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神医她千娇百媚 >

第235章

神医她千娇百媚-第235章

小说: 神医她千娇百媚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扎合干捡了起来,有点沉手。
  粗布包裹着。
  打开粗布,是一张柔软洁白的羊皮。和匈奴的羊皮不同,这张羊皮上保留了非常完整的毛发。
  这种毛发细软而密,就好像是刚刚落地的羊羔的毛。
  而羊皮里面包裹的,是一块皱巴巴、干燥的东西。闻了闻,才知道是牛肉,但不同于扎合干见过的牛肉。
  “……这是羊羔皮?”他终于开口,嗓子有点哑了。
  “准确说,这个叫仔羔皮,皮薄毛短。你知道在梁国以南的楚国、齐国,他们冬天没有北方冷。
  故而,楚国、齐国,甚至梁国南边的贵妇人们,需要美观、昂贵的皮草,却又不需要太过于厚实的。
  这样的一件皮草斗篷,可以卖到上千两银子,换成粮食的话,大概足够买两千石。
  一石粮食,够一人吃两个月的。当然,你们可能买不到这样便宜的粮食,但是一千石应没问题。
  做成一件皮草斗篷,约莫需要五只母羊怀的崽崽,就可以养活两千人一个月。你们手头有多少母羊,又有多少人口?”薛湄问。
  扎合干张大了嘴巴。
  他算数不行。身为部落首领,人数太多了他都数不过来,何况是如此复杂的?
  他只是听懂了几个关键词:五只怀孕的母羊,养活两千人一个月!
  “这……这是何时的羊皮?”扎合干怔愣愣的,忘记了该说什么,只是拿着那羊皮不松手,当宝贝一样,“它上面的毛怎么不掉?”
  这就是硝制皮草的手艺造成的。
  如果没有熟制,皮草上面的毛很容易脱落。
  当然,皮子是皮子的价格,不是说皮子就不值钱;但是皮子永远卖不出皮草那样的高价。
  皮草的硝制,在元朝就有了,明清时候发展很成熟,但华夏直到建国后,熟制皮草工业才得到完善,之前都是小作坊。
  跟中医一样,那些技术是私密性的、家族性的,慢慢就失传了。
  大家啥东西都要当宝贝藏起来,不传给外人。
  “我可以教给你办法,让你熟制这样的皮草。不仅仅是羊皮,荒原上成灾的野兔皮、灰鼠皮,都可以硝制,拿出去卖高价。”薛湄道。
  扎合干听到这里,眼神又是一黯。
  “可是,我们出不去。”
  “所以,我需要你臣服。到时候,梁国会在白崖镇建立商道,每个月定期举行市集,外面的东西进得来,你们东西卖得出去。”薛湄说。
  扎合干很警惕看着她。
  薛湄又让他吃这个牛肉。
  草原上风干的牛肉,的确可以直接吃。但是这块牛肉,居然放了盐。
  盐是战略物资,是昂贵至极的。
  “放了盐风干的牛肉,可以长时间保存。你们匈奴人的习惯,是秋天屠宰一次牛羊。
  很多东西浪费了,我知道。有了这样的风干技术,你们能保存更多的肉过冬,就不会饿死了。”薛湄说。
  秋天宰杀牲畜,是因为即将过冬,牧草不足,需要保留下最强壮的牲畜,确保它能熬过冬天。
  这样,明年一整年才有希望。
  而且,杀掉的牛羊要制成皮子,只有秋天的气温适合。等到了冬天,滴水成冰,那时候宰杀的皮子根本没办法处理,全部浪费了。
  吃不掉的肉,总会浪费一部分。若是冬天宰杀,肉放在外面一会儿就冻硬了,倒是能减少损失。
  然而无法两全。
  薛湄却提供了一个两全办法。
  扎合干欲言又止。
  “盐从哪里来?”他问薛湄,“梁军知道了我们的盐湖,他们会抢了去。”
  “可以用胭脂盐。”薛湄道,“这种粉红色的盐,拿出去卖也卖不到高价,没人敢食用。
  不过,我可以给你作保,这些盐营养更丰富。用我的办法提取,就不会有毒。”
  扎合干站了起来。
  他是高大个子,看着薛湄的时候,虽然隔着囚笼,也显得他居高临下。
  “郡主,你是上苍派来拯救我同罗部的吗?”他似真的有点疑惑,“为何你总是想救我们?”
  “我有能力,就想要显摆一下。”薛湄道。
  扎合干可能没听懂显摆为何意,愣愣看着薛湄。
  薛湄起身走了。
  扎合干不知道自己的儿子和妻子现在被关在哪里。不过,成阳郡主肯来说服他,意味着他们还活着。
  如果不顺从梁国,后果是什么,扎合干能想到。
  会死更多的人!
  可能同罗部的所有人都活不下来。
  若是顺从,其他部落会骂他是叛徒、懦夫,但是他可以保全那些壮士们的妻儿老小。
  扎合干没有读书,不知道中原人说的忍辱负重,但是他决定做懦夫了。
  郡主给的这块羊皮、这块牛肉,是最好的说辞,扎合干看到了希望,他被说服了。


第551章 郡主砍下的?
  攻下匈奴王庭,活捉同罗部首领扎合干之后,萧靖承此次出兵,可以暂做一个停顿、修整。
  薛湄在军医营忙碌。
  她和卢殊一起,给那些重伤患者重新做缝合。
  萧靖承派了贺方过来找她。
  “大帅让郡主把东西送过去。”贺方道。
  这话,旁人可能不懂。
  薛湄点点头:“知道了,我马上来,你先回去吧。”
  她换下了手术服,洗手、更衣,然后从空间里拿出匣子。匣子在空间里不会变质,故而也不发臭。
  薛湄捧在手里,进了主帅大帐。
  帐内已经有七八名将领,都是这次进攻的主力,也是萧靖承愿意提携的人。
  陈木兴也在。
  看到薛湄时,陈木兴冲她点点头,态度热情又不失恭敬。
  陈微箬一事,保全了他的名声、他女儿的性命,他对薛湄和萧靖承感激不已。心怀这等感恩的大将,他将会是萧靖承最好的接班者。
  成湛也在。
  萧靖承招招手,让薛湄到了跟前。
  他对众人道:“这次攻打匈奴,诸位都会在我的请功薄上。军功平分,你们可有意见?”
  大家自然没什么意见。
  有人说话了。
  “大帅,咱们放跑了鬼戎,也没抓到葛刺部的大将和贺兰部那对父子。只抓住了一个同罗部的小孩子,恐怕将他送回京,也换不到朝廷的嘉奖。”
  他们到王庭的时候,王庭的人马,聪明的已经在撤离了。
  萧靖承之所以烧了金顶大帐,是因为他们一进来,发现大帐内空空,人与物都搬空了。
  贺兰部的父子最终还是闯进了金顶大帐,发现不对劲之后,带走了鬼戎的尸体,没有留给萧靖承和梁军。
  若是白崖镇的士卒们知晓,恐怕会泄气,故而萧靖承一把火烧了,继续追击。
  现在只抓了个扎合干,尚且不是谈论军功的时候,不知大帅怎么突然要提此事了。
  “咱们没有放跑鬼戎。”萧靖承看了眼薛湄。
  薛湄把匣子放在他面前。
  他轻轻拍了拍。
  所有人的视线,都落在那匣子上,不明所以。
  “装了什么?”
  大家都在猜疑。
  然后,萧靖承打开了匣子。
  鬼戎死不瞑目的脸,突然闯入大家的视线,哪怕是久经战场的老将军们,毫无防备之下也是后背一僵。
  “……这是鬼戎!”成湛先回神,声音差点劈叉了,震惊又激动。
  这些将军们不讲究了,一个个凑上前。
  是鬼戎的人头,有点凉、有点腥,但是不臭。
  血凝固了,头颅的皮肤呈现灰白色。
  的确是鬼戎,他们都见过的。
  怪不得匈奴人根本不打,就连兵强马壮的贺兰部也直接逃跑。
  因为群龙无首,防止自己人踩踏自己人,最好的办法是先撤离,再慢慢商量处个对策,而不是留在原地乱成一团。
  “我们要发了!”另一名将军没什么城府,把大家的话说了出来。
  有了这个人头做军功,他们每个人的军衔都可以升一级。
  白崖镇的军功,是最扎实的,也是最难得的。皇帝和朝臣、百姓们,都很信任白崖镇出来的将军们。
  他们将来从白崖镇离开,去其他任何驻地,都是主帅。
  将军们激动不已,个个想办法怎么在这个时节把鬼戎的脑袋运回去。
  当初弘吉提的脑袋,萧靖承并没有运回京城,故而很多年不曾送匈奴单于的头颅回去了,大家都没什么经验。
  萧靖承又看向了薛湄:“你有办法吗?”
  “用石灰。”薛湄道,“把他的脑袋放在石灰里,可以好几个月不腐朽。至少陛下和朝臣们看到这个的时候,知道是谁的脑袋。”
  众人:“……”
  郡主你为什么对运送脑袋这种事,也如此熟悉?
  几位将军们细细品味这话,突然感觉不对劲了。
  这人头……好像是郡主拿进来的。
  郡主之前很长时间都在匈奴,听闻她还给匈奴人治病,有人说她叛变。
  鬼戎一直不见踪迹……
  大家有了个想法,因为太过于大胆,又不太敢相信。
  总……不能是郡主杀了鬼戎,还取了他首级吧?
  “这个……”成湛指了指薛湄,又指了指这匣子,“这个谁砍下来的?”
  “是我。”薛湄道,“我受了大帅的驱使,立下军令状,到匈奴来就是为了刺杀鬼戎。”
  众人:“……”
  如此说来,狠还是大帅狠,用人另辟蹊径。
  成湛又想起,萧靖承私下里跟他说过,薛湄是死士,还说她比成湛要厉害。当时成湛不服气,现在心服口服了。
  “如今大功告成,我不想出风头。诸公领了这功劳,将来若是我有了为难之事,求到了诸公头上,不要将我拒之门外即可。”薛湄道。
  她卖个人情给诸位将军。
  将军们将来都是身居高位的人物,得她这个人情,倒也还得起。
  众人纷纷夸薛湄。
  萧靖承写了捷报,不说杀死了多少匈奴人,只说斩下了匈奴单于的脑袋,先送给朝廷。
  与此同时,萧靖承派人押送三千精壮士卒回京城。
  用铁链穿了他们的琵琶骨,免得他们路上造反,派人押解回京。
  至于进入了匈奴的军队,暂时还不能撤离,至少要把塔尔浑将军和贺兰部那对父子抓到。
  没了这些人,剩下的都不太成气候。
  小部落就不说了,同罗部已经被抓住了;葛刺部明面上有首领,暗地里却是首领的母亲当家做主。
  老太太一心想过和平日子,她的儿子们都是她麾下的鹌鹑,不是荒原上的雄鹰,成不了大气候。
  “要在今年的第一场雪落下之前,剿灭贺兰部和塔尔浑。”萧靖承道。
  鬼戎的人头,千里迢迢送往京城。与此同时,薛湄正在教扎合干和他几名部下如何熬制硝水。
  熬硝水是硝制皮草最关键的一步。
  待他们成功熬制了硝水,就可以宰杀俘获的几十万只牛羊了。
  “……小王爷若是能吃苦,今年冬天你可以大赚一了。”薛湄对萧明钰道,“你准备好钱财,跟白崖镇的将军们做买卖吧。”
  牛羊都是白崖镇将士们俘获的,自然归他们所有。
  这些战利品不需要上交朝廷,萧靖承可以自行分配,这也是为什么薛湄可以劝降扎合干,帮她一起处理这些东西了。
  她可以白拿,小王爷却不行。


第552章 硝水
  战后,战利品并不需要上缴朝廷,这是先皇在世时,为了鼓励战士们戍守边疆而定下的军律。
  主帅拥有绝对所有权。
  萧靖承得到了之后,也不会占为己有,会分派给自己的士卒们。
  然而,白崖镇的确没有牧场,平民也很少,哪怕把牲畜分下去,士卒们也换不了自己想要的。
  他们多半是不太愿意要这些。
  所以,抓住匈奴贵族,搜刮他们的财富,再分发下去,才是萧靖承要做的。
  士卒们宁愿要一把马刀,也不愿意要十只羊。
  鬼戎部落里的数十万只牲畜现在被圈养在一起,很快就会把牧草吃光,哪怕不杀它们,它们也要饿死。
  而七月份,白天炎热,宰杀之后的肉特别容易腐烂,不易保存,并非最好的屠宰时机。
  这些牲畜,让将军们头疼极了。
  薛湄说要带人去看看,将军们挺高兴的,还问她可有办法。
  “再有办法,我们也要等入秋。”薛湄笑道,“无法对抗大自然。”
  她要教扎合干等人制作硝水,这个需要时间。
  而制作皮草,最好的季节就是秋季——秋季牲畜的毛发最浓密油亮;而剩下的肉要制作成牛肉干的话,也需要稍微低温,夏季肯定不行。
  好在荒原上八月就会降温,再等二十来天就行。
  正好这段时间,薛湄要带着扎合干和他的部下,挖出大量的硝土。
  一般在潮湿的地方,会产生一种白色晶体,咸味,很像是盐却又并非盐,这种白色晶体就是硝土。
  在荒原的湖泊旁边,这种硝土很容易寻到;若是在中原,就要往墙根、厕所旁边背阴的地方找。
  薛湄每天半夜起床,让人割了野草,烧出草木灰,然后趁着天色将亮微亮,带着人去湖边深洼处挖硝土。
  卢和卢殊兄弟俩处理完了伤兵,无所事事,见薛湄带着丫鬟们和扎合干等人做这件事,他们兄弟俩也好奇,加入进来。
  “老祖宗,咱们要大清早的?不能等天色大亮吗?”卢对起早有点怨言。
  “硝这种东西很容易挥发。等你上午去找,就什么也没有了。”薛湄道。
  卢:“……”
  他都不知道还有这个讲究。
  他们每个人早上都要挖两背篓的硝土,然后背篓的口子要用粗布封好。
  回来之后,硝土要掺入草木灰里。
  卢殊很好奇,但是他没有问。他保持少神医的风度,不会叽叽咋咋。也因为他知道,他那二货堂弟卢会忍不住替他问。
  果然,卢对搀入草木灰很是不解,又问:“这是要净化硝土?”
  “不是,也是为了防止硝的蒸发。”薛湄笑道。
  挖到了硝土,这是第一步;然后就是制造硝水。
  薛湄的办法很简单,把掺和了草木灰的硝土放在粗布里,淋上水,然后在一口大缸上放了竹筛,把粗布包裹着的硝土放上去。
  慢慢的,水会渗透进大缸里。
  “这一步很繁琐,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就浇一次水,不能断,要得到一大缸水。”薛湄道。
  这些大缸,都是前几天萧靖承派人回白崖镇抬过来的,并非匈奴的东西。
  硝水是深红色。
  这里并非成功,接下来就是熬制硝,把硝水倒进锅里煮,重新得到白亮色的晶体,就是后世说的硝酸钾。
  这个硝酸钾,才是熟制皮草最重要的东西。
  “……熟制皮草的时候,需要大量的硝。现在我们每天都制作这个,等到了后面的时候就可以直接用。
  我也是顺便教他们。若是我们开始熟制皮草,他们也可以继续制硝,不会断货。”薛湄道。
  卢和卢殊对她这般博学很是惊讶。
  彩鸢和锦屏两个丫鬟看上去不动声色,实则心里很得意。
  她家主子连匈奴单于都能杀了,何况小小的硝土?
  没有大小姐做不到的事。
  “我以前有个狐皮领风氅,光那个领子就花了一百两银子。”卢对薛湄道,“在皮子上保留毛发,还要油亮、顺滑、漂亮,可不容易做到。老祖宗,咱们行不行?靠这个像盐一样的东西啊?”
  薛湄:“把你的疑问收起来,别一惊一乍的。”
  卢:“……”
  扎合干这段日子不发一言,只是沉默跟着薛湄做事。
  他心里也有卢一样的疑问。
  他是匈奴人,一辈子跟牛羊打交道。皮子上还能保存毛发,这个特别难,偶然才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