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贾环-第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贾环,凤姐自然是上心的。挑了两个本分的,让她们回头去找彩云。
彩云正在给贾环准备鞋袜,屋里的三人正在喝小酒。现在尘埃落定,名次不会再变化,他们的科举之路已经走完。
但魏大凡和顾青锋还要去参加馆选。这可关系到他们后面是否有机会入阁。虽然成为庶吉士不能说一定入阁,但没有这个经历,想入阁就千难万难。但就是这极低的的概率,也没人愿意放弃。
顾青锋喝了一口酒,说道:“贾兄,我现在是极为佩服你了!解元,状元!要是会试争点气,你就连中三元了!”
贾环笑道:“哪里就能奢望这么许多。解元,状元皆是命数,我原本也是不敢想的。这次会试,我想着能进二甲就很知足了。”
魏大凡心有戚戚焉:“贾兄这话我信。我觉得咱们刚开始的时候,肯定都奔着二甲前列去的。”然后也很是羡慕地说道:“但贾兄,你这简直是神了!一下子就跑到状元去了!”
但又说道:“这也很是正常。从认识你到现在,你每次都在进步,考到状元也不奇怪了。”
贾环给他们两个把酒倒上,说道:“二位兄长加油,咱们争取翰林院见。”
过了两天,贾环去参加了传胪大典。三百名新科进士都来到了贡院,领取了大红的进士服。
换上之后,国子监祭酒杨正亭笑道:“贾环。你老师钱启道可算是得意洋洋了。”教出了贾环这个状元,钱雨本早就显摆开了。
贾环施礼道:“也多亏了杨老师教导。”贾环在国子监求学半年多,叫杨正亭一声老师也是可以的。
然后就有人牵了大白马过来,这是属于三鼎甲的荣耀。即便是二甲第一名,也只能跟着走。
贾环麻利地翻身上马。路程是从贡院到礼部衙门。
金榜也出来了。礼部大门口,贾环的名字写在了第一个。礼部门外被挤得水泄不通,看榜的老百姓都是乐此不疲。
当然更多人是来看状元公夸街的。
第九十二章 又开祠堂
贾府众人都知道消息,路边茶楼上,挤满了贾府的人。
赵国基知道自家妹妹不会错过这个时候,就特意包了二楼的一个小包间,让她来看自己儿子的风光。
“快看!三爷过来了!”这一刻,荣国府宁国府的人都感到脸上有光。
年轻的贾环意气风发,骑在大白马上面,沉稳又有活力。
“妹妹,快看,三少爷过来了。”
不需要赵国基提醒,赵姨娘的眼睛都满满放在了自己的儿子身上。
见着赵姨娘没说话,赵国基很是奇怪,他转头看去,自己妹妹眼里的泪水一直掉下来,就像断线的珠子一般,啪嗒啪嗒地砸在地板上。
赵国基不再说话,这是属于他妹妹的时候。
薛宝钗也包了二楼的一间雅间,坐在里面看着贾环,心里的感觉很是奇妙。包间里的迎春探春惜春,都觉得贾环简直就是最完美的弟弟(哥哥)了,林黛玉忽然也有了别样的感觉,她父亲林如海是探花,现在贾环又中了状元!科举的魅力在此刻展现无遗。
贾兰也跟着母亲李纨前来,看着自己的三叔如此风光,就抬头对母亲说道:“娘,我也要好好念书,将来让你享福!”李纨看着认真的儿子,也生出了几分念想。
马上的贾环丰姿神秀,迷煞了众多偷偷溜出来看热闹的姑娘们。
一个姑娘满眼的小星星:“这状元公好年轻啊!”
另一个稍稍年长的说道:“听我哥哥说,今科的状元只有十六岁。”
旁边的男子则说道:“合适,真合适,和我家妹子刚刚配!”
身边的姑娘则羞红了脸,不敢再说话,但眼睛还是在偷瞄。
旁边有老人说道:“可惜现在不能榜下捉婿了。要是换在前几朝,状元公早就被绑走成亲了。”
周围的人都是哄然而笑。
赵姨娘看了半晌,直到贾环的背影都消失在街角了,她还是不情愿离开。
迎春也过来到她这边,看着赵姨娘擦着眼角,心里也颇为感慨,贾环这一路走来,实在不容易。
“姨娘,咱们回去吧。三弟弟现在出息了,您以后就等着享清福吧。”
赵姨娘回过身,不好意思说道:“二姑娘,让你笑话了。”
迎春笑道:“可千万别这么说,现在不知道有多少人羡慕您呢。”
这话说到赵姨娘心坎里去了,她这心里现在别提多熨帖了。自打贾环考中了解元,她就感觉自己的好日子要到了,结果贾环一踏一深坑,竟然会试殿试连捷,考到状元了。
状元,那可是文曲星下凡!这回的文曲星可是自己生的,想到这里,赵姨娘就说不出的得意。
现在迎春过来了,一下子就挠到了自己的痒处,她现在看迎春也是特别顺眼。
“二姑娘,咱们回去!老太太现在估计要摆酒了,咱们去蹭一盅去。”
说罢,就牵着迎春的手往回走。
隔壁的人也都出来了,探春看见前面的赵姨娘竟然牵着迎春的手,心里也有些吃味。
凤姐也瞧见了,却笑呵呵地说道:“姨娘且慢一点走,让咱们也沾沾福气。”
赵姨娘都准备下楼梯了,回头一看,除了贾宝玉,其他的人基本都来了。
后面的凤姐已经三步并上两步,搀着赵姨娘的另一只胳膊了。
迎春看了凤姐一眼,笑着对赵姨娘说道:“好叫姨娘知道,我嫂子肚子里又有了。”
凤姐笑道:“姨娘,靠着您近一点,说不定生个儿子也能出息点。”
来到礼部的众人由礼部官员带着,去参加了琼林宴。琼林宴上,吃吃喝喝自然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一科的进士开始步入政坛,他们首先要做的是报团取暖。宴会上,每个人都在找借口攀谈着。
贾环自然也入乡随俗,作为本朝最年轻的状元,他已经得到了“神童”的称谓。对于这个称谓,贾环倒没有飘飘然,作为后世穿越而来的,他读了太多的史书,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例子,实在是太多。现在,他宁愿自己和魏大凡差不多年纪,这样才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优势。
作为一个不到二十的小年轻,他是不可能得到重用的。现在,他就只能安下心来在翰林院读书。不过,这显然也是最好的安排,难道他还真能进六部做个主事?或者去兰台寺做御史?这显然不可能。至于外放做县令,那更是不要想。从明朝到现在,还没有状元县令呢。而且林如海去做巡盐御史,贾环都怀疑里面有黑幕。好好的翰林院不待,去做御史?林如海到底遭遇了什么?
琼林宴之后,贾环等人还要去鸿胪寺学习礼仪。官场自有官场的礼仪,他们不能再拿之前的那一套了。
贾府里面,荣禧堂里面也摆了酒席,贾母最为高兴。看着满府的人,她头一次感到人生的圆满。儿孙有出息,那真是让她感到欣慰。
唯一的遗憾是,贾环还在琼林宴上没回来。但贾母已经按捺不住心里的激动了,因为礼部门口的金榜已经出来了,贾环赫然排在一甲第一的位置。
有了这个榜单,贾母心里大定,就先摆了酒了。
“咱们先喝,过两天等环哥儿得了空,咱们再请亲朋好友一起庆祝。”
邢夫人奉承道:“老太太,这下子,咱们府可要扬眉吐气了。”
贾赦也说道:“可不是!状元呢!”虽然是侄儿,但贾赦确实也觉得脸上很是有光彩,现在出门应酬,声音都大了几分。
贾母笑道:“老大,你可少喝点。晚上环哥儿回来,你们还得去祠堂祭祖呢。”
贾赦赶紧应道:“老太太放心,”
王夫人也陪着干笑几声,然后就转头瞪着贾宝玉。
在满府的人都在的时候,贾宝玉竟然还坐在姑娘们那一桌。平日里大家倒没在意,但现在,王夫人对贾宝玉简直气到牙根痒痒。这个贾宝玉,到底什么时候才肯上进?
赵姨娘脸上都是遮不住的喜意,这回开祠堂,又是因为她儿子!
迎春则有些走神,惜春看了她一眼,悄悄在桌子底下踢了她一脚。迎春被踢醒之后,发觉惜春在看自己,就赶快瞪了这个四妹妹一眼,然后端起酒杯喝了一口,掩饰自己的异样。
惜春年纪也不小了,看着迎春脸色微红,就凑过来悄声问道:“二姐姐,你在想什么?”
“要你管?”迎春有些羞恼。
惜春笑嘻嘻地说道:“我知道你在想什么……”
迎春在桌子底下也踢了她一脚,让自己这个小妹赶紧闭嘴。
等到晚上回来,贾环就跟着贾赦一起,带着全贾府的男丁,开始了隆重的祭祖仪式。
第九十三章 谢师
毕竟是状元,这种荣耀对于世家勋贵来说,可是有史以来头一回,由不得贾府不张扬不得意。
祠堂里面,贾环跪在贾赦的身后,虔诚地向祖宗行礼。祖宗牌位上,自然是荣国公宁国公,他们以武勋起家,但现在到了贾环这一代,要弃武从文了。
金陵的四王八公里面,其余的十家人家也纷纷送来贺礼。现在天下太平,勋贵们掌权的机会越来越少,能够科举出身,才是正途。
不过这一切自然有贾琏替贾环应对。贾环基本没有和这群人打过交道,只能贾琏出面了。
等到祭祖完毕,贾环回到梨香院,第一件事就是发赏钱。这也是梨香院上下最喜欢的节目。
两个新来的小丫头,彩云给取了新名字,叫小星和小雪。连着两个婆子,每人都得了两个金锞子。
回到房间之后,小星拿着手里的金锞子,小声对小雪说道:“怪不得都想来梨香院,三爷出手就是不一样。”
小雪也喜道:“我娘为了能让我进梨香院,还孝敬了平姑娘十两银子呢。现在一天就回来了,还多了一半。”
琥珀和彩霞也是同样的想法,之前来梨香院拿赏钱还觉得不好意思,现在总算在这里当差了,赏钱也没有那么烫手了。
等到三月初五,贾环就又从鸿胪寺领到了冠带朝服一套。这是三鼎甲的待遇,其余的可没有。还有一百两的银子,十两一锭的元宝,成色十足。
随后贾环带着新科进士去国子监拜谒孔子庙,行释褐礼,繁文缛节,极是隆重。礼毕,就要易冠服,这便是释褐了。这也代表着这群人自此之后便是官身了。
晚上,贾环就到了钱雨本的府上。
钱雨本早早就从钱重海那得了消息,贾环会在今天过来。所以招呼全府的人都在认真准备。
“钱兄得意否?”旁边的杨正亭的嫉妒很是赤裸裸。
钱雨本大笑:“人生如此,快意、顺意、得意!”
旁边几位至交好友也都很羡慕,谁不想有个状元门生呢。
屋子里的男人们在闲聊,内院的女人们也没闲着。钱老太太不无得意地向众人显摆道:“这次虽然说重海也中了皇榜,但要说最得意的事情,还是环哥儿。每次考完,环哥儿都会来给他老师磕头。上次我和重海他娘也沾了光,要是这次也能得状元公磕个头,老婆子也就再无遗憾了。”
钱夫人伸手扯了扯老太太的袖子,说道:“娘,莫要这样说,让人笑话了去。”
钱老太太却说道:“无妨!”她正在兴头上,即便贾环不进内院,但不妨碍她显摆。
周围的女眷都知道贾环尊师,考完试肯定会来谢师的,这次是最后一次,所以钱家准备的也甚是隆重。
至傍晚,贾环到了。
钱槐早就窝在门房等了小半天,见到贾环到来,就赶紧上前说道:“三公子,就等您了!”
贾环笑道:“槐叔辛苦。”
钱槐嘴早就咧到耳后根了:“小人什么都没做,哪里来的辛苦。”
到了前院大厅,钱雨本还在和众位友人聊天,见到贾环进来,就笑道:“先坐,咱们等会吃饭。”
贾环却直接来到钱雨本的面前跪倒,恭敬地给钱雨本磕了三个头,说道:“全赖老师教导,学生才能有今天。”
大红的进士服已经沾上地上的灰土,贾环全然不觉。
钱雨本老怀欣慰,贾环一片赤子之心,让他眼眶有些微红。
“这是做什么,快起来!”钱雨本示意旁边的钱重海赶快扶起。
“贾状元,本官尚记得,当年你从钱兄那拿走时文子集的时候说的话!倒是中了状元才肯付账,那现在看来,那集子却是有用的,不知道银钱有没有带来啊?”说话的是沈思罗,他这话一出口,满堂皆笑。
贾环也很不好意思地笑了。当年他囊中羞涩,从钱雨本手上赖了不少书,付钱的时候却很是悭吝。钱雨本惜才,经常半卖半送。想到这里,贾环也很是庆幸自己能遇到钱雨本。
“老师之恩天高地厚,学生无以回报。只能将来在朝堂之上施展所学,报效国家,不给老师丢脸。”
钱雨本说道:“你尚且年幼,后面进了翰林院,要多读书。翰院文萃,要见贤思齐。不要好高骛远,多读几年书不是坏事。”
贾环听到最后一句话,一下子就想到了明朝名臣李东阳,他也是有神童之称,但在翰林院十八年不得志,但最终还是脱颖而出,成为内阁首辅。
想到这里,贾环心里就很淡定了。前人等得起,他为什么等不起?
“是,老师!”
钱雨本摆摆手,说道:“以后朝堂之上,不可再称呼我为老师了!”
贾环有些愣住了,不称呼老师,他还不知道该怎么称呼。虽然他是穿越人士,但这种太细节的东西,他还真不知道。
朱凌在旁边说道:“贾状元糊涂了不是!朝堂之上就叫他钱大人,下了朝之后,还是叫老师。”
贾环躬身说道:“多谢朱大人教导。”
门外的钱槐看到贾环的进士服在磕头的时候沾了灰,心里大怒,低声吩咐道:“今天打扫前厅的是谁?晚上让他去领二十板子!”
旁边的小厮刚要走,钱槐就把他叫住了:“传话去内院,三公子等下可能会过去,让她们把内院可打扫干净了。蒲团收起来,咱们不能逼着三公子磕头。”
那小厮应了,然后就飞快地去了。
里院得了信,也赶快忙活起来了。
果然,钱槐的话刚吩咐完,贾环的声音就响起了:“老师,不知道师母现在是否方便?学生想去给师母也磕个头。”
钱雨本知道自己老娘和夫人估计早早就显摆开了,上次贾环考中解元给她们磕了头之后,她们就得意了许久,这次再磕一次,估计明天亲戚们就都知道了。
但钱雨本还是很愉快地答应了,这是属于他的荣耀,是值得让家人分享的。而且贾环尊师重道,以后肯定要和钱重海相互扶持。
钱老太太还在和众位来做客的女眷们闲话,门口的一个丫头身影一闪,就进来了,然后附在钱夫人耳朵边小声说了几句话,矮了矮身子就出去了。
钱老太太一脸期待,钱夫人笑着说道:“贾状元要进来呢。”
话音未落,外面的声音嘈杂起来,果然,贾环进来了。
见到一众女眷,贾环目不斜视,只是跪倒给钱老太太和钱夫人磕了头,就赶快出去了。毕竟是内院,他一个外人,不方便久留。
贾环走后,钱夫人也发现贾环的衣服脏了,看着旁边的大丫头说道:“凤兰,今儿谁当值?”
大丫头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