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家的短命鬼长命百岁了-第3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话,说得谢知非心头发酸。
有一说一。
怀仁这人看着谦谦君子,其实暗下也有雷霆手段,但对他和明亭,却从来都是明里暗里的护着。
只是短短数日,已是他半世人生,他再也生不出雄心壮志去谋求高官厚禄,荣华富贵了。
谢知非衣裳一撩,单膝跪倒在地。
“你这是做什么?”
“殿下,我来是有一事相求。”
殿下?
赵亦时眉头一皱,本来要伸出去搀扶的手,慢慢收了回来。
“说吧,什么事求我?除了一时半会不能让你官复原职,别的都好说。”
“我想离开京城。”
“你说什么?”赵亦时惊得后退小半步。
“我想交出手上的一切,离开京城,从此闲云野鹤,做个余生自在的人。”
赵亦时呆愣良久,突然笑了,“是为了晏三合吗?”
“她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因为我爹。”
赵亦时的神情微微一变,“你爹怎么了?”
“我爹在我心目中,从来都是英雄一样的存在,不曾想在郑家一事上……我知道成大事者,有所得,就要有所舍,可我只要一想到郑家一百八十口,就夜夜噩梦。”
谢知非沉默了好一会。
“他的死也是哽在我心头的一根刺,拔不出,吞不下。
他走那日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三儿,爹爹只盼着你从今往后少些磨难,多些喜乐,能活到长命百岁,那就值了,统统都值了。”
谢知非眼眶发热。
“他待我这个三儿,是真的好,他做的那些事,却也是真的狠,殿下,我只要一想到这些,心里怎么样也安定不下来。”
赵亦时无声叹气。
“那也不必请辞,三年丁忧,你只管去外头游山玩水,我让明亭陪着你去,他这人,最会插科打诨,三年后,你们再回京里来帮我。”
谢知非心中动容,却依旧摇摇头。
“晏三合不喜欢京城,郑家心魔一解,京城再无牵绊她的人和事,很快就会和李不言一道离开,殿下也知道我对她用情至深……”
“为了一个女人,不顾家中老母手足,不顾自个的前程,不顾兄弟情深。”
赵亦时目光渐冷:“谢知非,你的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谢知非垂下头,不语。
“承宇。”
赵亦时语重心长。
“古往今来,但凡为个女人抛家舍业的,都没有好下场,儿女情长只是一时欢愉,日子久了,天仙也不过如此。
真正能让我们男人安身立命的,是胸中的野心,是手中的权力,是脚下的地位,有了这些,何愁再无一个晏三合?”
“殿下,再多的权力,也不过睡一张床,再高的地位,也只是一日三餐,眼睛一闭,什么都没了,什么都带不走。”
谢知非抬起头,发自肺腑道:
“我是真的厌倦了争斗的日子,整日里披着一张连自己都分不出真假的皮,和形形色色的人称兄道弟,鬼话连篇,殿下,承宇累了。”
“你不是累,你是被一个女人鬼迷了心窍。”
赵亦时蹲下去,“我问你,你对晏三合知道多少?她祖籍何处?家中父母是谁?可有兄弟姐妹?”
我都知道。
但我不能说。
怀仁,你如今的处境已是那样的难,我只有带着晏三合远远离开,才能不让你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谢知非不敢直视赵亦时的眼睛,垂头低语:“我喜欢的是她这个人。”
“谢承宇。”
赵亦时勃然大怒:“晏三合到底给你灌了什么迷魂汤,你竟连这种蠢话都说得出口?”
谢知非被问得哑口无言,只得伏下身体,“承宇求殿下成全!”
“你……”
赵亦时看着脚下的人,一双眼睛里满是失望。
良久,他起身,口气舒缓了几分。
“事情不急在这一时半刻,我给你半年的时间好好考虑……”
“殿下,不用考虑,我去意已决。”
谢知非抬起头,“三日内,我便把手上所有事务移交给明亭,他这人虽然瞧着不正经,但只要是……”
“你连半年都等不及?”
赵亦时几乎是咬牙切齿,才说出这一句话来。
谢知非额头重新碰在地上,恳切道:“求殿下成全!”
成全?
如此简单的两个字,怎么能一笔勾销这十年,他在这人身上费的心思和用的力气?
他因为替谢道之说话,落魄到在这鬼不拉屎的地方守陵,这人却因为一个女人,要弃他而去?
怒到极致,赵亦时反而淡淡一笑。
“承宇,你和明亭都是我最相信的人。”
谢知非一听这话,不由暗暗抽了口气,直起身,坦坦荡荡地对上赵亦时的眼睛。
“殿下,承宇若往外漏一个字,必遭五雷轰顶,不得好死!”
……
“啪——”
茶盅应声而碎,汪印及一众侍奉太子的人纷纷跪倒在地。
赵亦时看着这些人,只觉心下厌恶至极,忿忿喝道:“都给本宫滚出去。”
众人匆匆告退,生怕退得慢一些,就触了太子的霉头。
庭院空落下来,赵亦时清楚地听到自己的心,噗通,噗通,跳得又猛又急。
很不对劲!
谢承宇这人做事,从来有板有眼,即便生了退意,也会把事情一桩一桩交待的清清楚楚,绝不会匆忙到三天这种程度。
“来人。”
暗卫从天而落,“殿下。”
“去半路迎一迎沈冲,让他速来见我。”
“是!”
————
还有一章正在写,这一章因为很多逻辑的原因,可能会晚一点再放上来。
第933章 往事
戌时,三刻。
一灯如豆。
“殿下,老王爷说……”
沈冲看了眼太子的神色,硬着头皮道:“画像上的人,长得……长得颇有几分废太子的相貌。”
怎么会是废太子?
赵亦时“腾”地站起来,声色俱厉道:“他老眼昏花,人又糊涂,别是看错了?”
沈冲喉结滑动了几下,艰难道:
“老王爷看了许久,说眉眼长得很像,怕是陛下也瞧出来了,所以才把她请到了行宫,才与她一人说话,才警告她庙堂之高,有妖风,江湖之远,有命在。”
一字一句如惊雷一般,落在赵亦时耳中,赵亦时惊得脸色大变。
“你的意思是……废太子当真有后人在世?”
沈冲在心里盘了盘,“殿下,应该是千真万确的事了。”
赵亦时一屁股跌坐在太师椅里,半晌,才哆嗦的指了指京城的方向,喃喃道:
“我……我……没有冤枉郑家,没有冤枉郑玉,他们窝藏废太子遗孤,本就罪该万死!”
是的。
永和七年的中秋,赵亦时永远都忘不了那一日。
宫里举办家宴,父亲被宫人搀扶着,一瘸一拐的走进来。
行过礼后,皇帝冷冷看他一眼,继续和皇室宗亲说话。
父亲一个人孤零零的坐在桌前,没有人与他搭话。
皇室宗亲们的眼睛都不瞎。
皇帝厌恶太子,已经到了连话都不想多说一句的份上,只等着汉王得胜归来,好有个名正言顺的理由,把太子废弃。
席间,歌舞到一半,该由父亲牵头向皇帝敬酒。
父亲人胖,腿又不便,起身的时候,广袖一带,把桌上的盘碟扫到了地上。
其中有个盘里装着桂圆,那桂圆咕噜一滚,滚到了父亲的脚下,偏偏他一脚踩上去……
堂堂诸君在众目睽睽之下,跌落在地,四周响起了吃吃的笑声,那笑声像针一样,刺入赵亦时的耳朵。
父亲是太子啊,他们怎么敢嘲笑当朝太子?
这一顿团圆饭,他和父亲一样,吃得如坐针毡。
宴散,他向往常一样去牵皇帝的手,陪他入寝殿,然而汉王嫡子赵亦显先他一步开了口。
“皇祖父,今儿就由我陪您回去吧?”
皇帝看看他,又看看赵亦显,手伸向了赵亦显。
他看着他们祖孙二人一高一矮的背影,看着四周投来的异样目光,虽极力克制,仍不勉脸色苍白,藏在一则袖中的指尖死死掐进掌心里。
痛意袭来,他想到了母亲每隔几天,就要叮嘱他的话。
“儿子,你父亲的太子之位,如今都维系在你身上,你在陛下身边,要听话,要有眼色,要会哄陛下开心,你若失了宠,咱们太子府就再无翻身之日。”
母亲说这话的时候,脸上既有骄傲,又有惆怅,她在父亲那里失宠已久,唯一的指望就是他,而他一向把皇帝哄得很好。
就像帝王的口,不会随便开一样,帝王的手,也不会随随便便伸出去。
一言一行,都是深意。
所以,他在皇祖父那里,是失宠了吗?
家宴散去,父亲坐着舆轿出宫,他跟在后面走得心事重重,慢慢拉远了距离。
“争了这么久,到底还是汉王得了帝心啊。”
“旁人不可惜,只可惜了皇太孙,汉王上位,头一个容不下的,便是他。”
“何止皇太孙,只怕整个端木宫的人都……”
宫灯旁两个小内侍头挨着头,小声议论,一抬眼看到他,吓得跪倒在地。
他端着脸没有理会,走出宫门,进到马车里,帘子一落,脸才沉下来。
皇祖父曾经告诉过他——
生于皇族,一旦玩起权力的赌博,就没有下场的机会,除非你失败或者死,否则就得一直玩下去,这是一条不归路,不能回头。
他不想死,只有另辟捷径。
深思一夜,他想到了一个人——谢道之。
这人是皇帝的内阁大臣,称得上位高权重,但他每次见到父亲,都会恭恭敬敬行礼。
一个人掩藏的再好,眼睛多多少少能透出些东西来,他从谢道之的眼睛里,能看到对父亲的尊重和敬畏。
三日后,在一间秘室里。
他掀起衣衫,亲自跪在谢道之的面前,求他救一救父亲,救一救太子府。
谢道之沉默了整整一盏茶的时间,终于点头同意。
一夜密谈,定下计来,从汉王和郑家两处着手。
慢慢的,郑家海棠院一对双胞胎的蹊跷,浮在两人面前。
事情到这里,他和谢道之产生了分歧,分岐在于没有真凭实据,都是推断,推测。
谢道之的意思,一定要有真凭实据,才能把事情秘报给皇帝。
他等不及。
他从小跟在皇帝身边长大,太清楚捕风捉影的力量,更重要的是,北边的战事已经容不得他们再细细查验下去。
汉王打了三场败仗,势必会收起他的傲气,把军事大权权权交给老将军处置。
老将军征战沙场一辈子,怎么可能连个小小的鞑靼都打不赢,更何况他身后还有一支郑家军。
谢道之思忖三天后,终于同意将此事秘报了皇帝。
而他年少没有沉住气,私自把郑家被屠的消息,偷偷派人送到老将军手里。
谢道之得知后,半晌,只对他说了一句话:殿下啊,这江山姓赵,你也姓赵啊。
江山的确姓赵,但如果不是父亲继承,这江山与他有半分干系?
他把消息传到郑玉耳中,就是为了扰乱军心,让郑玉打败军,以确保事情万无一失。
那一年,他刚满十三岁。
至此后,谢道之看他的眼神便带了几分戒备,他知道谢道之在想什么:太孙小小年纪就如此狠辣手段,福兮,祸兮?
于是,他利用一次宫中宴请,结交上了裴家的长子裴笑,再辗转通过这人,与谢家三爷搭上关系。
世人都有软肋,谢道之的软肋就是他家三儿。
他就想告诉谢道之——
我赵亦时的确手段狠辣,但如果你不负我,我不仅不会负你,还会加倍偿还于你,你助我夺权登位,我还你谢家两世荣华富贵。
至此后,谢道之对他和谢三爷的交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明里暗里,谢道之都是为父亲说话的。
而当年事关郑家的事,两人因为心中有愧,都极有默契的选择了闭口不谈,却不曾想废太子当真有遗孤流落在人间。
往事如风,轻轻拂过。
赵亦时慢慢平静下来,抬头疑惑地看着沈冲,突然问了一句:
“怎么会是晏三合?”
第934章 君臣
对啊,怎么会是晏三合呢?
沈冲一肚子疑惑,“殿下,她真是海棠院的双胞胎之一吗?”
赵亦时淡淡一笑,想到了一桩事。
当年谢道之为了找出确凿的证据,派人去探海棠院,哪知那人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就这么凭空消失了。
就因为这一桩事,谢道之认定海棠院不仅藏着秘密,还有守护秘密的人,这才同意行动。
“她应该就是海棠院的双胞胎妹妹郑淮右。”
“这么看来郑家一百八十口,死得不冤;郑玉战死沙场,更不冤!只是殿下……”
沈冲:“当年她是怎么从海棠院逃脱的?谁收养了她?”
赵亦时走到窗前,背手看着窗外的夜色,良久才道:
“你问那些问题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谁教会了她这一身化念解魔的本事?”
沈冲还没反应过来,只听太子又问道:“重要的是,她通过化念解魔,想达到什么目的?”
沈冲脑子瞬间就炸了,“殿下?”
赵亦时缓缓转身:“如果我没有记错,她进京的目的是为了给她祖父化念解魔,于是找到了谢家。”
沈冲点头:“这话,三爷说过。”
赵亦时:“随后,季家老太太有了心魔,承宇、明亭跟着她去了南宁府,还记得三爷回来是怎么和我说的吗?”
沈冲想了想。
“三爷说,季老太太和吴关月是青梅竹马;她得知郑家的案子是吴关月做的;怕朝廷查到她和吴关月的关系;
怕有一天流亡的吴关月找上门来避难;怕影响到儿子的仕途,怕影响季家的荣华富贵,于是心惊胆战,久念成魔。”
赵亦时:“吴关月是不是与郑家案子有关?”
这一问,沈冲心中惊骇起来。
赵亦时:“接着,便是水月庵静尘的心魔。”
沈冲忙点头:“静尘是废太子的同门师妹。”
赵亦时:“再接下来,是朱家的心魔,晏三合被汉王掳去,还是我去汉王府要的人。”
沈冲:“这个心魔牵扯到了废太子。”
赵亦时:“最近一个,就轮到郑家的心魔。”
沈冲听到这里,才算真正明白过来:“这一个个心魔兜兜转转,都是跟郑家和废太子有关。”
赵亦时眼色沉沉:“也和晏三合的身世有关!”
沈冲倒抽一口凉气:“殿下料得没错,晏三合化解这些心魔是有目的的。”
赵亦时:“来,猜猜她的目的是什么?”
“……”
沈冲有些无力道:“是……让郑家的案子水落石出吗?”
赵亦时轻笑一声,笑容却只停留在了表面,“这只怕是她的目的之一。”
沈冲眼睛瞪大了一些,“之二呢?”
“便是有恩报恩,有仇报仇。”
赵亦时:“瞧,谢道之不就是其中一个吗?”
沈冲想到晏三合暗中去西郊查那一处民舍,脱口而出:“殿下,她,她下一个目标是你!”
赵亦时笑道,那笑容就像是长在了他脸上似的。
“她没来京城之前,我与承宇,明亭的关系如何?”
“殿下和三爷、小裴爷无话不说,就跟亲兄弟似的,三爷和小裴爷没事就把殿下叫去船舫喝酒。”
“她来后呢?”
“三爷和小裴爷来找殿下的次数慢慢就少了。”
“谢道之已经把所有事情都揽下了,偏她还要偷偷摸摸查下去,为什么?”
沈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