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神医她千娇百媚 >

第242章

神医她千娇百媚-第242章

小说: 神医她千娇百媚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需要做事,帮忙搭建雪屋。
  葛刺部的人投降十五天了。
  薛湄也见了他们的首领。
  这十五天内,他们没有再死一个人,也没有再死一只羊。
  薛湄甚至带着自己的徒弟们,给他们处理冻伤的地方。
  又过了几日,草原上再次开始下大雪。
  薛延驼部的人就是冒着这样的大雪,也来投降了。
  在过年之前,草原上所有的残部,都聚拢到了督抚司,一起过这个冬天,都归顺了梁国人,上缴了他们的武器。
  只有贺兰部的一小队人马还在逃。
  并不是说贺兰部的人少,而是他们的大将背叛了小贺兰将军,自己带着人马来找扎合干了。
  逃掉的那一部分人里,只有不到三千人马,牛羊牲畜也不算多。首领是小贺兰将军,听说他的儿子们都冻死了,毕竟是小孩子。
  他把自己父亲、儿子的死,都算在梁人身上,要跟梁人不死不休;而在他身边的,还有一个梁人,就是廖真。
  薛湄让扎合干不用管。
  一场战事、一个冬天,匈奴人从十几万降低到了五万。
  剩下两三千再逃。
  他们冻死、饿死的人,是战争里牺牲掉的人数总十倍。
  冬天的牧草少,这些人都聚集在王庭附近。
  薛湄教会了他们如何搭建雪屋,如何合理利用家畜,如何烹饪;她也教会了他们硝制皮草、提炼胭脂盐、纺织羊毛线。
  不过,她没有教他们如何用爬犁和雪橇。
  “总要留一手。”薛湄如此想着。
  信任不能毫无底线,否则迟早要养虎为患。
  匈奴人非常尊重她。
  待雪屋开始滴水,草原上的气温真正回暖的时候,已经是二月初了。
  三月,匈奴人开始宰杀牛羊,织造皮草、肉干,准备迎接他们的第一次贸易集市,希望可以换来更多的好东西。
  就在大家分散开来的时候,萧靖承再次带兵进了荒原,要在第一次通商贸易的时候,抓到小贺兰将军。
  虽然贺兰部早已不成气候了。


第567章 彻底消灭匈奴
  萧靖承在督抚司的营地帐篷里,正在跟扎合干交代事务。
  他们又换了个地方居住。
  冬天建造雪屋的牧场,现如今雪屋都融化了,湿润得厉害。
  帐篷要搭建在更干燥的地方,故而扎合干带人挪换了场地。
  冬天过后,匈奴人会宰杀一批牛羊,只留能怀孕的雌性家畜,给它们提供更充足的水草,孕育出更多的小崽。
  萧靖承这次来匈奴,是打算率部攻打贺兰余孽。无论如何,他这次都要歼灭贺兰部,不能再任由他们流窜了。
  距离第一次通商,还有半个月,萧靖承也不急。
  “每个部落,只要愿意保留自己的姓氏,便可以过来,找我的书官盖上书。”萧靖承道。
  此事他考虑了一段时间,决定参考中原乡下的管理办法:赐姓。
  比如说同罗部,扎合干虽然是督抚大将军,也是首领,但他手下有十几户贵族,他们并不是都姓同罗。
  同罗部就是由扎合干和他的手下的部众组成的。
  当初这些贵族率领自己的几百人投奔同罗部,聚集而生活,一起挨过战争与寒冷。
  现在战争停了,匈奴灭国了,他们也有了应对寒冷的办法,不少贵族肯定活络了心思,想要带着自己的奴隶和牲畜,单独过日子。
  萧靖承对此乐见其成。
  他之所以赐姓,就是为了防止他们抱成一团。
  中原两姓之间,界限非常明确,甚至到了泾渭分明的程度。有些成仇的,就是世仇,能代代把仇恨传递下去。
  姓氏,彻底把匈奴人分开,让他们变成一个个几百人、上千人的小部落。
  部落越小,打仗的可能性就越小,他们想都不会有这个想法。
  通商的时间长了,他们得到中原的东西越多,也许会想要从匈奴荒原上迁出来,融入到梁人里。
  萧靖承希望这一天能发生。
  “大帅要给我们赐姓?”扎合干这个憨憨,是草原上的一头猛兽,只有力量没有脑子。
  他阅历又很浅。
  梁人的这些弯弯绕绕,他没搞明白。但是他知道,拥有姓氏的匈奴人,就等于拥有了身份,是很尊贵的。
  这是大帅敬重他们。
  扎合干把消息传递了出去。
  精明睿智的老者,一眼就看透了萧靖承的本意。但架不住每个人权欲熏心,都想要得到自己的姓氏,成立自己的部落。
  恢复姓氏,得到承认,就意味着权力。
  很快,往督抚司登记了五十七个姓氏。也就是说,从前匈奴的七八个部落,每个部落又分成了七八份。
  拥有姓氏的,都是贵族,他们自己就有牛羊,也有奴隶。当然,还有平民愿意追随他们,做他们的奴隶。
  这种奴隶比较自由,不想做的时候可以离开。有没有本事离开,又是另说了。
  办完这件事,萧靖承打算领兵出发,薛湄也很想去,因为她想要找寻野牛。
  春天来了,荒原上的野牛群也是一大祸害。若是能驯服它们,就是财富了。
  “野牛很危险。”萧靖承道,“留点事给他们做,否则他们真的不成气候了。没过几年,又要咱们兴兵。”
  薛湄:“……”
  萧靖承不同意,她沉吟再三,也觉得没必要去,就把此事丢下了。
  他刚刚整合了人马要出发,突然有信使前来,急急忙忙跑到了他跟前:“大帅,大帅您快去瞧瞧。”
  薛湄也很好奇。
  他们骑马出了营地,就瞧见几名衣着破烂、褴褛不堪的匈奴人,捆绑着两个人,正在往督抚司这边来。
  萧靖承身边跟着的将军,一眼就认出来了,神色一喜:“大帅,是贺兰部的。”
  捆着的两人,正是贺兰部的小将军和廖真。
  萧靖承心情也不错。
  薛湄回京,正好需要一件事来让皇帝消消火。廖真逃走的事,皇帝至今都觉得是屈辱,抓住了他,可以给薛湄逃过一劫。
  萧靖承翻身下马。
  贺兰残部只剩下不到三百人,捆绑着贺兰小将军的人,梁国官话说得很流畅,给萧靖承跪下磕头:“是他害死了我们的妻儿老小,害死了我们的牲畜。
  大帅,我们只是无辜的部众,一切以主人的意愿行事。求求你收下我们的诚意,放过我们这些可怜的人吧。”
  萧靖承让他起来。
  “你能主动来降,省了我兴兵讨伐,很识时务。”他冷冷道,“你们的礼物我收下了。你是贺兰部的扎儿浑陀吧?”
  那人跪地更虔诚:“是。”
  “扎儿浑陀,你也是匈奴叫得上名号的大将,不要像狗跪在我前面。起来,带上你的部众,今后过太平日子吧。”萧靖承道。
  扎儿浑陀见他句句不提自己叛变主人的话,心中大喜。
  他来的时候,想了很多。
  他有两个儿子也在这批人里。再逃下去,他和他的儿子们全部都要跟着贺兰小将军一起死。
  匈奴人非常忌讳背叛主人。
  就像扎儿浑陀,假如他是带着贺兰小将军去投降其他部落,部落首领第一个会斩杀他,因为叛徒不值得信任。
  他也是做好了必死的打算,给剩下三百人谋个生路。
  不成想,梁国的主帅却根本不提,好像不把他的背叛当回事。
  贺兰小将军不停叫骂。
  他的脸可能是冻伤了,半边面颊乌黑,看上去有点恐怖。
  “萧靖承,你会不得好死!你手上多少匈奴亡灵,还敢在我们的荒原上行走,天神不会放过你这个罪人!”
  他又骂扎儿浑陀这个叛徒:“叛徒是没有好下场的,梁人一定会活活剐了你。你居然偷袭自己的主人,你这只疯狗!”
  萧靖承充耳不闻。
  贺兰小将军从前自负英俊,还在薛湄跟前献殷勤,每次看到她都很使劲,是打心眼里喜欢她的模样。
  现在,他看也不看薛湄。
  一旁的廖真倒是很安静。
  廖真这段日子又黑了些,倒也没更消瘦。他跟着贺兰部逃命,日子过得居然还凑合,可见他也是有些能耐的。
  他定定看了眼薛湄,然后露出一个冷笑。
  他的笑容,意味深长:“郡主还好吧?”
  士卒推搡着被捆得结结实实的他,廖真的笑容更添了几分阴刻。
  “我自然很好,有劳你挂念。”薛湄笑道。
  廖真的冷笑更甚:“是吗?单于临死的时候,给郡主的礼物,郡主还喜欢吗?”
  薛湄眨了眨无辜的大眼睛,一脸茫然:“什么礼物?”
  廖真:“郡主真会伪装。什么礼物,郡主不清楚?”
  “莫要神神叨叨的,我的确听不懂。”薛湄笑道,“单于跟我打算洞房的,然而他动作太慢了,我就一刀杀了他,他估计还没来得及给我礼物……”
  走在前面的萧靖承,重重咳嗽一声。
  薛湄笑道:“不说了,大帅不高兴了。”
  廖真:“……”
  在这个瞬间,廖真不知薛湄所言是真是假。


第568章 牛黄
  四月初的集市,非常热闹。
  梁国京城来的商贩们,约莫有两百多人。
  这可比白崖镇的将军们想象中多多了。
  “我还以为能来二三十人,就算不错了。”成湛很感叹,“怎么一口气来了这么多?”
  有人知晓内幕,跟成湛解释:“这还是朝廷限制了人数,否则更多。”
  “为何?”
  “安诚郡王带回去的皮草与腌肉,听说大卖。他短短一个冬天,获利上百万两。”
  成湛倒吸了一口凉气:“疯了不成?”
  薛湄很清楚内幕。
  她对成湛道:“小郡王将近十年铺陈了庞大的生意网。他不是光某个店铺在卖货,而是有很多的人会帮他推销。
  比如说锦绣坊,就是京城的潮流。锦绣坊里卖皮草,若是大家都有了,哪个贵妇、千金小姐没有,过年就别想出门了。”
  成湛:“……这也太夸张!”
  “女眷们攀比的往往就是这些,特别是大家身份地位都差不多的情况下。谁家买不起,就是自曝其短。”薛湄说。
  锦绣坊有这个能耐。
  皮草换到其他的铺子,贵妇们估计还要嫌弃它累赘呢。
  有了这个名气,是小郡王十年如一日的经营所得,故而这个钱,也只有他能赚,其他人没资格。
  薛湄很羡慕。
  “皮草打出了名声,听闻匈奴人手里的皮草非常廉价,一本万利的事,你做不做?”薛湄问,“辛苦一趟,赚个上万两银子回去,你怕苦吗?”
  成湛:“……”
  说得他都有点心动了。
  盐和铁是绝对的官营;粮食的话,可以打擦边球,特别是这些年风调雨顺,朝廷管束得没那么严格,尤其是粗粮。
  故而,大梁国的商队带来了粗布、茶叶和麦米。
  钱不行,匈奴人还是以货易货,他们不要现钱,只要东西。
  匈奴人几乎不会织布,也不种植棉花,不养蚕,没有布的原材料;现在纺织羊毛线,到底和粗布不同。
  他们对粗布和茶叶是绝对的需求;麦米也需要点,却不是很着急。
  匈奴人拿出来的,是一张张上等皮草。这次除了羊皮,还有各种野兔皮,颜色与花纹更繁复,不少商贩看得眼睛都直了。
  他们带过来的货物,还以为至少要十天才能交易完,不成想三天就差不多了。
  “……下次,还要这个……这个布!”扎合干拉着安诚郡王府的管事,把油布拿出来,反复跟他说。
  油布就是桐油浸泡过的布,防雨防潮,这是小郡王的。
  小郡王自己没来,只让管事的带了些货物过来。
  他还给薛湄带了不少礼物,以及一封非常厚的书信。
  信里说遍了京城的流言蜚语。
  薛湄不在的这一年半,京里发生了很多意想不到的事。
  看完了之后,薛湄把信给烧了。
  小郡王要的皮草、胭脂盐,薛湄让扎合干挑了最好的给他;至于小郡王送过来的油布,是制作帐篷的极好材料,扎合干全部换了下来。
  扎合干还拜托小郡王的管事,等九月份的时候再给他们送一点。
  这个月的通商,办得非常顺利。
  匈奴人换取了他们所需要的,价格上很公道,至少和从前相比,对他们大大有利;而梁国商贩们,以便宜价格换取了荒原上珍贵的皮草,个个也心满意足。
  四月中旬,扎合干带着部众,重新开始放牧了,一年中最重要的几个月已经到了。
  这个时候,萧靖承要班师回朝了。
  距今为止,他十三年的戍守生涯彻底结束了;他来的时候才十五岁,虽然个子高,却单薄消瘦,如今是大人了,眼瞧着就二十八了。
  他的肩膀比从前更宽阔、坚毅,可以扛起山河,也能扛起薛湄。
  从今之后,再也没有了“匈奴”,白崖镇的兵力,甚至整个布防都会改变,绝大多数的人都要离开这里了。
  萧靖承是第一个走的,他要去京城,替他们安排好退路。
  当然留下来也有好处——一年两次的通商,油水很丰厚。
  只是军功再难得了。
  萧靖承想了想,也许陈木兴愿意留下来,毕竟他已经封了子爵,官位和爵位都没有再升一步的可能性,还不如留下来做个土皇帝。
  今后的白崖镇,可能是个很舒服的地方。
  薛湄要回去,这个消息让同罗部的人很伤心。
  现在同罗部只剩下两千人了,因为其他人分别跟着他们同姓的首领,往其他地方扎营去了。
  “郡主,你还回来吗?”扎合干差点要哭了。
  扎合干的妻子,脸上仍带着几分少女稚嫩,也问薛湄:“郡主,你能不走吗?”
  薛湄笑着对他们道:“白崖镇的守军,一直都会照顾你们的。”
  扎合干:“那每年通商的时候,我让人寄东西给您。”
  薛湄笑了笑:“再说吧。到时候未必能寄给我。”
  扎合干不懂这个话。
  薛湄就跟他们说,有缘再见。
  彩鸢和锦屏收拾东西。
  薛湄临走的时候,又去找了扎合干:“我去年就让你收集的东西,已经收集了多少?”
  扎合干差点把这茬给忘记了。
  他让部下负责的。
  他去问了,已经收集了八斤左右,全部都是上好的。
  “……这么多?”薛湄很吃惊,“这得杀了多少牛啊?”
  “都是大家宰牛的时候留下来的,约莫一万多头。”扎合干道。
  薛湄:“……”
  她拿在手里,感觉沉甸甸的。
  鬼戎的财产、扎合干替她收集的、将近八斤的牛黄,应该算是薛湄此行最大的收获了。
  她把牛黄给卢殊看。
  卢殊问她:“这个有什么用?”
  “傻孩子,这是入药的。一种药叫安宫牛黄丸,它会让你名满天下。”薛湄笑道。
  卢殊诧异:“给我的?”
  “你不是想做官吗?”薛湄还记得他来边疆之前说过的话,“我带你来白崖镇,就是给你刷资历的;同时,我还要让你的名气无人能敌,这样你才可以做到太医院院判。”
  卢殊:“……”
  他像是立在了海边,望着波澜壮阔的海面,他的心宽阔、豪迈又温暖。
  “我来的时候就在想,这趟无论如何也要多弄点牛黄回去,没想到这样顺利。”薛湄又笑道。


第569章 送花
  来白崖镇的时候,薛湄带着自己的护院、丫鬟和卢氏兄弟,走得低调而孤单。
  回去时,便是大队人马。
  萧靖承这次回京,带六千精锐骑兵,其中还有薛湄的五弟薛润。
  用薛湄自己的话说,五弟就是刷阅历的。他已经有了军衔,带着他回京,塞在京城守卫军里,慢慢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