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贾环-第1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地方不适合哥哥我。”薛蟠喝掉一杯酒,说道:“太安静了。”
贾环大笑。
翰林院里面,梁维正在写折子。
齐王已经主持了朝鲜国王请封的事情,借着这个事情的东风,他要奏请让齐王出阁读书。
出阁读书,乃是皇太子专用的词,其他藩王都不得使用,作为礼部右侍郎,梁维觉得自己有必要上这么一个折子。
吹了吹墨迹,梁维把折子放好,准备早朝的时候呈上。
待到贾环回来的时候,便得到了消息。
掌院学士梁维上奏,请齐王“出阁读书”。
同时上奏的,还有侍读学士曹谌,竟然也是同样让齐王“出阁读书”。
第二百九十五章 换位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贾环大惊。若说梁维上折子还可以说是一片公心,但加上曹谌可就很是说不清了。
这家伙到底想做什么?贾环思来想去,能想到的就是他要跳出来摘桃子了,打头阵的人风险是大,但收益也大。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他没想到前面竟然还有梁维。
现在的气氛很是有些微妙,许多人都感觉到平治皇帝好像有意齐王,但这个皇帝之前一直都是压着朝臣的,没人敢乱猜他的心思,所以众人都还在犹豫观望,有几个心急的却也写好了折子,只等时机合适便递上去。
但这两个折子一上,却犹如一道锁,一下子就把众人的手脚嘴巴都锁上了。
平治皇帝倒是没有表态,但看上去也没有要发火的迹象。
王宣却是知道的,自己的主子现在已经没有发脾气的资本了。
没有说是否要下部议,平治皇帝自己一个人去了流心阁,两份折子便放在了案头。
楚王那边也同样得了这个消息,心中忐忑又有几分期待,在他看来,自己大哥这边终于也走了一步昏招。
梁维自然是问心无愧,他本来就没指望能从齐王那边得到什么;只是曹谌让他小小的惊诧了一下,这家伙的手脚也忒快了。
朱凌脸色阴沉地坐在齐王府的厢房里,他实在没有想到,曹谌会在这个时候行如此之事。
贾环过来授课的时候,朱凌只是出来打了个招呼,他心中也有些乱,现在这个时候,他也失去了方寸。
“朱前辈!”贾环现在心中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干巴巴地打了个招呼。
朱凌叹了一口气,说道:“真是没有料到啊!”若说曹谌在故意搅浑水,他也是不信的,这家伙一向聪敏,想摘桃子怕是真的,只是没有想到梁维那边也上了折子。
贾环说道:“那要不要再请人上折子保一保楚王?”
朱凌叹道:“也是个法子,把水搅浑了,皇上那边自然也就没奈何了。”
两个人大眼瞪小眼,均想不出其他有效的法子了。
回到家中之后,贾环决定走一招险棋。
“琥珀,让潘又安赶紧过来。”
琥珀答应了一声,便赶紧去了,心中却是奇怪地很,自家三爷明明是个清闲的翰林,怎么大晚上还有事?
潘又安方才吃罢了晚饭,正看着司棋给自己纳鞋底子,这小日子和和美美,上面还有三爷罩着,真真是有盼头。
“当家的,等将来咱们有了孩子,也去托三爷给出了籍吧。”
司棋听到这话,也多了几分念想:“那你可得好好当差,别和赖家学!”
“奶奶放心便是!”潘又安起身,转到司棋的身后,温柔小意地给司棋捏起了肩。司棋却打掉了潘又安的手:“纳鞋底子呢!”
外面有小丫头的声音响起:“司棋姐姐!”
潘又安酸溜溜地说道:“估计是来找我的,可每次都先叫你。”
司棋推了他一把,说道:“猜到了还不赶紧过去!”
待潘又安赶到梨香院之后,贾环悄悄和他说道:“等会子去见一下秦管事,让他和程公公说,近些日子,看看能不能夸一夸曹学士。”
虽然贾环有着先知,知道齐王最后肯定赢,但只是站了个队却不保险,跟着混吃等死倒是没问题,若想着更进一步,他也得做点什么才行。
待到曹谌过来齐王府授课的时候,朱凌很是没有给他好脸色。曹谌知道自己心急犯了错,也不分辩。只是齐王府给备的冰镇酸梅汤并没有少,让他心中略安。
待到下课,李钒问道:“先生,听说您上折子要父皇出阁读书了?”
看着李钒满是稚气的面庞,曹谌难得有了一丝愧疚:“是先生我心急了。”
李钒说道:“母妃也这么说呢,道是曹先生肯定是为了父王好。”
曹谌心中感动,握着手中的杯子,里面的冰核正在上下浮动,虽然融化地慢,但也并不会久存了。
折子上去已经过了好几天了,皇上那边却还没有批复。作为最了解他的人,王宣知道,皇上开始犹豫了。
虽然现在看起来是被“逼宫”了,但皇上也确实需要有个人来上这么一个折子。只是中间掺和了齐王府的讲官,让他心中有些疙瘩。
“王宣呐!曹谌,朕记得好像是平治三年的进士吧。”
王宣躬身回道:“万岁爷好记性。曹大人还是那一年的会元呢。”这句话值八千两银子,由程科元垫付。程科元知道自己的地位不如王宣,这种话还是由王宣来说比较好。
平治皇帝点头道:“会元呢,现在竟然还在五品。”
这句话王宣就不敢接了,接了也没好处,又没有第二个八千两。
“这样吧,放他一个四品的差事,让他去提督江西学政。刚好要秋闱了,让朕瞧瞧他这个会元能收到什么样的学生。”
王宣躬身应是,至于现在的江西学政,已经不重要了——皇上自然不会让他吃亏。
“那奴婢现在去翰林院告知一下梁学士。”
“去吧。”
王宣出去之后,平治皇帝却又说道:“科元呐,先让王宣回来,朕还少了一句话没有交代。”
齐王现在已经恨得牙痒痒了,按照眼下的状况,自己就算什么都不做了,胜算已经快有七成了,曹谌这个折子,一下子让他心中又有了忐忑之感,他一度想要停了曹谌的冰镇酸梅汤,幸而王妃韩氏苦劝。
楚王那边也在紧急商议对策,没到最后关头,没人想就这么放弃了。
找了个由头,王子腾直接让向品源和姚万里到了自己的公廨,他现在也是一部尚书了,找几个官员谈话也很不显眼。
捏着下巴上的胡须,王子腾说道:“本官的意思,是推齐王一把。”
向品源和姚万里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现在把楚王推出去打擂台,只能让齐王那边看笑话,然后双方一起把水搅浑,最后还是便宜了齐王。
“这是这招颇为行险啊!”姚万里看着茶杯里的茶叶,缓缓说道。
向品源却说道:“姚大人,眼下已经不同以往了。不行险着,就来不及了。”
姚万里无奈地说道:“那就如此吧,只盼着皇上圣明,不要被小人蒙蔽了双眼。”
然后端起茶杯,喝了两口,发觉今儿的茶有些微苦。
这些日子,宫里甚是安静,奏请要他出阁读书的折子只有前面的两份,据说现在还躺在御书房的案头。
可就在齐王要松了一口气的时候,忽然有大批的官员上折子,要皇帝准许他出阁读书。
齐王大惊,这明显不是己方所为。
见到朱凌之后,朱凌却很是淡定了。他也知道了这个事情,刚开始的时候也慌了一下,但随即就想到,这是楚王那边出招了,目的就是“逼宫”。
“张阁老那边也知道了,现在还是一动不如一静。王爷放心,一时半会,不会有人举荐楚王了。”他们的目的是把水搅浑,现在楚王一方上阵了,那张庭瞻决定将计就计,直接把齐王推出来。
有时候,民意的确能影响圣心。
王子腾那边还在等齐王出招,这是他们能想到的一个方法,直接把楚王推出去打擂台是落了下乘,那就反向推齐王一把。
看着大量的折子飞进大内,王子腾心中隐隐有些焦躁的兴奋——他迫切想要知道结果。
但从大内出来的旨意却让众人惊掉了下巴:翰林院侍讲学士曹谌外放江西学政,原江西学政高奋之则被调回翰林院,留在了五品的任上,道是入京之后另行任用。
曹谌得了这个旨意之后明显愣了一下,但他随即就悟了,自己这个桃子,到底没摘到。现在,他对高奋之嫉妒异常。
学政就学政吧,总算也来到了四品,马上乡试了,还能收一波学生,也不错。
去齐王府辞行的时候,朱凌总算给了好脸色——分别在即,表面的功夫还是要做一做的。
待到贾环去授课的时候,朱凌却径直走了过来:“贾修撰授课之后晚些回去,你我小酌一杯。”
听到“小酌”这两个字的时候,李铭口中发出“哈”的一声,这是在模仿大人喝酒的语气。
贾环乐了,小孩子对大人的世界总是很向往。
待到中午,贾环便和朱凌去了王府的亭子,齐王竟然也在。
原本贾环已经计划去东四牌楼那边吃点清淡的了,没想到竟然是这么一出。
“贾修撰,坐。”齐王满脸笑意。
贾环有些不解:“王爷,这是……”
朱凌先坐下了:“何奎已经从宫里得了消息了。”
贾环知道了,肯定是程科元给王府透了信儿了。他现在可是正值壮年,自然不肯就此沉沦,找到齐王这个大腿抱着,一点也不奇怪。
正所谓做好事要留姓名,要不然就白做了。
看着朱凌和齐王的好心情,贾环忽然懂了:“王爷,前辈,可是高大人?”
朱凌笑道:“现在只是猜测,万事不能作准。”
贾环伸手拿过酒壶,给齐王和朱凌斟满,笑道:“真是好酒啊!”
齐王和朱凌都举起了酒杯:“好酒啊!”
三人一饮而尽,然后都笑了起来。
第二百九十六章 落地
曹谌去职之后,齐王府又空出了一个讲官。
现在齐王已经隐隐然成为继位的第一人选了,这个讲官很是令人眼热。
不少人都去钻营梁维或者朱凌的门路。
只是梁维隐隐然嗅到了平治皇帝的意思,最后推荐的是詹事府右春坊右谕德郭淦。
郭淦是平治九年的会试会元,殿试探花,为人老成持重,梁维特意荐他过来,好压得几个浮躁的小皇孙,还有齐王。
果然,条陈一上,平治皇帝就立刻准许了。
郭淦宦海半生,早已经看淡一切,这辈子如果能在侍郎的任上致仕,也就心满意足了。本来他也在谋求外放一任学政,待任满回京,肯定要再升上一升,接任国子监祭酒也不是没有可能。
但现在有了去齐王府做讲官的机会,也是极好。
江宁的码头上,曹谌已经准备离京了,看了一眼京城,他心中满是沧桑,等到三年任满,那可就真的“黄花菜都凉了”。
不过十数日,高奋之也接到了礼部的文书,让他回京,另行任用。
满头雾水的高奋之十分不解,他在学政的任上并未出什么大错,为何要在乡试之前把他调回去?
但他又仔细看了看文书,上面写着过来接任的是原齐王府讲官曹谌,心中仿佛知道了什么,可齐王府的讲官能空出来两个多月么?
思来想去,他不得要领,只能等着曹谌过来接任的时候再闲聊一二了。
京中近些日子却有些平静,只是平静中透着一股不寻常。
贾环自然不会去想那么多,按部就班地去做自己的讲官。郭淦为人甚是持重,贾环对他也很是尊敬。
得知贾环还没有字的时候,郭淦很是有个冲动,但生生又忍住了:“待你十八的时候,还是让你老师给你取一个吧。”
看着郭淦那个表情,贾环很懂,就是那种心急却很想吃热豆腐又吃不到的样子。
自己的字啊,贾环也不知道钱雨本会给自己取个什么字,或者自己父亲会不会给自己取一个?
可他显然想多了,贾政现在哪里会给贾环取字,他知道钱雨本的分量更重一些,有这个好老师在,他自然乐得退居二线。
乡下的庄子里也很是清闲,惜春每日里固定要去取两次冰,这还是探春和薛宝钗拦着的情况下,要不然,怕她真的会搬个椅子躺在冰窖门口。
薛宝钗刚到的时候,发现妙玉竟然也在,心中微微诧异,不过她之前在大观园里就已经是和妙玉相熟的,相处起来倒也和谐。
别人倒是没在意,惜春却觉得,三哥哥这个乡下的庄子,几乎就是一个简配的大观园了。
她没想那么多,只是觉得原本住在大观园里的人,已经过来了一大半,唯一不美的是,三哥哥不在这边。
薛宝钗的到来,让惜春也很高兴,没有其他的原因,薛宝钗带来了许多的小玩意,这都是薛蟠在外面淘换来的;而且薛宝钗还真的帮她绣了香囊。
赵姨娘看着屋子里说笑的惜春探春和薛宝钗,心中有些不足。薛大姑娘什么都好,对自己也很是敬重,可就是那个“金玉良缘”不好。
带着这个心事,赵姨娘闷闷然地去了外面,那边有大片的树荫,夏日的晚风也甚是舒爽。
但还没到外面,就见着赵国基家的回来了。
“怎么了?”
“看样子快下雨了,二太太还是别出去了。”
风开始变大,呼呼地吹着,仿佛带着水汽,甚是有些清凉。
里面的惜春跑了出来,在院子里欢乐地迎着风吹着,须臾大雨落下,浇了她一脑袋。
回到屋子里的惜春一边拿干毛巾擦着头一边笑道:“可算又盼来了一场雨。”
薛宝钗却愁道:“也不知道我家大哥现在怎么样了。”
惜春说道:“薛姐姐放心,薛大哥定然淋不到的。”
薛蟠这个时候已经到了山东,这边倒是没有下雨,依旧大太阳。
此次出门,夏金桂执意要跟着一起。对付春梅是要紧,但更紧要的是,自己得怀上。
但薛姨妈却是不许:“你一个女人家家的,怎么能出去抛头露面!”
至于春梅,那是下人,自然可以出去。
夏金桂无奈,却也不肯放香菱和宝蟾出去——已经出了一个春梅了,她哪里容得了宝蟾和香菱的肚子再大起来呢。
香菱倒是没什么,她在这家里不被夏金桂拿捏才是不正常的;宝蟾心里却颇多不满,只是她只是一个陪嫁丫头,现在说话,并没有什么分量。
薛家内院里,春梅今日好像有些不爽利,大概是着了凉,已经开始发热了。
薛姨妈着急得不行,让管事的去请了大夫。
夏金桂冷眼瞅着大夫进来诊了脉开了药离开,便让宝蟾去盯着。
小丫头煎药的时候,便遇到了宝蟾过来闲聊。
“可是给姨奶奶的药?”
小丫头怯生生地回道:“正是呢。”
“上点心!别把水熬干了。”
然后却端着自己的杯子喝了一口。
过了一会子,小丫头感觉药差不多了,想要倒在碗里,宝蟾却说道:“且还得一会子呢。”然后掀开盖子看了看里面的药,说道:“水少了不是!”然后便把自己杯子里的水倒了一些进入。
那小丫头目瞪口呆地看着宝蟾,宝蟾却笑道:“怎么?还怕我下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