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贾环-第2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颙显然也知道的,并不敢以品级相待。
至于鸿胪寺,那在翰林面前就更不够看了。
让许颙意外的是,贾环并没有乘马车,而是直接骑在了马上。
“贾大人,您这是?”
贾环说道:“兵贵神速,时不我待。咱们快去快回吧!”
许颙心中不满,但贾环才是正使,要以贾环为主,若是时间耽搁了,他吃罪不起。
罢了,骑马就骑马吧。
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地出了城,直奔西北而去。
第三百四十六章 钦差
骑在马上的贾环意气风发,跟在他身后的有一队特别的官兵,举着蓝旗和圆牌,正是可以便宜行事的“王命旗牌”。
此次西北之行,他终于有了一个钦差的差遣在身上。有了王命旗牌在身,他几乎相当于西北的巡抚了——而且他还可以节制黄凤阁。
温明远和魏大凡等人只是在街上看着贾环离开,没有远送。
“道方此行,不知道结果会怎么样。”
贾环一直给他们一个温和的形象,对上葛尔图这等凶悍之人,他们心中还是有些担忧的。
不单单是他们两个,其他人也几乎是相同的想法。
可他们不知道,贾环同他们是不一样的。
贾环刚离开半天,另一队风尘仆仆的人就进了京城。
“神父!有没有水?”
进来的是一个栗色头发的壮家伙,叫做布莱恩,满脸的凶悍。
罗兰德赶忙给这一行人倒了茶水,问道:“路上可还平安?”
“平安!这水路虽说不安稳,但总算有皇家海军护航,到了南洋那边,就可以指望大唐的水师了。”
说起大唐的水师,布莱恩很是有些恍然,前几年刚开埠的时候,还只有小船十几只,现在倒好,各种大船都有,上面还有各式的火炮。
经不经打他不知道,反正看着就很唬人。
罗兰德略带些遗憾地说道:“可惜你们晚了一天,贾修撰刚刚离京。”
布莱恩咂了咂嘴,然后嘴唇就开始扭动,半晌才说道:“那就等贾修撰回来吧。”
这次他带来了好几张“珍妮纺纱机”,就等着贾环看到撒钱了。
同时,他还带来了许多其他的东西,重要不重要他也不知道,但他隐隐感觉,贾环会愿意为这些东西付钱。
罗兰德却说道:“那趁着眼下有空,先把带来的报纸翻译一下吧。”说完,自己也摇摇头,叹了口气,太可惜了。
那几张纺纱机,被罗兰德小心地收好,他也等着贾环回来呢。
很奇怪,贾环对这些莫名其妙的东西极感兴趣,他觉得,贾环会为这些东西再付第二次钱,也就是汉人所说的“赏钱”。
贾环出使的消息也在邸报上登出,这是大事。
但贾环的行进速度极快,到了各府县,很少做停留,有的时候还会住一晚,更多的时候是绕城而过,连饭都不肯去吃。
这种务实的态度让许颙很不适应,这不是一个翰林的样子。
西北的事情紧要不假,但贾环也不能就这么直接绕城而走,连当地的官员都不见了。
鸿胪寺随行的人员还有秦凌风,他是上次陪同贾环去西北“送亲”的。
对于贾环的快速,他心中颇为赞同,上次可不就是行路太慢,错过了新年。按照这次的速度,看来还有机会回来过中秋,或者说最差也不可能错过冬至。
此行虽然不能说是八百里加急,但三百里却是有了。
贾环想的是贾雨村。
贾雨村在兵部侍郎的任上,就能一路疾驰去西北申饬葛尔图,他一个年轻人,难道还比不了贾雨村一个中年人?
只是这么一来,苦了其他的官员。
不是所有人都有贾雨村的野心和贾环的责任心。
只是他们不是正使,一切都要听贾环的。
在行进了几天之后,一行人就进入了河南地面。
驿站中,秦凌风颇为感慨,前年他就曾经住过这里,当初一进了河南,大家伙都在等着贾环请吃黄河大鲤鱼。
可今年估计不会了,但他知道,等到了西北,肯定有其他的好处。
黄凤阁已经进驻哈密,没有多久,他也得到了消息,来的正使是贾环。
听到是贾环,黄凤阁很不自觉地心中一松。
没有别的原因,贾环不会乱指手画脚,并不因为自己是文官,就刻意去贬低武将。
而且贾环帮他在皇帝面前背了书,让他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放开手脚。
“孟实,沈知,去准备准备,给贾大人,许大人他们准备院子。”
两个文士听说是贾环过来,也是喜笑颜开。
他们也怕来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乱指挥。
待到贾环进了山西,一行人俱是疲惫。
再往前走,这黄土高原上传来了阵阵信天游。
许多军士在私下里偷笑:“这酸歌听得还蛮爽快的。”
“待到了西北,就让黄大将军给你安排安排,嘿嘿嘿。”
贾环只是略略休息,继续向前。
不到一个月,贾环就到了哈密,比之前的速度要快上许多。
贾环到肃州的时候,就让人给哈密的黄凤阁送了消息。
等他到的时候,黄凤阁亲自出城三十里相迎。
这让贾环有些意外,但许颙却没有丝毫的意外——黄凤阁要不出迎,他回去就要上折子。
贾环下马之后,感觉双腿磨得有些厉害,走路的时候也有些分岔,只是官服的下摆颇长,尚能够遮丑。
不同于贾环,许颙感觉身子都快要散架了,但也是硬撑着进了哈密。
哈密城不小,但也不是很大,而且经过战争的洗礼,已经有很多的残垣断壁,抓来的准格尔俘虏正在修补,边上不远便有持枪的军士看守。
看着外面一大群人出城迎接,就连俘虏们都知道,汉人那边来了大官了。
贾环和许颙都是青袍,倒不是什么大官,但这两个人却可以左右准格尔的命运。
黄凤阁和贾环并排往城中走,贾环问道:“准格尔人想怎么谈?”
黄凤阁冷笑道:“说是让咱们退回哈密,以后各守边境,不再冲突。”
贾环大笑:“葛尔图竟然也会讲笑话了,正好用来下饭。上次吃的烤全羊不错,这次也得再尝尝。”
黄凤阁也听说了贾环的条陈,现在贾环更是亲自来了,他觉得这仗不会白打了——至于谈不好的骂名,自有文臣承担,但他也不愿意沾这个边。
看着正在修缮的城墙,贾环点头道:“这城墙是该修的,以后咱们还得用。”
听到贾环这话,周围的人笑得更开心了,这地方他们占了就没想过要还回去。
黄凤阁的宅子是哈密城中最大的,现在也作为征西大将军的行辕。
到了这里,贾环和许颙才算正经歇了一回。
看到老熟人孟实,贾环交待了一句:“跟着本官过来的人,麻烦孟实招待一下。”
孟实忙说道:“学生知道,大人尽管放心便是了。”
黄凤阁已经开始招呼了:“来来来,贾大人,许大人,请入座。”
然后就自顾自地坐在了副座,主座留给了贾环。
许颙瞧了瞧贾环,贾环便在主座上坐了下来,他便在贾环的右手边也坐下,然后一些高级的军中将领也纷纷落座,还有几个文士作陪。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聊过风土人情,贾环放下了酒杯,开口问道:“本官此次过来的目的,大家想必都知道了!可本官在见准格尔的使臣之前,诸位不能松懈。”
黄凤阁问道:“贾大人此言何意?”
贾环夹了一筷子羊肉,说道:“本官的意思是,黄大将军不能光顾着修城墙,趁着眼下,赶快进兵,压迫葛尔图。”
黄凤阁不解:“这不是要和谈了么……”
贾环却说道:“巴尔库勒就在旁边,黄大将军竟然没有趁势拿下,这让本官颇为意外。”
黄凤阁老脸一红,心中却很是发苦,他也想啊,只是准格尔提前求和了,他做不出来这种事情。
但现在贾环却在鼓励他去做,这让饭桌上的一些将军都是极感兴趣。
在他们眼里,能建功立业,自然是好事。
许颙咳嗽了一声,说道:“黄大将军先做个姿态吧,这样谈起来也方便。”
这话一出口,就很是有些让人灰心了。
贾环没有反驳,现在这个时候,确实不好去动手了,但该做的姿态还是要做。
吃罢了饭,贾环和许颙各自回了住所。
待到晚上,黄凤阁亲自登门了。
“本将已经知道了朝中的事情,要多谢贾大人了。”
张庭瞻给他封侯的提议已经被咸靖皇帝驳回,这让他安心了不少——他还不老,还可以在西北再战几年。
贾环说道:“这是皇上英明。”
过了几日,准格尔那边也得到消息,汉人的朝廷来人了。
范承运说道:“大汗,可以去谈了。”
按照他的想法,只要己方保证不主动去攻击,那么和谈成功的希望就很大。
这个想法不能说错,但这次来的是贾环。
葛尔图叹了一口气,他觉得如果是自己,就不会接受这个条件。
可范承运把历史娓娓道来,又给他增加了一些信心。不管怎么说,都要去谈,现在他已经打不起来了。
从吐鲁番到哈密,不过几百里,几日便到。
葛尔图找了几个文官,并着范承运一起,去了哈密。
贾环总算歇息了几日,有了这几日的缓冲,他的腿也舒服了一些,走路开始趋于正常化。
正在院中看闲书的时候,孟实过来了:“大人,准格尔的使臣到了。”
听到准格尔来人了,贾环眼睛眯了一眯,说道:“先晾晾他们!就说本官不得空,要看书,三日后再谈。”
孟实一愣,贾环这是什么套路?不过晾晾也好,总不能上赶着去谈。
“那学生先去安排一下。”
刚要出去,贾环又把他叫住了:“看紧了那群准格尔人,若是敢在城中犯事,不可轻饶!”
“学生知道轻重的,大人放心便是了。”
第三百四十七章 熬鹰
次日,贾环便带着一群人去了城外看风景,顺带着吟哦几首塞外诗,自然有人一同迎合。
因为之前护送过贾环一程,四瓜这次又被派来做贾环的亲卫队长。
至于旗牌官,贾环是不能去劳动的,毕竟不是正式出行。
小小的绿洲,并不是很大,一眼就看得到头。沙漠就在旁边,土黄色将这片小小的绿色完全包围。
看来黄凤阁能拿下哈密,也不容易啊。
光是跋涉,就有着相当大的苦难,这场胜利,几乎就是用钱堆出来的,还好打赢了。
与此同时,准格尔人也在城中等待谈判,但却被告知贾环没时间。
不用范承运交待,便有人开口了。
阿古拉问道:“敢问贵方使臣可是水土不适?”
孟实脸上露出了一个笑容,这个笑容让范承运很不舒服。
“使臣不是别人,正是贾修撰。你们见过的。贾大人初到哈密,正在城外查看,暂时不得空。”
听到是贾环,这群人的呼吸都变粗了。
在进入哈密之前,他们的心情就很不好,这本来是他们的地盘,现在被汉人占据了,竟然还让自己族中的勇士替他们修城墙。
阿古达木分明看到有个汉军拿着鞭子给了自己的族人一下,这让他一下子就把手放到了腰间的弯刀之上。
只是胡格鲁眼疾手快,伸手按住了他。
压住心中的怒火,阿古达便进了哈密,满腔的怨恨。
他的动作虽然隐蔽,但还是被一些人看到了,其中就有着拿着鞭子的汉军,只见他再次扬起手,又给了身边的另一个准格尔俘虏一鞭子,然后扬了扬下巴,示威地朝阿古达看了过去。
阿古达憋着火低了头,想着过段时间再和大汗一起打回来,定要这群汉人死无葬身之地。
但今天,孟实明言贾环没空搭理他们,更是丝毫没有隐瞒贾环去游山玩水的信息,这让这群准格尔人更气闷了。
黄凤阁给他们准备了一个院子,里面没有人伺候,一切起居饮食所需,只是定点送来。
虽然没有限制他们的自由,但也不是哪里都可以去的。
想着要面对贾环,几个准格尔人心中都有些没底。
这个汉人官员和其他人并不太一样,至于哪里不一样,他们还没想透。
范承运也在思考,贾环,在他看来颇有些古人风范,那种胆大的,“鹰派”的官员,当然现在也没有鹰派这个词。
他猜到贾环不好对付,也在和准格尔人一起准备预案。
假如汉人不肯退出哈密怎么办?
这是首要的问题,现在他们就是想打也打不起来了,唯一的办法就是借以往的威势恐吓。
他们此行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要回族人。
哈密一战,准格尔损失惨重,光是青壮就丢了五万有余,还有其他的妇孺老人,加起来快有十万了。
准格尔一部才六十余万人,这还是顶峰时期。加上其他的部族,也不过百万之众,丢了这十万人,以后能不能压得住畏兀儿人都难说。
为了换回族人,他们这次准备了一万两黄金,准备贿赂汉人使臣。
不管怎么样,这笔黄金一定要撒出去,这是葛尔图和范承运商议了许久的结果。
“先生,事到如今,该如何?”
过来的准格尔人可没有莽汉,知道现在不是口出狂言的时候。
范承运思索道:“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只能等。等对方掀开底牌。”
一群人都是叹了口气,心中不甘之情滋生更甚。
与此同时,黄凤阁也没有闲着。
在贾环的力推之下,宋星和卢秋成带着一万兵马,直奔巴尔库勒。
贾环还没回城,就看到一彪人马出城,心中大定。
宋星和卢秋成也是极为高兴。
“卢指挥使,咱们这一趟,我觉得不会白走。”
卢秋成骑在马上,也笑着说道:“我也觉得不会。”
虽然是故作声势,但出兵就是出兵,贾环既然敢要求黄凤阁出兵,那就得在功劳簿上给他们记一笔。
“万一真打起来了怎么办?”宋星忽然有些不放心,对方可是准格尔莽汉,他担心对方恐怕不知道什么叫“忍”。
卢秋成却说道:“来之前大将军不是交待了么?这仗还没打完呢。”
晚上的时候,贾环便回去了。
在外面逛了一天,他也累了。
但到了院子里不久,却见到有人前来拜访,看来是踩好点的。
贾环心中奇怪,问道:“是何人?”
四瓜也奇怪:“大人,来人神神秘秘的,并不肯明说。”
贾环心中想着:既是遮掩如此之深,肯定是不可告人之事。
“回了对方,就说我没空!”
四瓜看着对方也不顺眼,便出来将其赶走。
来人正是给贾环送黄金的,名叫吴志友,在范承运之后投靠的葛尔图。这种送黄金的差事准格尔人不好露面,便由他出面了。
汉人有云:“文官不贪财,武将不怕死,则天下太平。”
不怕死的武将倒是有,但不贪财的文官却是极少!更何况汉人打赢了,更要找自己拿一些好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