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贾环 >

第33章

重生贾环-第33章

小说: 重生贾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坐过去之后,贾环赫然发现,赵姨娘也有了座位,虽然坐在最下首。赵姨娘虽然努力做出低调的样子,但眼角的喜气却是无论如何都无法掩盖的。

    不止贾环发现了,探春也发现了。看来贾环争气,赵姨娘也跟着沾光。迎春也看到了,但只能暗自叹气。她虽说有个同胞兄弟贾琮,但要是能像环哥儿那样考上举人,是不敢想的。

    再看那贾琮,正乐得抓耳挠腮,贾环中举,与有荣焉。

    但他形象也实在不佳。这并不奇怪,作为一名庶子,他的存在感实在不强,要不是族谱上写着,任谁也想不到,贾琮竟然也是贾府子弟。

    贾环坐在了贾母身边之后,贾母慈爱地说道:“好孩子。看着有什么东西喜欢吃的,我叫鸳鸯给你夹。”

    贾环赶忙说道:“孙儿不挑食,都可以吃的。”

    贾母笑道:“好,好!”

    既然贾母动了筷子,大家也纷纷开始了。

    贾宝玉缩在一旁不吭声,只是老实吃饭。王夫人却忍不住了,喝了两杯酒之后,便向贾母说道:“母亲,我想着过段日子,给宝玉纳个监。”

    贾母本想过段时间再提的,但现在王夫人既然提了,那就不能压下这个话题了,毕竟她也盼着宝玉上进。看了看宝玉,贾母满脸慈爱地说道:“既是你母亲想到了,那就纳个监好了。也不必像环哥儿那样一关一关考过来,咱们这样的人家,就不考那童子试也没什么。”

    王夫人说道:“那过些时日,我便请琏儿帮忙去办了。”

    贾母点头道:“合该如此。”然后又补充道:“看看家里面还有没有念书尚可的,也一起捐了吧。”

    王夫人说道:“是,母亲。”说罢,盯着贾宝玉看了半晌,但宝玉不肯抬头,只有恨恨作罢。

    贾宝玉才不想去那国子监读书呢。贾环他见到了,去了才半年,虽说长高了,但也瘦了许多。听说监里面伙食很差,连贾环都受不了,更何况他呢。

    李纨听到,却很是意动。贾兰比贾环只小了一岁,回头去求求凤姐,给贾兰也纳个捐。

    不过她还是想先听听贾环的意见,毕竟在科举一途上,贾环是最有发言权的。另一个贾敬直接被忽略了,都赖在道观不肯出来,也由不得李纨想不到他。

    但李纨也不傻,这话还是要等饭后悄悄问才行,万一贾环倾向于去考童子试,那贾宝玉肯定借坡下驴,到时候,她就得承担王夫人的怒火了。

    晚饭很快就结束了。本来贾琏想留贾环多喝几杯的,贾环借口第二天还有鹿鸣宴,约了改日再聚。

    晚饭一结束,贾宝玉就溜了。关于科考的话题,他是一个也不想听。

    来到潇湘馆,贾宝玉诉苦道:“妹妹,你说为什么一定要去读那劳什子书,我不科考不行么?”

    林黛玉也没奈何:“不想去就不去!舅母是看到环哥儿中了举,心里不顺。过段时间就好了。”

    贾宝玉心里升起一股希望:“真的能过段时间就好?”

    林黛玉说道:“这可说不准。”

    贾宝玉喜滋滋地说道:“我觉得过段时间,太太一准忘了。”

    林黛玉不想打击他,但有些话还是不能不说:“先说在头里了。来年可就是春闱大比,环哥儿定要去的。不管中不中,这话还是要再提起。你还真指望舅母能想不起来呢?”

    贾宝玉很是失望:“就没有其他办法了?”

    林黛玉也只能摇头了。

    史湘云和林黛玉住在一起,听到这话就说道:“二哥哥你也去考一考,我就不信,你考不过环哥儿!”

    贾宝玉有些傻眼,他没想到史湘云对他有这样盲目的信心。

    林黛玉说道:“云妹妹快别闹了。”贾宝玉书可是没正经念过几天,下场除了白白惹人笑话外,再也没其他可能。

    史湘云却很是不服气地说道:“二哥哥可是衔玉而生呢。身上肯定有大造化,也一向聪敏。环哥儿自打我认识他,就没见他哪里强过咱们去。偏就他能考得中不成?”

    一席话下来,林黛玉也不由得生出一番念想来。贾宝玉现在是不肯念书,如果用功了,是不是也能把环哥儿比下去呢?

    但贾宝玉自己事自家知,他却是对制艺没有研究,而且一看那八股就头疼。

    回到家中之后,薛蟠说道:“今日方知道读书的爽快,竟是百般有人奉承!”

    薛姨妈说道:“我的儿,你现在明白也不晚。回头也给你纳个捐,你且用心读书,让你娘我也高兴一回。”

    薛蟠傻了半晌,才说道:“我怕是不成了。要是妹妹是个男子,肯定比我强。”

    薛姨妈气闷道:“你妹妹就是个女子,也未见得差了你去!”

    薛宝钗说道:“今儿晚饭,我看见赵姨娘竟然坐着了。”

    薛姨妈说道:“可不是!谁让人家儿子争气呢。”说罢,就又瞪了薛蟠一眼。

    薛蟠哼唧着说道:“我这酒喝得有点多,得出去走走醒醒酒去。”说罢,就逃了出去。

    薛姨妈看着儿子出去,不由得叹道:“是你娘我被迷了眼了。信了你姨妈的话,说了什么金玉良缘。要是没这话,我厚着脸皮,求求你姨妈,说不得和环哥儿把婚事定下来也是极好的,现在,却是难以转圜了。”

    薛宝钗脸上飞红,嗔道:“娘,你这说什么话呢。”

    薛姨妈叹了口气,不再言语。



    第七十一章 拜谢

    

贾环回到院子里不久,李纨就带着贾兰过来了。一路上,李纨在犹豫怎么和贾环开口,毕竟平常的交集实在太少,但幸而贾环是兰哥儿的三叔,就凭这一点,不成问题。

    那边贾环刚换完衣服,就听见彩云通报,说是大奶奶来了。贾环就赶紧把衣服穿好,然后让彩云把李纨让进屋里。

    “嫂子这是有事?”贾环朝着贾兰笑了一下,问道,然后示意彩云上茶。

    李纨叹了口气,说道:“兰哥儿也不小了。我一个妇道人家,少不得要找你拿个主意。”

    贾环没听太懂:“嫂子的意思是……”

    李纨也不再绕弯子了:“太太在席上说,要给家里面的男子捐个功名,方便科考。嫂子是想问你一句,是捐这个功名,还是从童子试考起?”

    贾环想了想,说道:“先考童子试吧。兰哥儿虽然说比我小一岁,但今年也才十四,即便捐了功名,下次下场,也不过十七。十七岁中举人,这个难度,不用我说,嫂子也当知道。但十七岁中生员,嫂子就知道,这是很有可能的。我看兰哥儿天资不错,科举当不成问题。”

    李纨犹豫着说道:“就是一关一关地考,实在是熬心熬力。”做母亲都是心疼儿子,想着能少吃点哭就好,但这苦哪里是能省的呢。

    贾环笑道:“嫂子多虑了。一关一关地考,固然是熬心熬力,但是,生员就要过三关,这三关,就有三个老师,老师就是人脉,总比直接去国子监坐监来得强。况且,国子监向来不待见纳捐的学生,嫂子想必也是知道的。”

    李纨听到这里,就说道:“也罢。嫂子就听你的。要是连小三关都过不了,还去考什么乡试,无非也就是妄想罢了。”

    贾环说道:“嫂子说的是。”然后从书柜上拿出三支笔,交给了贾兰,说道:“这是你三叔我这次乡试用的笔,就送你了。”

    李纨激动地说道:“还不快谢谢三叔!”这可是中了解元的笔,说不就可以给贾兰带来额外的运道。

    贾兰接过笔,老老实实地说道:“谢谢三叔。”

    贾环摆一摆手,说道:“莫提谢字,好好念书,孝敬你娘才是。”

    贾兰应道:“我记住了。”

    李纨母子走后,贾环舒舒服服地洗了个澡,然后就躺在床上了。明天还要去鹿鸣宴,这可是大事。

    第二天一早,睡饱了觉的贾环就去了贡院。解元的名头果然很好使,刚出现,就被众位举子围住,仿佛众星捧月一般。

    贡院里面张灯结彩,众人也都言笑晏晏,能来的都是本科的精英,故而人人喜气洋洋,春风得意。

    里面的杂役也格外卖力气,这可是已经成为举人老爷的存在,有不少人将来是可以考中进士的,说不定就会留在金陵任官,小心侍奉准没错。

    但要说吃吃喝喝,那是最次要的。大家来此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认同年,攀关系,拜座师。

    贾环周围围了一圈人,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历来科考都不排斥神童,而且也期望出现神童。这不,贾环以十五岁中解元的成绩,足以名留史册了。

    上一个记录还是明朝的费宏,他中解元的时候是十六岁,然后一科春闱未中,但随后一科就又中了状元。

    其实他忘记了,还有一个十三岁中解元的蒋冕,只是他没有中状元而已。

    贾环这个十五岁,可以称得上是潜力巨大,是以来攀关系的人众多。

    钱重海对贾环说道:“我原以为我能够三十之前得中,已经算是年轻有为了。没想到,你竟然得中解元,这可真是了不得。”

    贾环笑道:“运气而已。”

    钱重海说道:“父亲说了,固然有运气在里面,但主要还是你文章进步大。”

    旁边的人也纷纷附和。

    面对众人的赞誉,贾环只得团团作揖说道:“侥幸,侥幸而已。”

    不管贾环的话是真是假,大家对他的态度还是满意的。这小子没因为自己中了解元,就狂到没边了。

    很快,有赞礼官把众人都招呼过去,厅中酒席已经准备好,待众举子坐定,主考官赵梦川,副主考李如圭,还有南直隶巡抚高远,应天府知府范文熙都悉数入座。当然,还有一群不认识的,应该是本次乡试的同考官、执事官了。

    在赞礼官的宣布声中,丁巳年南直隶乡试的鹿鸣宴就正式开始了。

    在一片哄闹声中,贾环带着新科举子齐声朗诵《鹿鸣》诗,随后又被留在酒席中央跳起来魁星舞。

    魁星舞贾环并不会跳,但跟着他一起的另外四个人都不会。大家就胡乱扭着身子,聊博众人一笑了。

    然后就是以贾环为首的五魁首,向主考官赵梦川献上礼品,其实就是一些金银绸缎。认下了座师。从此,赵梦川就多了一百三十五名学生。这可是一笔极大的政治资源。

    鹿鸣宴结束之后,立刻就进入了各种私人聚会时间。

    贾环和钱重海也未能免俗,纷纷投身到这热闹中来。贾环也顺便去拜了房师李恪用。毕竟也是房师,能多一条路是一条路,贾环可不会嫌自己的人脉多。

    李恪用捋着胡须看着贾环,这个年轻的解元出自他的春秋房,以后可是大有前途之人。

    拜完房师,贾环就收拾起心情,去见了钱雨本。

    钱雨本的府上,因为钱重海中举,已经在准备大摆宴席,招待亲朋。贾环自然也收到了钱重海的邀请。

    见到贾环,钱雨本很是高兴。自己当年收的小小少年,竟然高中解元。

    正堂之上,贾环恭敬地给钱雨本磕了三个头,钱雨本坐在椅子上受了。旁边一众亲朋羡慕地看着钱雨本,自己的儿子中了举,学生更是中了解元,不得了!

    待贾环磕完头,钱重海赶快把贾环扶了起来。

    钱雨本笑道:“这一科你们二人都中了。我是极为满意的。让我更没想到的是你,贾环,竟然中了个解元。事先我已经想到了,中一个,是你;中两个,加上重海;三个才能加上守珍。但真没想到,你竟然能中了个解元。”

    贾环恭敬地说道:“都是老师教得好。”

    钱雨本摇摇手,说道:“还是你天资好。更何况,没人能说一定能教出一个解元来。”

    停了一下,钱雨本接着说道:“眼看就进了九月了。你们二人不能再放松了,要着手准备明年的会试了。”

    贾环和钱重海都躬身称是。

    “好了,我没什么要交代的了。你们二人出去吧。”

    堂里的杨正亭酸溜溜地说道:“我也算是这小子的老师了,就没见他这么对我。”

    朱凌笑道:“早知道我就该把这贾环抢过来,没想到便宜你了!”

    钱雨本大笑:“我可是花了不少银子才得了这个学生呢。”

    杨正亭问道:“贾环当年买书的银子一直没给你吧?”

    朱凌说道:“怎么可能还呢!那小子不考中状元,是不肯给的。”

    众人皆是大笑。

    贾环和钱重海赶快退出了书房,然后就相视一笑。贾环说道:“那士齐兄,我就先告辞了!”

    钱重海说道:“总要喝杯酒的!”说罢,不用分说,就把贾环带进了内院。

    这是贾环第一次进入钱府内院,里面也有一桌酒席。

    酒席上,有个老妇人,甚是有气质。旁边有个中年妇人,神色亦是不俗。旁边有年轻的少妇,正在说笑。

    见到贾环进来,几个人齐齐一愣。

    钱重海说道:“奶奶,娘。这是父亲的弟子贾环,也是我在国子监的同窗。这次乡试得中解元。”

    贾环赶忙跪下给两位长辈磕头,说道:“晚辈贾环拜见老夫人,拜见师娘。”

    上头的老人笑着说道:“快起吧。”然后示意钱重海赶快扶起。

    起身之后,贾环看了一眼旁边年轻的妇人,钱重海笑着说道:“这是贱内。”

    贾环赶忙施礼说道:“见过大嫂。”

    那妇人略显羞涩地回礼。

    钱夫人则笑着看着贾环,这个年轻的少年可真是让她满意,可惜女儿早就嫁人,要不说什么也得招成自己的女婿。

    另外的几个女客也都很羡慕钱家,自家儿子争气,学生也争气。但贾环好年轻,是不是可以招做女婿呢?

    看着满屋子打量的眼神,贾环落荒而逃。

    钱重海亲自把贾环送出大门,说道:“贾兄若是有暇,就常来”。

    既然都已经登堂拜母,看来钱重海那边已经把自己看做将来可以称为世交的存在了。贾环说道:“早晚还是要来请教老师和士齐兄。”

    但还没走几步远,钱重海就气喘吁吁地追了过来,抓住贾环之后,塞了一堆东西到贾环的怀里。

    贾环诧异道:“士齐兄,这是何物?”

    钱重海笑道:“父亲搜集到的翰林院里一些人的文章,交于我二人揣摩。”

    贾环大喜,拜谢道:“士齐兄一定替我多谢老师。”

    钱重海说道:“父亲可等着咱们科场连捷的好消息呢。”

    贾环说道:“自当奋力而为。”

    有人脉就是好,要不你到哪弄这些复习资料去。

    回到梨香院,贾环就开始看起了这些文章,考官的文风很是要揣摩一番,万一对了考官的胃口,科考排名前排有望。



    第七十二章 元春的礼物

    

凤藻宫里面,元春正在插花。

    现在正值秋天,菊花开得正好。经过元春的手,银瓶里的菊花愈发大气美丽。

    贴身侍女抱琴喜滋滋地来报道:“娘娘大喜。”

    元春却是不急不躁:“何喜之有?”

    抱琴说道:“咱们府里面的三爷,考中解元了!”

    元春大喜过望,也不插花了:“真的!”

    抱琴用力点头:“真的!婢子刚刚在外面听小太监们说的。等会儿他们还要来讨喜钱呢。”

    元春笑道:“那就来吧。”家族子弟争气,元春也不禁松了口气。她最发愁的就是家族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