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神医她千娇百媚 >

第341章

神医她千娇百媚-第341章

小说: 神医她千娇百媚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时太医请脉,是傍晚时分,屋子里光线本就暗淡,加上成兰卿是在帐内,只伸出一只手。
  那只手,就是太子另外一位美人的。
  成兰卿早就想过要假怀孕,但她需要盟友,因为她糊弄的对象是皇帝。
  太子就是她的盟友。
  如果太子不被监禁,成兰卿这个计划实施起来反而有点难。
  现在,她可以光明正大对太子说,她假怀孕是为了让太子摆脱禁足,是为了太子。
  所以,太子会帮她遮掩,会对她感激涕零,会和她一起完成这个假象。
  如此甚好。
  现在太子居然把此事当成兰卿的短处,想要以此威胁她,成兰卿淡淡笑了笑。
  “把柄?”她笑容明艳,“此事若是揭穿,对我的影响大,还是对太子殿下您的影响大?”
  太子:“……”
  他们俩分开了,停止了这次争吵。正月初八,第二支密探回来了,他探听到的是江宁城正月初三的情况。
  “已经有上百士卒染了天花,成阳侯在救治,城里也出现了一些流言蜚语,人人都很慌。”
  成兰卿微微闭了闭眼。
  好了,大计已成。
  已经出现了百名感染者,哪怕她薛湄有通天之能,也只能束手无策。
  自古虏疮是没有任何办法可以救治的。
  薛湄会死在那里。江宁住了大约莫百万人,世上便要千百万新魂了。
  “阿弥陀佛。”成兰卿默默念了句,睁开眼回那院去了。


第802章 天花也要听话
  成兰卿觉得一切都在掌控之中,就不再刻意关注江宁事态。
  她也不想听到那些惨绝人寰的事,一座好好的城变成鬼城。
  太子果然是告诉了皇帝,说将来可能会发生大的时疫。
  皇帝漫不经心:“什么时疫?”
  太子:“儿臣得到的消息,未必准确。听说是虏疮。”
  皇帝脸色骤变。
  虏疮意味着什么,皇帝是最清楚不过的。
  以前岭南就发过一次,导致楚国的三城、十六寨子变成了鬼蜮,白骨垒得高高。绿苍蝇遮天蔽日。
  封闭了城门,惨嚎声震耳欲聋,皇帝至今听到虏疮,就本能的浑身发寒。
  “来人,发急报!”
  他要让守军守住所有江面的防线,一寸地方都不能放过。对面胆敢有人靠近,格杀勿论。
  本来楚国和梁国之间,是有一些官船往来的,现在全部停止,对所有的官船都在码头待命。
  太子又说:“父皇,好像成阳侯去了江宁。”
  皇帝:……
  皇帝的心神激荡,他感觉到了手脚一瞬间的无力,跌坐在椅子上,脸色也是一片惨白。
  “她跑到江宁去做什么?”
  “谁知道?”太子的话带着几分恶意,“她到底是梁国人,回去也很正常,父皇。”
  皇帝回过神,白了太子一眼。
  薛湄去江宁做什么,皇帝倒隐约是能猜到,因为薛湄的弟弟和弟媳妇都在江宁。
  大过节的,她想念亲人也是情理之中,没有说嫁出来的女儿不准回娘家。
  皇帝从来没有把薛湄当细作对待,所以并不会介意她的行踪。
  他只是觉得心头剧痛,那可是神医,可是个惊采绝艳的孩子,若染上了虏疮,她……
  皇帝又下了一道密旨,让人传给自己心腹的守军将领:“若是在江面上看到了成阳侯,放其上岸。”
  皇帝愿意为了薛湄冒这个险。
  成兰卿那边估算着,七天过去了,江宁已经是满城尸骨,梁国和江边的其他地方都闹开了,人心惶惶。
  她招了自己的密探,让密探再去打探江宁的消息。
  “不需要过江。”成兰卿说,因为现在过江不容易,楚国这边严防死守,“就是打听打听,看看那边这几天有多少船只过来。”
  估计是成千上万。
  楚国只要遇到就会杀,齐国也是,江面恐怕都被血染红了。
  密探却告诉成兰卿:“主人,这几天没有任何人过江,江面一派平静。守军将领那边还觉得稀奇,正派人回来禀告陛下。”
  成兰卿一愣。
  不至于呀。
  江宁的那些水军,自顾不暇,天花就是在他们中间传开的,他们哪有本事把所有的百姓都阻拦在城内?
  人人都求生。
  初五的时候就已经有一百多人感染了,接下来会几百倍的速度扩散开,现在应该四面开花,城里应该会出现百姓四下逃散的情况。
  怎么会没有人过来?
  成兰卿有些不相信,对密探说:“想办法潜入江宁近郊,注意保护好自己,看一看那边的情况。”
  她的密探才派出,第二天,原本被困在江宁、成为成兰卿的死棋的密探回来了。
  成兰卿看到他,觉得很意外,因为这个人是在军中的,在成兰卿的预想中,。这个人绝对会染上了天花。
  “主人,失败了。”密探声音悲切。
  他是死士,原本就是留下来等死的。
  成兰卿,脸上终于有了错愕:“什么?”
  “天花失败了。”密探继续道。“没有死一个人,也没有扩散出去。那一百个人在院子里。全部都好转了。”
  成兰卿脸上还是有一瞬间的空白。
  她好像听了什么来自异域她乡的语言,感觉叽里呱啦的都没听明白。
  没有死人?
  天花没有死人,那还叫天花吗?
  它还有尊严吗?
  “你仔细说来。”成兰卿觉得自己的声音尖锐无比,不像是她的。
  那密探就如实说。
  他说:“成阳郡主在军中种痘。只要种过痘,经过几天发烧,在退烧之后,这个人终生就不会再得天花。”
  而那些得了天花的人,高烧也得到了控制,没有全身溃烂而死,只是几天之后发了出来。
  再退烧,溃烂处逐渐结痂好转。
  所有的人都是如此。
  城里听到了风声,一开始百姓恐慌,有几户人家跑了出去。
  但跑出去之后发现,城里一切如常,没有任何的死亡,甚至军队之外的人,如果自己愿意种痘,也可以到军医处去种痘。
  种痘了,终身不会再感染天花。
  那些跑出去的百姓,成了笑话,大家都说他们胆小,怕死。其他人可能也想跑,但在这种氛围之下,不好承认自己贪生怕死,只得留下。
  至于种痘,薛湄没有免费给他们种,因为免费的就不会珍贵,反而花点钱才会有人追捧。
  种痘的百姓越来越多。
  也有人提出疑问:“这真的有用吗?”
  “这是成阳侯的办法,怎么会没用?”
  薛湄,就是保障。
  军营的那些染了天花的人,一个个恢复正常,出现在人前,已经是正月十六了。只可惜,哪怕他们恢复了健康,也是一脸伤疤,估计将来是一脸麻子。
  不过,保住命就是万幸。
  这个时候,江宁城的百姓才知道,过年的时候,一场大的灾难正在悄悄发生,只是在萌芽阶段就被成阳侯给掐断了。
  半座城市的人种了痘,其他人也想种痘,但是没有钱。
  这个时候,薛湄就让官府发公函,皇帝恩泽百姓,愿意出钱给百姓种痘,个人不需要再花一钱,之前花过钱的,可以到官府去退。
  如此一来,大家感激涕零,对朝廷更加忠心。
  薛湄从来没想过要靠这个赚钱,她要的只是所有人都心甘情愿种。
  她一直在江宁忙这件事,直到正月底了,她才想起自己答应了大哥,初六就该回去了。
  “失言了。”薛湄说。
  萧靖承:“也许没有人会在意你的失言。”
  一个月的功夫,薛湄彻底把天花摁住了,百姓们把种痘当一件新奇的事儿,他们还以为是皇帝给他们做的,一个个感谢皇恩浩荡。
  然后就开始忙自己的事。
  没有人知道薛湄付出了多少。
  萧靖承问她:“你可觉得委屈?你一个人打了一场大战,你救了上百万百姓性命,却没有人感激你,你委屈不委屈?”


第803章 最好的回报
  是否委屈?
  薛湄听了,感激萧靖承对她的偏袒,同时,她并不觉得委屈。
  “我已经不需要任何轰动的事件,来证明我存在的价值。我在这里,这里就没有动乱,所有人都信任我,这就是对我的奖赏。”薛湄说。
  还有一点,薛湄可能是成熟了,她已经有了很多的同理心。
  她设想一下,大过年的,是所有人热热闹闹,无知无觉的过;还是活在惊慌恐惧里,战战兢兢的过?
  那她宁愿选择前者。
  所有人都在庆祝新年,只有他们在治疗天花。
  百姓安居乐业,对病毒无所畏惧,这不就是对薛湄这个神医最好的回报吗?
  萧靖承搂了她,轻轻吻了下她的鬓角:“你好像长大了。”
  薛湄回搂住了他的脖子:“我一直都很成熟。”
  萧靖承:“……”
  真是给一根杆子就往上爬,从来不知谦虚为何物——又可爱又傲娇的小女人,萧靖承爱极了这样的她,用力将她搂在怀里:“对,你一直都很成熟,是我幼稚。”
  薛湄就笑了起来。
  这件事,有些人还是会看在眼里。
  比如说成兰卿。
  当成兰卿费尽心机,想要将薛湄击毙的时候,却没想到,薛湄居然能控制天花。
  这让成兰卿感到骇然。
  虏疮的发作,不管是书上的记载、老人的记忆,还是成兰卿亲眼目睹,都是极其惨烈的。
  只要一个人染上了,可能就会赔上上千条人命。
  若同时一百个人染上,那几乎是灭城之灾。
  可,江宁没有爆发。
  那些发了天花的人,一个个在痊愈;那些没有染上天花的人,被种痘之后,此生再也不会得。
  薛湄居然有手段,做到如此。
  成兰卿一直觉得,自己是站在山巅的。她俯瞰整个天下,想要把所有人踩在脚下,她也可以。
  但突然,她眼前出现了另一座高山,这座山巍峨耸入天际,她根本看不清其面目,也不知它到底有多高,只知道它阻挡在了自己面前。
  这让成兰卿感觉到了无力、惊悚,甚至愤怒。
  她已经很多年不曾为什么事而愤怒过了。
  “种痘?”这个词一直在成兰卿的脑子里。
  为什么种了痘之后,终身不会再感染虏疮,为何可以种痘?
  那些得了虏疮的人,他们到底是如何把他们的病传给其她人的?薛湄为何知道传播方式?
  就因为她知道是如何传播的,所以她也知道是如何截断的。
  她对医学的了解,成兰卿望而生畏。
  不对,为何现在才惊悚?
  在薛湄治好胡二腿的时候,成兰卿就应该感到惊悚。
  那可是断掉的腿。
  她猛然将茶盏砸在了地上:“为何是她?”
  这个瞬间,她也许有种“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叹,只是她不知道这个词,没办法准确表达。
  太子也很愤怒。
  他指着成兰卿说:“你让我在父皇面前丢尽了颜面。父皇现在责问我,我如何回答?”
  建弘帝就此事骂了太子一顿。
  其实,建弘帝是个非常精明的皇帝。他一边骂太子虚报军情,一边派人去江宁打听情况。
  他的情报,往往来的比太子和成兰卿的更快。
  于是,建弘帝便知道了,是薛湄在江宁控制疫情。
  “她什么都会,恐怕是医圣下凡。”建弘帝如此想着。
  一个人能拯救上百万人命,她不是神又是什么呢?
  这让建弘帝起了更想要留住薛湄的心思。不管付出什么样的代价,都应该把薛湄留在楚国。
  “她如果能在青阳县生活,就最好了。既是她自己的封地,又在楚国境内。她拥有至上的权力,也会庇护一方的百姓。”
  建弘帝不知道薛湄心里是怎么想的。
  总之这件事,建弘帝觉得,给薛湄立个生祠都不为过。
  她值得。
  事情也传到了梁国的京城。
  江宁年初时出了这样的大事,许明晟仔细写了奏章,讲述给皇帝和大臣们听。
  所有的人都捏了一把冷汗。
  江宁要是乱起来,边界不保,楚国和齐国有可能趁虚而入,当然,最怕的还是那些染了虏疮的人逃出来,把虏疮之乱扩散开。
  那时候,可能死了就不是江宁的百万人了。
  众人一想,都觉得遍体生寒。
  但是,成阳郡主回了趟江宁探亲,就把这件事扼杀在摇篮里。
  她既会治疗虏疮,也能让人防止虏疮,更清楚知道虏疮是如何传染给另外一个人的。这手段,让太医院的人,都大为赞服。
  皇帝还想说点什么,但是他明白,薛湄在江宁做了好事,是打着皇权的幌子,是给他树立了形象、拉拢了人心。
  若是他因此打压薛湄,朝臣们恐怕不会同意,寒了其他人的心。
  太皇太后戚氏也听说了:“这孩子就是胆大,一心为民。当初在匈奴的时候,也是她深入匈奴,斩杀贼首,教化了匈奴子民。现在,她又不顾危险去治疗虏疮。”
  太皇太后觉得应该大肆褒奖薛湄。
  但大将军王传回了信,意思是说,还是没必要把江宁发生过的事传开,以免百姓人心惶惶。
  众人这才意识到,大将军王人也在江宁。
  大家为他捏了一把冷汗。
  胡太皇太后同样挺高兴的,她对身边的人说:“每次成阳有消息,都是好消息,听得让人提气。看看,她现在连虏疮都能治了。”
  很是与有荣焉。
  萧明钰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快马加鞭往江宁赶。
  虽然家里的小妾们极力阻拦,说江宁那边可能还有天花病人,但阻挡不了小郡王的脚步。
  等小郡王人到了江宁的时候,薛湄已经乘船离开了。
  当权者知道她做了什么,身边的亲信也知道她做了什么,但江宁绝大多数的百姓都不知道。
  他们沉浸在平凡又安宁的日子里,柴米油盐,平安遂顺。
  薛湄很喜欢这样。
  薛湄要回去了,她答应了大哥。而萧靖承这次不能随她一起回去,他要回趟京城。
  两人便在江宁,暂时分开了。
  等小郡王赶到江宁的时候,薛湄人已经快到了楚国京城了。


第804章 薛湄的夸夸其谈
  二月初,楚国都城已经开春了,拂面的风柔软温暖。
  江堤旁的垂柳,泛出青翠颜色,倒映着碧水幽幽,一连串的水波荡开,而柳条同样款摆不息,水与柳都像是逐风嬉闹的孩子。
  薛湄踏上了码头结实土地,差点就要哭了。
  她对锦屏道:“我真不习惯在船上讨生活,一两次也就够了。时间久了,我这双腿不太像我的了。”
  锦屏抿唇笑。
  薛湄想着修竹快要生了,又想念戴妈妈做得鸡蛋面,归心似箭。
  大哥亲自到码头迎接。
  他神色平淡,不像是等候多时的。只是他的靴子湿了半边,一看就是久立码头所致。
  薛湄快步上前:“大哥……”
  大哥端详了她:“你可还好?”
  “挺好的,我带了很多江宁特产回来。”薛湄道,“大哥……”
  薛池打断了她喋喋不休,一指身后马车,示意她上车。
  薛湄撩起车帘,却见里面坐了一人。
  这人着红,是皇帝身边最受宠的大太监魏公公。
  薛湄倒也不是十分惊诧,只是她表现得好像意料之外:“魏公公。”
  “侯爷,这一路辛苦了吧?快上车,歇歇手脚。”魏公公笑容满面。
  薛湄:“……”
  她坐了一路的船,又要坐车。
  建弘帝迫不及待想要见见薛湄,询问她关于虏疮的种种。
  薛湄已经很疲倦了,还是打起精神应付,顺便在宫里吃了顿午膳。
  她跟皇帝说:“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