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神医她千娇百媚 >

第102章

神医她千娇百媚-第102章

小说: 神医她千娇百媚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依照你所见,朝廷和朕应当如何?”皇帝问。
  薛湄:“改变选官制度,开科举。不再是推举做官,而是让天下学子投牒自进。一层层的考,最后一科设在金殿,由陛下您亲自考试。
  这样,陛下您就是天下学子的老师。士族那些老太爷,个个威望重,还不就是因为‘师’这个名分?
  陛下把‘师’的名分抢过来,最后通过科举的,都是天子门生,他们如何不忠诚于您?哪怕真的不忠诚您,他们也不会去忠诚士族。”
  皇帝听了,手指紧紧攥起,来压抑自己的激动。
  可他的眼睛还是冒着光,唇在微微翕动,兴奋的情绪难以隐藏。
  “说得好,你说得很好!”皇帝大喜。
  萧明钰却很想说,朝臣们肯定不会同意的。
  薛湄又道:“陛下,您可以慢慢来。士族子弟中,也有不得志的。第一科先考士族子弟,选出一些官员。
  这些官员,肯定是科举的拥护者,他们就是靠这个发迹的。再进行第二次科举,再往下放低要求,一步步来,阻力会小很多。”
  皇帝重重一击掌,心中的热血都沸腾了。
  萧明钰听得一愣一愣的。
  他真的被震住了,完全没想到薛湄会有这等见识,超乎了他的意料。
  皇帝来看龙舟赛,一是要赶个热闹,二是散散心。
  最近的朝事让他很烦恼。
  不成想,薛湄一席话,把他所有烦恼都解了。
  对付这些士族,唯一的办法就是打破他们对官场的垄断,改变现如今的局面。皇帝要去找几个心腹大臣,商量商量对策。
  “朕要回宫。”皇帝站起身,“成阳县主,你随朕回去。”
  萧靖承:“陛下……”
  “朕还有事问她,你们都退下。”皇帝不容置喙。
  薛湄苦笑了下,冲萧靖承使了个眼色,就随着皇帝离开了茶馆。
  这间茶馆守卫森严,进出都很严格。
  皇帝的马车,同样低调,只是赶车和旁边守卫的,都是高手。
  路上,皇帝仔细问了问她对科举取士的想法从哪里来的。
  薛湄为了糊弄过去,跟皇帝谈起了科举制的细化。
  “可以用明经做范本,就考明经的内容,三年一次。先是乡试,取秀才;秀才再州试,取举子;举子再殿试,取进士。”薛湄道,“考试内容可以是时务策。”
  皇帝被她说得更是激动了。
  薛湄说得太多,皇帝就狐疑了:“此事谁教给你的?你想得这样周全,不是一日才有的。”
  这次,薛湄不想放过机会。
  她还做郡主梦呢。
  “陛下,臣女见识有限,肯定想不出这等伟思。背后之人,想让臣女将此制献给陛下,还请陛下恕罪,臣女不敢多嘴。”薛湄道。
  既然皇帝认定是别人教给她的,薛湄就没必要去反驳他。
  反正本就不是薛湄自己的。
  科举制是时代发展积累的产物,薛湄也不能直接占为己有。
  况且,皇帝认定了什么就是什么,薛湄反驳他,此事反而要变成坏事了。
  皇帝眼睛转了转:“你去御书房,把科举制写成条陈,朕要看。”
  薛湄道是。


第236章 瑞王的直男秉性
  薛湄和皇帝一起离开了,萧明钰与萧靖承坐在雅座里,两人都没开口。
  萧靖承知晓薛湄的秘密,他丝毫不意外。
  薛湄是后世的人,她脑海里有很多超过这个时代的知识。
  科举制应该是很成熟的制度,故而薛湄说起来很流畅,萧靖承丝毫不为她担心。
  萧明钰却不同。
  在他看来,薛湄的种种,都是大智慧,是任何人都无法匹及的。
  就连成兰卿,恐怕也不及薛湄。
  小郡王心中,成兰卿是神女。他突然意识到,他把薛湄的地位,放在了神女之上。
  薛湄,她是怎样的人?
  萧明钰已然理不出头绪了。他没有开口,满心郁结。
  正好此时,延平郡主戚思然来了。
  她看了眼萧明钰,先和他见礼。
  萧明钰这才让自己从思绪里逃离出来,给她还礼,对萧靖承道:“瑞王叔,侄儿先告辞了。”
  萧靖承点点头。
  戚思然也冲他微笑。
  萧靖承对戚思然态度,和从前没有丝毫变化,仍是淡淡颔首。
  “王爷,我做了几个长命缕,送给了家中叔伯和兄弟,也给了太后娘娘,这个给您。”戚思然道。
  她递过来一个精致的长命缕。
  她精通女红,做出来的长命缕自然要比薛湄做的好看不少。
  萧靖承接了:“多谢。”
  正好这个时候,运河面上响起了鼓声,龙舟全部进了河道,就要开始了。
  萧靖承站起身,往窗口走过去,心里漫不经心拿着那长命缕。
  这个时候,戚思然就看到,他腰间已经系了一个。
  萧靖承望着远方,手里拿着戚思然送的长命缕,不知不觉脱了手。
  戚思然一声惊呼,他似才回神。
  长命缕一路飘荡着,落在了街道上。这边靠近运河,后街多污水,长命缕落入其中,已经脏坏了。
  萧靖承伸头看了眼:“不小心掉了。你这个是多少银子买的?回头我叫人多买几个送给你,别忘心里去。”
  戚思然只感觉被人当头打了一闷棍。
  他之所以接下这个长命缕,是以为此物是她购买的吗?
  戚思然死死咬紧了牙关。
  她不该说的。
  然而此刻,她实在忍不住:“王爷,那是我做的。”
  “你做的?”萧靖承似乎不太懂,“是吗?”
  他仍是这等轻慢态度,戚思然不知是生气还是委屈,眼眶里已经噙了泪:“我做了好几日,才做成这个。”
  萧靖承表情不变,仍是非常冷淡:“我不知情。那可怎么办,你要什么赔偿?”
  “我不要赔偿!”
  萧靖承蹙眉。
  “你不明白吗,我特意做给你的!”戚思然道。
  这话,已经再清楚不过了。
  萧靖承不好装傻,也就直直回视她。
  他眼眸锋利,像是能穿透肌肤和骨头,将人化成齑粉。
  “若我没有记错,当初太后要给你我保媒,你是拒绝过的。”萧靖承冷冷道,“既如此,现在又私相授受,你是何用意?”
  戚思然的眼泪滚落下来。
  那时候当然不能同意。
  成兰卿刚死不久,戚思然又觉得自己处处不如她。她嫁给萧靖承,就永远不如成兰卿。萧靖承也许不会多看她一眼。
  假如她拒绝,心高气傲的瑞王爷,反而会上心呢?
  他将她记在心上,她再去白崖镇几年,两人不就有了感情?
  到了那个时候,萧靖承会求娶她的。
  可她万万没想到,萧靖承丝毫不在意她的拒绝,也没觉得被冒犯。
  她去了白崖镇,他待她也跟普通军医无异,从未另眼相待。
  戚思然的计划失败。
  她还想有新的计划时,萧靖承昏迷不醒;他昏得突然,醒过来也突然,让戚思然的验药计划没有成功。
  醒过来后萧靖承,眼里、心里,只有薛湄。
  他从头到尾,都是薛湄。
  戚思然万万没想到,自己多年筹划,不是败给了成兰卿,而是败给了薛湄。
  她如何肯认输?
  薛湄不管是外貌、家世还是才情,都不如她!
  卢殊也说,薛湄在卢家学习医术的时候,表现得很普通。
  “不许哭,像什么样子!”萧靖承见她这样,更是不耐烦,“怎么,本王还得跟你赔个不是?”
  戚思然:“……”
  她一时尴尬无比。
  萧靖承在她面前,从来没有自称过“本王”。
  她满心愤怒,又很委屈:“我又无恶意。”
  她擦了擦眼泪,又道,“你是因当年我不肯而恼了我?你知晓缘故的。”
  萧靖承:“……”
  “成兰卿在前,你哪有心思谈婚论嫁?我总不能只嫁给瑞王,而不是你。”戚思然道,“现如今呢?”
  萧靖承望着她,心里无比腻味,不知贺方哪里不对劲,就偏偏喜欢她这样的。
  因为她乃贵女吗?
  戚氏门庭高,贺方哪有机会成为戚家女婿?
  但是,又不能强求。一旦强迫贺方令娶他人,戚思然反而是他求而不得的一根刺。
  “本王要与成阳县主成亲。”萧靖承道,“现如今,只收她送之礼,只待她亲厚。其他女子,皆要避嫌,哪怕是亲戚。”
  说罢,他转身出去了。
  戚思然立在原地,浑身似被冷水浇灌了。
  萧靖承离开之后,去了皇宫。他没有进去,而是在宫门口等着。
  今日大家都去围观几位皇子赛龙舟,本就肃穆的宫城门口,这会儿更安静了。
  戚思然一个人在雅座待了片刻,去了戚太后那边。
  戚太后的雅座里,约莫有二十几名诰命夫人等。
  有人旁敲侧击,想要把自家女儿嫁给瑞王,询问太后:“不知那孩子,太后娘娘可有印象么?”
  戚太后笑了笑:“有些印象。前年中秋,她给哀家送了一副画儿,画得那月夜、山峦、飞鸟都像极了。
  很是有才华,光这一手丹青,就了不得了。这满京都的女孩子,除了成阳县主,哀家挑不出比她更好的。”
  戚思然听到这里,整个人如遭雷击。
  在场这么多夫人、长公主、公主的,都听闻过成阳县主。
  她是挺厉害的,光珠算那一样,成阳县主就占尽了风头。
  却没想到,她居然真有本事,得到戚太后的青眼,要做瑞王妃了。
  大家都不太服气。
  凭什么啊!
  这也是戚思然的心声,到底凭什么是薛湄?


第237章 该吃吃该喝喝,啥事不往心里搁
  薛湄在御书房里奋疾书。
  穿越古代已经一年了,她中医诊脉学得半桶水,但一手字练得很不错。
  她用大脑里的个人终端搜索科举制度,洋洋洒洒把这个制度写了上万字。
  上万字,需得用毛写,薛湄写了将近三个时辰,也就是六个小时。
  她午膳也没吃。
  她写完一部分,皇帝就拿走了一部分去看。
  御书房里有几名心腹大臣,其中居然还有薛湄的二叔薛景盛。
  她全部写毕,又累又饿,光站着都很乏力了。
  她看了眼二叔。
  二叔冲她点点头。
  几位大臣也在议论纷纷。
  这个制度肯定很好。
  “陛下,刘皋先生也有过类似的书稿,是十年前的。”有位大臣说,“当时大家看了,都说他异想天开。
  刘皋先生的建议,是废除推选,而在士族里举行考试。县主的想法更广,乃是全天下。”
  “可行,只是得慢慢来,用十年时间筹划。陛下,江山万代,一旦革制成功,功在千秋,切不可操之过急。”
  哪位皇帝不想有千秋功业?
  后世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世人都能记得住他,以及他开创的科举制,想想就能让人心潮澎湃。
  “好,极好。”皇帝道。
  此时,萧靖承也进来了。
  他看了眼皇帝和诸位大臣,又去看薛湄。
  见众人只顾看薛湄的手稿,没人留意到她,萧靖承有话说了:“陛下,成阳县主写了这么多字,水米未进。不如先赏赐她一口吃的吧。”
  皇帝和大臣们都看向了薛湄。
  果然见薛湄无精打采的,眉眼低垂着。
  皇帝哈哈笑起来:“来人,偏殿摆膳,把朕份例午膳取过来,赏赐成阳县主。”
  薛湄:“……”
  所以,她这次的付出,只有一顿饭的赏赐吗?
  她没觉得多荣耀,反而是很泄气似的,谢恩之后出去了。
  二叔薛景盛却是心头一跳。
  皇帝赐饭,这是要恩赐的前兆。
  吃饭的时候,萧靖承就眼睁睁看着薛湄拿了个瓷勺子,用左手一点点舀着吃。
  她的右手,快要累废掉了,连拿起勺子都费劲。
  皇帝赏赐的午膳,一共十二道菜,极其丰富,薛湄因为懒得动,只吃眼前这道清炒芦篙。
  萧靖承接过了她手里勺子:“我来。”
  薛湄转了个方向,像只小鸟似的,张大了嘴巴等着萧靖承投喂。
  萧靖承把桌子上的菜,每一样都拣了些,装在小盘子里,用筷子辅助着勺子,一口口喂薛湄。
  薛湄吃了口羊肉,摇摇头:“太淡了,不要这个。”
  萧靖承就把羊肉给拨出去了。
  他们俩一个喂得小心翼翼,一个吃得心安理得,就把旁边服侍的太监、宫婢们看得目瞪口呆。
  皇帝身边的总管事太监,此刻就在跟前,见状跟见鬼了似的。
  这位总管事太监,在宫里已经快四十年了,是看着萧靖承长大的。
  这位王爷是先皇的老来子。
  父亲都疼小儿子,先皇对瑞王是偏爱到了极致。
  瑞王从小就是个冷淡性格。
  他不仅仅性格冷,看人的时候目光也冷。在宫里、宫外,鲜少与人亲近,哪怕是去成家,也只知道习武,不知道跟那位素有艳名的成家小姐交往。
  成家小姐死了,外头的人都说他伤心欲绝,说他为了给成小姐报仇,屠杀匈奴七百余人。
  此事真假,老太监也不知道。
  老太监只记得,瑞王和成小姐定亲之初,两个人一起到宫里拜见太后娘娘时,瑞王因走得太快,把成小姐远远甩在身后,导致成小姐迷路的事。
  现如今,见瑞王这样低声下气,服侍一女子用膳,老太监震惊了。
  这还是瑞王爷吗?
  不过,成阳县主的确有大的才干,长得也很漂亮。
  老太监信佛,在他眼里,成阳县主眉心有痣,是非常美丽又带着几分神秘的。
  可见审美这东西,每个人都不太一样。
  “龙舟赛结束了吗?”薛湄吃了个半饱之后,终于有空说话了。
  萧靖承:“结束了。”
  说罢,他又给薛湄喂了一口。
  薛湄一边吃饭,一边含混不清问他:“谁赢了?”
  “这还用说,肯定是裕王。”萧靖承道。
  薛湄:“为何?”
  “荣王性格谨慎,又无依靠,他是不会去赢裕王,添一劲敌;太子无心争斗,不会用力去拼。裕王好胜,这次他两名侧妃都要去看,他自然会拼命。”萧靖承道。
  薛湄微微眯了眯眼睛,把口中的食物吃完了,问他:“你是不是不知道,乱猜的?”
  “我不知道,但并非乱猜。”萧靖承说,然后问身边的老太监,“今日龙舟赛是裕王赢了吗?”
  老太监也不知道。
  他笑着:“奴婢派人去打听打听。”
  片刻之后,小内侍来回禀,说今日龙舟赛的确是裕王赢了;荣王第二,太子落后。
  幸好陛下不在,否则太子又要挨骂了。
  萧靖承冲薛湄微微挑了挑眉。
  薛湄失笑。
  “看来,你很了解你这些侄儿们。”薛湄道。
  “都是小孩子,有什么难懂的?”
  薛湄:“……”
  她用完了午膳,虽然到了半下午,血管里的胰岛素却不讲道理,浓度上升,让薛湄昏昏欲睡。
  “公公,您帮我去问问陛下,若是无事,我先回去睡觉了。”薛湄道。
  老太监:“县主,这万万不可,大人们还没走,您更不能走了。这偏殿有个暖阁,您先躺躺?”
  薛湄道好。
  她对萧靖承道:“我去睡一会儿。太后娘娘已经回宫了吧,你去那边坐坐。”
  萧靖承:“……”
  她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她就当自家庭院似的,该吃吃、该睡睡,完全不紧张。
  萧靖承始终觉得,她仍是把自己当个过客。她将生死都不放在心上,皇帝、皇宫于她而言,都只是个新鲜。
  她毫无牵挂。
  一想到这里,萧靖承的心就缩了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