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贾环-第1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拿我的帖子,去大司马府上。不用多说什么,他自然知道。”
吴善中和刘孚关系本来平平,但官场之中,许多时候,都会自发形成一个同盟。吴善中要的就是这种不密切的同盟。
现在他与陈敬轩关系尚可,再援引刘孚入阁,架空张庭瞻的希望就会很大。
本来他也想在次辅的位置上多干几年,谁不知道首辅的位置虽然够吸引人,但也不好坐。只是眼下他也六十多了,在官场之中也留不上几年,再不上位,就来不及了。
所以在致仕之前,他要坐上那个位置。
吴善中又想到了贾环,自己的这个学生这次给的信息非常通透,而且还让他处在一个暗处,这个位置非常有利。
当初怎么就没给他一个会元呢?吴善中不禁有些自责。
待到第二天,不出众人所料,皇帝还是把奏折统统留中了。
但就在大家准备再回去写折子的时候,陈山成请辞大学士的折子送到了御前。
第二百二十四章 落定
经过十几天的休养,贾环回到了翰林院。
秋风正是和煦,阳光也甚是温暖。
陈山成到底没有保住内阁大学士的职位,被从文渊阁赶了出去,但幸而保住了户部尚书的位子。
对于这个结果,贾环有些不太满意,须知打蛇不死后患无穷。他没想到王子腾竟然也玩起了文官的那一套把戏,没有乘胜追击。
果然,他很快就得了消息,陈山成离职内阁大学士的时候,向皇帝推荐了王子腾,这让贾环更是目瞪口呆,王子腾果然不是陈山成的对手。
温明远见到贾环,就疾步上前来打了招呼:“贾大人辛苦。”
贾环赶紧还礼:“有劳温大人惦记。”
这些清流并不知道,最后是靠着一张收条让陈山成屈服了,但明面上,却是他们的胜利。
弹劾掉了一个阁臣,让许多言官的腰挺得更直了。
内阁现在又回到了三巨头时代,陈山成到底没有阁臣的命,进了文渊阁才不到一年,竟然能被王子腾赶出去,这让张庭瞻很是失望。
吴善中自打和刘孚一起吃过一次饭之后,就再也没有联系过,两个人只是偶尔在朝堂公廨见面,才打个招呼,仿佛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
但现在,朝堂之上却并不平静,陈山成空出的位置,毕竟还是需要有人去填补的。现在呼声最高的,就是刘孚了,当然,还有王子腾。
只是不管是张庭瞻,还是吴善中,都没有把王子腾考虑在内,廷推的时候,王子腾想超过刘孚,基本不可能。
王子腾也想到了,现在他手里能拿到的,就是贾雨村,向品源,姚万里这三票,像郭永怀肖永业这种,恐怕还要送些银子才行。
刘孚那边却优势明显,因为他是文官,天然就比王子腾受文官的待见。现在更是得了吴善中提前给的信儿,也早早就在暗中布局了。
只是盯着那个位置的,现在并不止他们两个了,现在西北局势稳定,更兼有泉州赋税加持,入阁的并不一定非要是户部兵部。
朝堂之上不少大佬都在紧盯空出来的位置,只是这一切都与贾环无关了。
现在贾环的重心,已经转移到了贾兰的身上,眼看就要道试了,可不是放松的时候。
之前他在梨香院“静养”,贾兰就被几个长辈拦在外面了。现在贾环回了翰林院,便一切恢复到了正常的状态。
但等贾环回了梨香院之后,却先见到了凤姐和贾琏。
“二哥,二嫂子,怎么会忽然想起来到弟弟这边来了?”贾环很是好奇,这两位可不经常出现在自己院子,肯定是有什么事情,但眼下却没有到年底分红的时候,他也猜不出来是何事。
凤姐酸溜溜地说道:“大伯让我转交给你一样东西。”
王子腾能送给自己什么?贾环很是好奇。
凤姐拿胳膊肘捅了捅贾琏,那边贾琏便从袖中掏出了几张银票。
“三万两!”贾环很是诧异,但随即就明白过来了,自己给王子腾那张收条可是五千两,他自然不能白拿。
想到这里,贾环便云淡风轻地把银票收了起来。
凤姐很是眼红,头一次不能和贾环五五分成。但贾琏却是知道内幕的,同时对贾环能够收着那个东西那么长时间,也感到很是佩服,换做别人,哪里沉得住。
“走吧,东西已经送到了,咱们得赶紧回去看儿子了。”
贾琏拉走了眼红的凤姐,凤姐一路都在嘀咕:“大伯到底怎么了,好好的还给环哥儿送银子,他们俩又没搭伙做买卖。”
路上遇到了过来送文章的贾兰,凤姐瞧着便和贾琏小声说道:“你看兰哥儿,眼下看着可就和之前不一样了。”
贾兰已经过来了,朝着两个人施了一礼之后,就赶紧往梨香院赶去了,现在是冲刺阶段,三叔可是盯得紧。
贾琏看着贾兰,很是羡慕:“兰哥儿这次进学看来是稳了。”
梨香院里面,贾环正在看贾兰的文章,比起前几个月府试的时候,又有所进益。看来这东西两府唯一的读书种子还真不是盖的。
本来贾环还想给贾兰再搞一个题海战术,这个月就憋着他写文章,但现在他改主意了。既然贾兰有这个天分,那就不能这么干了,上上弦就行了,不能逼得太紧,要不可能会适得其反。
“有点进步,但不可得意!还是照现在的样子,每两天一篇文章便可以了。还有,这半个月,我还要考校你经义。”
贾兰自然是无话:“都听三叔的。”
现在进入了小三关的最后一关,他正要一鼓作气地把这一关过了,听三叔的话准没错。
李纨在屋子里同素云银蝶她们一起做针线,儿子考试要穿单衣,她就是为了这个做准备的。
“大奶奶,咱们这都做了好几件了,够大少爷穿的了。”
李纨却不嫌多:“是么?十月天就凉了,再加一件没关系。”然后却又忽然想起了另一件事:“那个香囊做了没有?”
素云呆呆地说道:“不曾。”
李纨有些着急,赶紧出门去寻香料去,但一到门口,却又折了回来,小三关每次考一天便可以,用不到香囊。
没多久,就见着贾兰回来了,李纨赶紧问道:“你三叔怎么说?”
贾兰回道:“三叔让我两天写一篇文章就可以了,然后多温书,要考校我的经义。”
然后又有些羞赧地问道:“母亲,这次儿子如果道试过关了,能有自己的院子了吧?”
李纨愣了一下,却马上说道:“可以了!”
这不是什么难事,作为二房的嫡孙,要个院子并不过分。再说了,就算她要不来,还有贾环呢。
贾兰高高兴兴地去温书了,他老早就想要个独立的院子了。
看着自己三叔的梨香院,他很是羡慕。这种半大小子一直想着能有自己的独立空间,正是想脱离管教的时候,只是贾兰颇为懂事,独立的院子也就是他的底线了。
收起自己的胡思乱想,贾兰把《朱子集注》打开,细细研读起来。
日子悠悠地过去了,按照众人的猜想,是要补人进内阁的,但平治皇帝却迟迟没有动静,丝毫不提补人的事情。
这让大家都很意外,特别是王子腾,他最近可是串联了不少人,感觉入阁已经有了七八分的把握,但现在皇帝不提这一茬了。
平治皇帝却很是沉稳,张庭瞻乐得看热闹,也就不提内阁补人的事情。反正现在陈山成还留在户部,做的事情和之前也差不多。
流心阁里,平治皇帝正在静心。周遭的太监宫女俱是小心伺候,不敢出声打搅,这是皇帝几乎每日午后都要做的功课,也深刻影响了身边的一大批人。
元春也早早得知了陈山成被赶出内阁的消息,这也算给了贾府一个交待。
只是抱琴还是意不平:“娘娘,婢子听说那陈山成还留在户部呢,虽然不是阁老了,但其实没什么损失。”
元春摸了摸肚子,说道:“你不懂。虽然做的事情差不多,但进不进文渊阁,差别大了去了。”元春不知道的是,贾环还从王子腾那得了三万两银子,也出自陈山成的口袋。
抱琴瘪着嘴说道:“婢子就是气不过。他们家那三儿子,明明就是一个纨绔,竟然如此嚣张。”
元春笑了:“那个纨绔已经要被送回江西了。”现在,她关注的重点也转移到了贾兰身上,这个侄子可是已经连过两关了,再过了道试,就是生员了。
至于陈山成那边,元春自觉没必要再去置气——明日黄花而已,那个人的官场生涯也就止步于此了,户部尚书,怎么可能由一个被从内阁赶出来的人长时间任职。
陈家,陈之同的伤还没好,走路也需要有人搀扶,可即便这样,陈山成也喝令管家送他回江西老家。
陈之同哪里舍得京师这个花花世界,但也知道现在自家老爷子在气头上,也不敢分辨,只能乖乖上路。
“二哥,过段时间,等父亲消了气,你可一定要把我接回来啊。”陈之同不敢同大哥分说,只好来求陈之峰。
陈之峰已经知道了父亲退让的原因,心里对这个三弟也是恨得不行。
“行了!啰里啰嗦的,这事过几年再说!回乡之后好好念书,若是没有进益,就别想着进京了!”
陈之同心里发苦,他哪里是念书的料。
边上陈之峰已经在交待管事的了:“路上多挑水路,你三爷的伤还没好利索。”生气归生气,事已至此,他总不能让三弟的伤落下什么病根。
他走得静悄悄的,没敢声张,实在不是什么光彩的事,也没脸去摆酒。
待到十月初,贾府又忙活起来了,贾兰要准备去参加道试了。
有了前两次的经验,贾兰已经淡定了许多,各种细节的部分已经不需要再去嘱托。
李纨起了个大早,然后就招呼小厨房那边给贾兰做了早饭。
“吩咐厨房,做清淡一些。再给大少爷备点简单的饭食便可以了。”
素云就赶快过去了。
贾琏也被凤姐赶了起来,这送考的事情,凤姐是坚决不肯让别人插手了。
待贾琏让马房套好了马车,发现贾兰已经在门口了。
“起得够早,咱们赶快过去吧!”
贾环也到了门口,一再叮嘱:“不要着急交卷,老老实实地做题,罢了再检查一下,不要有犯讳的地方。”
贾兰回道:“三叔放心!”
李纨在边上也说道:“不许提前交卷!”
贾兰老实应了,这一关非常关键,他也不敢大意。
贾琏已经上了马车,对李纨说道:“嫂子莫要再嘱咐了,兰哥儿都过了两关了。您就在家里等着好了,兰哥儿这次,稳中!”
然后便拉贾兰上车,叔侄两个朝府学的方向去了。
第二百二十五章 惊变
深秋颇冷,贾兰紧了紧身上的衣衫,把头探出马车外面,看到府学方向早已经一片灯火,红彤彤的耀眼。
“兰哥儿,静心!你三叔当年,那可是沉稳多了。”
听到贾琏的话,贾兰便把脑袋缩了回来。毕竟还是不一样,三叔当年可是县试案首,已经内定了一个生员的名额,自然可以轻松沉稳,他可还是要费心费力地好好答题。
待到了府学,贾府的奴仆早就给占好地方了。
“二爷,大少爷!这边!”柱儿见到了贾府的马车,就赶紧挥手招呼。
贾琏看到了柱儿,满意地点点头,这个小厮,还是上了心的。
柱儿前一天晚上就过来了。
贾兰可是二房的大少爷,上头可有着大太太大奶奶三爷看着,自己这边的二爷也上心得很,他可不敢不上心。
几个人跳下马车,贾兰便找到江宁县这边的童生,相互寒暄着。
贾琏看着眼前的一幕,分外羡慕,这种场面他是没机会去经历了。
很快,龙门一声炮响,贾兰朝着贾琏拱拱手,说道:“二叔,我先进去了!”
“去吧,安心应试便好,不要多想。”
见到贾兰进了龙门,贾琏便打算先回府。这边贾兰就是才思敏捷,也要午后才能交卷。
“你们在这等着,我下午再过来。”
兴儿和柱儿便留在了府学前面,这边有几个小馆子,两个人便找了一个,要了点粥和油条,美滋滋地吃了起来。
“我觉得大少爷这次可以中!”兴儿嘶嘶哈哈地说道,粥甚热,在这凉意满满的深秋算是一种极好的廉价的享受。
“我也觉得可以,现在可是三爷在教授大少爷呢。”
里面的贾兰还在奋笔疾书,他本就天资极好,有着贾环的督促,学业方面更是大进,这次的文章,他也是做得甚是得心应手。
太阳从东边升起,然后又急急往西边赶去。贾兰虽说早饭用了不少,但写文章也是极耗脑力体力,很快就感到腹中有些饥饿。
这次家中给他准备了一些阁老饼,还有一些简单的酱肉酱菜,贾兰喝了一些清水,简单用了午饭之后,便接着答卷。
待到日头西斜,又仔细检查了一遍,方才交卷。
贾琏已经在外面等着了,这次贾兰没有提前交卷,这也让贾琏心里大安,他就怕这小子处处学他三叔。
龙门已经放了好几拨童生出来了,贾兰都不在其中,待到考试时间到了之后,贾琏才在人群中看到了自己的大侄子。
“快!兰哥儿!这边,咱们赶紧回去了!”
贾兰拎着考篮,和周边熟悉的童生相互打了个招呼,便赶快到了贾琏身边。
“感觉怎么样?”
听到贾琏的问话,贾兰很老实地说道:“很饿。”
贾琏大笑,说道:“走,咱们先去吃饭,然后再回府。”反正已经考完了,担心也没有什么用,先吃饭。
叔侄二人挑了一家小馆子,简单要了几个菜,一壶酒。贾兰年幼,贾琏可不敢让他沾这个东西,只是让他吃饭。
贾兰看上去胃口颇好,这让贾琏暗暗放心,看来这次答题颇顺。
贾琏喝了一杯酒,心中对自己的儿子也是充满了期待。
叔侄两个正在用晚饭的时候,外面却忽然传来了一阵喧闹。
一个骑士从街上打马而过,举着一个明黄色的包裹,口中大叫:“西北大捷!西北大捷!”
这引得许多人都跑到街面上来看热闹,只是那骑士却不曾停留,直奔皇城而去。
“黄大将军果然威武!这次,可真的是关二爷转世了!”
“那可不是!两次大胜,葛尔图离进京的日子,不远了!”
又打赢了?贾琏心中诧异,早知道自己也去西北转一圈了。
正在吃饭的贾兰见到贾琏的杯子停在嘴边,哪里还不知道自己二叔的心思。
“二叔,别想了。西北是大胜不假,可估计也要死不少人。”
这是正理,葛尔图又不可能让自己的麾下排着队让唐军砍。
内阁那边很快就拿到了捷报,这次黄凤阁再次大胜葛尔图,斩首万余。
有了东南的经济支持,西北那边也不再像之前那样紧巴巴了。在物资充裕的情况下,黄凤阁无需行险,只需要按照自己的计划,步步为营,稳站稳打,逼得葛尔图不得不兵行险招。
方一入秋,黄凤阁就预感到了葛尔图会发动一次攻势——如果是他,也会尝试一下,里正要在入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