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家的短命鬼长命百岁了-第1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晏三合指了指远处的李不言:“我在前面等三爷。”
谢知非看着少女纤细背影,心口又隐隐开始疼了。
……
山中的月色,比着京城的月色,更皎皎可爱。
夜风很凉,甚至有几分初冬的感觉,晏三合是不怕的,其他人却冻得够呛。
走一路,晏三合发现这宅子比想象中的还要大很多,七拐八拐的根本就像个迷宫。
终于到书房门口,下人做了个请的姿势,晏三合抬脚走去。
书房里,灯火通明。
唐见溪坐在太师椅中,脸上没什么表情。
他身侧站着位妇人。
那妇人生得不是顶好看,眉眼都已经耷拉下来,却很有福相。
而且这妇人的身段很是苗条,一看就没生过孩子,想来应该是唐见溪的发妻。
书房的另一边,摆着六张椅子,每两张椅子中间,置一方小几。
小几上,摆着茶水、瓜果、点心。
晏三合在离唐见溪最近的椅子坐下,又指着小几边上的椅子,道:“三爷,坐。”
谢知非缓缓坐下,与晏三合极有默契地对视一眼,又各自挪开视线。
第327章 靠猜
一心想坐在晏三合边上的小裴爷傻眼了。
明明进书房前,这两人还一个走在最前,一个走在最后,一副老死不相往来的样子。
怎么进了这个门,晏三合又把谢五十叫到边上坐了呢?
裴笑很郁闷的坐下,只听晏三合开口问道:“唐老爷,你考虑好了没有。”
唐见溪反问,“晏姑娘想知道什么?”
“想知道的很多,比如唐之未在闺中是个什么样的人?她的父亲唐岐令又是个什么样的人?”
晏三合微微顿了下。
“想知道唐岐令的学生褚言停,还有唐老爷你在唐之未的生命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以及,唐岐令那个绕不过去的案子。”
晏三合说的每一个字,都直击唐见溪的心脏。
尤其是“褚言停”三个字一出口,他的呼吸就不自觉的微微急促起来。
“晏姑娘!”
唐见溪极力压抑着惊心,“这一位是我内子陶巧儿。”
女子婚后,被冠以夫姓,做姑娘时的闺名,便不能对外人说了。
偏这唐见溪介绍的时候,大大方方说出了妻子的名字,太出人意料了。
这时,陶巧儿冲六人缓缓一笑,“除了晏姑娘外,我还不知道其他人怎么称呼。”
晏三合这会才明白过来,敢情唐见溪是用妻子的闺名作诱饵,想探一探三爷和小裴爷的身份。
她没有作声,把选择权交给谢知非。
他想说,便可以说;
若不想说,她也有办法掩盖过去。
“我姓谢,名知非,字承宇,家中排行老三。”
谢知非看了眼裴笑:“他姓裴,单名一个笑,字明亭。余下三人,是我们三人的侍卫,今日要不是他们身上都有伤,也不会坐下。”
“原是谢公子,裴公子,失敬了。”
陶巧儿自上而下打量两人一番,感叹道:“一看就是好人家教养出来的,知书达礼,聪明伶俐。”
唐见溪听妻子夸奖两个年轻俊朗的后生,似乎有些不满,“也未见得聪明吧!”
陶巧儿笑道:“难不成老爷还想考考?”
唐见溪有意无意地看了眼裴笑:“那就请裴公子说说,我为什么辞官归隐?”
你问的这叫啥?
小裴爷扯出个皮笑肉不笑,“我又不是唐老爷肚子里的蛔虫,这哪能猜得着。”
唐见溪顿时拉了脸,手端起茶盅,不再搭理人。
端茶,便是送客的意思。
好好的怎么就突然送客了?
小裴爷赶紧朝身旁的谢知非看过去:兄弟,天地良心啊,我可什么都没有说!
谢知非也觉得不对劲,轻轻咳嗽一声,提醒晏三合。
晏三合哪还用得着他提醒,心里早就开始思考为什么。
且不说别的,就冲唐见溪看到唐之未的字,匆匆忙忙飞奔下山,他就不应该做出端茶送客的举动来。
“有一句话,我还没来得及和唐老爷说。”
晏三合仔细观察唐见溪脸上的每一个表情:“静尘的棺材合不上,她的儿孙后代就要倒霉,轻则小灾小难,重则身死。”
还有这一出?
唐见溪强撑着道:“她一介尼姑,无儿无女,哪来什么儿孙后代。唯一的养女明月已经记在我唐氏族谱中,早就和她没有瓜葛。”
“唐家难道就没有后人了?”
“哼!”
唐见溪一拍桌子,怒道:“唐家的后人,我管他们死活,你们这帮蠢货,笨蛋。”
“不想说就不说,骂我们做什么?”
小裴爷小声咕哝:“还隐士呢,一点风度格局都没有。”
“无知小儿,你懂个屁!”
唐见溪把书案拍得砰砰直响,好像已经被气得七窍生烟。
不对!
很不对!
晏三合眉心一紧,刚要开口,谢知非抢在了她前面,“唐老爷是有什么难言之隐吗?”
总算有个聪明的。
唐见溪掀眼皮看一看谢知非,口气十分平静:“前尘往事,不可言说,不能言说。”
谢知非:“为什么不能言说?”
唐见溪不接话,丢给所有人一副“年轻人,自己悟吧”的表情。
悟不出来啊!
谢知非茫然看向晏三合。
晏三合试着问道:“唐老爷是不是和谁发过誓?”
唐见溪看着淹没在烛火中的晏三合,终于缓缓道:“我向静尘发过毒誓,从前的事只可带进棺材里,绝不往能外倒一个字。”
“何谓从前的事?”
“与唐家有关的事,有关的人,统统只能带进棺材里。”
“所以,你才要考考我们聪明不聪明。”
晏三合没有追问他“为什么发这样的毒誓”,“因为接下来所有的事情,我们只能靠猜。猜对了,你点头;猜错了,你摇头。”
唐见溪抚着胡须,一脸欣慰的闷出一个字:“嗯!”
他这儿一脸欣慰了,小裴爷差点没从椅子上跳起来。
怎么猜?
猜什么?
你,唐之未,褚言停,还有一个唐岐令,这么多人,这么多事,这他娘的得猜到何年马月?
“唐老爷,还有个办法。”
小裴爷馊主意滋滋往上冒,“你在院里置灵台点香,向菩萨忏悔,菩萨应该能原谅你的。”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唐见溪看着裴笑,“这么浅白的道理,裴公子难道不懂?”
你个死脑筋!
裴笑探出半个身子,去看晏三合:老大,你发话吧,咱们是猜还是不猜!
晏三合淡淡回看他一眼:你问的这叫什么问题?我们有选择吗?
“唐老爷,我们猜。”
晏老大当机立断,并且半点时间也不浪费,“第一个问题,唐之未在闺中是个怎样的人?三爷,你觉得呢?”
既然唐见溪只负责点头、摇头,那么猜的人,只有他们几个。
谢知非去过静尘的斋房,见过审过清竹,如真,他最有资格聊上一聊。
“才女。”
谢知非似乎早就料到晏三合会问他,又道:“琴棋书画皆通,读过四书五经,偏爱诗词歌赋,唐老爷,可对?”
唐见溪既不摇头,也不点头,反而定定地问了一句:“何以见得?”
“琴棋书画就不必说了,高门中但凡有远见的父母,都会让女儿学上一学。”
谢知非:“唐岐令的女儿,这点本事也没有,说出去岂不是丢唐家的脸。至于四书五经吗?”
他头一偏,看向晏三合,目光中有谁也看不到的骄傲。
“能说出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这话的人,四书五经一定都在肚子里。至于说她偏爱诗词歌赋,是因为夺花魁时,她做的那首诗。”
晏三合:“唐老爷,三爷说得对吗?”
第328章 听戏
对!
唐见溪很自豪的点头。
他的小师妹,是这世上顶顶聪明的女子,多少男子都不如她。
先生曾用一句话,评价过这个女儿——
“若为男子,我必将他培养成将相之才。可惜是个女子,女子太过聪慧,便是福薄,我倒宁愿她笨一些,蠢一些。”
先生的话,一语成谶。
“你们接着往下猜吧!”
小裴爷见谢五十没有再说的意思,只得把从桂花嘴里听到的,重复一遍。
“她爱听戏,一听到戏就迈不开脚步,偶尔也会扮上了演一演。”
唐见溪点点头,又摇摇头。
啥意思?
一半说对了,一半没说对?
小裴爷默默想了想,“爱听戏,但从不演,戏子下九流,闺中女子可学不得。”
唐见溪:“小裴爷再猜猜,她这爱听戏的毛病,是跟谁学的?”
这还用猜吗?
“她娘?”
唐见溪摇摇头。
“她爹?”
唐见溪继续摇头。
小裴爷没辙了,胡诌道:“难不成跟你?”
唐见溪点点头。
所有人一脸诧异。
不怪小裴爷大惊小怪,实在是听戏这玩意,和隐士的身份太不相符,怎么看都有种违和感。
“我小时候最爱听戏。”
关于自己的事情,又与唐家无关,唐见溪侃侃而谈,“山里没戏听,就跑县城去听,县城听不到的,就往州府跑。”
“他啊,不仅听戏,还会写戏本子。”
陶巧儿含笑看着自家男人。
“才子佳人的戏本子不知道写了有多少,写完了也不管,就往我那一扔,我的胭脂水粉钱,都靠卖他的戏本子赚来的。”
“我也没少带着你去听。”
“是,没少带。”
陶巧儿笑道:“有一回咱俩赶不回来,就歇在县城,我爹娘急得不行,第二天逮着你,就把你狠狠揍了一通。”
“你爹下手一点都不含糊,实打实的板子啊,还告到我爹娘那里,回去又挨一顿打,疼死我了。”
“打住,打住,咱能切回正题吗?”
小裴爷有些牙酸。
这算什么,借回忆之名,行打情骂俏之实?
简直为老不尊!
“裴公子可有意中人?”唐见溪的目光落在裴笑身上。
“我……”
“只怕是没有的。”
唐见溪看看身侧的人,“若有,一点一滴都是回忆,是打不住的。”
谁说我没有?
我只是不屑说。
“如今的年轻人啊,还是沉不住气啊!”
唐见溪摇摇头,“长生殿唱的是什么?是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生死恋,马嵬坡之变,唐明皇为了自保,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心爱的女人去死,这说明了什么?”
小裴爷:“说明男子无情呗。”
“说明即使生在帝王家,也有身不得已的时候;说明一代明君,也有昏庸的时候;说明人性啊,是经不住考验的。”
唐见溪看着裴笑,冷笑,“裴公子,人啊,就要多看戏,多听戏,戏中也有荣辱兴衰呢。”
“也说明女子在权力面前,是不值一文,是可以被牺牲,被抛弃的,良人难寻啊!”
唐见溪忽的脸色大变,“晏姑娘,你刚刚说什么,能不能再重复一遍。”
“说明女子在权力面前,不值一文,可以被牺牲,被抛弃,良人难寻。”
唐见溪的神情一下子激动起来,嚷嚷道:“她也这么说,她也这么说的。”
晏三合被他嚷得头皮一麻,下一瞬,又觉得不对劲。
这么多的戏文,他偏偏举了个长生殿,是随口一说,还是意有所指?
一个奇怪的念头忽然从脑子里浮现出来。
晏三合问道:“唐之未家世好,长相好,又是赫赫有名的才女,先太子是不是对她动心过?她是不是拒绝了?”
唐见溪死死地盯着面前的少女。
他们走进这间书房前,自己和妻子仔仔细细商量过,要怎么一步一步引着他们,问到一些关键的问题。
他带出听戏,带出长生殿,就是想让他们往这方面想。
他料定不会这么容易,哪曾想这个晏三合竟然一语道破。
太聪明的姑娘,和他小师妹有的一拼!
那年先生四十八的寿辰,在后花园设了戏台,请的是庆余班的一众戏子。
戏台上咿咿呀呀,小师妹和他两人一壶茶,一碟点心,看得津津有味。
旁人看戏,看个热闹,他们两个看戏,却是看进了心里,每一句唱词出来,都要在心里品一品。
傍晚,太子悄无声息的来了唐府,先生派人来后花园请他。
他匆匆赶到书房,发现褚言停也在。
先生这辈子收徒无数,最得意的有三个,褚言停是他的二师哥,这人才高八斗,满腹经纶。
他与褚言停对视一眼,心里都明白先生这是要把他们二人引荐给太子。
他永远记得太子那日穿了件普通的衣裳,眉眼干净的像个书生,只浑身上下的贵气,让人不敢直视。
他和褚言停跪下行礼。
太子亲手扶起他们,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你们拜在先生的门下,与我就是同出一门,今日没有君臣,只有同僚手足。”
一句话,让褚言停感动的热泪盈眶,从此对太子生死追随。
“咱们的小师妹呢,在何处?”
他赶紧回话,“殿下,师妹在听戏。”
褚言停忙道:“我去叫她来。”
“不必!”
太子摆摆手,“常听世人说四九城的庆余班唱戏了得,今日偷闲,就劳两位师弟带个路吧。”
他们哪敢啊,拿目光询问先生,先生嘴角一扬,微微颔首。
这时,宾客早就已经散了,戏台子上的戏,只唱给小师妹一个人听。
太子走过去,在她边上坐下。
小师妹见是他,轻轻一笑,“待我看完这出戏,再给殿下行礼。”
太子佯怒:“好个没规矩的丫头。”
小师妹捻起一块芙蓉糕,讨好似的递过去,“吃不吃?”
“甜吗?”
“齁甜齁甜的。”
太子爱吃甜食,接过来尝了一口。
“得了啊,吃人嘴短,拿人手软,从现在开始,殿下不能骂我,好好陪我看完这出戏。”
太子一怔。
他和褚言停却忍不住想笑。
这丫头素来鬼主意多,再加上先生宠她,打小就养成了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
太子一块芙蓉糕吃完,用茶漱了口,笑晏晏问道:“这唱的是什么?”
第329章 婉拒
“长生殿。”
“唐明皇和杨贵妃?”
小师妹扭头看他一眼,笑得两只眼睛都弯了下来。
“哟,我们的殿下还能知道这个,唐明皇若地下有知,得感动哭。”
又把太子逗笑了,问:“他为什么哭?”
“因为唐明皇后来成了昏君,而太子将来一定是明君,明君悼念昏君……”
小师妹哼一声:“他不仅得感动得哭,还得羞愧得哭。”
小师妹这人,气起人来,恨不得能气得人跳脚;但真心要哄起人来,又能把人哄得眉飞色舞,谁都没她会。
太子笑得眉眼都弯了下去,整张脸流光溢彩,唤了一声,“未未?”
“嗯?”
“我记住唐明皇不为别的,只为他身边有一个杨贵妃。”
轻松的气氛戛然而止。
他和褚言停暗暗抽气的同时,又隐隐替小师妹担心。
位高权重的人不会随便说半个字,太子这话虽然隐晦,但话里的深意却已经十分明显——
他想纳小师妹为妃,并且也愿意宠她爱她。
若是一个娶字,他们的担心大可不必,将来太子登位,小师妹便可母仪天下,这正是再好不过的归宿。
可偏偏太子府里已有一位正妃,两位侧妃,而小师妹的性子……她连夫婿都挑三捡四,又怎么愿意给人做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