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神医她千娇百媚 >

第111章

神医她千娇百媚-第111章

小说: 神医她千娇百媚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帮你说话,你反而奚落我,你到底站哪边?”萧明钰气急。
  薛湄:“你明明就是在挑拨离间嘛。”
  说瑞王一句坏话,就成了挑拨离间?
  萧明钰要吐血了。
  薛湄这偏心护短的毛病,会把瑞王给惯坏的。
  萧靖承之前还很生气,但听着薛湄和萧明钰你一言我一语的吵架,她字字句句维护他,萧靖承心中的怒气全部散去。
  明钰说得对,萧靖承应该跟戚家谈谈了。
  他也要跟贺方和戚思然谈谈,把事情放在明面上说开。
  回去的路上,萧靖承没有骑马,特意乘坐马车,并且让贺方也进来。
  贺方一直是他的后背。
  “……今晚之事,你瞧见了吗?”萧靖承问他。
  贺方:“瞧见了,主子。”
  “我对延平郡主毫无情谊,她这样牵连无辜,是我不能忍受的。”萧靖承道,“贺方,你想做戚家的女婿吗?”
  这是王爷第二次问他了。
  上次问得很隐晦。
  这次,王爷是挑明了直说。
  “不想。”
  萧靖承挑了挑眉:“我素来信任你,你说的,我便相信了。你不是爱慕戚思然?”
  “主子,属下是您的影子,前途命运都由您安排。戚家虽然是您外祖家,但若有了冲突,就是敌对。
  属下做了戚家女婿,那也是戚家看着您的面子。郡主她心志高远,若嫁给属下,她会觉得是羞辱。
  不管是她,还是戚家,都不中意属下。只不过是属下一厢情愿。为此背叛主子,就是罪该万死。”贺方道。
  当年为戚思然动心,这是真的。
  现在已经没感觉了,这也是真的。特别是上次薛湄送军刺的时候,戚思然的表现,让贺方很反感。
  她今天所作所为,更是让贺方难以接受。
  王爷是主子,贺方对他得忠诚。一旦戚思然要害自己主子,甚至主子的心上人,她就是陷贺方于不义。
  贺方更感激王爷的信任。
  王爷从头到尾,都不曾对他有半分怀疑。
  马车到了瑞王府,萧靖承下车,不是回府,而是连夜去了趟外祖家。
  他要见外祖父、大舅舅和戚思然。
  大舅舅已经睡下了,却被丫鬟叫了起来,心知是大事不好了。
  几个人在花厅坐下,萧靖承的表情,前所未有的凝重。
  戚家的大夫人也来了。
  见状,大夫人心中咯噔了下。
  萧靖承就当着戚思然的面,把戚思然今日在薛湄府上的所作所为,全部说了出来。
  戚思然脸色惨白如纸。
  她没有狡辩,狡辩会显得她更加狼狈不堪,更加丢人现眼。
  祖父和大伯、大伯母看向她的眼神,已经带着不满了。
  她一个孤女,在府上享受最好的待遇,却做出让戚家和瑞王失和的事。
  “靖承,思然她还小不懂事,我会好好管教她的。”大夫人向萧靖承道歉,“你大人大量。”
  “是啊靖承,你别生气。”大舅舅也说,“思然一直被我们宠坏了,她没有坏心的。”
  大夫人瞪了眼他。
  老爷子没开口。
  萧靖承略微颔首,对他们道:“我心上人乃是成阳郡主,此事我也告知了母后。母后同意,只待成阳郡主出孝就成亲。”
  戚思然猛然抬眸看向了他。


第257章 全是小聪明
  戚家众人听了萧靖承的话,都非常意外。
  他素来寡情,府上有几个年轻婢子,多半都是戚太后安排过来,说是服侍瑞王的。
  但那些年轻貌美的婢子,都在王府熬成了大老姐,也没机会进瑞王的正院。
  府里的不必说,在府外,他说过那些的刻薄话,多不胜数。
  让人“滚开”这种话,他几乎是不分场合的说。
  反正谁想和他套近乎,都会被他羞辱,他就是这样不讲情面的人。
  大家都拿他没办法。
  他的势力在军中,望族或者官员们那些排挤手段,都动摇不了他。这也助长了他气焰,越发不把别人放在眼里。
  戚太后好几次见父兄的时候,说了自己担忧:“他将来如何是好?哀家上哪儿去寻个比成兰卿更好的女子给他?”
  成兰卿的美貌、武艺、心计,都是顶顶出色的。
  能让戚太后都认可的女子,成兰卿肯定有她过人之处。
  可惜她死了。
  她一死,戚太后就非常犯愁,而萧靖承对婚姻大事更加不上心。
  若不是戚太后时常念叨、催逼,他恐怕打一辈子光棍都使得。
  他性格傲慢,谁也不会瞧在眼里。
  戚家一直觉得,戚思然妄想了。他们是不太愿意去自取其辱,去撮合戚思然和萧靖承。
  就这么个人,傲气成了这个样子,现如今却突然说自己要成亲了。
  他相中的女子,是成阳郡主薛湄。
  薛湄这个人很复杂。真要一句话概括的话,就是她很异端。
  她特立独行,她嚣张跋扈,她又聪明果敢。
  她跟安诚郡王做生意,样样都是大卖;她医术很好,敢把贵妃娘娘的肾给切了。
  公主邀请她,她也可以不放在眼里。
  诸多种种,很难说她是个好人。但无疑,薛湄是个有本事的。
  她和成兰卿一样,是特例,是绝大部分贵女无法模仿的,是最独一无二的一个。
  “你放心吧,戚家定然恭贺。”外祖父开了口,声音不算高,“你有中意之人,这是好事。
  太后娘娘多次提及你婚事,都是忧心忡忡。现如今她也放心了。成阳郡主温婉贞淑,是良配。”
  “多谢外祖父。”萧靖承起身行礼。
  对外祖父,他是实实在在的恭敬。
  从小到大,外祖父对他诸多偏爱,他府上的暗卫,有好些人都是出自外祖父之手,亲自为他挑选、训练。
  这些人都是萧靖承的后背,是他能勇往直前的屏障。
  外祖父年纪大了,有些干瘦。他是高个子,年迈之后后背微弯,有点直不起腰似的。但在萧靖承心中,外祖父是最坚硬、睿智的。
  “早点回去歇了吧。”戚老侯爷说。
  萧靖承起身告辞。
  他一走,老侯爷沉了脸,对戚思然道:“你留下。”
  大老爷和夫人一同起身离开。
  出了正院,大夫人就抱怨起来。
  “我给她挑了不知多少人,她一个也不满意,说人家这里不好、那里不对。传出去的,还以为我这个大伯母苛待她,专门给她选歪瓜裂枣。
  感情她做这个梦!靖承若是对她有意,早就求娶了她,何必等到今日?她做美梦,我替她担恶名。”大夫人越说越恼火。
  大老爷安抚她:“没人挑你的错。你对思然尽了心,家里人都知道。”
  戚老侯爷那边,单独留下戚思然。
  他说起了戚思然的父亲。
  “……他当年骁勇善战,是常胜不败的。你莫要玷辱了你父英名。做人做事,用这等手段,不光彩。”戚老侯爷道。
  戚思然死死咬住了唇。
  祖父说了一大通,最后才道:“歇了这个心思!你大伯母会替你挑选一户人家,你嫁出去之后,我也会上书,让朝廷赐你一座郡主府。
  你是个有主见的孩子,自己开府,总好过跟我们一块儿过日子,白白耽误了你。”
  这就是逼迫她成亲。
  戚思然万分不情愿,可她想到能有座郡主府,这是好事。
  她可以有更多的自由。
  她没有反对,而是恭敬应下:“是,祖父。”
  老侯爷让她退出去。
  瞧见她那眼神,老侯爷叹了口气。殊不知离了戚家,她是自由了,却又少了一层庇护。
  再有利益冲突时,旁人还会看戚家面子吗?
  “还是太溺爱她了。小聪明是有的,大智慧全无。”戚老侯爷叹了口气。
  因老四战死疆场,他留下这个遗孤,老侯爷多偏爱几分。然而,一个人能否成器,除了天生,也需要严厉打磨。
  戚思然少了那份严厉,她到底没有长成参天大树。
  老侯爷对她也没什么指望,只求她健康活泼。
  她却看上了萧靖承。
  造化弄人。
  到了此时此刻,老侯爷才惊觉自己的溺爱,可能坏事了。
  而戚思然当天晚上答应了祖父,第二天却早早出门,说要去拜访一名名医。
  她时常在外,这是戚家默许的。
  这次出走,却似赌气,也似逃离。她留下一封信,说婚姻大事全部由大伯母做主,她不相看了。
  到时候告诉她一声就行。
  大夫人气了个倒仰。
  戚思然赌气,但大夫人不能赌气,只好去问老侯爷怎么办。
  老侯爷:“依照你主见,给她选一夫婿。我已同她说妥,待她成亲就开郡主府。你选的夫婿,她自然乐意。”
  大夫人一听这话,心中大喜。
  好,终于要把此事办妥了。
  戚思然迟迟不嫁,旁人还以为她苛待孤女;她自己有个女儿,比戚思然小一岁,一直被压着。
  总不能戚思然的婚事没着落,比她小的堂妹却先成亲吧?那大夫人还不得被人戳后脊梁骨?
  好了,这尊大神终于要送出去了,大夫人的女儿也可以自由择婿了。
  她欢欢喜喜去办了。
  戚家这些事,薛湄都不知道。
  宴席之后,荣王和奚宝辰私会的事传开了,大家都在笑话他们私相授受。
  事情传到了内廷,太后、皇后也都知晓了。
  皇帝自然也听说了。
  隆庆公主虽然是德妃的女儿,却因为从小可爱讨喜,在戚太后身边多年,那时候荣王也养在万景宫,他们俩感情上更像是亲姐弟。
  公主要给弟弟辩驳。
  女官却提醒她:“公主,此事关乎成阳郡主,您还是实话实说,别把您自己拖下水。”
  居然是很怕薛湄的样子。
  隆庆公主惊呆了。
  皇帝也问戚太后的意见,毕竟荣王是她养大的第一个孙儿。
  “哀家倒是有个主见。”戚太后道。


第258章 荣王正妃
  戚太后心里很疼荣王。
  原因也简单,荣王没有母族,一直依仗戚太后这个名义上的祖母。
  不管他是真心还是恭维,表面上都对太后尽了十二分的心,比萧靖承还要孝顺。
  “此事说来也非大事,无非就是私会。”戚太后道,“咱们不必太过于当真,风花雪月不损皇家体面。”
  皇帝慢慢喝茶,等待下。
  其实,皇帝心思全不在这些事上。六月十五就要开第一次的科考了,皇帝全部心绪都被此事牵挂着,就连新进宫的温婕妤,他都冷落了。
  这件事的意义,非同小可,也许他可以把皇权集中到自己手里,完成创举。
  他只不过是顺道到太后这里坐坐,散散心。
  这满内廷的女人,只有戚太后能让他寻到这种安全、踏实的感觉。
  “你说的是。”皇帝漫不经心,“给奚氏封个荣王侧妃吧。她未嫁先私会,举止不端,给侧妃已是恩典。”
  戚太后笑了笑:“陛下,哀家倒是觉得,奚氏乃良缘,可以封荣王正妃。”
  皇帝一愣。
  “何出此言?”
  “陛下也许不知,这奚氏乃是锦阳奚氏的旁枝。”戚太后道,“她家无权势,却又担虚名。
  荣王是个本分孩子,若娶亲门第太高,给他妄想,岳家也不安分,对他反而有害;若门第太低,又亏待了他。
  奚氏空有名而无权,既能让荣王收收心,外人说起来,到底是占了锦阳奚氏的名分。奚氏这个王妃,也算名门闺秀,配得上荣王。”
  皇帝一直就不太想荣王势力做大。
  裕王有澹台氏撑腰,已经不容小觑;太子背后有云氏,又占了嫡出,朝臣们多偏袒他;还有两个小儿子,母族也都显赫,将来长大了还未可知。
  若个个身怀绝技,而皇位只有一个,皇帝万世之后,儿子们会打成一团。
  还不如让他们一个个安分点。
  先是用荣王的婚姻,把荣王的权势之心捆住;两个小儿子拖延着不给他们封王开府,就把他们困在内廷。
  太子一个人的话,他有个万一,朝中无储君,故而需要裕王做个后备。
  可以放纵裕王和澹台氏,让裕王试试本领。
  反正是皇帝自己的儿子,皇帝自负能掌控他,不怕他和澹台氏真冲击到皇位。
  “既是锦阳奚氏,的确是高门贵女,配得上荣王。”皇帝道,“朕去御书房,让礼部拟旨,封奚氏为荣王正妃。”
  亲王大婚,先给王妃封号,然后再由礼部操持婚礼。
  具体事宜,跟民间不太一样。
  比如说民间婚姻有“亲迎”这一道,就是新郎要亲自到女方家里,跪拜女方父母,接走新娘。
  但亲王不必行此礼,故而没有亲迎这一环节。
  皇帝对荣王不太在意,他的婚事也处理得仓促。
  六月十四,封亲王妃的圣旨发到了奚家,皇帝让礼部着手此事;六月十五,朝廷开设了第一次的科考。
  所有人都去关注科考了。
  这是大事,也是新鲜事,更容易吸引目光。
  奚宝辰的婚姻,夹在这样的大事里,被定了下来。
  拿到了亲王妃的金册、金宝时,奚宝辰难以置信。
  别说她,她父母也懵了。
  他们做梦都没想到,奚宝辰会成为亲王妃。
  “那个道士真灵验!”姑奶奶大喜。
  奚宝辰却想起,那道士真正的意思是说,此事并非什么好事。
  她心中很沉重。
  不用再被人挑选、羞辱,她成了很多贵女梦寐以求的皇家儿媳,可她并不开心。
  她永远记得,自己鬼迷心窍的瞬间,背叛了表姐;她也记得,荣王只是权宜之计,对她也是目露不屑。
  这样的婚姻,对她怎么算好事?
  可圣旨下来了,再也不容她违逆了。她敢逃婚,皇帝就有借口杀奚氏全族,她会成为罪人。
  奚宝辰打不起精神。
  有人关注科考,自然也有人看到了奚家的爆发,纷纷登门示好。
  奚宝辰把自己关在院中,说是要待嫁,谁也不见。
  令她意外的是,这些访客中,居然还有她外祖母和薛玉潭。
  外祖母兴高采烈来了,冒着炎炎烈日,大夸奚宝辰聪明、漂亮,福运好。
  奚宝辰就想起,外祖母一直不喜欢她和大表姐,结果她们俩混得还不错;而外祖母偏爱薛玉潭,瞧瞧薛玉潭现在这处境。
  皇家已经很多年没有亲王成亲了。
  上次办亲王的婚事,还是安诚郡王他爹,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
  大家都快忘记了亲王婚礼的程序。
  奚宝辰是皇帝的第一个儿媳妇,也是第一个亲王妃,众人顿时想起来:“亲王妃可不是什么下聘,而是要先给金册、金宝,要封赏的。”
  有了这个对比,一开始还以为薛玉潭真的会做澹台贵妃儿媳妇的众人,顿时就看清楚了。
  感情贵妃一直在用缓兵之计。
  薛玉潭也明白了。
  她脸色惨白,满心恶毒。然而,她还不得不去结交奚宝辰。
  “……恭贺你。”薛玉潭拉住了奚宝辰的手,“咱们俩真有缘,注定是一家人。从前是,今后也是。”
  奚宝辰满心不快,听闻这话,当即抽回手,冷冷反驳:“今后未必是吧?”
  薛玉潭的表情顿时卡在脸上,似被人扇了一耳光。
  她的笑容都撑不住了。
  在去年年初,她明明是永宁侯府千骄万宠的小姐,明明拥有极广的人脉,还有裕王肯为了她顶撞皇帝。
  她处处顺利。
  可现在呢?
  裕王已经被两名侧妃迷住了眼睛,听说那两位侧妃关系还特别好,三人格外和睦;跟她结交的几位贵女,都在疏远她。
  她算计了澹台贵妃,自以为亲王妃到手,可随着奚宝辰封亲王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