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贾环 >

第173章

重生贾环-第173章

小说: 重生贾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手里的香囊,惜春喜滋滋的。

    “还好赶上了,多亏了宝姐姐了!”

    薛宝钗笑道:“你这大话放了一年了吧?”

    惜春很认真地说道:“并没有,不过七八个月而已。”

    探春说道:“刚刚芸哥儿可说了,咱们都得回去,你等会子去和妙玉也说一下,让她也别在这边一直待着了。”

    惜春说道:“放心好了。”

    然后便一同去了草庐。

    一路之上,桃树上的桃子早已被摘完,只剩下光秃秃的枝丫。

    妙玉极爱这个简单的地方,每日里都会过来,或烹茶,或抚琴,或插花。

    惜春过来的时候,妙玉正在抚琴。

    “褰朱帏而正坐,泛清瑟以自欣。”

    听到探春的声音,妙玉不禁抬头看了一眼,探春惜春薛宝钗齐齐站在了自己的眼前。

    “叨扰居士了,咱们特意来讨一杯茶喝。”

    惜春坐在了妙玉的对面,安静地看着。

    妙玉见到薛宝钗也过来一起,也是略微示意了一下。

    这个异常美丽的女子出现在贾环的庄子里也让薛宝钗有些意外,让她心里有着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那边的妙玉已经收起了琴,对惜春说道:“既然如此,那便献丑了。”然后对身后的停云吩咐道:“准备一下。”

    妙玉的动作优美娴静,烹茶的技艺也是一流,即便是薛宝钗,也不得不暗赞一声。

    饮茶之后,惜春便开口说道:“马上中秋了,我们都要回去。三哥哥特意交待了,你也别留在这里了,跟着一起回府吧。”

    妙玉臻首低垂:“那便一起回去吧。”

    惜春高兴地对探春说道:“三姐姐,我没吹牛吧!”

    “行了!赶紧回去收拾一下吧,香囊可别忘了带!”

    知道主人家要回去,李大厨更是用心整治了一顿精致的晚饭,王方和赵小有贾芸也凑到一起喝起了小酒。

    “不知道三爷什么时候再添个产业。”

    听到赵小有的话茬,王方和贾芸都笑了。

    王方现在已经是庄子管事,自然不会惦记那么许多,可贾芸还飘着呢,没个正经差事。

    夹了一筷子鲤鱼,贾芸说道:“应该快了。我琢磨着,等到太子登基之后,三爷就敢添置产业了。”

    现在皇帝的身体不好并不是秘密,大家都在等待那一天的到来。

    但即便这样,赵小有也不敢乱说了,他总不能说盼着太子赶紧登基。

    可有了盼头,那自然就不一样了,一坛子酒被三个人喝得干干净净。

    第二天一早,赵小有和贾芸便爬了起来,幸好酒好不上头,要不肯定耽误事情。

    庄子里热热闹闹的,赵姨娘也带着许多干货回了贾府,倒不是占便宜,毕竟是自己儿子的东西,只是她实在舍不得这一口乡下的味道。

    回去之后,惜春便兴冲冲地去寻了李纨。

    “大嫂子,您瞧,我给兰哥儿的香囊做好了!”

    李纨接过来一看,还真是用了心的,比之前道试的时候那个,强了许多。

    “多谢四妹妹了。”其实她也预备了,惜春的话她不敢全信。

    惜春犹自喜滋滋地说道:“这次吧,我觉得兰哥儿稳过!咱们府又添一个神童了!”

    这话李纨就很爱听了,只是嘴上却还是说道:“你三哥都说了,现在不准说这个,一切都等考完再说。”

    日子一天天往前,终于到了乡试的日子。

    八月初三一早,凤姐一早就把贾琏给唤起来,让他去送考。

    “昨晚就让兴儿把马车预备好了,二爷赶紧去吧。”

    贾琏使劲揉了揉眼睛,说道:“在家等我,看着儿子。”

    梨香院也是早早就亮起了灯,丫鬟婆子一片忙碌。

    “检查一下考篮,衣裳,不要夹带以前的文章。”

    褚凡年强作镇定:“贾兄多虑了,我怎么说也是过来人了!”

    贾环笑道:“那就祝褚兄蟾宫折桂了。”

    “借你吉言。”

    然后贾环又回头对贾兰说道:“到了贡院,莫要紧张。乡试重首艺,首艺七篇,四书三题最重。到时候先做第一篇,再做第三篇,最后做第二篇。”

    贾兰和褚凡年会意,第一篇最为重要,要给考官留个好印象,第三篇也很重要,毕竟是结尾。第二篇嘛,即便写的不好,还有第三篇可以补救回来。

    “三叔放心便是了!”



    第二百零五章 应试

    

这是应试的小技巧,贾环也是后来才反应过来的。

    琥珀招呼小丫头们把早饭端了过来。

    “三爷说了,等会两位小相公都要用脑子,特意吩咐了要清淡一些。”

    院门被推开了,贾琏打着哈欠进来了。

    “琥珀,正好,我也跟着用一些。”

    不用客气,贾琏坐下便有小丫头把粥送了过来,上好的碧粳米,闻着就让人有食欲。

    那边的琥珀正在招呼两个婆子给贾兰还有褚凡年准备食盒,这次进去要考三天呢。

    “阁老饼多备一些吧。”这种可以讨彩头的东西,自然是不能少,而且还经得起查验。

    用罢了早饭,天色依然漆黑。

    “走吧。”贾琏先起身了,贾兰和褚凡年也跟着出了角门,外面兴儿已经在等着了。

    “二爷,柱儿已经带人先去贡院抢先占了个位置,保证离龙门近。”

    “好,回去有赏!”

    贾兰回头看了一眼,没有见到自己的母亲出来,心知可能是怕给自己压力,故意没有出现。

    贾环催道:“赶快过去吧。”

    角门处人影一闪,惜春竟然也出现了。

    “大侄子放心去考,小姑姑等你回来!”

    贾琏乐了:“难为四妹妹起那么早。”

    马车里,凤姐给准备了要在里面过夜用的薄衾,现在已经入秋,晚上颇冷,更何况考棚都是大敞口,会有寒气入体。

    褚凡年摸了摸,感觉厚薄正好,叹道:“贾兄,真是太麻烦了。”

    贾兰说道:“褚兄莫要感慨了,咱们这次好好应试才是头等大事。”

    他的手里,握着一支湖笔,那是自己三叔得中解元的时候所用,他特意寻了出来。握在手里,贾兰觉得好像有气运加身。

    贡院处早已经灯火通明了,这次的乡试主考官是礼部右侍郎梁维,副主考是南直隶提学副使沈一楠。

    “时辰到了没?”

    沈一楠掏出怀表,瞧了瞧,说道:“还差一刻钟。”

    “让杂役们准备去开龙门吧。”

    外面的生员们都挤在龙门处,一个个地伸长了脖子等着。

    “开了开了!”

    为首的一个小官说道:“莫要挤,按照府道州县的顺序,轮流进入。”

    进了贡院之后,便先要“安检”,褚凡年领着贾兰,说道:“乡试不比之前的小三关,搜检最是严格,等下可能还要脱裤子……”

    脱裤子?贾兰纵然之前有过耳闻,但真的轮到了,还是有些诧异:“这……可都是有功名的啊,真要脱啊?”

    褚凡年很认真地说道:“乡试,重中之重,只此一条,便足够了。”

    还好两人眼神清澈,心中没鬼,搜检的军士只是让他们打散了发髻,脱了外衣便结束。但另一边却有人被要求脱了裤子。

    “为什么别人不用?”那生员很是不服。

    “不为什么!脱不脱?不脱就不要进去了!”

    难得有名正言顺羞辱读书人的机会,况且那军士看着眼前的生员一直眼神飘忽,就很怀疑他有夹带,果断要仔细检查。

    果然,那生员一直拒绝脱裤子,并扬言要去大宗师那告状,这愈发坚定了那军士的想法——搜出一个赏一百钱呢。

    周围的生员都在瞧热闹,很快梁维和沈一楠便亲自过来了。

    “为何如此吵闹?怎么都聚在一起了?”

    那军士赶紧说道:“大人,这位相公不肯让小人查验。”

    梁维说道:“叉出去!枷起来!”

    至于有没有夹带,不重要,不肯让军士搜检,足以说明问题。

    看到这个场景,褚凡年说道:“那人一定夹带了。”

    看着贾兰还在瞧,褚凡年拉了拉他:“赶紧走了。”

    进了里面,更是有供奉考神的神台,左右两边还有两杆大旗,上书“有仇报仇”“有怨报怨”。

    贾兰头一次见到这个神台,很是吓了一跳:“这神明,怎么满脸大胡子?”

    褚凡年悠悠地说道:“当年我和你三叔也被吓了一跳,你可知这考神是谁?”

    “是谁?看着像钟馗。”

    “是张飞!”

    贾兰两眼瞪得溜圆,张飞?

    褚凡年说道:“莫要乱想了,我也不知道为何是张飞。赶紧去号房吧。”

    刚要分开,却又见到一个生员披头散发地跑了出来,哈哈大笑,状若疯癫:“中了!中了!”

    后面跟着几个军士,如临大敌又气急败坏的样子:“快抓住,交于王巡抚!”

    “好好考试吧。”

    这次运气还算正常,贾兰和褚凡年都没有分到屎号。

    等到天色蒙蒙亮,考题便下来了。

    贾兰一看,竟然是“赵孟之所”,这可是三叔当年练笔过的题目,他也跟着写了一篇,真是好运气。

    梨香院那边,李纨也过来了。

    “三弟,我这心,总是静不下来……”

    贾环心里也有些打小鼓,按理说,贾兰当是可以中试的,但就不知道是哪一次。

    不过即便这次不中也没关系,平治皇帝肯定挺不过今年了,太子一登基,肯定要开恩科,明年还会再来一次机会。

    心里虽然这么想,但嘴上却说道:“大嫂子莫要多想,兰哥儿的文章我看过了,是可以中试的。”

    李纨却有些愁:“就不知道能不能合考官的胃口。”

    贾环宽慰道:“大嫂子莫要多想了,这几天多拜拜神,咱们一起上香,求一求神灵相助。”

    南安郡王府里面,静姝已经接受了自己的命运,西北不去是不行了。

    但她心里也满是不甘,若是自己父亲不贪图爵禄,若是楚王那边不使坏,若是自家早早把自己嫁出去,都可以躲过这一灾,怎么就弄到了这步田地了?

    南安太妃也同样不甘,王家和贾府没一个把她放在眼里的,这让她心中的火气实在压不住。

    王家不去说他了,只要太子登基,那注定要倒下;可贾府,她也不想就这么饶了。

    “平儿!晚些去找一下张阁老,就说静姝过了中秋,就去西北。”

    世子答应了,但南安太妃马上又蹦出了另一句话:“送亲的人选,让阁老多费心,看看能不能让贾状元过去。”

    世子大惊:“奶奶……”

    “就这样!”南安太妃冷笑道。你贾府不出人可以,但名声就别想要了。和亲这种事情,已经几百年没有过了,自家是不光彩,可你这个送亲大臣,也别想好过!史书上肯定要留上一笔,沾了这个污点,看你姓贾的还能怎么蹦跶!正好,送亲来回一趟,也要几个月的时间,讲官的位置,你也甭想要了。

    “这仇怕是结大了……”

    南安太妃说道:“你以为咱们家和他们还能再有什么交情不成?快去吧!”

    世子不敢反驳,只好使人去张庭瞻那边送了帖子,约了过两日上门拜访。

    三日之后,贾兰和褚凡年从贡院出来,均是一副脱力的样子。

    贾环没有问他们考得怎么样,只是吩咐让小厨房准备好饭菜。

    “好好休息,还有两场呢。”

    褚凡年和贾兰都是有气无力,低头应了一声,然后就只管吃饭。

    李纨知道今儿是首艺考完的日子,但天色已经很晚了,心里惦记得紧,却又不好进去,只能在梨香院外面来回地走着。

    素云说道:“大奶奶,婢子进去瞧一瞧好了,回来再和您说。”

    想了一下,李纨叹道:“算了,咱们回去吧。这个时候,莫要扰了兰哥儿。”

    还是回去多上几支香,这不比什么都强?

    又瞧了瞧梨香院,李纨咬了咬牙,便回去了,一路之上都没有转身。

    贾琏在梨香院用了晚饭才回去,凤姐见状问道:“兰哥儿怎么样?”

    “没问。三弟也没问,只是让他们好好歇着。”

    凤姐叹道:“不知道将来会如何了。”

    贾琏也愁,现在所有人都在等太子登基,那个时候,自家还不知道会怎么样。若是儿子能争气,那自己将来也算有个指望,若是像贾宝玉那样,呸呸呸,可千万不能这样,若是真的有苗头,定要二爷打断他的腿。

    贾宝玉也知道现在是乡试的时候,上次三弟贾环考试的时候,他正在和陈之同薛蟠找地喝酒,现在却只剩下他一个人了。

    想到这里,他的心情就更不好了。

    这个时候,王夫人却见着了王子腾夫人。难得娘家嫂子亲自过来,王夫人拉了贾宝玉林黛玉一起作陪。

    待吃完饭,王夫人瞧着自己嫂子没有要走的意思,心知可能有话要说。

    “你们两个先回去吧,别在这同我们老婆子磨牙了。”

    贾宝玉如蒙大赦,带着林黛玉就赶紧回去了。这种交际应酬实在累人。

    林黛玉却说道:“媳妇儿还是留着伺候吧。”

    王子腾夫人说道:“不用了,听说兰哥儿今儿从贡院回来了,你们小两口也去瞧瞧去。”

    这话茬王夫人和贾宝玉两口子都不想提,但听到王子腾夫人这么一说,也没奈何。

    待到只剩下两个人的时候,王子腾夫人从袖中拿出几张银票,递给了王夫人:“妹妹,你大哥说了,能信得过的人,只有你了……”

    梨香院里,贾兰和褚凡年吃罢了饭便呼呼大睡,鼾声起伏。

    彩云听着里面的动静,对贾环说道:“三爷,读书看起来也不全是享福呢。”

    贾环说道:“也就前头苦,中了举那就不一样了。”

    歇了一天,贾兰和褚凡年便去了贡院考第二场。首艺已经结束,现在进入了正式走流程的阶段,可即便这样,可不能轻忽。第二场第三场虽然没有首艺重要,但发挥不好,一样可以被黜落。

    贾环在翰林院想着大侄子考试的时候,便有旨意到了。

    内容却令他大吃一惊,竟然是要他去西北送亲。



    第三百零六章 收拾

    

震惊归震惊,事情还是要去做。

    正如之前所想,风雨吹打得了南安郡王府,也同样能吹打到自己。

    看着眼前的这个倒霉蛋,翰林院众位同僚都纷纷过来安慰。

    “贾大人莫要丧气,不过去走一遭罢了,权当涨涨见识了。”

    “正是!西北人情据说也是极好,可别一时忍不住,带回来一个米脂的婆姨!”

    这句玩笑话让贾环心情稍稍回复了一些,但他又想到,自己去送亲,皇孙讲官的位置怕也是保不住了。

    至于请辞送亲的差事,那根本就不要想了。

    “到底是谁推荐的我?”

    贾环心中不解,就去了吴善中的府上打听消息。

    吴阁老回家的时间一般都在酉时左右,贾环本想按捺住自己的心情,反正事情无可更改了,但到后面却也忍不住了,提前去了吴府。

    知道是自家老爷的状元门生,管家也不敢怠慢,直接把贾环请到了书房。

    “贾大人稍待,老爷回来我就去通禀。”  坐在书房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