾青锋近些日子闲来无事,整日里满京城逛,看到什么好的东西,都想着买回来将来给迎春备着。
在外面闲逛回去之后,忽然得到消息:魏大凡携家眷进京了。
本来在金陵顾青锋就没几个好友,听到魏大凡回来简直大喜过望,收拾了一下,就打算出门了。
贾环也得了消息,这是一定要去的,他还要去拜见嫂夫人呢。
“琥珀,去找潘又安,让他找我舅舅套车,我要去魏兄府上。”
琥珀应了一声,就赶紧去了。
彩云提醒道:“三爷,这头一次见面,记得备礼物。”
“我早就准备好了!”贾环得意地说道:“嫂夫人的,还有大侄子的,一应俱全。”
彩霞找来一身干净衣服,和彩云一起,给贾环换上,待贾环出门之后,就看见赵国基和潘又安在梨香院角门那里等着了。
贾环点点头,这个潘又安做事确实麻利。
“走,咱们先去顾兄那,把他捎上。”
潘又安便也爬上车辕,赵国基甩了个鞭花,马车便轻快地往前小跑起来。
看着坐在自己旁边的潘又安,赵国基也想到了自己的大儿子赵小有。现在小有还在府里打杂,还没个正经差事,三爷对自己一向不错,看看找个机会求他一下。现在三爷还没开始正式做官,但将来官肯定要做大的,只自己和潘又安两个人肯定不够用,得找个机会让小有在三爷面前露个脸才是。
马车得得地往前走,很快就接到了顾青锋。然后贾环又让潘又安去买了些点心和水果带着,虽然准备了见面礼,但不能真的只带着那点东西去吧。同时也能悄悄提醒顾青锋一下,别忘了礼物。
“你给嫂夫人和侄儿准备了什么?”顾青锋没那么多花花肠子,直接就开口问了贾环。
“给嫂子准备了一匹蜀锦,给侄儿带了一盒湖笔。你呢?”
顾青锋也笑了:“那刚好。我给侄儿备了一方砚台,你说巧不巧?嫂子那,我也不知道该准备点啥,和你差不多,只是换了吴绫。”
两个大直男相视大笑,估计换了魏大凡,也差不多是这两种礼物。
两个人一路闲聊,很快就到了魏大凡的小院儿。
小院儿占地面积不大,青砖灰瓦,刷着白墙,院里面已经有人影晃动。
贾环上前叩门叩门叫道:“魏兄,快快开门!”
门吱呀一声打开,一个六七岁左右的童子藏在门后,只露出了一个脑袋,奇怪地问道:“你们怎么知道我姓魏?”
顾青锋大乐:“贾兄,咱们这大侄子当是在叫他呢。”小孩子好奇,听到门响就先跑出来。
院子里传来一个柔和的声音:“小果,别闹,快让两位叔父进来。”
那小童便放了贾环和顾青锋入内。
顾青锋抢在贾环前面施礼道:“这位想必就是嫂夫人了吧,在下顾青锋,这厢有礼了。”
贾环也赶紧跟上:“贾环拜见嫂子。”
旁边的小果看着贾环和顾青锋,好奇地问道:“你们是桃园三结义么?怎么看起来像关羽和张飞来见刘备一样?”
魏大凡赶紧过来把小果赶走:“小孩子不要乱说。”他哪敢当刘备啊。
那边的妇人也朝着贾环和顾青锋施礼道:“见过两位叔叔。”然后朝着魏大凡说道:“你们先说话,我带小果去偏房。”
贾环示意潘又安和赵国基把礼物搬进来,魏大凡见状说道:“我们之间,哪里需要这样!”
贾环却说道:“魏兄说的很有道理,所以我和顾兄就只备了嫂夫人和大侄子的,没有你的份。”
顾青锋大笑,然后得意地说道:“魏兄没想到吧,我和贾兄很快就要成亲戚了。”
魏大凡马上回过神来:“你这家伙,还真够快的。什么时候的事?”
顾青锋说道:“下个月八号,我请杨大人做大媒,去贾府提亲。”
魏大凡喜道:“甚好,甚好!”然后邀贾环和顾青锋进屋,招呼自家媳妇道:“让厨房用心做几个菜。”
那个柔和的女声再次响起:“知道了。”
顾青锋环视四周,羡慕地说道:“到底和我那不一样。我的院子就我和两个老妈子,平时静悄悄的,都没个动静。”
魏大凡笑道:“贾兄,这是说给你听呢。”
贾环说道:“我还想多留二姐姐几年呢。”
魏大凡大笑。
吃完饭回去之后,管家赖大亲自来报:“三爷,钱府那边送了帖子过来,倒是钱县令会在后日离京,请三爷过去一叙呢。”
第一百一十七章 惦记
得到钱重海要出京的消息,贾环也不意外。已经拖了这么久,钱重海其实已经晚了。
钱府里面,钱雨本的母亲和夫人还是在帮忙收拾东西。
“娘,不用那么多,已经收拾足够多的东西了。”钱重海看着地上的几个箱笼,感觉这样下去,越来越像搬家了。
钱夫人叹道:“这次去浙江上任,可千万当心着点。父母官不是京官,地方上很多胥吏都很奸猾,你可千万多操心些。”
“娘,我也二十多的人了,也做了父亲,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钱重海有些哭笑不得,父亲帮他挑的钱粮师爷已经提前半个月出发,去兰溪那边做交接了。
钱夫人摸了摸钱重海身上衣服,忧心道:“身上还是单薄啊。”
钱重海身上一袭崭新的青袍,而且已经孟春时节了,天气很是暖和,早就不凉了。看着钱重海要开口说话,钱夫人接着说道:“这次你媳妇就留在家里吧,现在怀着身孕,哪里能跟着你一路颠簸。”
钱王氏摸了摸肚子,最近她开始恶心呕吐,钱夫人和钱老太太都是过来人,马上就想到了可能是怀上了,结果请了大夫来诊了脉,果然是喜脉。
原本钱王氏还想着和钱重海一起去浙江任上的,成亲那么些年,肚子也没个动静,她心里也不踏实,想着趁着钱重海终于脱离了书海,小两口加把劲,估计就怀上了,没想到竟然有了,这也让她心里踏实了不少。
钱重海也没想到,现在钱王氏安胎是家里最大的事,他也不敢带着妻子去浙江上任了,而且三年的时间会很快过去,等到三年之后,他再想办法进京任职。
钱雨本咳嗽了一声,说道:“过几日便要出京了,也不用再收拾了。重海放外任,也是历练。咱们也不能操心一辈子,让他自己去吧。”
钱夫人忽然又想起来一件事:“明日的践行酒准备地怎么样了?我得去叮嘱管家几句去。”
钱雨本失笑,自己这个夫人,什么都好,就是疼爱儿子。这儿子要放外任了,把她弄得神经兮兮的,生怕哪里不周到。
忙忙碌碌了一个晚上,钱府众人终于歇下了。
翌日上午,贾环就到了。钱重海要出京,这可是大事。
不过略等了一小会,顾青锋和魏大凡也到了,同是国子监的同窗,又是金榜的同年,钱重海也是一定要请他们的。
践行酒很简单,不过几样小菜,一壶小酒而已。钱夫人一直觉得这样太过失礼,但钱雨本却觉得正好,离行之时,本就不适合大吃大喝。
贾环几人略敬了钱重海几杯,钱重海便要起身前去赴任了。
“士齐兄,在外多多保重!”贾环抱拳道,顾青锋和魏大凡也如是说道。
钱重海洒脱地说道:“诸位兄台放心,不过几年而已,看我做出业绩,总有一日,我会回来的,告辞!”然后就坐上马车,朝众人挥手道:“父亲,诸位,大家请回吧。”
贾环只见车帘一闪,钱重海就再也不肯冒头了,只有马车缓缓向前,在温暖的阳光中,朝着南方的官道驶去。
钱雨本说道:“咱们回去吧。”
送走了钱重海,贾环也要准备去翰林院坐衙了,他的一个月假期,也差不多要结束,以后恐怕再也不得自由了。
梨香院现在气象一新,丫头婆子都异常勤快,院子几乎一尘不染。
赵姨娘现在因为贾环出息了,也不用在王夫人那边立规矩了。现在她最大的乐趣就是到梨香院,一边吃点心一边拉着贾环的几个大丫头聊天,或者纳鞋底,或者打叶子牌。
贾环也不嫌烦,就在旁边的小炕桌上看书,赵姨娘自然找得到她的乐趣。
多年压抑的生活过去了,赵姨娘现在是扬眉吐气,但在贾母和王夫人面前,终归还是矮了一大截,也就只好到贾环的梨香院来了。
“彩云,你家三爷的鞋底子可千万经心些,马上就要去翰林院了,咱们可不能丢人。”赵姨娘反复嘱咐了彩云好几遍。要说彩云,赵姨娘是怎么看怎么顺眼,这也不奇怪,彩云是最开始跟着贾环的,又一向尽心,由不得赵姨娘对她不高看一眼。
那边彩霞却笑道:“姨奶奶糊涂了不成,三爷马上要穿官靴了,咱们纳的鞋底子,也就平日里穿穿,一年到头,估计也就穿个几日。”
赵姨娘拍着自己额头说道:“是我糊涂了。那咱们的官靴可准备好了?”
彩霞得意地说道:“早就准备好了。早早就按照三爷的鞋样子去外面定好了,琥珀已经让潘又安去拿去了,等一会就到。”
赵姨娘来了兴致:“那等官靴到了,我得好好看看。以前都是看老爷的,现在环哥儿竟然也有了,我得好好看看。”
贾环失笑道:“不过是双靴子,还能看出花来?”
赵姨娘却说道:“那可说不准,万一真的看出花来了呢?”
忽然外面有小丫头来报:“三姑娘来了。”
赵姨娘脸色一沉,对着贾环说道:“现在倒想起来你这个弟弟了。”但又不能拦着。说话间,探春就到了。
见到探春,贾环倒是很自然:“三姐姐来了。正巧姨娘这几天正念叨你呢,说是天气渐暖,担心你衣裳穿的少着凉呢。”
探春笑道:“我且好着呢。”然后坐在旁边,看着赵姨娘和丫鬟们玩叶子牌。
赵姨娘也不敢让闺女难堪,忙招呼小丫头给重新端上点心。贾环微微一笑,接着看书。赵姨娘则在旁边开心地笑了起来,不消说,又赢了。
探春有种很奇怪的感觉,这个梨香院,倒是很温暖。贾环没架子,赵姨娘虽说不着四六,但细细看来,也是个好相与的,前提是没人去招惹她。
至于梨香院的下人,现在贾环连个屋里人都没有,可见也都是本分的,比怡红院那边要省心得多。
但与贾环和赵姨娘的感情实在太淡薄了些,探春也就略坐了一会就走了,她在这边也实在难插上话。
见到探春要走,贾环忙说道:“三姐姐,有空常过来。”
探春应了一声,便离开了。探春的行迹早就被报道了王夫人那里,王夫人捻着佛珠,面上看不出表情,只是淡淡地说了句“知道了”。
周瑞家的却很是气不过:“太太,这眼看着三爷出息了,三小姐的心,怕是要长草了。”
王夫人叹了口气,说道:“那又能如何呢?谁让宝玉不争气呢。”话虽这样说,但心里却依然像长了根刺一样。
探春打小就养在她身边,与赵姨娘一向不亲近,连带着贾环也没有过太多好脸色。虽然王夫人也没真的把探春当成自己的亲生闺女,但现在探春和梨香院开始走近,她心里还是不是滋味。
赵姨娘看着探春离开,也是叹了口气,要说她不惦记探春,那是假的,毕竟是从自己身上掉下的肉,她不疼谁疼?只是到底之前疏远的多了,让她忍不住就想吃哒探春几句,但这种话也就在贾环这里说说,当着探春的面,她既是不愿也是不敢。
“迎春那丫头,你都给找了个那么好的亲事,到你三姐姐这里,可不能差过她去!”赵姨娘忽然想起了这一茬,就赶紧叮嘱贾环。
但迎春的亲事那是可遇不可求的,想再找一个这样,那是千难万难。看着赵姨娘眼里期待的目光,贾环还是答应下来了:“姨娘且放心,我心里有数的。”
赵姨娘方才高兴了:“这才是了!探丫头才是你亲姐姐!”
贾环说道:“我也惦记着呢。”
赵姨娘叹了口气,说道:“现在二太太说不定在等着看咱们的笑话。你给迎春找了门好亲事,姨娘也知道,想超过她去,那是太难。但姨娘不求别的,只盼着不要差得太多就好。到底是你亲姐姐,你就多惦记着点吧。”
第一百一十八章 李纨母子来访
探春走了,李纨来了。在梨香院门口刚巧遇到。
探春问道:“嫂子这是来找三弟弟?”李纨说道:“正是呢。兰哥儿眼看也十四了,让环兄弟看看他的文章怎么样。”探春忙道:“那嫂子快去吧,三弟弟也就这个月的假了。”
这是大事,探春都不敢耽搁,更遑论李纨了。
自打贾环中了解元,李纨就想着能不能让贾兰跟着贾环读书,但贾环还要准备春闱大考,李纨也不敢耽误贾环的时间。贾环中了状元之后,又一直在忙迎春和贾赦的事情,现在一段时间,才算安稳下来,李纨就挑了这个空,过来了。
看着李纨踏进梨香院,探春忽然感觉到,荣国府的重心转移了,要是放在两年前,哪里有人肯主动来找贾环,怕是避之不及。
见到李纨和贾兰,赵姨娘赶忙招呼道:“大奶奶来了,赶紧坐着。小红,快沏茶!”李纨笑道:“不用招呼了。我过来是请环兄弟帮忙看看兰哥儿的文章的。眼看就十四了,也该下场了。他三叔是状元,眼光肯定准。”
赵姨娘现在最得意的就是贾环的功名,哪怕是别人不经意地夸一句,她也会得意上半天。看到贾环还在炕上,就说道:“赶紧给兰哥儿看一下,你还真想这一个月就这么闲着了?”
看着李纨一身不出挑的颜色,就知道,这个女人怕是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自己儿子身上了,她一个寡妇家家的,还能指望谁呢?这点和自己与赵姨娘倒有些相似,只是李纨占据着大奶奶的名分,过得比自己强一些而已。
但王夫人的眼里现在就只有贾宝玉一个人,李纨母子,怕是入不了她的眼,所以,早做打算才是正经。
贾环接过贾兰的文章,略路一看,还是有些生涩,和自己当初的水平差不多。但他有着后世的见识和学习的自觉,见识方面,贾兰肯定没有,但学习的自觉性,贾兰不知道能不能有。
想了想,贾环对李纨说道:“嫂子,兰哥儿可以下场试一下。县试嘛,中与不中在两可之间。文章尚可,考场上要仔细。”
李纨听到贾环这样说,就很高兴了:“三弟弟,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我虽然是个妇道人家,但这科考的事也是略知一二。第一关的童子试,就难倒了这许多人,好些五六十岁的还在考。兰哥儿,就先下场试一下。”后面一句话却是对贾兰说的,身后的贾兰赶紧低声应了下来。
贾环从身后的书柜上拿下了一堆的纸稿,对贾兰说道:“这是我近几年来写的文章,你可以拿去参考。外面的书还是贵,你三叔我这里的书,你大可以过来借阅,每次最多两本,看完之后我要考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