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医她千娇百媚-第2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进门是厅室,摆放着崭新家具,能待客用;两边是书房,摆放了案几和书架,堆满了书。
书架并不整齐,看得出有人翻阅过;而案几上也有用过的房四宝。
薛湄:“大哥,这是你的院子?”
“我平时喜在此处读读书。这是我给你准备的院子。”薛池道。
薛湄:“关键是我不爱读书。”
薛池:“……”
而后,他们俩上了二楼。
二楼上去便是梢间,平素可以做宴息处,里面是卧房,垂着绛紫色的门帘。
卧房帐幔用金钩挂起,床上堆满了满床的被褥与枕头,的确像是准备待客的地方。
往下一瞧,后院有一整排倒座抱厦,约莫十间矮小房舍,既可以做库房,也可以做下人房。
处处精致,有点双燕楼的意思。
庭院有个小小凉亭,前面还有个假山。假山左边种了好些翠竹,郁郁葱葱迎风而摆。
“……好雅致的地方,就是设计得不太合理,摆设太多了。”薛湄对大哥说,“这么大的院子,若是在夏阳城,足足可以住下一大家子。”
“咱们不是在夏阳城。”薛池道。
薛湄:“这倒也是。我有时候思维成了惯性,不懂欣赏。”
晚夕的时候,薛湄和锦屏就在这里住下了。
仍是没有丫鬟。
玉忠跑了好几趟,把该送的东西都送了过来;锦屏和薛湄动手,一起铺床叠被,终于能踏踏实实睡一觉了。
翌日早起,锦屏说要去厨房端早膳,薛湄也想去看看,跟她一起。
结果,她们俩遇到了薛池自己打扫抄手游廊。
他着素白深衣,看上去超脱无尘。扫帚在他手里,也是轻盈无比。片刻功夫,他就把整个游廊给打扫干净了。
大哥的财产,不至于买不起下人。
在封建社会,人也是商品。水灵灵健康的小丫头,几两银子可以买一个;中年健壮的仆妇,可以买也可以雇佣,每个月的月钱也不过一二两银子,不够富贵门第一顿饭钱。
大哥特立独行,要么是做秀给其他人看,要么就是不信任下人,恐怕有眼线混进来。
想想曾经他的西院、他的双燕楼,都是固若金汤。
“大哥,哪里吃早膳?”薛湄招呼了声。
薛池:“我打算扫完地去请你,早膳已经准备妥当了,就在拜月亭吃如何?”
亭子在西跨院和正院中间。
这个时节,说冷倒也不是很冷。只不过在外面亭子里吃饭,肯定不舒服。
“去大哥那边吃吧。”薛湄道,然后她对锦屏道,“你直接去厨房吃。”
锦屏道是。
早膳倒是很丰富,各色糕点——多部分的糕点都是用米粉做的,并非梁国那样的面粉。
比如说三鲜饺子,就是用糯米粉做了外皮,晶莹剔透;里面的三鲜颜色秾丽,让人食欲大开。
粥则是洁白的米粥,里面加了点糖。
薛湄吃了一顿鲜甜无比的早餐,自己的胃口得到了极大安抚,心情顿时很好。
她吃得开心,薛池也高兴:“还担心你吃不惯。”
“其实吧,我一直觉得早餐就是要甜甜的。”薛湄笑道,“我甚至觉得,任何菜不放糖都是邪恶。”
薛池微微眯了眯眼睛,有点警惕看着她:“菜放糖?就像你把肉包子拿去烤那样折腾吗?”
薛湄:“……”
你对我的鲜肉月饼到底是有多大的怨念?
薛池担心江城的早膳太过于南边,薛湄吃不惯;而她来的第一顿,肯定要用当地特色招待她,吃个风味。
他还让人准备了鸡丝面,等薛湄抱怨早餐不好吃的时候再端上来。
没想到,对薛湄而言,江城仍是不够南。
依照她的生活习惯,齐国才是她的故土。
想到这里,薛池心中突然一顿,怀疑自己探到薛湄的秘密了。
就在他们兄妹用早膳的时候,玉忠急匆匆进来:“主子,有客人到了。”
第596章 薛湄的别名
听说有客,薛湄打算起身离席。
薛池却道:“这么早来我这里,多半不是为了看我,而是为了看你。”
薛湄:“我?”
“昨日十七公主在这里遇到了你,恐已经有人知晓了。”薛池又道,然后他问玉忠,“可是大皇子来了?”
大皇子就是曾经的太子,薛池的兄长,也是他最坚决拥护的主子。
“是。”玉忠回答。
薛池:“请大皇子进来吧,我就不出去迎接了。”
玉忠道是。见薛湄看向了他,他冲薛湄点点头,示意她别怕。
薛池又对薛湄道:“你身份应该如何安排,你自己可有想法?”
“就说我是你义妹,不好吗?”薛湄问。
薛池:“倒也可以。不过,我得给你安排一个身份。你外出游历,化名什么?”
薛湄笑起来:“白潇潇。”
薛池:“……怎么叫这个名?”
“我们刚到楚国,在江上遇到了一支船队,他们有个歌姬生得美丽,歌喉清脆绵转,她就叫白潇潇,我觉得很好听。”薛湄道。
薛池:“……”
所以,他一听就觉得这名字风尘气很重,不是他的错觉。
这就是个风尘名。
他看着薛湄,一言难尽;而白潇潇女士,对自己这个附庸风雅的假名字,非常满意,恨不能时刻挂在嘴上。
“不要叫这个了,叫萧白吧。”薛池随口道。
薛湄一下子就想到了萧靖承。
她神色略微有点了变化,道:“萧是梁国国姓,直接叫这个,不引人怀疑吗?”
远远的,传来脚步声。
薛池没空解释:“回头告诉你。”
他话音刚落,院门被推开。
玉忠前面领路,带进来一位中年男子。
男子着象牙色素面绸缎深衣,身材修长。他鬓角乌黑,浓密头发束冠。头冠是赤金镶珐琅盘螭金冠,阳光下光芒熠熠,衬托得他容光焕发。
他有双和薛池酷似的眼睛,眼窝深陷,有种别样的英俊;肤白无须,若不是眼角一点细纹,倒也看不出年纪。
瞧见了薛湄,他先是放眼端详了一瞬,这才冲她略微颔首。
薛池走上前:“皇兄。”
大皇子姜琷搀扶了他:“免礼。听说你府上来了贵客,我一大清早过来,不打扰你吧?上午和下午都有事,恐怕抽不出空。”
“不打扰。”薛池道,然后他冲薛湄招招手。
薛湄就信步上前。
大皇子这个时候,细细打量她,觉得她行走间带着几分吊儿郎当,是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气势。
他知道她是谁。
若不是惊才绝艳的成阳郡主,也不会值得大皇子忙里抽空,一大清早赶过来。
“皇兄,这位是萧左卫的义女,从前就认得。萧左卫去世之后,托我照拂她。她近日投奔,以后可能要在京里生活一段时日。”薛池脸不红心不跳,说谎非常自然。
薛湄一眼就看穿了大皇子眼中的拉拢之意,知道早有人把自己身份泄露出去了,故而她也懒得装腔作势,直接和他见礼:“民女白潇潇,见过殿下。”
薛池:“……”
所以,你死活都要用这个名字吗?过过瘾很爽是吗?
姜琷:“……”
他见自家九弟像被雷劈了,忍俊不禁,故意问薛湄:“你是萧左卫的义女,怎么姓白?”
“义女啊。给他做女儿,没说把祖宗也卖给他。”薛湄道。
姜琷:“……”
不知为何,他突然觉得薛湄这是对他招揽的拒绝之意。
她到底是梁国人,不会叛国的。
她在梁国倒了霉,但她的本事不会丢,她不管走到哪里,都可以令一帮百姓信任她、崇拜她。
她是个很好的帮手。
“不要胡闹。”薛池低声呵斥。
薛湄笑起来:“同殿下说笑了。我其实叫萧白,只不过喜欢白潇潇这个假名,所以胡乱说的。
殿下,您觉得我叫萧白好听,还是叫白潇潇好听?”
萧白,这个名字简单得有点敷衍,就像家里养了只猫,主人家过耳不过心,随便取的一个名字。
而白潇潇嘛,那就是主人家从外面买回来一个妖艳的歌姬或者舞姬的名字了……
都不算好听,只不过白潇潇这个名号,在上流社会是真不能入耳,会被人嘲笑的。
背地里恐怕就会说,她其实是庄亲王养的歌女。
“……有名有姓,自然更好听一点。”大皇子姜琷道,“萧姑娘觉得呢?”
薛湄:“……”
在这个瞬间,她觉得自己跟姜琷道不同不相为谋。
大哥可以说她,就像后世女孩子的衣着,她穿个吊带裙出门,她大哥骂说她,攻击她的品位,这是爱护;外人也如此,就仅仅是羞辱。
立场不一样。
薛湄没有任何表露,含笑看了眼自家大哥。
薛池:“你先回去吧,我跟皇兄有话说。”
薛湄道是,离开了正院。
她回到西跨院的时候,锦屏正在门口,给几盆秋菊浇浇水。
“大小姐,厨房里有好些人,约莫十几个吧。听说后花园也有好些丫鬟们。可能是大少爷不信任他们,要考验这些人,故而没放出来。”锦屏道。
薛湄点点头。
肯定是这样的。
锦屏又问她早膳吃了什么,还跟薛湄抱怨说府上早餐太过于甜腻。
闲聊几句,说起了大皇子。
“……他很老了吧?”锦屏问。
今年是楚国建弘五十八年,也就是皇帝登基58个春秋了;身为皇长子的姜琷,应该是块四十了。
“他保养得不错,看上去也就是三十出头。”薛湄道。
中年男子,哪怕被囚禁在岭南,他也是个韶关王,并非普通囚犯,自然不用风餐露宿。加上他英俊、没发福,说他二十八九也有人信。
“他跟大少爷长得可像?”锦屏又问。
薛湄:“有点像。他们估计都像皇帝,说起来,我还是蛮想见见楚国的皇帝。”
楚国皇帝,不能算是个传奇人物,但他的一生是很传奇的一生。
他做了五十八年皇帝,其实他今年也才五十八岁,因为他刚刚满月就登基了。
小皇帝的下场都不会太好,一般都是幼年“夭折”的命运,要给真正的实权人物让路,但楚国的建弘帝却一直活到了不惑之年。
在这个过程中,有个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事,是薛湄游离楚国,听过最励志的故事了,没有之一。
第597章 成阳郡主是神女
薛湄游历楚国,听过很多故事,其中一个就跟楚国现在的皇室有关。
当然,民间为尊者讳,有些事情并不会传得很邪恶,说起皇室多半都是比较正面的。
他们就说起了去世的皇太后,也就是建弘帝的母亲。
建弘帝并不是凑好满一个月就登基,而是二十八日大。
一个二十八天大的奶娃娃,他的母亲也是才十八岁的皇后。
先皇去世的时候,刚刚二十岁,是突发疾病,没人知道他到底什么病死的。
当时,后宫除了皇后,还有四妃。
这位十八岁的皇后——她儿子登基之后她是太后了,是个天生的政治家。
四妃都是望族女,她很了解她们的脾气,一个个拉拢、利用。
在内,她依靠四妃;在外她依靠皇帝的胞弟,当时也才十六岁的谆王,教导他如何联合几大门阀为皇族所用。
她该卖惨的时候就卖惨,该强势的时候就强势;在皇帝三岁的时候,朝堂上各大势力分工合作,有条不紊。
等皇帝到了十岁,太后就开始分化整个朝堂。她首先拿四太妃开刀,利用她们各自的心思,让她们争斗了起来。
谆王辅助之下,门阀间十年恩怨,都积累到了一定程度,最终楚国差点自我覆灭。
好在这位太后娘娘既有手腕,又有运气,小皇帝肯听话又争气,跟太后一样是个聪明人,故而他们母子最终掌握了整个朝堂。
在建弘帝十七岁的时候,太后借口自己眼睛不太好,不再垂帘听政;离开之前,她还把谆王安排去外地治水,让他五年不要回京。
五年之后谆王再回来时,朝堂上皇权已经在皇帝手里了。
当然也还是有掣肘,没有哪个皇帝可以随心所欲。皇帝跟朝臣、跟望族之间,总是各种拉锯。
建弘帝不能说算个明君,但好歹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
他父亲暴毙,导致他很担心自己哪一天也去了,后继无人,就像他当初那般凶险,故而他生了很多儿子。
后来,这些儿子他自己都不太认识了,就比如说九皇子姜瑾,他几乎都忘记了还有这么个孩子。
薛湄觉得大哥有点可怜。
大皇子姜琷对他有无感情?毋庸置疑,兄弟之情肯定是有的。但有多少,这个说不准,皇家的感情往往很畸形。
薛湄跟锦屏闲聊时,大哥也在跟大皇子姜琷闲聊。
大皇子被贬去韶关的时候,他母族差点被皇帝连根拔起,那时候他并没有封号,只是个废太子。
现在他回来了,皇帝也没着急给他封号。
朝臣们都在等待,以为皇帝要重新起复这位废太子。
大皇子的母族袁氏,曾经是侨姓望族之首。
在两百年前,楚国是从中原迁过来的,当时北方匈奴闹得特别厉害,没办法镇压他们,只得迁走。
跟着皇室一起到江城的,很多都是当初的望族,从那时候开始,他们就是有钱有势,声望遍布天下。
后来,他们被称为“侨姓望族”,就是他们是更尊贵的北方望族;当地也有很多楚姓望族,却因为是本地人,被豪门称为蛮子,总是低人一等。
大皇子的母族袁氏,是侨姓望族之首。袁氏一门四宰相,家族历史上做过官的高达一百二十四人;手里还掌握了楚国的二十万兵权。
试想一下,皇帝在他母亲的影响下,一生都在提防望族,他能眼睁睁看着袁氏如此做大?
所以,杀皇后、废太子,重创袁氏,逼迫袁宰相告老、逼迫袁家让出兵权,甚至大将军自尽,整个袁氏退回绵州,此事才收场。
废太子和袁皇后很容易翻案,因为当时按在他们身上的罪名,很多都只是皇帝想要强加给他们的。
“……绵州的袁氏,现在是我大舅舅当家做主。”大皇子对薛池道,“我一直派人跟他们接触,没有得到回应。”
“十年前袁家血流成河,大哥也要体谅他们,他们是害怕了。好不容易保存了一点薪火。”薛池说。
大皇子冷笑了下:“他们并没有元气大伤,当时只是推出我三舅舅和四舅舅,成了替死鬼,以及我们母子。”
薛池不言语了。
“他们只是蛰伏了,势力还在。我跟他们接触,他们一直不理,不过前些日子终于给我回信了。”大皇子道。
薛池:“怎么说?”
“他们已经派人来了京城,会暗地里跟诸族联系,替我铺平道路。”大皇子道,“我复位太子,指日可待。”
薛池:“恭喜大哥。”
大皇子摆摆手:“还是不够,咱们十年错失了太多机会。现在老五、老六都起来了,他们一个个靠山雄厚。”
说到这里,他又忍不住笑起来,“不过,我有你这个帮手,就足有胜算。你果然很厉害,把成阳郡主招来了。这可是神女,有了她,咱们定是胜券在握。”
薛池一直很平静,听到这里,抬眸静静看着大皇子:“大哥,她不是来帮你的。她只是来投奔我的。”
“我知道。她帮你,就是帮我。”大皇子立马道,“你我兄弟一体,没了你,我什么也不是。”
“大哥不要妄自菲薄。”薛池道。
“我说的是实话。”大皇子笑道,“这个世上,只有你不会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