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神医她千娇百媚 >

第376章

神医她千娇百媚-第376章

小说: 神医她千娇百媚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皇太后的声音冷冷的,不带起伏:“没有什么误会,也不是皇后的人要害你,是哀家的旨意。”
  戚思然怔怔看着她。
  她委屈巴巴的脸孔,突然就扭曲了。眼泪犹在,却已经露出了一些狰狞的凶相。
  几年的功夫,宫廷也改变了她。想当初,她再怎么使坏,也是一种无脑的表现,而没有这种恶毒的神色了。
  “你敢!你杀了我,新皇不会饶了你的,朝臣也不会饶你,我儿子会给我报仇的!”
  太皇太后立在她一米开外,中间只堪堪隔了一个女官,她的声音轻而缓:“新皇是皇后的儿子,他不会跟哀家计较,他们母子还要依靠哀家;
  朝臣们都在问陛下驾崩的经过,他们知道是死在你的宫里,都要求将你下昭狱,彻查此事;
  至于你的儿子,他现在对你并无什么印象,你和宫里其他的妃子们一样,只是他父皇的女人。在他心里,他的母妃是皇后娘娘。“
  戚思然的手紧紧攥起。
  他知道,这是在激怒他,所以他要控制脾气,不能让这个老妖妇得逞。
  “你当初与明铮一起谋害先太子,差点让整个戚家为你陪葬,这是你第一罪;
  进宫多年,你专宠后宫,善妒残暴,是你第二罪。
  皇帝是在你宫里驾崩的,让外人怀疑是戚家对皇帝下手,连累哀家与大将军王的声誉,是你第三罪。
  三罪并罚,哀家给你一个做烈妇的机会,让你名垂青史!”
  戚思然震怒:“你……你……”
  盛怒之下,她已然没了词,脑子里全是怒火,烧的她失去了理智。
  怎么能怪她?这些怎么能是她的罪?
  她挣扎着,想要咆哮,然而太皇太后身边的两个内侍,力气大,已经将她按住。
  一杯鸩酒,递到了她唇边。
  戚思然的头发被人用力薅住,迫使她不得不抬头张嘴。
  冰凉的液体,一个劲的往她胃里灌。她使劲要吐出来,却感觉那凉丝丝的东西,一路到了胃里。
  她挣扎不了,在地上徒劳地扭着。
  最后,行刑结束了,她跌坐在地上。
  她的胃开始烧灼。她知道没有人能救她,上次他们给萧靖承也是下了毒,可惜他运气好。
  戚思然冷冷看着太皇太后:“我做鬼都不会放过你。”
  太皇太后态度淡漠:“哀家在这宫里四十余年,这话听了千百遍!可是,你知道宫廷有多可怕,它寂静的连鬼都进不来!
  有时候,哀家倒是希望你们能来找我。前面那么多人都没有做到,但愿你能成功。”
  “他们会查我的死因。”戚思然感觉浑身无力,说话也费力气了,“毒酒是瞒不住的。”
  太皇太后笑容温婉。
  她转身走了。
  不会有人来查的。


第886章 白吃苦了吗?
  贤妃殉葬,是皇上驾崩之后,京城第二个让人震惊的消息。
  她可是有儿子的后妃,而且年纪轻轻,前途大有可为。突然就为皇帝殉葬了,让人很是意外。
  不少人感佩。
  大家都不清楚内幕,只是在胡乱的猜。
  有人猜测:“贤妃肯定是做了什么错事,有把柄落在人手里,她若不死,她儿子就难以长大。”
  这个猜测里面的反派,是皇后娘娘奚宝辰。有人觉得是奚宝辰逼死了贤妃,让贤妃随皇上而去。
  第二个猜测:“贤妃肯定是知道什么内幕,有人不能让他活着。”
  这个猜测里的反派,则是萧靖承。有人觉得,是萧靖承毒害了皇帝,而贤妃知道内幕,贤妃也必须死。
  第三个猜测是:“贤妃这是犯了大错,将来闹出来会身败名裂,还不如趁这个机会一死了之,保全自己的体面和儿子的地位。”
  这个猜测的人则以为,十皇子不是皇帝的血脉,他来历不明。所以,十皇子的母妃要一死了之,永远埋藏这个秘密。
  第四个猜测,就是:“贤妃是谋害皇帝的真凶。太皇太后怕秘密泄露,为了保全戚家,才让贤妃殉葬。”
  皇帝到底是怎么死的,反而被贤妃的殉葬给冲淡了。
  一个热点,被另一个热点新闻覆盖了之后,它就变成了剩饭,大家都懒得去嚼它了。
  毕竟,皇帝的死因,不是普通人能查的。太医院的人说皇帝是自然驾崩,其他人还能说什么?
  先皇驾崩,太子继位,朝中忙碌了起来,之前告假的大臣们,都“病好了”。
  新皇登基的仪式,与老皇帝的葬礼一起举行。
  因太子年幼,朝臣们要选出摄政王,那自然是萧靖承;又选出四名辅政大臣,也是萧靖承的亲信。
  与此同时,太皇太后戚氏和皇太后奚氏,一起垂帘听政,辅佐皇帝。
  朝中暂时形成了这样的格局。
  快到了年关,而皇帝的葬礼是二十七天,这二十七天内朝廷是不办差的,民间也禁止娱乐、婚娶,这是国孝。
  萧明铮是十月底驾崩的,十一月底,国孝就结束了,并没有耽误薛湄和萧靖承的大婚。
  在冬月的最后一天,薛湄的船队——那支从楚国来的船队,终于到了。
  戴妈妈亲自领了人,去通州迎接。
  卢文也跟着去了。
  “……我就担心桥儿,那孩子太小了。”戴妈妈还跟薛湄如此说。
  桥儿是修竹的女儿,年纪小,脏腑柔脆,不知道会不会晕船,受不受得了长途奔波。
  薛湄就让戴妈妈带一些药去。她自己没空去通州,因为她要清点一下自己的陪嫁,还有很多事要做。
  结果,通州那群人里,桥儿没有晕船;而是彩鸢从一上船就开始吐,吐了一路,昏昏沉沉的,到了通州人瘦了一大圈。
  卢文第一眼看到她,觉得她快要死了,忍不住要哭出来。
  彩鸢已经没空去理这个憨憨了。
  “我们去的时候,是乘坐马车。”彩鸢有气无力的跟戴妈妈说,“我这辈子都不想再坐船了。”
  一群人回到了郡主府。
  薛湄赶紧过来瞧瞧,她也担心小孩子晕船,有个什么万一。
  没想到,倒霉鬼是彩鸢。
  薛湄给她诊脉,然后说:“没什么大问题,她在船上没怎么吃好,又呕吐了几回,现在有点贫血,以及中度胃炎。”
  戴妈妈和修竹等人都看向她。
  薛湄就补充说:“能治都是小病,养一段日子就好了。”
  她给彩鸢开了些补血的药,又让卢文回家拿些补血补气的中药回来,给戴妈妈,让厨房做了鸡汤、鸽子汤等。
  用食疗的办法慢慢补。
  当然,这些食疗都要在胃炎好了之后。
  薛湄:“先吃治疗胃炎的药,这几天就清淡饮食,喝些小米粥。等我给你复查完了,再开始进补。”
  彩鸢快要哭了:“大小姐,要是你在船上,我就不用吃这么多苦了。下次出门我一定要和您在一起。”
  薛湄:“也可以。”
  两个人说笑了几句,彩鸢倒显得有了点精神。她想起了在码头见过的卢文,自己太狼狈的样子都被他看到了,很难看。
  她也有很多话想问。
  “大小姐,你也看到了卢文了吧?他最近如何?”彩鸢试探着问。
  薛湄没有去折磨一个生病的人。
  她如实告诉彩鸢:“他挺好的,家里现在有很多事给他做。对了,他还没有成亲,向我问起你了。”
  彩鸢的脸腾的红了,这让病恹恹的她看上去有点气色了。
  薛湄:“你安心养病,不要这么着急。你家小姐身边的人,不会嫁不出去的。”
  彩鸢:“……”
  卢文回家之后,拿了很多补药回来,一股脑都塞给了彩鸢。
  这事被他的父亲和她的生母知道了。
  他父亲就不高兴,他生母特意到他的书房堵他。
  “你要是敢娶个丫鬟,我就一头撞死在你面前。”他的生母如此说,“我当初脸都不要了,那么多姊妹唾弃我,太太骂我,我为了谁?
  我要是本本分分的做丫鬟,那我儿子将来就得做小子,他再娶丫鬟,生生世世逃不出这圈子。
  我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委屈,好容易把你生成了少爷。而你居然自甘堕落,要再娶个丫鬟回来,我岂不是白吃苦了?”
  卢文:“……”
  在卢文发迹之前,他跟他姨娘关系很好,两个人是有母子亲情,不同于普通人家庶子和姨娘之间的那种冷漠。
  卢文很尊重他的生母,也佩服母亲的手段,他们俩日子过得还不错。
  但现在……
  “您别管了。”卢文态度坚决,“我是一定要取彩鸢姑娘的,您若是胡说八道坏了我的好事,我这一辈子都不会原谅您。”
  “你站住!”姨太太在身后气哭了。
  卢文跑了出去。
  彩鸢在家里养病,打了个喷嚏:“我是不是要发财了?怎么总有人惦记我?”
  薛湄没空理会彩鸢和卢文的事,因为她很忙。
  奚宝辰屡次招薛湄进宫,要和薛湄商量重大的事情。
  薛湄一开始以为,表妹找他是想给皇帝选后。
  皇帝年纪虽小,但既然做了天下之主,有个皇后是应该的,这样还能得到岳家的支持。
  不曾想,表妹是遇到了更大的危机。
  “大姐姐,我该怎么办?”那个稳重端庄的太后娘娘不见了,奚宝辰有种前所未有的无措。
  她死死拉着薛湄的手,话还没有说两句,眼泪就先滚了下来。
  “没事没事,有我在呢。”薛湄安抚她,“有什么事你就跟我说,我会帮你处理。”


第887章 垂帘听政
  奚宝辰整个人都在颤抖。
  薛湄扶稳了她,用力捏了捏她的手。微微耳朵痛感,让奚宝辰精神恢复了一点。
  屋子里所有人都退了出去,奚宝辰的声音始终很低,她已经习惯了宫里“隔墙有耳”,说什么话都要小心翼翼。
  “修朝他又闹腾了。登基至今才三十五天,已经闹腾了两次。”奚宝辰道。
  薛湄诧异:“闹腾什么?”
  她一点风声也没听到,看来是宫里的两位垂帘听政的女人按了下来。
  “……上次闹腾,是连着十日跟王太傅学治国策,他喊累要歇息,但皇祖母还要给他加功课,他不愿意了。
  他平时念书,都是哄着他,每隔十日都要休沐一日。这次没了休沐,另加了功课,他大哭大闹,说什么宁愿死了也不想当这个皇帝。”奚宝辰道。
  薛湄:“……”
  对于小皇帝而言,权势是什么,他一点概念也没有。他没有吃过落魄的苦,就不知权势的珍贵。
  他只知道,自己的父皇去世了,他无忧无虑的太子生涯结束了。他今年还没有满八岁,正常人家的小孩子也是刚刚启蒙不久。
  因为皇帝小,才有了两位太后垂帘听政,也才有了摄政王辅佐。
  “我和皇祖母、王太傅费劲了心思,终于哄好了他。哪里知道,这次让他背诵王太傅写的一篇新春时赋,明年新旦祭祀的时候,要对着群臣们说出来。
  他花了三四天的时间,不仅仅没背诵,还有十几个字不认识。皇祖母上次处理了,这次由我来。
  我才说了几句,他又开始摔东西,说他根本不想当皇帝,不想早起上朝,是我们逼迫他的。”奚宝辰道。
  说着说着,她又哽咽了。
  长期这么闹下去,朝臣们肯定会知道的,现在大概就有了风声传出去。
  小皇帝原本就不能服众,现在他又这样,叫朝臣们怎么想?
  奚宝辰不知道萧靖承的想法,到底何时让小皇帝退位。
  但是她明白,只要大姐姐还在,退位的皇帝肯定会受到优待。
  奚宝辰三个孩子的待遇,两个儿子的封地,肯定都是富饶之处。
  只要大姐姐在,奚宝辰就不担心萧靖承杀他们母子。
  但是,总归不能刚刚登基就闹成这样。
  “他还是个七岁的孩子,他的一切都可以理解。”薛湄对奚宝辰道,“表妹,你不能指望他了。”
  奚宝辰不解。
  “你是说,让我现在跟朝臣们商量,让皇帝退位让贤?”奚宝辰问。
  薛湄:“我上次就告诉你了,没有人会让皇帝退位让贤。大将军王他是不想做皇帝的,他的性格不适合。
  我的意思是,你是垂帘听政的太后。在皇帝成年之前,你才是真正的‘皇帝’。你不能成天哭着哀求他上进。
  你要自己立起来,和太皇太后一起,管理朝政。至于皇帝,为了避免他年纪小被人利用,让他做个摆设,早朝之后就去跟太傅念书。
  把他的基础打扎实了,将来他亲政了,会是个更出色的皇帝;而表妹你,身为太后,你一生都不可能躲在后宫的。”
  奚宝辰:“……”
  她被薛湄这番话吓到了。
  她长时间没开口。
  冷静之后,奚宝辰想了想,突然觉得大姐姐说得很有道理——就像乡下人家,爹死了,留下一大堆未成年的孩子,作为母亲就要鼎力门户,既当爹又当妈,家里家外都要操持。
  从前那些规矩,全部抛弃。
  农妇都能做到的,奚宝辰为什么做不到?她也是个母亲啊。
  做了五年多的皇后,奚宝辰在政治上不是白痴。
  她的政治学问,一部分来源于皇帝平时跟她的吐槽,另一部分来源于太皇太后戚氏的教导。
  太皇太后可是天下闻名的刘皋先生教出来的,她很藏拙,但她通晓天下事。整个朝局都在她眼皮底下。
  大将军王能抢先下手,架空萧明铮,太皇太后是出了很大的力气。
  奚宝辰看得出,太皇太后这个人,并不强势,她要的从来都不是所有人臣服,而是自己不受制于人。
  所以说,太皇太后是防御多于进攻。只要奚宝辰自己愿意上进,太皇太后巴不得把所有事情都推给她。太皇太后不是掣肘,而是助力;儿子年纪太小,又生于安逸富贵之所,不懂世间疾苦;大将军王很不想接受皇权。
  这个时候,如果不想江山变成一滩烂泥,不想国将不国,唯一的办法就是奚宝辰这个垂帘听政的太后,作为一根顶梁柱。
  “你可以的。”薛湄继续道,“朝臣们不反对你听政,就意味着他们认可你、赞许你。
  皇帝不是苦力,他只需要把适合的朝臣,放在合适的位置,提出合理的要求,并且做到赏罚分明,就足以维持整个朝廷的运转了。”
  奚宝辰被她说得有点心动了。
  薛湄又道:“短短三十多天,你已经担惊受怕了两次。修朝才七岁多,你打算往后的日子怎么过?”
  奚宝辰心中猛然一跳。
  “……此事,我能行吗?”她反问道,“大将军王……”
  “你明明处处信任我,怎么我说大将军王不想做皇帝,你却不信了?”薛湄问,“如果他想的话,我早就告诉你,替你们母子另作安排了。难道我要事到临头,看你们惊慌失措吗?”
  “你不是的,我知道!”奚宝辰说。
  她咬了咬牙,“那我去跟皇祖母谈谈。若是她老人家不反对,我便接过来;若是她不同意,那大姐姐你再帮我想想办法,如何对付修朝。”
  薛湄道好。
  奚宝辰果然去了太皇太后那里,委婉说了自己的意思。
  太皇太后听了,打量了她几眼。
  同时,她又想起当初奚宝辰还只是荣王妃,她对教育孩子就有自己的一套规矩。
  可见,她这个人是很通透、睿智的。
  太皇太后年纪大了,她没想过得到更多;萧靖承的性格,做母亲的最清楚,太皇太后和薛湄一样觉得,萧靖承根本不适合做皇帝,让他上位还不如继续保修朝。
  奚宝辰愿意做她儿子的头脑,在孩子成年之前,替他走这段路,太皇太后乐见其成。
  “……若是可以,我宁愿女人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