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贾环 >

第17章

重生贾环-第17章

小说: 重生贾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门房的冯柱说,这是给贾宝玉请的先生。

    “据说是个举人,仿佛叫做沈盘。能请到,也很是不容易的。”冯柱敬畏地说道。

    对于这个贾环是信的。举人已经不是一般的读书人了,在后世相当于通过公务员考试的,随时可以上岗工作的人员,而且一般衣食不愁,还会颇有家资。这种人基本都在备考国家级公务员考试——会试。王夫人能请到一个举人来坐馆,估计也花了不少功夫。

    前面的周瑞殷勤地招呼道:“沈老爷,您这边请。”

    考中举人之后,称呼便要改一改了,已经可以称为老爷了。这种人如果甘愿的话,在偏远的州县,可以直接做到七品的正印知县。

    绕了几个弯之后,便到了西跨院,王夫人正在厅中等候。

    见了沈举人之后,王夫人也不敢怠慢,赶紧说道:“沈老爷请坐。”

    沈盘略一拱手,便坐下了,先开口说道:“夫人,我虽然答应暂时来教授令郎,但还要准备春闱考试,力有不逮之处,还请夫人见谅。”

    王夫人赶紧说道:“这是自然。能得到先生的指点,小妇人自然是求之不得。只盼着先生能够多多指点小犬才是。”

    沈盘点点头,说道:“我自会尽力。只是不知道令公子如今学到哪里了?可否请来一见?”

    王夫人说道:“小妇人对于学问一事,并不知晓。只是小犬胡乱念了些书,以后还要请先生多多督促。”然后对旁边周瑞家的说道:“去叫二爷来拜见先生。”

    周瑞家的赶紧去了。

    王夫人致歉道:“小犬顽劣,先生还请稍待片刻。”

    沈盘说道:“无妨。”然后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尝出是上好的碧螺春,暗自点头。贾府豪富,但看来也是尊师重道的。

    他已经听说,贾环拜在了左佥都御史钱雨本门下,是为关门弟子。每次贾环中试,都会去给钱雨本磕头。而且贾环小三关考试,两次得中案首,除去钱雨本能力高之外,贾环的天资看来也是极好。这位二公子据说是衔玉而生,想来资质也不会太差。

    周瑞家的急急赶往大观园,到了怡红院,却没看见贾宝玉,只看到袭人在带着几个小丫头洒扫院子。

    “袭人姑娘,可知道宝二爷去哪里了?太太差我来寻他。”

    袭人说道:“二爷去了潇湘馆了。太太寻二爷可是有什么急事?”

    周瑞家的笑道:“好事!太太给二爷寻了个先生,这不,让我去寻他去呢。”

    说罢,就赶紧往潇湘馆赶去了。后面的袭人双手合十:“老天保佑,保佑二爷尽快考取功名。”

    正巧这话被出来的晴雯听到了。这个大丫头刚刚午睡起来,刚出了门,就听到袭人这话,笑道:“这话可千万别被二爷听到了,不然的话,姐姐可是知道的。”

    袭人也笑着说道:“二爷知道咱们都是想着他好,不会怪咱们的。”

    晴雯撇撇嘴,没有说话。她可太了解贾宝玉的性子了。

    潇湘馆里,贾宝玉正看着林黛玉插花。林黛玉手里的剪刀咔嚓咔嚓来回飞动,瓶子里的茶花也愈发有气韵了。

    “妹妹,这只山茶开得极好,在你这铜瓶里,估摸着,还能养个十几天。”

    林黛玉白了贾宝玉一眼,说道:“还十几天?能有个几天就不错了。”

    贾宝玉虽然被白了一眼,但并不着恼,却叹息道:“可惜梅花还没开放。妹妹这瓶子,用梅花来装饰,想必更为好看。”

    林黛玉歪着脑袋看了看铜瓶,觉得贾宝玉说的也有几分道理:“就是现下还早,离梅花开放还有段时日呢。”

    贾宝玉兴奋地说道:“等到下雪了,咱们一道去赏梅!雪中梅花,那是别有一番感觉的。”

    这时候,紫鹃从外面进来了,说道:“二爷,周管家来了,道是太太寻你过去呢。”

    贾宝玉有些不情愿,但又不敢不过去,就对林黛玉说道:“妹妹且等我,晚上咱们一起去老祖宗那吃饭,庄子里送了鹿肉过来呢。”

    周瑞家的已经在外面等了一小会了,看见贾宝玉出来,就赶紧说道:“二爷,太太有事寻你呢。”

    贾宝玉走在前面,问道:“可知道是什么事?”

    这没有什么好隐瞒的,周瑞家的说道:“这可要恭喜二爷了!太太给二爷寻了个先生。”

    贾宝玉的脚步一下子就停了下来,周瑞家的心道要坏,赶紧说道:“二爷快些吧,先生也在等着呢。”

    贾宝玉的小性子上来了,说道:“我就是不去!你替我回了,就说我身上不舒坦。”

    周瑞家的暗恨自己多嘴,赶紧劝道:“二爷,这事躲不过去的。今儿躲了,还有明儿,明儿躲了,还有后儿。今儿不去的话,说不定老太太都要使人来请你了。”

    看来这次是躲不过去了,贾宝玉就不情愿地和周瑞家的来到了西跨院。远远地,看见一个中年人正在厅上喝茶,旁边王夫人正在和他说话。

    没奈何了,贾宝玉就快步走进去了,给王夫人施礼道:“母亲,您找我。”

    王夫人笑着说道:“宝玉,快,这是给你请的沈先生,快给先生见礼。”

    作为大家公子,失礼的事情,贾宝玉自然是不会去做的。当下就给沈盘行了拜师礼。

    沈盘看着贾宝玉拜师,心里多少也有些期待的。待贾宝玉行礼之后,就问道:“可读了哪些书了?”

    贾宝玉老实答道:“近来在看《中庸》和《大学》。”

    沈盘心道,还好,不用自己再从三百千教起了。想到这里,就说道:“后面,要把四书通读了!我来监督你,每日里,总要有些进益才好。待过了县试,咱们就得把本经定下来了。为师的本经是《诗经》,你也跟着学吧。”

    贾宝玉老实应了下来。

    见贾宝玉拜了师,王夫人高兴地说道:“沈先生远来辛苦,就暂时住在这西跨院吧。旁边的厢房已经使人收拾妥当了。”

    然后对贾宝玉说道:“今天是先生第一天来咱们家,你父亲去福建了,晚上就由你陪着先生吃饭。”

    贾宝玉想抗议,晚上他已经约了林妹妹了,但话到嘴边,看着王夫人那刀子一般的眼神,又不得不咽回去了。

    就这样,眼看着要进腊月,贾宝玉又被拎起来去书房读书了。



    第三十八章 憋走白川

    

进了腊月之后,万物萧条,天地之间一片灰蒙蒙的景象,只有冬青给贾府这片天地添了几分绿色。

    贾环在急急往县学里赶去。今天是月考的日子,考完,就可以放假了。毕竟天寒地冻,也不再适合大家聚在一起念书,县学里的教谕和其他先生,也要准备过年了。

    等到贾环到了县学,发现里面的气氛很是轻松。焦守珍也在自己的座位上喜滋滋的,看起来也是等着考完放假。

    不过也有几个人没闲着,已经开始磨墨了。这是考场上养成的习惯,在考题下来之前先把墨磨好,能够有效地节省时间。贾环也是这样做的,是以进来之后,也开始磨墨。

    看到贾环进来,焦守珍冲着贾环微微一笑,然后继续神游天外。焦守珍看来是另一种类型,那就是考题发现来,才会磨墨。一边磨墨一边思考,也是一种方式。

    终于,教谕孟先生进来了,看着满屋子的生员,孟先生咳嗽了几声,说道:“这是今年最后一次月考了。诸位贤生不可懈怠了!”

    虽然嘴上这么说,但是眼角也有掩饰不住的喜意。能在这天寒地冻的时候休息一下,也是极好的。

    大家纷纷振作起精神,这过年前的最后一次月考,没人想考得太差。

    很快,孟教谕公布了考题: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这题目出自《孟子·公孙丑章句上》,意为行仁政,善待百姓,就可以得民心。

    这题目不难,好好发散就可以了。

    当下贾环振作精神,把手里的狼毫站在已经胶浓的墨水中蘸了一下,一个个清丽的小楷就跃然于纸上。

    很快,文章做成,贾环吹了吹未干的墨迹,环顾四周,发现自己确实是个快手,还有大部分人才刚刚写到一半。

    稍等了片刻功夫,贾环看到墨迹已干,就上前交了卷子。

    “先生,学生已经做完,还请先生评览。”孟教谕正在假寐,模模糊糊看到有了学生交卷,当即揉了揉脸,让自己清醒了过来,才看清楚来人是贾环。

    孟教谕笑道:“果然是案首,捷才,捷才!”

    然后就看到贾环的一笔小楷也甚是不俗,心情就更加愉快了。

    细细研读,更是发现阐述精深,不愧是能得了案首的人可以写的出来的。

    写完文章的贾环坐在座位上很是无聊,他和焦守珍约好,考完之后要去小聚一下,现在就在等焦守珍完成了。

    等待的时间很是无聊,贾环闲着也是闲着,就又做了一篇八股,题目还是一样: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一边写文章贾环一边想道,自己看起来中毒颇深。上辈子自己对这种八股文章可是嗤之以鼻的,哪里会想道自己还能有主动练笔的时候。看来“真香定律”到什么时候都不过时。

    慢慢的,大家都开始交卷了,交了卷之后,就有人开始小声交谈,孟教谕也不去制止,都要过年了,让这群晚辈放肆一回也无妨。

    终于,焦守珍也交了卷,回到座位上之后,只剩下三两个人还没交卷了。

    贾环奋笔疾书,终于和最后一人一起完成了。

    白川看着贾环在座位上写写画画,不知道在做些什么。这次月考,他觉得像贾环这种纨绔出身的人,是不可能有真才实学的,虽然贾环第一个交了卷。

    那边贾环却和最后一个交卷的同学一起,又上前去了。

    孟教谕惊讶道:“贾生,你所谓何事?”

    贾环递上卷子,说道:“学生在座位上不知为何,忽然就又写了一篇文章,也请先生一起看一下。”

    孟教谕有些动容了。同样的时间能写成两篇文章,这在乡试考场上,将会拥有极大的优势,没有什么其他特别的原因,就是要抢时间。当年他在乡试的时候,每次入场都要冥思苦想,考了七次,才侥幸得中。

    拿过贾环的第二份试卷,同样精彩,而且最让他激赏的是,贾环的字迹工整,并没有因为赶时间而潦草敷衍。

    贾环这一手,一下子就镇住了诸位同学。但白川自然是不服气的:“先生,贾同学虽然是超级快手,但也要看文章的质量如何。若是滥竽充数,那便是写上二十篇,也不过是浪费笔墨而已。”

    旁边贾环的声音也飘了过来:“白同学所言极是。是否滥竽充数,也要请先生评定才是。”

    孟教谕笑着说道:“尔等作为同学,当相互砥砺,但不可意气用事。贾生两篇文章我俱已看过,均是上佳之作。”

    贾环拱手说道:“先生夸奖,学生实在不敢当,全是某些人文章不堪,才显出了学生。”

    这句话简直就是赤裸裸地打脸,白川冷哼一声,拂袖起身,也不向众人告辞,直接步出教室。

    贾环在身后叹道:“雅量全无,斯文扫地啊。”

    孟教谕也不禁莞尔,当下说道:“诸位贤生,回去之后也不可懈怠!等到年后,若是文章不堪,当心降等!”

    从明朝开始,生员就享有极高的特权,可以免服徭役,免二十亩田税,还可以见到官员不用下跪。一旦犯了事,也只能由大宗师先行处理,只要还有生员的功名在身,父母官就无法处置,这其实就相当于有了一个免死金牌。

    但生员也是分等级的,第一等就是廪膳生员,也就是贾环这个等级,每个月可以领粮米银子;第二等叫做增广生员,没有粮米可领;第三等叫做附学生员,附于诸生之末,但也同样享有生员的地位。

    所谓的降等,意味着不是考中生员便可高枕无忧,坐吃老本了。县学,府学都会举行月考,季考,按照成绩分成六等。前三等才可以保持自己的位置不坠,考到第五第六等,那就等着教谕打竹板,甚至大宗师还会亲至,剥夺那不思进取之人的生员功名。

    目前焦守珍和白川便都是第二等的增广生员了。

    所以白川敢轻视贾环也是有底气的,只是没有想到贾环竟然有真才实学。

    憋走了白川,贾环就高高兴兴地和焦守珍一起喝小酒去了。师兄弟也许久未聚,自然有许多话说。



    第三十九章 首见重海

    

“那边的清风楼据说还不错,咱们去那边吧。”焦守珍时常在外面行走,见识可是比贾环强多了。

    “那就这里吧。”贾环便和焦守珍一起走进了这清风楼。

    清风楼的伙计早就看到这两个秀才公了。这俩人很好认,身上的斓衫虽然被冬衣遮住了,但头上的方巾却是很是醒目。他们的酒楼档次算是中上,一般的贩夫走卒可是消费不起的。所以等到这俩人一进门,伙计就很是热情地招呼着:“楼上雅间两位!”

    但贾环和焦守珍手里都颇有些余钱,虽然不是很多,但偶尔来一次这样的酒楼也是可以的。而且就快过年了,出来打打牙祭也没什么。

    到了二楼一个靠窗的雅间,两个人坐下之后,伙计飞快地过来边擦桌子边介绍道:“咱们酒楼里有各种招牌菜,比如咸水鸭,焖炉烤鸭,松鼠桂鱼,美人肝,凤尾虾……”

    贾环听到了焖炉烤鸭,这他没吃过,就说道:“焖炉烤鸭来一个,其余的菜看着上。”

    焦守珍笑道:“师弟果然豪富。”

    贾环也笑了:“且容师弟我显摆一次。”

    很快,店家就把酒菜都端了上来。贾环尝了一下,味道确实不错,比荣国府里面的大锅饭强多了。

    荣国府虽然饭菜的规格高,但太呆板,早早就已经失去了口碑,全靠祖宗规矩硬撑着。贾环也是早早就吃腻了,虽然他也吃不到太好的东西。

    师兄弟两个人慢悠悠地吃着饭菜,喝了两杯小酒。贾环就请教道:“焦兄,弟对于乡试考场很是好奇。不知道在里面,是个什么样子?”

    焦守珍也进了一次乡试考场了,只是无缘上榜。听到贾环的问题,他苦笑了一下,说道:“里面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就是时间太紧了。”

    贾环说道:“听说乡试首场要考七道题?”

    焦守珍点点头,说道:“正是!这不比小三关的考试,时间相对还充裕一点。在乡试的考场里,那第一场绝对是紧张。”

    “有多紧张?”贾环很是好奇。他还没有进过乡试考场,想从焦守珍这里抓点经验。当然了,钱雨本也会给他经验,但,落榜者的经验有时候更有说服力一些。毕竟可以有效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坑。

    焦守珍接着说道:“分号的时候也比较重要。当然这个要看运气。分到屎号就不好了。”

    贾环赶紧挥手说道:“焦兄,咱们吃完再说这一话题。”

    焦守珍大笑。

    两个人吃完饭之后,焦守珍说道:“我过几日要去先生府上送年礼,你大概什么时候去?”

    贾环想了一下,说道:“我大概会比较晚,可能在腊月二十五之后吧。”

    焦守珍点点头,说道:“那咱们俩就要错过了。”

    在县学这段日子,贾环结交了不少友人同窗,但钱雨本那里,也要按时上交文章。钱雨本并没有因为贾环考中道试案首而放松对贾环的要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