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贾环-第1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好你在这里也没什么特别的事情,帮着二姨太管点事。”
惜春很奇怪:“你这庄子里还能有什么事?不是有王方了么?”
贾环说道:“他是庄子的管事,也管不到内院啊。”
惜春懵懵懂懂:“那也行吧。”
这边内宅里的人少,事情也不多,惜春就是胡乱处理,也不会出什么岔子。
不过贾环临走的时候还是叮嘱了一句:“不要挑食!”
惜春催道:“三哥哥你快走吧,没看见潘又安都等了半天了。”
送走贾环之后,惜春便得意洋洋地回去了,对入画说道:“去和厨房说,今儿个吃素!笋子都要笋尖,要嫩的!”
赵姨娘笑道:“你三哥哥可算白叮嘱你了!”
惜春猴上去,说道:“也就这一两回!”
第二百七十一章 说客
回来之后,在梨香院遇到带孩子的凤姐。
“环兄弟,嫂子可是听说,你把二姨太和四姑娘都送去乡下了,怎么就没想着让嫂子也过去住几天?”
贾环心道:“让你去你也不肯啊,你要过去了,琏二哥估计又要拉人进屋了。”
只是嘴上却说道:“临时起意,没来得及。要不,咱们端午后过去?乡下可比城里凉快呢。”
凤姐笑道:“我可没那个福分。虽说现在不管家了,但我们那边的破事也不少。”
这倒是,虽然大房人丁少一些,但毕竟也是一个房头,那边的事情虽然不多,但还不能让凤姐分身。
贾环抱过英哥儿,说道:“嫂子也偷个闲!没见着姨娘去乡下住段日子,气色都好多了。你也去散散心。”
“你二哥一直念叨着要买庄子,这你的宅子都起好了,连带着四姑娘都去住了两回了,他这边是光打雷不下雨。留着银子做什么?”凤姐自言自语道,忽然眉毛又竖了起来:“莫不是在外面又养了个小的?”
贾环无话了,这事情他也不敢说,按照贾琏的性子,怕是忍不住的可能性比较大。
看着贾环没有替贾琏分辨,凤姐愈发觉得这事可疑:“是不是被嫂子说中了?环兄弟,你可不能瞒着嫂子!”
贾环忙说道:“这哪能啊!我也好一段日子没见着琏二哥了。”
两个人正说着话,角门响了。
小青去应了门,然后惊喜地说道:“薛姑娘,快请进来!”
然后对着里面喊道:“三爷,薛姑娘来了。”
见到凤姐也在,薛宝钗明显愣了一下。
凤姐见到薛宝钗过来,也很是意外:“表妹这次过来是有事?”
薛宝钗笑道:“是呢。”
凤姐让贾环放下英哥儿,说道:“那你们先聊,我先带他们去园子里逛逛去。”
见着凤姐离开,贾环问道:“薛姐姐来寻我何事?”
大小丫头们见着贾环没有进屋,都很自觉得分别回了自己的屋子,给贾环和薛宝钗留出了说话的地方。
见着丫鬟们的反应,薛宝钗脸上微热,但还是上前和贾环说道:“环兄弟,姐姐这次是来找你帮忙来了。”
“有什么事情我能帮得上?”
薛宝钗很认真地说道:“姐姐又来借钱了。”
贾环琢磨了一下,现在茶叶开始上市,薛家当不缺银子才是啊。
看得出贾环的疑惑,薛宝钗说道:“环兄弟你是知道的,茶叶虽然利厚,但今年的银子都给了齐王了。舅舅已经知道了,现在很不高兴,母亲要把那边退股的银子和分红都准备好。还有,泉州的皮草买卖正当时,也需要用钱。”
原来是这样,但贾环还是想到,这怕是薛姨妈不放心,要把自己和他们绑得再紧一些。现在沈宽已经去职,万一贾环也来这么一出,薛家可不就是被闪到了半路上?还是绑在一块的好,这样,给齐王的银子,也有你的一份。
“这样啊?那需要多少银子?”
听到贾环这话,薛宝钗便说道:“至少也得十万。”
听到这个数字,贾环便放了心:“这不成问题。只是舅舅若是真的要退股的话,弟弟想去填补舅舅那边的空缺。”
薛宝钗早就料到贾环会这么说,相比较借钱,还是入股的分红更多。
“这自然是可以,姐姐就可以答应你。”
“那我现在去取银票!”
贾环回屋便找了彩云:“赶快找十万银票出来!”
彩云一惊,但还是很快把银票给贾环翻了出来:“薛姑娘又来借银子啊?”
贾环刮了她的鼻子一下,说道:“还能入股呢,咱们的好日子又要回来了。”
这下彩云高兴了,薛家的本事可是极大,即便在深宅,她也是听说过的。
日子有了盼头,让彩云心中大安,虽然现在贾环的银子就足够过很好的日子了。
“那晚上我让两位妈妈加个菜!”
“加吧!”
贾环出来把银票交给了薛宝钗,薛宝钗心中大定,笑道:“环兄弟等好消息便是了。”
送走了薛宝钗,贾环心情也不错,哼着小曲便进了屋子。
既然王子腾要退股,那他就更放心了,少了王子腾,薛家看来是可以保住。
过了几日,翰林院就有消息传来了,倒是范世荣补了沈宽的缺,成为的齐王府的讲官。
众位同僚齐齐贺喜,贾环和曹谌也在里面。
看着曹谌,范世荣心里就很犯嘀咕,这世上没有什么秘密,自己的同年沈宽就是被他拉下马的。
只是曹谌毕竟是科场前辈,表面上还是要给个笑脸,但话主要是和贾环说的:“在下初来,还请两位多多帮衬提点!”
曹谌无可无不可,他只是过来打个照面而已,指望能再和这一科的进士交好,那是不可能了——他也不惦记。
但他也不可能让其他人对自己也都敬而远之,比如贾环,就是他想拉拢的人,自己同年的学生,多好的名头。
虽然自己与钱雨本不睦,但终归也没有什么交恶之处。
想到这里,曹谌冲着贾环露了个笑脸,却把贾环弄得心里直犯嘀咕。
王子腾的心情甚是不好,他不知道自己妹妹哪根筋搭错了,竟然去站了齐王那一头。
“莫不是,妹妹又起了其他的心思,见了斓儿要去楚王府,她想送宝钗去齐王府?”
王子腾越想越有这个可能,薛家女想做富贵人家的大妇有些难,但如果要做妾室的话,为什么不能去王府呢?
暗骂薛姨妈眼皮子浅,进不了皇宫竟然还惦记王府,还要同自己打擂台?
来回在地上走着,王子腾心里有些烦,楚王一年八万两的供奉没了,这八万两能起的作用实在太大了。
杨正亭昨儿上了折子,道是国子监许多屋舍年久失修,很是需要修缮一番了。
平治皇帝着工部核算了一下,觉得花费太多,便批了“暂缓”两字。
若是有这八万两,楚王便可以出资了。虽然邀名不是个好事情,皇帝也能猜得到,但出了银子就是出了银子,总比站在边上一声不吭的强。
常随马丰到了门外,敲了敲,便小声说道:“老爷,翰林院那边有信儿了,范修撰要去齐王府教书了。”
王子腾精神一振,暗道:“好!”然后就吩咐马丰道:“准备准备,老爷我要出门了。”
沈宽此时也得了消息,心中灰败异常,大好年华竟要如此蹉跎了不成?家中的老仆见他走路摇摇晃晃,仿佛真的病了。
“老爷,您是不是先回屋坐着?”
沈宽摇了摇头,来到庭院中的梧桐树下,这棵老梧桐也开始抽出新的枝叶,小山般的树叶再渐渐变得肥大。
“家有梧桐树……家有梧桐树……”沈宽喃喃自语,伸出右手摩挲着这棵梧桐。
这个时候,大门传来了阵阵叩门声。
“福伯,去瞧瞧,就说我不便见客。”
那老仆暗自叹气,沈宽可以说是他看着长大的,一直意气风发,现在竟然被同乡暗算,意气消沉至此。
虽然自己老爷也是没有留意,但何至于此?
应门之后,却发现过来的是冯滿韫。
“福伯,您老一向可好?我特意来瞧瞧沈兄。”
福伯说道:“冯大人,我家老爷身子不爽利,怕是不能见您了。”
冯滿韫却笑道:“若我有办法让冯兄好起来呢?”
福伯将信将疑,冯滿韫接着说道:“我与沈兄可是同年,福伯难道还信不过我?”
同年的关系可是够硬,福伯对冯滿韫的话也抱有着一丝希望:“如此,老奴拼了挨上一顿骂,就做了这个主了!冯大人里面请。”
他也实在不想见到沈宽这样消沉。
冯滿韫提溜着几包点心便进来了,瞧着树下的沈宽,便笑道:“沈兄莫怪,是我硬要进来的,福伯拦我不住!”
沈宽苦笑道:“屋里坐吧。”
冯滿韫搀着沈宽,关切地问道:“怎么好好的就成了这个样子了?”
沈宽摇头道:“唉,口无遮拦招横祸啊!”
冯滿韫在椅子上坐下,说道:“这就是欲加之罪啊。”然后又说道:“我们这一科都商议好了,以后决不和他姓曹的有来往!”
沈宽却说道:“莫要误了朝廷大事。”
那边的丫鬟已经把茶水端了上来,冯滿韫掀开茶盖,吹了吹,小啜了两口,方才开口说道:“弟之前与沈兄说过的事情,沈兄要不要再考虑一下?”
沈宽本能地就想拒绝,可他又冷静了下来。若是由着事态发展,那自己肯定要在翰林院修书修到致仕,这与哪位皇子继位,关系已经不大了。
可现在看来,齐王是占了先机不假,但楚王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若是皇上有心,当早早确认齐王的太子身份才是。
而且之前内阁要求进齐王为晋王的提议,也被平治皇帝否了,难道皇上真的不中意齐王,在等人推荐楚王?
沈宽还是有些不放心,因为楚王府的讲官一直就没有着落,翰林院也没人看好楚王。
见到沈宽脸上的表情来回变幻,冯滿韫哪里还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沈兄且放心便是。再过些日子,弟便请楚王去求旨意,若是旨意下来,还望兄莫要推辞。”
能推辞么?沈宽可不想就这么蹉跎下去,即便到最后失败,也不过是回乡读书罢了,总比这样看着树叶过日子来的利索。
第二百七十二章 得意
贾兰在国子监已经好两个多月了,在与众人一起砥砺之中,文章也愈发稳重。只是监中的伙食实在是有些受不了,刚开始的时候他还嘴硬,但熬到现在,终于也不挑食了。
想到过年杀猪,贾环便想道,怕是那个时候,三叔就想到自己会要经常吃到猪肉了。
这次月考之后,他和几位同窗又通过监中的杂役买了些烧鸡肘子,正在大快朵颐。算一算,自己手里的散碎银子和铜钱,还真存不住,当时说的大话看来是要收回去了。
还好又快到月底,芸二哥估摸着就要再过来,还好自己家里还有些家底,不用太艰苦。
之前的人说过,国子监的伙食差,那可是一辈一辈传下来的。现在不光是他们,但凡有点条件的监生,都在改善伙食。
“听说当年你三叔也是这么过来的?”周岱一边吃一边问道,对于贾兰的三叔,他可是好奇加向往。
贾兰含糊地说道:“估计也是这么过来的吧。”那个时候三叔虽然没多少钱,但在国子监吃点肉还是不成问题的。
只是他不知道,那个时候贾环手里的银子就很多了。
所以聊天归聊天,但几个人手上却不肯停,唯恐少吃了一块。
听到周岱的话,张扬也说道:“贾兄,什么时候带我们去见见你三叔?”
现在贾环就是国子监的传说,考中了解元和状元,杨正亭整日里拿贾环出来鞭策众人。
“你们的前辈贾环,就是从咱们南监出去的,那可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不升到率性堂,就不去参加乡试!这个要求为师是不敢向你们提的,只是你们心中也当有数,若是在县学都考不到一等,你去那乡试做什么?”
说话的是颜博士,虽然他没有教过贾环,但并不妨碍他拿贾环出来举例。
贾兰在可不太容易。
身边的张扬听了这话,又很向往地说道:“贾兄,说什么,也得带咱们见见你三叔。”
贾兰想到了三叔送给自己的笔,那是考中解元的笔。这次秋闱,自己说什么也要去试试,现在还没到夏天,他还有时间来提升自己,三叔不就是半年多就硬是凭着手里的笔升到了率性堂么?他也要努力。
“明年春闱的时候,你们来见我三叔吧。”
周岱是河南人,张扬是山东人,秋闱的时候注定都要返乡,贾兰也是提前祝他们能中举了。
颜博士在堂上还在絮絮叨叨地讲着,外面却喧闹了起来。
看着众多监生都往外面看,颜博士心中大怒,出门喝道:“乱糟糟的,这是做什么!”
为首的一个杂役叉手说道:“先生,祭酒大人预定在今年秋天修缮房屋,所以让小的们先来瞧瞧。”到了六月底,就会有监生开始离开准备参加乡试,所以秋天空旷无人的国子监很适合动土木。
“晚上再看!”
那几个杂役不敢再说,灰溜溜地离去了。
待到放课之后,学生们就都知道了这个消息,国子监要趁着秋闱期间,把一些屋舍好好修缮一番。
这可是德政,杨正亭在众学子心中的形象又高了那么一两分。
可杨正亭却正在公廨里苦笑,这种事情,可真是平白无故惹了一身骚。
他是上了折子不假,皇帝也驳回了不假,但谁能想到,楚王那边听说了这件事,竟然跑到御书房,掏了这笔银子。
“儿臣虽然顽劣,但也知道国子监是朝廷养士之所,万万不可轻忽。”
平治皇帝看着自己的二儿子,嘴角带笑:“听你这话音,是要拿这笔银子?”
五万两,可是笔不小的数目,楚王掏出来也很是心疼。但王子腾和向品源都力劝楚王拿这笔银子。
“先拿了这笔银子,再去找皇上求旨意……”向品源的话说到一半,楚王就全懂了。
只是自己大哥得了先生全然不费事,自己却还要掏腰包,这让楚王心里不美,但他也知道,这银子还是早早散出去的好,留在手里的用处并不大。
听到平治皇帝的话,楚王更加恭谨了:“儿臣虚度二十余载,于国于家无尺寸之功,尚喜手里还有些余钱;儿臣现在并无大的开销,不如拿了出来;况且儿臣也听说过一句话,道是‘什么你的我的,都是咱们大唐的’,儿臣深以为然。”
这句话还是贾环和元春说,元春又和平治皇帝说了,传来传去,竟然都传到楚王的耳朵里了。
但平治皇帝却很受用:“你这话说的极好!那朕便收下你这份孝心了!”
话虽然这么说,面上的表情也很温煦,但平治皇帝心里却极为恼怒。宫里耳目眼线竟然如此之多,当年贾妃掏体己银子给国库充当军费的话,竟然都能泄露出去!朕还好好的呢!
王宣在一旁低头侍候,听到楚王的那句话心里也直打鼓,他在宫里伺候那么些年了,什么场面没见过?
果然,等楚王退下之后,平治皇帝就冷哼一声:“王宣,去查查!”
“是!”
查什么?王宣伺候平治皇帝几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