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医她千娇百媚-第1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非常担心此事不成。
薛汐回来之后,薛湄问她如何,对周少爷可满意。
薛汐只是低垂着头笑。
薛湄知晓她性格。如果她不同意,她是会说出来的。
她这是看中了周少爷。
薛、周两家很快放了雁礼,合了八字。
周棠与薛汐八字很合适,周家就利落下了聘,两家写了婚书。
从此,薛汐就是周家的准儿媳了。
这个消息传到王家,王家没想到短短半个月,薛家就把薛汐的婚事给定了,非常意外,同时也懊丧。
王鸿阁则很高兴。
他心头一块重石落地。
他接下来专注的,除了自己的学问,就是曹家三小姐了。
第231章 两位王爷的殷勤
一过五月,蕙宁苑换了轻薄的帐幔、纱窗,床上也换了单薄被褥。
初一这日天气晴好,戴妈妈让丫鬟们把过冬衣裳全部搬到院里晒,晒好了收起来,待过了重阳节再翻出来。
一件红色斗篷,放在小几上晾晒,胖妞不知从哪里钻了出来,舒舒服服躺上去伸了个懒腰。
修竹要撵它,薛湄制止了。
“让它睡吧,不妨事。”薛湄道。
胖妞凭本事把自己吃得很肥,现在说它胖,没人有异议了。
薛湄很疼它,却不会像阿丑那样,到哪里都抱着它。
阿丑是无可取代的。
胖妞只是个吉祥物,并非薛湄的心头好。
家里最近因为三小姐定亲的事,三房放了赏赐,丫鬟们也喜气洋洋的。
“大少爷外出时,带回来一筐枸杞芽。大小姐午膳要不要吃?”修竹又问她。
薛湄颔首:“要。”
“用鸡蛋炒?”
“素炒吧。”薛湄道。
锦屏也过来,围观丫鬟们晒衣服。
薛湄问她:“伤口都好了吧?”
“已经好了,大小姐。”锦屏道,“您还准了我三日假,我也无事做。”
锦屏没有父母家人,放假她也不出去,还在院子里闲逛。
午膳时候的枸杞芽很鲜嫩,薛湄想起了萧靖承,不知他中午吃了些什么。
他上次送过来的莆木秋千,已经被搭了好几件冬衣,正在晾晒。
前日她还见过萧靖承的,这会儿又想起了他。
对了,他前日来说了个要求。
“大小姐,您别坐在那里发呆,该歇午觉了。歇了午觉,您也该做长命缕了。”红鸾喊薛湄。
“长命缕”就是萧靖承想要的。
初五是端午节。
在华夏,端午节的历史非常悠久,各种风俗也在不停进化。
本朝的端午节,也称“女儿节。”
女儿节并不是七夕,而是端午。
之所以是女儿节,因为妇女会在端午节开始染布、织布。
女儿要用五彩线编织各种络子,比如说蝙蝠等鸟兽、日月星辰,这种络子称为“长命缕”,用来趋吉避凶、祈求长寿,同时显示女子的蚕织之功。
萧靖承和薛湄聊起了此事,问她要不要做一个。
薛湄表示不会。
萧靖承又问她:“可有打算学?”
“有。”
“那你送一个给我,可好?”萧靖承立马顺杆爬。
薛湄当时看着他,满腔母爱,觉得他又帅又可爱的,就答应了。
她也不知长命缕难做。
但真正开始学,薛湄有点傻眼了。
她并非笨拙的人,然而长命缕需要用到五股线,把它们编成一个络子,很是复杂。
午睡起来,薛湄又跟红鸾学做长命缕。她手指快要抽筋了,还是左支右绌。
蕙宁苑里,红鸾的络子打得最好。虽然红鸾总是咋咋呼呼的,但她的针黹女红,是其他丫鬟们比不了的。
薛湄的四名丫鬟,修竹冷静果敢,适合做内院的总管事;彩鸢温柔体贴,又对薛湄的医术很感兴趣,将来也许会培养她做个护理人员;红鸾性格活泼火爆,特别外向,是一颗开心果。
锦屏是新来的,沉默寡言,武力超群。
她还在想自己丫鬟们的优点,手下错了一处。
“不能拉这根绿线。”红鸾急了,“大小姐你好笨!”
薛湄:“……”
戴妈妈:“休得没大没小的!”
红鸾吐吐舌头。
薛湄也不好被丫鬟数落,只得再三认真学习。
一个下午,她终于做了个简易的蝙蝠络子。
蝙蝠的寓意是“福”,是长命缕里最常见的一种,长寿、多福,是很好的祝福语。
薛湄励志要做一个。
到了五月初四,薛湄终于成功做了个长命缕。
红鸾都夸她:“做得很好了,大小姐是用了心思的。”
薛湄的确用了心,她夜里还在空间偷偷摸摸练习了两个小时。
她是既不能让丫鬟轻瞧了,又不能让儿子失望。
翌日就是端午节。
早起时,厨房送了新鲜的粽子过来。
薛湄昨晚就让修竹去厨房打点过了,给了五百钱,也就是五百个铜板,让厨房多送一些粽子进来。
厨房果然送了三十个。
老夫人院里才送了十六个。
薛湄能越过老夫人,这可不单单是钱能做到的,而是瑞王最近又跑了两趟永宁侯府所致。
将来的亲王妃,谁敢不巴结?
送进来的粽子,多半都是甜口的,是枣粽、糖粽这些。
薛湄喜欢吃咸口的,比如说鲜肉粽、咸蛋黄粽等。
但咸口粽子,一般是在江浙以南。
依照当今天下局势,从前的浙江,在齐国境内。
齐国与梁国之间的天堑,就是长江——梁国境内都在江北。
江北没有吃咸粽子的风俗。
“戴妈妈,你们每个人都尝尝,吃不完的就送出去。”薛湄道,“东西有点少……”
她才这么说,二门上两名丫鬟,兴致勃勃抬了个大食盒进来。
“大小姐,安诚王府给您送的粽子。”两个小丫鬟道。
薛湄微愣。
这倒是让她有点意外了。
她赏了两个小丫鬟一人一把钱,然后又让修竹出去,赏了王府送粽子来的管事。
郡王府送了五十个。
和薛家的粽子不同,郡王府的粽子用的米和馅儿更好,就连外面的箬叶,都比永宁侯府的更厚实,闻起来很香。
薛湄已经吃了两个,反正是塞不下去了,就对丫鬟们道:“你们每个人挑五个,今日放你们一日的假,都送出去给自家人尝尝。”
丫鬟婆子们欢喜不已。
众人在府内、府外,都有亲朋无数。粽子不算什么贵重东西,但这份恩赐难得。
就在众人要分的时候,瑞王府也送了来。
瑞王府同样送了五十个。
薛湄亲自去见了瑞王府的管事,打发了银子。
粽子成灾了。
“我知晓你们都有交好的,一人拿十个吧。”薛湄说。
瑞王府的粽子,薛湄留了两个。
她让彩鸢剥出来,每个尝了一口。
糯米更香甜些,箬叶的味道亦更加清香,只可惜她已经吃不下了。
正好彩鸢和修竹还没怎么用早膳,她们俩把薛湄剩下的给分了。
“我今日怕是要出门,就锦屏跟着,你们都去吧。”薛湄道。
彩鸢道好,她和修竹也拿着粽子,欢欢喜喜出去了。
丫鬟们走之前,已经帮薛湄更衣梳头了,她略微坐了坐,打算起身去瑞王府,把长命缕送给萧靖承。
正好这时,有访客到了。
访客是直接到蕙宁苑来拜访她的,由她父亲永宁侯亲自陪同着。
第232章 薛湄也是心灵手巧
萧靖承由永宁侯陪同着,进了蕙宁苑。
他本不想给永宁侯这个荣耀,可西苑那边敲不开门,薛池一大清早就出去了。
他只好走正门。
薛湄院子里挺安静的。
粽子分完,众人都走了,就连戴妈妈,也要给自己的几个老姊妹送些。
在府上日子久了,谁还没几个朋友?
只锦屏在跟前。
萧靖承微微蹙眉:“你院中的人呢?”
永宁侯心中咯噔,也跟着发火:“人都哪里去了?不像话,湄儿你太放纵下人了。”
薛湄笑了笑:“我放她们出去的。逢年过节,给她们一点小小恩惠,她们心里感激,方才兴旺。”
萧靖承点点头:“很是。”
永宁侯见风使舵,立马说:“湄儿总是很宽厚。”
萧靖承没理会。
薛湄笑道:“王爷是来接我的?”
“对,先到我府上。”萧靖承道,“下午去看龙舟。晚些时候再回来,侯爷可允许?”
永宁侯在一旁,脸都笑酸了:“岂有不许的?有王爷陪同着,她也能长长见识,我还要多谢王爷。”
薛湄举步往外走,他们俩跟着,锦屏殿后锁了院门,只留下胖妞在蕙宁苑看家。
出了大门口,薛湄坐上了萧靖承的马车。
永宁侯见马车远去,想着自己即将要做瑞王的岳父,从此之后,薛家门第又要再升,心中狂喜。
他似足下生风,欢欢喜喜往老夫人的玉堂院去了。
玉堂院里,气氛则有点沉重。
薛玉潭今日不在跟前。
老夫人情绪不太好,瞧见永宁侯一个人进来,问他:“怎么,瑞王府和安诚王府送过来的粽子,湄儿就没想着送一点到玉堂院?”
永宁侯微愣。
的确,薛湄让下人们都分了,既没有给老夫人和他这个父侯送,也没给叔父们送。
“母亲别恼。潘氏生前一直念佛,疏于对湄儿教导,她人情世故上不太通。”永宁侯道。
老夫人冷哼了声:“哪里是不通人情世故?她就是没把咱们放在眼里。”
永宁侯辩解了几句:“母亲多心了……玉潭呢?”
一提到薛玉潭,老夫人心口就憋闷得慌:“裕王府两位侧妃,都有了身孕。原本说好了,一旦侧妃有了身孕,玉潭就要封亲王妃。
现在呢,潘氏一死,她得守孝三年。潘氏这个贱妇,早不死、晚不死,偏偏这个时候,耽误了玉潭!
玉潭昨日就气闷,不太舒服,今早丫鬟来说,她夜里发烧刚退,起不来床了。好好的孩子,都被作贱了。”
永宁侯一时既心疼女儿,又恨潘氏。
潘氏死得太不是时机了。
玉堂院的丫鬟们听到了这些话,个个敛声屏气低垂了头。
老夫人和侯爷说这种话,就好像大夫人自己想死似的。
二小姐病倒,不单单是因为守孝,而是裕王已经快两个月没来侯府了。
前不久丫鬟们还嚼舌根,是二小姐身边的丫鬟兰佩说出来的:二小姐派人去请裕王,裕王却被侧妃缠住了,说侧妃要吃鲜鸭,裕王带着侧妃去庄子上小住了。
裕王新纳了两位侧妃。
其中一位是澹台氏的贵女,听闻生得极其美艳,比二小姐还要漂亮。
裕王一开始还不喜欢。
可到底是男人,美色当前,侧妃又有心笼络,裕王怕是乐不思蜀了。
二小姐的亲王妃梦,还不知能不能做下去呢,她能不病倒吗?
倒是大小姐,跟瑞王、安诚王爷关系密切。就像送粽子、腊八粥这种,都是私交深厚才会送的。
像端阳节这样的日子,二小姐巴巴做好了长命缕,可裕王居然没空过来取。
薛湄还不知这些,早上她把丫鬟们都放出去了,故而没人跟她说八卦。
“……这次不怕给我父亲面子了?”薛湄笑道。
萧靖承:“我下次还是走角门。”
薛湄:“我去找你,也是一样的,不用这么着急过来。你若是晚一会儿,我就到瑞王府了。”
萧靖承则说应该是他过来。
他看了眼,见她怀里没有抱猫,突然问起来:“那个胖妞呢?怎么出门不带着它?”
“你也知道它胖,带着要累死了。前日我让彩鸢等人拿了称过来,你猜它多少斤?”
“多少斤?”萧靖承很捧场。
薛湄:“十四斤上往下压,反正就是过十四斤了。”
萧靖承:“……”
他似乎想要对比一下。
薛湄:“阿丑那时候不到六斤呢。”
为了八卦,瑞王爷保持自己身轻如燕。
明明也不过半年多,谈起来总像是上辈子也似。
萧靖承想要安慰她几句,薛湄就转移了话题。
她拿出了自己做的长命缕:“给你的。”
萧靖承接了过来,下意识说:“你不是说要自己做吗?”
薛湄:“……”
她立马听出了这话的意思,就是说这个长命缕太好了,不像是薛湄亲自做的。
薛湄瞥了眼他:“我累了这么多天,就换来这么一句话,我委屈不委屈?”
萧靖承:“……”
他立马拿起来,仔仔细细端详,然后又递给了薛湄:“帮我系上。”
此物要系在腰带上。
薛湄点头,俯身过去。
马车略有点颠簸,薛湄要把长命缕上的带子穿过他的腰封,而他衣衫单薄,隔着衣料,手指都能感受到他身上温度。
萧靖承吸了口气,半晌没吐出来。
薛湄静静系好了长命缕,萧靖承立马握住了她的双手。
薛湄:“作甚?”
“辛苦你。”他双目发炯,一错不错看着她,“多谢你给我做长命缕。”
“答应你了嘛。”薛湄笑道,“要感谢你就好好感谢,拉我的手做什么?莫不是打算以身相许?”
萧靖承:“……”
和他相比,薛湄更像个老兵,她嘴里有些时候荤素不济。
萧靖承对这种玩笑话,总是先下意识紧张,还没有习惯薛湄的嘴炮,然而回神过来,他又强自镇定:“好。”
“什么好?”
“可以以身相许。”萧靖承道。
薛湄:“行,回头我写个卖身契,你签字画押。从此,你就是我的奴了。”
萧靖承:“……”
薛湄见他吃瘪,忍不住又笑起来。
她以为马车要出城,但走着走着,方向就不太对。
薛湄撩起车帘看了眼,他们是往皇宫的方向而去。
“咱们进宫,还是去瑞王府?”薛湄问。
萧靖承:“进宫。”
“进宫做什么?”
“我母后,她想见见你。”萧靖承假装浑不在意,“你乃是陛下封的县主,太后娘娘见见你,也无不妥吧?”
薛湄:“……”
你这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是把我当傻子吗?
“太后要见我,是干嘛呢?”薛湄心中也起了点狐疑。
第233章 谁不想做瑞王妃呢?
万景宫薛湄来过数次。
它落座在皇宫中庭的中间,琉璃瓦反衬淡淡日光。
宫里还有树,不像清朝皇宫那般光秃秃的,又是五月初,绿荫浓密。阳光明媚中,树叶更显翠嫩。
薛湄进来时,瞧见戚太后着一件深蓝色绣团花襜褕,头上戴一支金簪,除此之外没半点装扮。
她略施脂粉,气色红润。
“……娘娘,您这是打算出宫吗?”薛湄见戚太后是普通妇人装扮,行礼之后直接询问。
戚太后微笑:“出去瞧瞧赛龙舟。哀家平常时节不爱出门,不过陛下孝顺,总央求出去哀家散散心。”
在本朝,后妃得到皇帝和皇后、太后的容许,在内侍和女官的陪同之下,出宫是可以的。
只不过,去了哪里、见了什么人,都要回禀就是了。
像太后这种级别,仅次于皇帝,她出宫就更便捷了。
只是例如胡太后,年纪大了,一辈子都在宫廷,闲来无事也不会想着出去逛逛;戚太后年轻点,逢年过节有什么重大活动,她可能会去瞧瞧。
当然,这也是好几年才一次的。
今年的龙舟赛,听闻裕王、荣王和太子各带了人参加,就在京都南边的运河里。
运河两岸的商铺雅座,早已被抢占一空。
今年萧靖承在京里,太后陪儿子去看龙舟赛,顺理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