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穿被认为是傻子以后-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这套拳法似乎有点不雅,与当下女子贞静娴淑的审美不符,但沈氏也努力记住了。
见沈氏已经记住动作,女大夫停止教学,然后说,“我叫你丈夫出去,一是学拳不方便,二是我要问你,房中之事,你们一般月事前还是月事后?隔几天一次?”
沈氏的脸色迅速飘红,咬咬牙,她回忆一番后认真说,“我们平常没有规律,除了月事期间都有。相公忙的时候便十几天一次,相公空闲时便几天一次。”停了数顿,沈氏又说,“这两年来我们夫妻求子心切,最近便、、、过于频繁了一点、、、、、有时一天数次或者一天一次。”
说完沈氏脸色已经红得似天边的晚霞。
“你不必害羞,敦伦之事如饮水食饭,人之常情。”女大夫淡定到,“只是你求子,便要注意,第一月事后第12…17天最容易怀孕,第二间隔时间太长或太短都不好,你可以理解为一颗种子栽种太早还没成熟,太迟又已经老去,因此同房3…4天一次是最易有孕的。”
沈氏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忙紧张记住。
“你也不宜太紧张,有时有心栽花花不吃,无心插柳柳成荫,”女大夫说,“你的身体没有大问题,按照我说的做,半年后或许就会有好消息了。”
“谢谢大夫,承大夫贵言了。”沈氏十分感激。
“可以了,回去吧”女大夫挥手送客。
沈氏回去之后,挑可以说的细细与苏顺和余嬷嬷说清楚。待苏顺休养几天,风寒养好,一家人便回家去。
等到苏顺沈氏归家,苏祖父苏祖母见儿子平安归来,吊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下。
连苏姑妈都带着翔哥儿过来看望了,“娘,我爹说得真对,我哥看着大好,看来急慌慌的把我嫂子叫过去真是吃不惯”苏姑妈嘀咕。
“这有什么出奇的,你从小没出过远门,嫁人也嫁在本县,你是没有试过,人啊,生病时,最是想念家中那一口味道了。”苏祖母对女儿感叹到。
及至吃饭,翔哥儿忽然说,“舅舅,你多吃鱼。我娘说你想吃鱼都想生病了。”
苏顺惊呆了,他自认不是贪嘴之人啊。
苏姑妈不好意思了,指着翔哥儿说,“小孩子乱说话,我是说有一个大官想吃鱼,叫莼鲈之思。不是你舅舅想吃鱼。”
“不是我舅舅吗?”翔哥儿摸摸自己脑袋,疑惑道。
一家人被逗得哈哈哈大笑。
沈氏自回来后便天天早上在房中练拳。
苏明月装小孩装成傻子之后,改变策略,变得十分好动,常常在园中东奔西跑的玩耍。
沈氏想到女大夫说她天生骨架小身体弱影响生育的话,怕两个女儿遗传自己,便放任苏明月到处玩耍,也鼓励媚姐儿不要过于文静,多跟妹妹出去玩。于是苏明媚苏明月,偶尔带着过来的翔哥儿,玩成了三个皮猴子。
时间便在这零零碎碎的事儿中过去了,很快来到腊月,要准备过年了。
古代人民的过年跟现代人的过年可不是一个概念,大年三十才放假那是不可能的。
提早一个月,家庭主妇们便忙起来,不管富裕或贫寒的人家,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里准备过年穿的衣裳吃食,代表来年丰衣足食。贵族一身丝绸,中等如苏家这样的一身棉衣,贫寒人家麻衣或葛衣。
苏明月终于见到了苏明媚嘴里说的铺子里送过来的布,颜色种类都不多,就这还是托沈氏嫁妆铺子的福。
挑过新衣裳的布料,送去制衣,指挥余嬷嬷红线小石头等下人给家中大清洁,很快就到了腊八节。
腊八节也是一个重要的日子,把红枣枸杞红豆绿豆等果子细细熬成粥,相互送给交好的人家,这就是腊八节。
吃过香喷喷的腊八粥,苏祖父带回来一个消息。
苏祖父他,过完年,失业了!
第7章 。上学苏祖父原先在镇上唯一的举人许举……
苏祖父原先在镇上唯一的举人许举人家学馆教授蒙童班(是的,就是飞哥儿读的蒙童班)。
许举人年已四十多,近几年因年纪大(可能是没钱)已经不去春闱。奈何今年许举人不知受到何种刺激,突然疯狂了一把,想要最后试一次(开了几年学馆存够钱了),决定春节后举家去往京城求学赴考。
为啥举家咧,因为许举人家人丁单薄,只有一个老妻、儿子、儿媳妇。儿子肯定是要陪许举人赴考的处理杂事的,家里两主事男人出门了,剩下两个妇人根本操持不来学馆事务,干脆先关了学馆,带着老妻和儿媳妇一起赴京,有女人在起码可以照顾日常衣食,专心赴考,以免气候不适水土不服生病碍事。
于是,许举人全家跑路,哦,不,全家赴考了,所有的老师、学生放假小半年(这古代的交通,就是需要这么长时间)。
苏祖父暂时被动失业了,苏顺间接失学了(是的,苏顺也在这个学馆,童生班)。
说起来十分难过,但苏家男人的失业失学并没有影响这个家的运转,女人们该打扫的打扫,该做衣裳的做衣裳。本来,腊八后也该放春假了,至于春假后的事情,春假后再看呗。
过了腊八,年味已经很重了。
年二十四以后,大家进入了过年的状态,街上许多卖门神、钟馗像、桃版(辟邪的)、桃符,也有许多人挑着吃食出来卖。
苏家的门联是苏祖父和苏顺两父子写的,周边也有相熟的人家带着礼物或者几文钱过来求,苏祖父和苏顺来者不拒,这本不求钱,更像求名。
苏明月围观了这个年代读书人的稀有和受尊重,平山县也是一个相对繁华的县城了,却仅有一个举人,不到十名秀才。科考的残酷和万一挑一不过如此,世人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是有历史原因的。
到了年三十这天,最重要的节日是祭祖“请家堂”,苏祖父和苏顺把家谱、祖先像、牌位等放于家中上厅,安放供桌,摆放供品。女人是没有资格做这个事情的,不过可以从旁协助。
苏祖母带着沈氏、苏明媚、苏明月等女眷跪着侧边,三跪九叩祈求祖先保佑。苏明月细听着,苏祖母一直低头闭眼虔诚念叨,“保佑我夫身体健康,保佑我儿早日高中,保佑孙女健康长大,最最紧要保佑我媳妇早日诞下金孙延续苏家香火。”
苏明月偷摸睁开眼看沈氏沈色,但沈氏完全是苏祖母翻版,闭眼嘴唇微动不知道祈求祖先什么。
好吧,祖先保佑神灵保佑我娘快生个儿子吧,这古代没有儿子对一个女人就是艰难模式呀。苏明月心底默念,反正穿越都有了,说不定祖先有灵呢。
祭祖之后放爆竹,守夜。苏明月苏明媚两人小,大人便让她两早早睡去了。至于苏顺,作为家中唯一的壮年男丁,那肯定是要守夜到凌晨的。
及至年初二,苏姑妈带着苏姑父和飞哥儿翔哥儿回娘家了。
苏姑父是一个胖墩墩的笑眯眯眼商人,见面就给了苏明月苏明媚一人一个红封,当然苏顺也给回飞哥儿翔哥儿了。目前来说,两家打平,不亏不赚。
区别于翔哥儿是一个黑胖,飞哥儿反而是一个白瘦。可能是在学馆读书的关系,飞哥儿礼数十足,十分懂事的双手抱拳微微弯腰鞠躬问好,“外祖父外祖母新年好,舅父舅母新年好,媚妹妹月妹妹新年好。”
苏明月苏明媚忙回礼,“飞哥哥新年好。”
苏祖父抚须点头,看来对飞哥儿的礼节功课是满意的。
有一个亲人做老师实在是悲催,随时随地都不能放松。苏明月又开始同情飞哥儿。
翔哥儿则完全不一样,他随意学一句“外祖父外祖母舅父舅母姐姐妹妹们新年好。”然后飞扑到苏祖母怀里,“外祖母,我想吃冻梨。”
“翔哥儿,教你的礼仪呢!”苏姑妈说一句。
“新年呢,可不许说孩子。”苏祖母打断苏姑妈,“陈嬷嬷,到厨下给姑爷他们一人端一碗冻梨。”
苏姑妈也就是随意说一句,苏祖母说完她马上就放弃了,转话题,“这过年老是大油大肉的,还天天烧火炕,吃一碗冻梨润一润,实在是舒服。”
“我看翔哥儿就是像你,爱吃。”苏祖母笑指到。
“我生的,可不就像我。”苏姑妈十分理所当然。
另一边,翔哥儿自认跟苏明月十分相熟,他反客为主到,“月妹妹,你吃不吃冻梨?可舒服了。”
苏明月忍笑,“翔哥哥,你吃吧,我已经吃过了。”
“哦,我忘记了,这是你家,你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翔哥儿挠挠头说,这下全家人都被他逗笑了。
及至吃完一碗冻梨,苏姑妈用手帕抿抿嘴,说,“爹,许举人家闭馆了,等过了十五,我把飞哥儿送过来给你教吧。”
正在吃绿豆糕的苏明月,眼角余光见飞哥儿吃冻梨的手顿了一顿,整个人飞快僵住了。
可怜的娃娃,以为有一个愉快的假期,却不料还是要落到祖父兼师傅手里。
“还有翔哥儿,翻过年也5岁了,一起送过来给爹你启蒙吧。”苏姑妈塞一个还不够,还买一送一,两个儿子都直接塞回娘家。
“行,都送过来吧。”苏祖父无所谓,一头羊是赶,一群羊也是赶。
“麻烦岳父了。”苏姑爷站起来说道。
“一家亲人,不说这些外道话。”
沈氏微微一动,稍稍换一个身位,转向苏顺,目光却看向两个女儿。
“爹,既如此,媚姐儿和月姐儿也一起交给你启蒙吧。我平日读书也不得闲,还是要麻烦爹你。”苏顺见机说。
“也行,自家亲人,不用守那些虚礼,”苏祖父说,“只是如此,原先西厢房便不够位置了。”
“爹,我把二进正堂整理出来吧,正好冬日阳光短,正堂十分亮堂。”沈氏接口到。
“那行,你收拾出来,吩咐下去做几张小桌子小凳子,再置办点笔墨纸砚。”苏祖父到。
“爹,孩子们的笔墨纸砚我买一批过来吧。”苏姑妈抢着说。苏祖父看一眼苏姑父,见女婿脸上没有任何不豫之色,便答应下来。
谈笑说话间,几个孩子的学习事宜便定下来了。
苏明月淡定的吃着绿豆糕,看,有沈氏这个母亲在,家里有好事不可能少得了她们姐妹。
吃过午饭,苏祖父苏顺拉着苏姑父说点男人的话题,苏祖母则和苏姑妈说点母女间的悄悄话,沈氏看着几个孩子。
招呼孩子这个活,沈氏是十分愿意的。她内心也觉得小姑子十分的好运气,未嫁人前在娘家受宠,嫁入婆家亦不是苛刻人家,出嫁后一举得两男,娘家离得近时常回家亲近,简直是封建时代妇女梦想模板。
沈氏将小孩子带出堂屋去玩耍,自己带着余嬷嬷、红线守着孩子们。
几个学龄儿童,年龄都相差不大,最大的是飞哥儿,已经入学。
“飞哥哥,上学学什么吗?祖父严不严厉?”苏明月向飞哥儿打探。
飞哥儿刚刚得知十五号入学的噩耗,正有点恹恹的,但是苏明月香软萌妹睁着大眼睛充满好奇的问他,只有调皮臭弟弟的飞哥儿瞬间被征服,充满了大哥哥责任感回答到,“上学先背三字经和百家姓,然后还要学一点写字。不过先生不会让多写,小孩子手还小,写多了不好。外祖父可严了,没认真做功课会打手板子的。不过功课也不难,月妹妹你只要认真完成就不会被打板子了。不用怕。”
“哥,外祖父打过你吗?”翔哥儿憨憨的问。
正想树立带头大哥可靠形象的飞哥儿被这个不懂事的弟弟气着,怎么会有怎么讨厌的弟弟,一点眼色都没有,但自小被教育的飞哥儿又不能说谎话(说了很容易暴露啊),只能不情不愿的实话实说,“打过3次,不过在课堂上我是被打的少的。”
“那飞哥哥好棒啊。祖父平常也十分严格的呢,姐姐,对不对。”苏明月眨这崇拜的眼光说。
“对,我平常都害怕跟祖父说话。”媚姐儿说。
飞哥儿受到了鼓舞,信心又足了起来,拍着小胸脯大包大揽说,“妹妹们不用害怕,如果你们以后有不会的就问我好了。”
“飞哥哥你真好!”苏明月苏明媚两个小萌妹齐声说,瞬间飞哥儿自信心得到了莫大满足。
只有翔哥儿十分不在意,外祖母最喜欢他了,如果外祖父要打他手板子,到时候他就跑过去找外祖母。翔哥儿一边吃花生,一边自认考虑的十分周全。
被飞哥儿惦念着的外祖母正在教训女儿,顺便传授女儿一些驯夫之道,“你以后在众人面前要多给女婿面子,像今天,女婿都没有说话,你就说把笔墨纸砚买了,你让女婿怎么想。”
“能怎么想。爹都把飞哥儿翔哥儿收下了,外祖父不比别人尽心多了,他儿子占着大便宜了。”苏姑妈十分不以为然的嗑瓜子,“再说了,我怎么能让嫂子出全部,岂不是显着我们苏家占她便宜。”
“什么我们苏家占她便宜,”苏祖母被女儿这个逻辑惊呆了,“她沈氏,是嫁到我们苏家的,你才是嫁出去的女儿。”
“知道,知道”苏姑妈吐出两瓣瓜子皮,有点渴了,顺手端起茶碗喝一口茶,“这不是当年她低嫁嘛,我们可不能被说占儿媳妇嫁妆的便宜。”
“什么低嫁,我们苏家,书香世家,百年传承。她沈氏,一届商门,她才是高攀。”苏祖母十分不悦,厉声矫正。
“传承,传承,只有一屋子书的传承。”苏姑妈喝着茶嘀咕,眼见亲娘气色十分不好,眼珠子咕噜转一个,转移话题到,“娘,我哥还在跟我爹生气呐?”
“什么生气?”
“不是好多年前,你病倒在床,我爹非得把田地典当了去考科举,我哥气到放狠话说不考科举不做这带累妻儿的事吗?不然我哥为什么这几年一直考不上,肯定是没用心。”
苏祖母气到说不出话,抖着手猛地侧身快速大力打苏姑妈好几下。
“娘,你为啥打我。疼。大过年的。”苏姑妈边闪躲边喊冤。
“你给我闭嘴。”苏祖母气得心肝疼。
这什么女儿,简直是生来讨债的。苏祖母扶着胸口给自己顺气,但凡这不是自己生的,都要将她赶出门前。就这一张嘴,偏偏还在娘家婆家活得逍遥自在,这是什么好命。
这一刻,苏祖母和沈氏这对婆媳获得了共鸣
第8章 。怀孕送完苏姑妈一家归去,媚姐儿月姐……
送完苏姑妈一家归去,媚姐儿月姐儿在父母床上玩累了睡着了,苏顺沈氏也洗漱准备睡下。
“娘子,真是委屈你了。嫁给我这么多年,路途遥远,你都好几年没有年初二回过娘家。”苏顺惭愧说到。
“相公何出此言。嫁给相公这么多年,你待我十分好,婆母也不给我立规矩。虽只生了媚姐儿月姐儿之后多年无所出,你也是待我始终如一。我今生,求的就是这样的日子。”沈氏对自己的人生要求的确是这样了。
沈氏商家出身,见过太多的为了钱财富贵往高门结亲的。这样的亲家,不是对方有各种缺陷,就是贪图商户亲家的钱财。嫁过去之后,丈夫寻花问柳,后宅莺莺燕燕一大群。包括她亲爹也有过这样一段糊涂日子,她娘日日垂泪,她真是看怕了。
嫁入苏家,当年是她亲自选的,看中的就是苏家门风清正,苏顺本人洁身自好。事实证明她也没有看错,这几年,除了生子之事不如意之外,沈氏自觉是事事顺心。
因此,见苏顺如此说,沈氏忍不住辩驳。
“总是委屈你了,这么多年,我也没有考上一个秀才功名,绸衣也没有让你名正言顺的穿上一件。”一般人是没有资格穿绸衣的,那是有功名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