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胎穿被认为是傻子以后 >

第38章

胎穿被认为是傻子以后-第38章

小说: 胎穿被认为是傻子以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太爷,老太爷啊。”跟着苏祖父时间最久的老黄悲伤不已。
  ……………
  “你祖母如何?”沈氏身为当家主母,公公过世,治理丧事再忙也要关心一下婆婆的身体。
  苏明月小声说,“方才用了小半碗小米稀粥,然后服了大夫的宁神药,已经睡下了。陈嬷嬷在旁边看着呢。”
  “那就好。”沈氏安下了小半个心,公公才刚刚过世,婆婆可千万别伤心出什么事才好。
  “娘,我爹呢。”
  “在灵堂守灵呢。”
  “那我去看看爹,娘,你回去看着弟弟吧。”
  “行。多陪陪你爹。”沈氏说到,治丧之事,尤其繁琐,这也就罢了。光哥儿年纪尚小,被吓到了,特别粘人,沈氏现在是一个头两个大,只能派女儿去陪陪伤心过度的丈夫。
  苏明月去到灵堂。
  苏顺正跪着火盘前,麻木而僵直地烧着纸钱。苏明月上前,跪在苏顺旁边,往火盘里加上一叠纸,看着火光燃起半晌,才劝说到,“爹,别太伤心,祖父不希望看到你这样的。”
  苏顺却久久没有回答,久到当苏明月准备再开口时,苏顺却突然说,“月姐儿,爹没有爹了。”
  这没头没尾的一句话,苏明月却心都颤抖起来。
  父亲在,不论多大年纪,都还有依靠和归途。现如今,却只有独自一人,成为所有人的依靠,无人可靠。
  “爹,你还有祖母,还有我们呢。”苏明月忍住泪意劝说。
  “是呀。”昏黄跳动的火焰,映照着苏顺胡子拉杂的脸庞。这一刻,好像时间在苏顺身上快速流逝,他变成,最终想要的一家之主的模样。
  出殡当天。
  苏祖父的学生们,能赶来的全来了,年纪有老有小,身穿麻衣,跟在苏家人身后。
  道路两旁,有人家自愿路祭。
  苏屠夫娘子看着自己的儿子在人群中,找个地方放下火盘,想要送苏老先生最后一程。
  这时,又走来一个族中娘子,跟苏屠夫娘子说,“怀进他娘,我在你旁边,也来送一送苏老先生。”
  苏屠夫娘子往旁边挪一挪,“没有看见你家苏安,是外出了?”
  “可不是,刚好前几天东家要外出,没有办法,他只能跟着去了。临走前再三叮嘱我,万一有什么事,一定要帮他尽尽心。我们家苏安,跟着苏老先生学了三年字,虽然不是科举的料子,但认字之后,找事干就容易多了,现在的东家也是因为他认字,才重用他。”
  “是呀。我们家怀进也是,自小跟着苏老先生读书认字,以后路子也宽多了。说起来,我们家怀进的名字还是苏老先生起的呢,这几天,怀进伤心到不行。”
  “唉,苏老先生真是一个让人敬重的人啊。”
  “谁说不是呢。”
  ………………
  苏祖父的丧事料理完之后,剩下的人们,生活还是得继续过。
  这日,苏顺正在书房整理苏祖父的书籍,小石头进来禀告说苏族长来了。
  吩咐小石头将苏族长请到偏厅去,苏顺整理一下衣裳,去见客。
  苏族长看见苏顺,身形憔悴了些许,面上犹有悲色,但哀而不伤。见此,苏族长方敢开口,“顺弟,族叔这个年纪了,也没有受多大罪,算是喜丧。你节哀顺变,相信族叔也不希望看到你过分伤心,自毁自身。”
  “多谢族长。”苏顺回答,又问到,“族长事务繁忙,不知过来是何事?”一般没有事都不会上守孝人家拜访。
  “是这样的,族叔之前开的学堂,因为身体原因,院试之后就没有再开了。原本大家都想着再找新的学堂了,但是,这不是还来不及,再加上,你回来了。按照朝廷规制,你需要守孝三年,到时候才能上京找门路复官,不知你这守孝期间又有何打算?不若,你把你爹的担子先挑起来?”
  族长已经默认苏顺三年之后会再找门路复官,这要不然,辛辛苦苦这么多年,好不容易考了榜眼,就这样浪费了?族长换着自己想一想。不可能!
  不过,这三年时间,可以做很多事情了,现在守孝又不是要结庐墓前,大门不出的。守孝期间,教导一下族中子弟,也是一桩美谈啊。族长心里想,刚好自己家中小儿也是多年秀才了,说不定得一个榜眼教导,下次科举,就可以中个举人了呢。
  苏顺沉吟一下,没多做犹豫,“我这几天在整理先父留下来的书籍手稿,族长你安排通知一下,七天之后,就回来上课吧。”
  “那个……”族长脸上显露为难之色,“可能地方不太够。”
  “什么?”苏顺面露不解,不是,苏家一直挺宽敞的呀。
  苏族长见此,连忙解释到,“因为族叔之前年纪大了,收的学生并不多。但是你年轻力壮,又是新科探花,因此族中许多人想转学过来。”名单苏族长都收集好了,说完,苏族长报出了一个数字。
  这不是废话,苏祖父毕竟是一个秀才,苏顺自己考中秀才之后都是外出求学的。现如今,苏顺一个榜眼,如果不是因为苏顺要守孝,哪里来这么好的老师。苏氏一族所有的读书人,已经蠢蠢欲动,就等着苏顺办完丧事了好吗。
  其实,不止苏氏一族,平山县其他家族也十分想加入的,但是守孝之人,教一教族中子弟是美谈,大肆办学是不可能的。有那胆大灵活之人,向苏族长暗示了几句,直接被苏族长撅回去了。
  苏顺听完,眉头皱了起来,“可是,苏家地方虽然大,但是也容纳不了这么多人啊。”
  苏顺倒不反感教学,他自己一路求学,知道想要名师指导有多么的难。而且,这个时代,宗族的力量是十分强大的,能为族中多培养出更多的人才,才能带领整个家族前进,荣辱与共,守望相助。
  但是,这学生,不同的进度要分开来教学,不能把所有人都塞到一起呀,而且,即使所有人都塞一起,苏家也没有那么大的房间能塞得进去。
  “哦。这个办法我们已经想好了。”听到苏顺没有反对,苏族长笑了,没有法子,他能这样莽莽撞撞的说出来吗。
  “你家后面二全子的宅子,没守住,要卖掉了。族中出钱,买了下来。你没有问题的话,到时候我们就把那宅子改建成学堂,你每天直接从你家侧门绕一小段路去上课就可以了。”
  二全子这个宅子,真的是卖的时间刚刚好。天都在帮他们苏家人,也亏这样子,二全子还多收了十两银子。
  苏顺见族长已经安排妥当,便再无意见,“那行吧。就是这个宅子改造要多久时间?”
  “改造这个很快,还是按照原来你说的,七天之后就开始。”苏族长斩钉截铁地说,多派人手,一定会在七天前完成。
  苏顺守孝的时间可是有限的,浪费一天,学生们就少学一天。万一这一天学的东西,刚刚好科举考到怎么办。万一就差那么一点点,到时候就没有考中怎么办。
  想到这里,苏族长都恨不得明天就开学。
  两人再商量一下细节,便把事情定了下来。
  事情确定之后,苏族长便告辞,苏家现在可是孝中,自不会给他留他吃饭。
  只是,苏族长刚出苏家大门不远,便从旁边闪出两个族人,抓着族长的袖子便问,“族长,咋样,苏顺他同意了没有。”
  “干什么,干什么,少拉拉扯扯。”苏族长很不耐烦的甩开手,“这有什么好疑问的,我都说了,这个事情我去说,一定可以的。”
  “哈哈哈,那是当然的了,族长你如此受人尊重,我们就知道你出马一定行。相信我们苏氏一族,在族长你的英明领导下,一定会迈向一个新的高度。”来人被甩开丝毫不恼,还拼命拍族长马屁,“是全部族中的子弟都收了吧?”
  “当然。”苏族长心下愉悦,爽快回答到。


第61章 。图书馆族长找苏顺办学堂的事,很快从……
  族长找苏顺办学堂的事;很快从苏顺传到沈氏、再从沈氏传到苏明月耳中。
  次日,苏明月陪苏祖母吃完早饭后,到书房找苏顺;丧事后苏顺一直在书房整理苏祖父的手稿文章。
  “爹;我能进来吗?”
  “进来吧。”
  苏明月推门进去;问苏顺;“爹,我听闻你跟族长办族学;心中有规划了吗?”
  “还要有什么规划?”苏顺被苏明月的问题问住了;想了想,解释说;“我们都商量过了,就按照你祖父之前的做法,把地方扩大一点;然后按年龄分几个级别。放心,我看过你祖父的教学进度和方法;爹以前也在学堂里呆过;这些事情我都是熟悉的。”苏顺还以为苏明月担心他;安慰苏明月说。
  谁料,苏明月浓淡适宜的眉毛皱了起来,“爹,你这样不行;你是一个榜眼,如何能跟普通学堂一样。你这样;根本没有突出你的优势。”
  “那,应该如何突出优势?”
  “棉花,把我的计划书拿过来。”苏明月拍拍手;棉花立刻懂事上前,递过一张宣纸。
  苏明月缓缓展开宣纸,介绍到,
  “首先,衣冠整而礼仪齐,你看我们在京城看到,国子监都有自己的学子服,我们苏氏族学虽然小,也应该有自己统一的学堂服饰。统一的服饰,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同窗认知,无形中加强大家凝聚力和对你这个先生的尊敬;而且学生多了,家境不一致,穿不同的衣服饰物容易造成攀比或者自卑心理,统一的服装有助于排除外物的影响,树立专心向学的风气。”
  不然,为什么后世的学校都是统一的校服,虽然大部分校服总是这样又肥又大,当学生的时候嫌弃得要死,但真毕业之后,啊校服真香,除了丑一点,当睡衣、当运动服、当劳动服,样样都是顶呱呱。
  “嗯,有道理。”苏顺听完点头,“就是这个统一的服装,怎么处理啊?”
  “这有什么不好处理的,量好身高体重,把衣服分为几个不同的尺码,到时候到外祖父的沈氏布行下订单就行,就用普通的棉布长袍,主要是统一。到时候,每个学生收点钱,读得起书的不会差这两套衣服钱的。或者,你跟族长商量,族中凑一点,我觉得他们会愿意的。”
  “行,”苏顺点头同意了,“我跟族长说。接着呢?”苏顺已经感觉到了,他的女儿要搞事,不会只有这一点的。
  “其次,族学,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科举,而好的身体,是科举的基础。爹,这个你同意吧。”
  苏顺想到考间的条件之差,以及当年病倒在考场之事,差点丢点小命的事情,点点头。
  “所以,爹,我建议你,每日早课之前,抽两刻钟时间,带领大家打打养生拳法,锻炼好身体,为科举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早操也做起来吧,锻炼好身体,有一个充足的精神面貌,来投入更加辛苦的读书生活中。
  苏顺点点头。
  “那爹,你记得跟族长说把二全子家前边的小池塘填平了,就填成一块平地就行。”
  小康人家,在家搞什么亭台水榭,那是富贵人家有钱的玩法。二全子家就是富贵的时候太不会持家了,才落败得这么快。
  “行,我跟族长说。”苏顺知道要求在这里了。
  “最后,爹,你觉得,知识的传承是在人,还是在书?”苏明月合起宣纸,问到。
  “传承在人,书为载体。”苏顺沉思后回答到。
  “那爹,你不觉得,我们家这么多的书籍,已经快要失去传承了吗?你和祖父和我,翻阅过其中多少本的书?一成、两成、三成?那些一直无人翻阅的书,是不是已经失去了传承?”
  苏顺端正起腰杆,脸色端凝,“你的意思是?”
  “爹,你建一座图书馆吧。书籍太贵,我们可以将苏家收藏的书籍提供出来,让学生们抄写,副本就放在图书馆里面,供给学生们借阅。这样,学生们获得了知识,苏家的书籍也得到了传承。”
  来自后世信息大爆炸时代的苏明月,觉得知识只有被人看见和理解,才能继续下去。君不见,许多传统文化手艺找不到传人,都快要失传了。
  “这个事,我要想一想。”苏顺的思维却不一样。当下书籍的珍贵,不仅仅表现在书籍印制的成本很贵,更表现在,知识本身的珍贵。有很多书籍,本身记载的就是不传外人的家族传承。比如,苏家的许多书籍,最珍贵的,并非书本本身,而是苏家祖先在其中的批注和讲解,那才是一代一代先人的智慧,是苏家引以为傲的积累和历史。
  “我得再想想。”苏祖父已经不在,苏顺现在是苏家的一家之主,这个决定,太过重要,苏顺觉得自己要慎重思考后才能决定。
  “爹,你可以先把其中一部分书籍先拿出来试一试,效果好的话才继续也行。”苏明月相信,效果不会不好的。时代限制,思维限制,苏顺犹豫才是正常的,但是当事情往好的开始发展之后,既得利益者,就会一直推动这个事情发展下去。不管是其他人,还是苏家。
  “爹,你想想,只要《论语》一直流传,孔子就永远活着。”苏明月说完最后一句话,放下宣纸,留给深受后世思维冲击的苏顺独自思索的空间。
  大半个时辰后。
  “石头,帮我去请族长过来一趟。”
  族长听闻苏顺有请,还以为族学的事情有变,急急忙忙的赶来了。
  却不料,来到之后,苏顺还把苏明月叫来一起,三人对着苏明月的的规划书,一条一条商议起来。
  “学子服这个事情,可以。各人收一点费用就成了,不够的部分,到时看族中富户愿不愿意资助,或者从族田收益里面出。”
  他一定会让这帮有钱人出这个钱的,为了让苏顺这个榜眼教学,这帮人已经预着要花大力气了,结果这么轻易就成了。是时候,体现他们的作用了。
  “早操这个事情,也可以,科举的事情我不是很懂,但好身体是所有的基础。二全子家的池塘我也准备填了,有些娃娃小,不安全,正想着怎么整呢。这个场地,当时候整点石板铺上,好看,明亮。”
  这个最好整了,铺点石板,比搞什么花草树木容易多了。
  以上两个没有问题,说到建个图书馆。族长身躯一震,眼睛瞪大,不敢置信,“顺弟,你说这是真的?”
  书籍多珍贵啊,现在谁家有个孤本、名人手札什么的,不当传家之宝藏起来。族长真不敢相信苏家竟然如此大方,莫不是他欢喜傻了,出现幻觉了。
  “是真的。”苏顺叹一口气,“也是月姐儿劝我,祖上这么多的藏书,一直都是空置在书房里,多年以来,无人问津,渐渐的,不就可能失传了。这拿出来,也是想要将先人的智慧和经验发扬光大。只是,一时半会的,不可能全部拿出来的,我这几天先整理一批吧。”
  “好的,好的,慢慢来,你慢慢挑。”族长嘴巴都笑咧开了,“这个你放心,我一定挑一个最大、光线最好的房间,给你整一个最好的图书馆出来。”
  族长承诺到,然后又转头向苏明月说,“月姐儿,不愧是圣上御封的善织夫人,就是大气,周全。”族长现在看苏明月是咋看咋顺眼,哎呀,这个名字记入族谱真是记对了。
  “当不得族长伯伯你如此夸赞。只是我们同为一族,自当齐心协力,守望相助才对。”苏明月谦虚到。
  “对,对,对。”族长连连点头。
  三人又商议了一些细节,族长出了苏家之后,直奔族中议事堂,找人商量苏家所说之事。尤其这个图书馆,一定要集族中力量建到最好,这可是惠泽代代子孙的事情。
  果然,族长召集族中长老到议事堂一说,众人纷纷惊喜万分、不敢置信,“族长,你说的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