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医她千娇百媚-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问题,远远大有利益。
“县主,卢家怕是……”
“不,你们不需要做什么,作坊我来建,钱我来投。我需要的是人。”薛湄道,“你们卢氏子孙中,有医术的,这种人才我需要。”
“卢可以改拜到县主名下,但卢殊不行。”老太爷说。
薛湄:“说远了,老太爷,我暂时不收徒。”
她和老太爷聊了两个时辰。
猫听不惯这些大夫之间的话,早已跑了。
薛湄留在老太爷这里用了午膳,下午才离开。
在大门口的时候,她遇到了两拨卢家的人。
第一拨是卢家大老爷父子。
“县主。”大老爷客客气气和她打招呼。
卢殊背脊僵了僵,也称呼薛湄:“县主。”
薛湄瞥了眼他。
大老爷立马呵斥儿子:“胡闹,叫老祖宗。”
老太爷发话,卢殊他们这一辈的孩子,见到薛湄都要叫“老祖宗”,上一辈叫“县主”即可。
卢殊叫不出来。
少神医有他自己的骄傲。他感激薛湄救他的命,却又不肯承认她是卢祁的鬼医弟子。
若是真刀真枪较量,他未必不如薛湄的医术好。
“县主,这就回去了?”大老爷见儿子不肯叫,倒也没特别勉强。
在大老爷看来,卢家感激薛湄,那是卢家人知恩图报,他们还跪了她,算是给足了她体面。
卢家还掉了她的救命之恩。
若是她非要计较,真逼迫卢殊他们全部叫她老祖宗,就有点得寸进尺了。
“是啊。”薛湄笑了笑,“已经叨扰很久了。”
薛湄和卢殊父子错身而过,正好又遇到了卢等人。
卢身边有三四个年轻人,都是跟他关系很不错的兄弟,年纪也相仿。
“老祖宗!”和卢殊的别扭相比,卢热情又坦率,叫薛湄叫得那个响亮,是真心实意的。
薛湄听到这声音,都感觉自己身上充满了慈祥的光,恨不能拿出一把钱赏了卢。
其他人见了,也纷纷叫老祖宗。
“……从外面回来?”薛湄笑问,“都做什么去了?”
“晌午去吃酒了。”卢道,“吃的不多,老祖宗。”
薛湄:“改日有空,我请你们去踏月楼去吃酒吧。”
几个人一听,十分兴奋。
他们没过去踏月楼。
只知道踏月楼很昂贵,听说菜比金子都贵。卢家有钱,但绝不出纨绔子,因为钱财都是老太爷手里。
就连卢殊,出门也不能摆阔。
几个人更兴奋了,纷纷道:“多谢老祖宗。”
卢殊往这边看了眼,目光深重,带几分意味不明。
薛湄没理会,转身走了。
卢老太爷把自己闷在书房里,看薛湄送过来的这本医书。
他心中游移不定。
要学卢祁的医术吗?
要花大本钱去做什么手术器材、药品吗?
他们卢家,可以治好很多病;而卢祁,擅长急性病。
各有所长。
若是做得好,卢家锦上添花;做不好,就会动摇百年根基,值得吗?
老太爷到了这把年纪,内心还有一团火。他永远记得,他的祖父、他的父亲,到死都放不下卢祁的这本医书。
他们反反复复念叨:“为何不行,哪里错了?”
两百年的问题,在他手里得到了解答,他为什么不珍惜?
祖辈们若是知道了,是否痛心疾首?
老太爷想不通了。
他年纪大了,他也害怕。
晚膳的时候,老太爷没有吃,他整个人还沉浸在这本医书里。
后半夜,他打算回院子去睡觉,突然小厮急匆匆跑进来:“老太爷,宫里来人了,出事了。”
第133章 贵妃的病
临华宫住着澹台贵妃。
贵妃貌美,四旬年纪仍比新进宫的十八美人要纤细;贵妃娘家显赫,父亲乃户部尚书,背后有强大门阀做靠山。
贵妃育有一儿一女:裕王、宝庆公主。
按说,她应该是泼天富贵,圣宠不倦。
但是,皇帝经历了他父亲在位时廖皇后与薛贵妃的争斗,很怕自己的女人也掐得像乌眼鸡,故而刻意打压贵妃。
为了让澹台家和背后的门阀安心,皇帝就很宠溺澹台贵妃的女儿宝庆公主,以及对她的儿子裕王给予特殊照顾。
至于宫里其他女人,除了戚太后,无人有地位,皇后云氏也没什么存在感。
平时还算安静的临华宫,这会儿灯火通明,无人言语。
烛火打在窗棂上,映出满屋子乌压压的人影。
皇帝坐在临华宫的外间,与他平坐的,是太后戚氏。
皇后、德妃和淑妃,陪坐下首,都小心翼翼去看戚太后的脸色。
这时,外面突然传来哭声。
寂静室内被打破。
众人望去,就见宝庆公主深夜入宫,听闻澹台贵妃病重,是一路哭进来的。
“母妃,母亲你这是怎么了,是何人害你?”公主大哭。
皇后等人听了,都微微蹙眉,感到说不出的厌倦;而戚太后,神色未动。
宝庆公主冲进了澹台贵妃的寝殿,没有过来给她的父皇、母后和祖母请安。众人都习惯了,公主被皇帝惯得早就没了规矩。
听闻公主在外,抢夺良田,害死不少人,被人告到了大理寺。
大理寺卿上门讨个说法,被公主府的侍卫们打了一顿,皇帝都没说什么。
就在宝庆公主进来不久,有太监唱喏,说太后娘娘到了。
众人再次露出一点疲倦。
胡太后来了。
又来了个胡搅蛮缠的。
皇帝等人站起身,给进来的胡太后行礼;皇帝也起身,给母亲见礼,把位置让给了胡太后。
只戚太后没有动。
胡太后看不惯她,却又不敢造次。
“怎么没人告知哀家?”胡太后问,声音里充满了不悦。
皇后等人谁也不答话,反正这后宫她们做不了主,也不会受胡太后的气。
戚太后略微侧了侧脸:“是哀家不准他们去。这么深的夜,不敢打扰姐姐休息。为了个贵妃,怎么能惊动您老人家?”
她说话是很客气。
可大家都来了,独独少了胡太后,胡太后如何肯依?
“你们都年轻,没见过世面,哀家不来坐镇,你们全要慌神。”胡太后冷哼了声,“来人,拿哀家的对牌,去请卢老太爷。
哀家早就告诉了你们,宫里的太医都说酒囊饭袋,他们连咳嗽都治不好。这话不是哀家说的,是仁孝皇后说的。”
仁孝皇后,指的就是廖氏,“仁孝皇后”是她的谥号。
皇帝见她有提陈芝麻烂谷子的事,烦得不行:“母后,您也看过了,先回宫去休息吧。怎么敢让您老人家操劳?”
胡太后猛然瞪向了他:“皇帝是说,哀家不配在这里?”
皇帝:“儿子没这个意思。”
皇后等人跪下:“太后息怒。”
胡太后不理睬,只是催促太监:“赶紧去请卢老太爷来。”
太监道是,转身去了。
这边几人暗流汹涌,那边贵妃的寝卧里,宝庆公主哭声一声大过一声。
终于,贵妃醒了。
内侍急忙来报给皇帝和太后等人。
贵妃刚刚晕迷了过去,太医用针,救了这么久,才让她醒过来。
醒过来之后,贵妃脸色惨白,仍是呼痛。
“好痛,快些拿药给本宫,好痛。”她声音很虚弱,但痛肯定真的痛。
皇帝进了寝殿。
贵妃的寝殿里,除了宝庆公主,就是太医院的左右两名院判。
诸位太医,也全部都在偏殿侯着。
几个人说起贵妃的脉象:“脉玄数,苔厚,体内有热。用芍药甘草汤,和血养阴、缓急止痛。”
“如此疼痛,怕是有淤积,疏泄不达,应该用大柴胡汤,疏利肝胆。”
众人低声议论着。
“可是,已经用了三个月的药,还是不见起色。什么芍药甘草汤、大柴胡汤、六君子汤,全部用过了。”突然有一大夫,出声说道。
众人陡然沉默。
太医们再次想起,澹台贵妃其实不是今天发病的,她已经病了三个月多。
中秋前夕,澹台贵妃腹痛,太医诊断为“肝热气郁、胃腑实热内结”,用了半个月耳朵药,逐渐好转。
当时,澹台贵妃在病中,向皇帝哭诉,想让她儿子裕王回京看望她。
皇帝同意了。
这就是为何裕王提早回京。
回京之后,裕王在临华宫侍疾半个月,一直没空出去见薛玉潭。
贵妃病情慢慢好转,停了药之后才五日,又复发。
反反复复的,贵妃这三个月就一直没好过。
最近她开始发烧,疼痛也加剧。
左院判诊断,说贵妃肝脾两虚,兼有血瘀之证,这才会导致发烧。
院判先开了十四日的六君子汤,然后又开了十四日的四君子汤和当归补血汤。
不成想,贵妃的病情反而加重。
她从前天开始高烧。
高烧不退,贵妃腹痛如搅,脉象危急,终于把皇帝、太后全部惊动了。
今晚,贵妃突然昏厥,皇帝和戚太后等人连夜赶过来。
“宫外有个神医,你们听说过没有?”一旁沉默了很久的孙太医,突然开口。
“卢家的?”
“是新封的成阳县主吧?”
“听说她能起死回生。”
二老爷薛景盛成了四品侍郎,这算是高官,在朝中算大事。他侄女封成阳县主,也走进了大家的视线。
薛湄救温钊、给薛池做假肢,在太医院广为人知。
“是啊,怎么不请她?”
“陛下怕是忘记了,应该提醒他。”孙太医道。
众人陡然沉默了。
谁去提醒?
提醒,等于是引荐。若是出了事,是要担待责任的。
大家都不说话。
“孙太医,既然你先说了,不如你去提醒吧?”有人道。
孙太医:“……”
这群贪生怕死的。
孙太医也怕死,心中拿捏不定。皇帝上次问过了薛小姐,他应该不会忘记的,若他还记得,怎么不请薛小姐?
太医们没把薛小姐盼过来,倒是把卢家老太爷给盼过来了。
卢老太爷上前诊脉,得出了和太医们一样的结论。他要用的方子,太医们都用过了。
“……不如请成阳县主,也许她有巧思。”卢老太爷对皇帝说。
太医们推推搡搡的话,被卢老太爷说了出来。
第134章 希望没有害了你
皇帝其实愣了下。
“成阳县主”这四个字,在他脑子里没有片刻停留。
他封薛湄,是礼部商议的。
皇帝觉得薛湄立了大功劳,但很有可能那马蹄铁是她二叔想出来的主意。
因为她年轻,没那么多生活阅历,且她一开口就帮她二叔讨要官职。
她没有独吞她二叔的功劳,故而皇帝考虑了之后,决定重用薛景盛,同时也给薛湄一点甜头。
甜头就是给她封个县主。
皇帝让礼部的人去想她的封号,他自己则全心全意去钻研马蹄铁去了。后来,皇帝也亲自见到了薛景盛,询问了他对兵法的看法。
薛景盛武艺不错,能在御前侍卫首领手下走一刻钟而不落败;他熟读兵书,满腹才华。
皇帝对新的兵部侍郎很满意,就完全忘记了“甜头”薛湄。
直到卢老太爷见皇帝一脸空白,直言说:“就是永宁侯府的大小姐薛湄。”
皇帝这才想起来。
他微微蹙眉,怎么礼部给她想了这么个封号?
皇帝当时随便看了眼,就沉浸在马蹄铁的兴奋里,没有过心。而后又忙,彻底把这件事忘到了脑后。
以至于,皇帝很不满意这个封号。
原因无他,“成阳”是个地名,名叫成阳县。
依照薛家大小姐那胆大、轻狂的劲儿,皇帝很担心她不满足于封号,迟早要讨要封地。
成阳可是很富足的地方。
现在也不是想这个的时候,皇帝沉吟片刻,不太想请薛湄。
因为薛湄没治好萧靖承,皇帝一直怀疑她是空有其名,是其他人吹嘘的。
卢老太爷又道:“陛下,草民孙儿卢殊,就是成阳县主治好的。”
胡太后年纪大了,记性却不错:“是不是你那个被宝庆的侍卫打了的孙儿?”
卢老太爷道是。
胡太后对皇帝道:“少神医可是脏腑破裂,当初大皇子一样的伤情,那女子治好了。就让她来试试。”
大皇子的死,是皇帝心头痛。
听到胡太后这么百无禁忌提了,皇帝心中全是不耐烦,很想反驳她几句,又怕她扛出“孝道”的大旗。
治好了脏腑破裂的人?
胡扯,这个没人能治好。
还不知怎么回事呢。
皇帝不以为然,正打算委婉推辞,戚太后开口了:“姐姐说得对,理应请成阳县主来试试。陛下,既然太后娘娘力保,派人去请县主吧。”
卢老太爷听了戚太后这话,心里咯噔了下。
戚太后说胡太后“力保”,就是说,薛湄如果失败了,澹台贵妃死了,就是胡太后和薛湄承担责任。
正好,这样一来,皇帝也不用迁怒太医们。
太医们尽力了,皇帝也需要一个台阶,胡太后是他亲娘,他总不能对自己的亲生母亲如何。
澹台贵妃死活,皇帝都不至于很为难。
皇帝根本想不到自己生母即将处于尴尬境地,只是很感谢戚太后替他着想,欣慰点点头:“那就请成阳县主。”
皇后等人低垂了头,一言不发。
胡太后不太懂这中间的弯弯绕绕,以为戚太后在恭维她,又见皇帝同意了她的话,还很高兴:“对,快去请成阳县主!”
卢老太爷:“……”
他会不会给薛湄惹了麻烦?
澹台贵妃这个病,像是淤血之证,但她高热。
卢老太爷之所以推荐薛湄,是因为薛湄说她有药能治高热。
贵妃的高热已经快两天了,太医们的药无效,卢家的退烧药早已送到了御药房,太医院们的就是卢家的。
卢老太爷来了,也没办法,只能寄希望于薛湄了。
她说:“我和卢祁能治疗急性病。”
澹台贵妃高热、腹急痛,应该就是急性病吧?
她应该擅长吧?
澹台家可是很有势力的,是门阀之一,手里掌握着选官资格。县主想做郡主,如果有了澹台家的关系,应该会容易点吧?
“但愿我没有给你惹祸,而是帮了你。”卢老太爷默默念叨。
皇帝身边的太监,亲自去了薛家。
这个时候,已经过了子时,真正的深夜、后半夜了。
太监敲门,小厮们蛮横惯了,睡眼惺忪骂骂咧咧:“哪个狗日贱东西找死,大半夜不睁开你的狗眼瞧清楚了……”
他还没有挨完,迎面就挨了个嘴巴。
小厮一下子清醒了,待看清楚了门外的人个个是宫里装扮,吓得半死。
“公公,公公饶命!”小厮挨了打也不敢哭,急忙跪下。
“去请成阳县主。”太监声音不高,带三分阴柔,在这寒冬夜里,听起来格外刺耳。
小厮连滚带爬,敲响了内院的门。
值夜的婆子们也不是好惹的。
“宫里的?”婆子啐了声,“你糊弄你娘!赶紧滚去睡,再来敲门,打断你个小狗崽子的腿!”
小厮急疯了。
“真的是宫里的,请县主呢!”
“请公主也不行。”
小厮无论如何也敲不开垂花门的门,主子们全部都在内院,他进不去,只得赶紧从角门,跑到了西苑。
西苑值夜的是石永。
听说是宫里的人,石永急忙叫醒了大少爷薛池。
薛池不疑有他,去了蕙宁苑,把薛湄给叫醒了。
薛湄简直要疯。
天如此冷,又是大半夜,正是一个人睡得最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