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神医她千娇百媚 >

第104章

神医她千娇百媚-第104章

小说: 神医她千娇百媚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封赏!
  永宁侯先是松了口气,旋即又不知薛湄到底得到了什么赏赐。
  这次宣旨的太监,说话特别慢,而圣旨对薛湄的褒奖又特别长,什么“毓秀门阀,温惠宅心”,什么“赋姿淑慧,端良厚德”等等好听的词,说了足足三十多个。
  薛湄也听得脑子有点懵,心想:“不会就是给我一篇奖赏章吧?”
  要不然,干嘛堆砌这么多词?
  显摆礼部的人好吗?
  太监念得慢,底下的人开始频繁抬头看他,发现还没有结束。
  “……以立尔为成阳郡主,钦哉。”太监拖长了声音道。
  薛湄:“终于结束了。”
  这是她的第一个念头。
  这太监太会折磨人了,导致薛湄听到自己被封了郡主,都没多少欣喜,唯有庆幸的是他终于念完了。
  而后,属于成阳郡主的欢喜,才爬上了薛湄心头。
  “一年呢。”她上前接旨,恭恭敬敬谢主隆恩,心中却是想,“一年实现了理想。”
  这一步的升迁,走得不算特别快。
  她到了古代,用了一整年的时间,终于让自己拥有了一个完整的身份——就是和普通男人一样,可以自主的身份了。
  她不再是谁的附庸,她的婚姻除了她自己,只有皇帝可以给她做主,其他人都不能强迫她。
  她可以用自己的名义开府,可以有自己私章,可以买田地,可以以她的名字去交税——她拥有交税的资格,而其他女子是没有的。
  薛湄接过圣旨,终于觉得自己的后脊硬了。
  朝廷和士族的争斗,让她渔翁得利。
  薛湄曾经也抱怨过收入要交税,毕竟她只是苦逼的军医,不是富二代。直到今天,她才意识到,后世的女性不太在乎的法律身份,是多么贵重。
  她用了多少好东西、一年的时间,才换来一个正常男人拥有的身份。
  薛湄给了太监一个荷包,里面装了一千两的银票。
  这是她打赏人的惯例。
  太监微笑:“恭喜郡主!”
  “是皇恩浩荡。”薛湄笑道,“有劳公公了。”
  “奴婢这就回宫复命。”太监道,“郡主留步。”
  永宁侯和老夫人,很是欢喜。
  郡主不是公主,没有金册金宝,但有个玉牒。
  除了玉牒之外,大理寺还要给郡主一枚私章。
  这枚私章,跟公主的私章一样,是有律法效用的。
  比如说,薛湄如果去了地方上,遇到了冤案,她私章盖过的公,官员们必须替她递到皇帝跟前。
  私章和玉牒稍后一步才送过来。
  薛湄接了,也打赏了送东西的人。
  薛家众人,情绪复杂,没有统一的。
  永宁侯和老夫人自然是高兴。家里出了一位郡主,提升了永宁侯府的威望,让他们更加体面。
  薛润和三小姐薛汐全心全意为大姐姐高兴,很崇拜大姐姐。
  大哥薛池则情绪莫测,他似乎并不是很高兴的样子,但说他不悦倒也没有。
  四小姐薛沁有点羡慕,也有点嫉妒,同时觉得大姐姐太出风头了,把她们都压了下去。
  薛玉潭死死咬住了唇。这个时候,薛玉潭才发现,薛湄看都没看她一眼。
  澹台贵妃身边的管教嬷嬷们离开了之后,裕王又不常来,裕王府的侧妃怀孕,薛玉潭感受到了前途晦暗。
  她已经很努力,还是这样结果。
  现在薛湄被封了郡主了。
  将来她的婚姻,至少是要怕配郡王的,堂堂正正、门当户对。
  薛玉潭再也撵不上她了。
  才一年,局势变得这么快,薛玉潭措手不及。
  明明一年前的薛湄,还是懦弱无能,任由她拿捏。现在的薛湄,仿佛变了个人,气度从容优雅。
  薛湄没理会众人。
  她被封郡主之后,薛家老夫人做主、三夫人出银子,要宴请亲朋。
  她们请她们的,薛湄没空在家。
  亲戚们都问:“郡主呢?”
  “郡主她去宫里了。”老夫人笑道。
  大家私下里说,老夫人从前偏心二小姐,把庶出的二小姐抬举得比大小姐还要高,现在大小姐封了郡主,就不再搭理她们了。
  众人当笑话看。
  “郡主可以开府的,湄儿她会开府吗?”也有人问。
  老夫人:“不会。侯府住得好好的,开什么府?公主也要出嫁了才开府。”
  众人收起了轻待的心思。
  既然薛湄还要在薛家,就没必要得罪薛家的老夫人。
  薛玉潭关在屋子里。
  听说她打丫鬟、也打自己的乳娘,甚至打福头。
  福头是那只通体雪白的狗。
  薛湄不关心这些,她此刻人在临华宫里,正在跟贵妃娘娘说私密话。
  “……此事就拜托娘娘了。”薛湄道。
  她有事相求。
  澹台贵妃听了她的讲述,觉得她要求合情合理:“你放心吧,本宫尽力为你办到。”


第241章 御前红人
  受封“郡主”,好像对薛湄没什么影响。
  她还只是薛家大小姐,连县主都不是的时候,就敢拒绝宝庆公主的邀请。
  现在,她是郡主了,而且是凭借自己本事,让皇帝绕过了她的父兄,亲自封赏的“郡主”,这份量比公主都要重。
  封建社会,女子不拥有独立人格。
  诰命夫人,一般都是皇帝封赏其丈夫、儿子时,顺带给他们的奖赏,让他们更体面,并不是赏赐这夫人自身。
  公主,因为她出生就是皇帝的女儿。
  郡主,一般都是亲王的女儿,也是非常珍贵的;亦或者父兄皆立功去世了,皇帝安抚她的家族,才会给郡主这么大的封赏,比如说戚思然。
  像薛湄这样,自己做出了功业,凭本事被封郡主的,在梁国史上是第一人。
  而本朝包括薛湄在内,只有四位活着的郡主,其中两位年纪都五十多了,是皇帝的堂姐,曾经的亲王嫡女;剩下一个是戚思然,因她是孤女,加上太后娘家的显赫,才得这个封赏。
  薛湄被封郡主一事,轰动朝野。
  这事超过了内宅范围,朝堂之上也在问,御史甚至询问此事缘故。
  很快,皇帝给了答复:开科举。
  首次科举,也是依照薛湄的建议,办得非常简单——六月十五,也就是四十天后,各具有推选资格的望族,选十名子弟参加皇帝举行的考试。
  “因钱、银问题,关乎赋税,户部需得增添一名六品主事、两名七品书令,七名八品掌固;赋税也关乎吏治,吏部同样需得再添十人。”
  吏部尚书是皇帝心腹,他对此次考试做了个解释。
  仍是需要望族推举出人来考试,那么遭遇的抵抗会小很多。
  对望族而言,他们家里不成器的子弟、无法被推举做官的庶子们,都有了个前途,壮大他们的声势,他们非常激动。
  他们不会想到,朝廷即将会绑架这些子弟,把他们捆绑在科举制的船上。
  他们不肯承认科举制,就是在否定自己,他们就是靠科举制入仕的。
  一步步先分化望族,再全国推行。
  除了极少数皇帝心腹,没人知晓朝廷的用意,只当是皇帝为了赋税犯愁了,病急乱投医。
  “这个考试,就是成阳郡主建议的,陛下因此封了她为郡主。”
  一时间真相大白。
  薛湄在御前能说得上话,她算是皇帝跟前红人了。
  这个郡主的分量,再添一成。
  皇帝非常高兴,门阀们也兴奋极了,那些没机会却才华横溢的庶子们,更是个个激动得睡不着觉。
  只有少数的人脑子清楚,觉得这里面藏了阴招——皇帝的考试,很有可能会毁了望族根基。
  望族的根基,就是他们手里的推举权力。这权力,已经妨碍到了皇权了。
  但能让子弟做官,望族们也得利益。
  一个家族所有人都为权势红了眼的时候,脑子清醒人的声音,早已被淹没了。
  望族子弟中,没机会,或者暂时没机会的,个个夤夜苦读书。
  其中就有王鸿阁。
  王鸿阁本就是才华过人。
  “只考《明经》上的内容,陛下主要是看看诸位的时务策。”
  这是朝中传出来的话。
  《明经》是汉代就有了的,王鸿阁早已熟读。治国策他写过无数本,好些章都名扬天下。
  现在只需要重新温固。
  他的成功,指日可待。
  不少贵夫人还拜访薛湄,想要更一步摸清楚皇帝用意。
  薛湄也拒绝了。
  她虽然拒绝,老夫人和三夫人却不拒绝,她们趁机结交了不少诰命夫人,一时间也得意洋洋。
  薛老夫人也不再口口声声薛玉潭了,反而是提到薛湄的时候,由衷骄傲。
  薛湄则每天进宫,在胡太后、戚太后、皇后、澹台贵妃、淑妃和德妃宫里打转。
  这些后妃们,跟安诚郡王府上的小妾们一样,知晓薛湄不会害她们,也不与她们有利益冲突,还能从她这里占点好处,就个个都乐意见到她。
  特别是胡太后。
  胡太后吃薛湄送的复合维生素,被薛湄撺掇着每天早起晨练,现在精神旺盛,能吃能睡,就连皇帝看到了都很惊讶。
  “你给太后娘娘用的,是何种药物?”皇帝问她。
  薛湄:“陛下,此药虽然很好用,但也比较麻烦。吃完了药,需得在巳时之前,在御花园走动半个时辰,吐纳天气圣灵之气。”
  就是说,你每天早上九点之前,在御花园里给我晒一个小时的太阳、散一个小时的步。
  只要本身没什么大毛病,成天这么锻炼、晒太阳,谁身体都会好的。
  “辰正之前?”皇帝迟疑了,“辰正时朕还没有下早朝。”
  他果然是很心动。
  薛湄道:“也可申正之后。不过,此法只能陛下您用,您周身阳气正。”
  也就是说,下午四点之后再晒、散步,效果也一样。
  皇帝:“那你拿些药给朕试试看。”
  胡太后最近半年都没怎么生病,而且看着比皇后云氏都要精神些。服侍她的女官也说,太后娘娘睡眠极好。
  因此,胡太后心情也很好,已经好久没给皇帝找茬儿了。
  薛湄道是。
  西医也承认“安慰剂”的效果。
  皇帝和胡太后一样,不知道是复合维生素,也不知晒太阳和散步对自身的好处。他只知道,服用了两天之后,他的确是成天精神饱满。
  他心中感叹此药好用。
  就在薛湄往宫里跑了半个月之后,澹台贵妃去见了胡太后。
  贵妃素来不太敬重这个婆婆,这次倒是态度很好。
  胡太后听了她的话,又派人去请了皇帝。
  皇帝最近心情大好,加上薛湄忽悠他运动和吃维生素,他精神也很好,就去了胡太后那边。
  这对母子,只当薛湄给的是神药。
  薛湄也说了,此药难得,如果想要长期供应皇帝和胡太后,就没办法给其他人了。
  “陛下可知道,最近钦封的成阳郡主,这段日子天天往宫里跑,是因什么?”胡太后问皇帝。
  这还是澹台贵妃点出来的。
  要不然,胡太后自己真没发现。
  皇帝并不知薛湄天天进宫,她每次来也是到内廷。况且,她本就有司药的金牌,随时都可以进宫。
  “她有何事?”皇帝问。


第242章 侯府虐待我
  胡太后把薛湄的想法,告诉了皇帝:“她想请陛下特许,让她开府。”
  薛湄这段日子,成天在跑这件事。
  她四下里卖人情,明着表达自己的诉求。
  她的一大助力,就是澹台贵妃。
  贵妃上次被薛玉潭气得吐血之后,薛湄来看过她数次,教给她一套瑜伽练习。
  “娘娘偷偷练,别让人学了去。”薛湄如此说。
  越是神秘的,别人越会上心,否则就不当回事了。
  贵妃果然如获至宝。
  几个月的瑜伽训练,贵妃觉得自己的腰身和腿脚更加灵便了,胳膊和小腹也越发紧致,贵妃满心欢喜。
  再加上她被切了一个肾,身体并没有出现太大的问题,和从前相比,倒也不觉十分虚弱,她是很感激薛湄的。
  薛湄想要开府,贵妃觉得此事不太可能成功,还是尽力帮薛湄周转。
  贵妃只是皇帝的后妃,她去跟皇帝提,恐怕被陛下拒绝。
  但胡太后不同。
  于是,贵妃难得低声下气,去央求胡太后说情。
  胡太后的确好心情,加上薛湄成天在宫里,胡太后瞧见她,就会想起她的种种好处,还想把她配给自己的乖孙萧明钰。
  “……陛下可能不知,那个永宁侯府,着实不像话!当初薛贵妃就妖得不成体统,她那弟弟更是个败家子。
  哀家听说,永宁侯府把一个庶女抬得极高。那庶女还拿住了裕王,让裕王跟贵妃作对。”胡太后说。
  这些话,胡太后以前就听人嚼过舌根。
  这次澹台氏过来,在她跟前哭诉了一番,说儿子不孝顺。
  胡太后听了,也是颇为感触——她儿子也不过如此。
  “可怜成阳郡主,在家住破房子、吃喝还要另外花钱。听闻上次因为一只狗,逼得她上吊。”胡太后道。
  越说,胡太后越生气。
  薛湄多好一女子。
  皇帝则听得目瞪口呆。
  他见识过的薛湄,颇有几分痞气,天不怕地不怕的,就连他这个皇帝,她也不怎么放在眼里。
  皇帝自然以为,薛湄在家也是土霸王。
  “母后,您休要听人胡说。”皇帝不太相信,“朕瞧着成阳郡主不是这样的,她倒不至于受人欺凌。”
  “你不懂!”胡太后道,“在外如何嚣张,凭借是本事;在家,可有孝道压着,祖母、父亲跟前,她还敢造次?”
  皇帝:“……”
  这也太给薛湄脸上贴金了。
  就她那性格,她眼里还能有“孝道”?
  不愿意服家里人管束是真,说什么被虐待,那都是胡扯。
  “她可是你钦封的郡主,特许她提早开府,有何不可?她若是不守孝,这么大年纪,也该嫁人了。
  若是嫁了人,自然也可开府。”胡太后道,“哀家也不是逼迫你,你自己看着办吧。你若还记得她对你娘有恩,就让她开府。”
  皇帝:“母后,现如今国库紧张,工部那边没钱拨出来给她建府邸。”
  “这个不用陛下操心,成阳郡主自己出钱。她那个油纸伞,听闻赚了好些。”胡太后道。
  皇帝心头微动。
  油纸伞的确很赚钱。
  自从朝廷将桐子列为官营,不许私下里买卖,且桐子可以抵赋税之后,萧明钰的生意日进斗金。
  他将一半的钱给了皇帝私库。
  现如今才五月初,送到皇帝手里的银子,已经几十万两了。
  薛湄也占一成,故而她手上积蓄,少说也有十几万两银子。
  她是相当富足的。
  她开府能自理,说不定还能再跟明钰做点生意,替皇帝赚钱。
  皇帝和太后的身体还靠她调养。
  “母后,朕派人去查访。若是永宁侯府的确亏待了她,朕就破例,准许她开府。”皇帝道。
  胡太后很高兴:“回头让她来给陛下磕头谢恩。”
  开郡主府,自然跟开公主府一样,需得礼部有公。
  公主成亲、开府,顺理成章。若薛湄嫁人了,现在自然能有个郡主府。
  但她没有,而且两三年之内也不能嫁,此事就很复杂。
  让礼部给她开府,怎么交代?
  早朝时,说起了即将要开的恩科,皇帝就提到了薛湄,说是她提的主意。
  因为这个主意目前没有伤到望族的利益,自然也没人因此骂薛湄,只夸皇帝广纳贤言,实乃明君。
  “朕听人说,钦封的成阳郡主,在永宁侯府受过虐待?”皇帝突然说。
  众人微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