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穿被认为是傻子以后-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不是,要一代比一代好才对。”
一时之间,沈家之中充满着女人的笑声,老老少少夹杂着,仿佛比往日更加亮堂,更加响亮,更加快活。
第52章 。亲事热热闹闹的宴席过后,也算是完成……
热热闹闹的宴席过后;也算是完成一件大事了。
只是,余波却一直影响着众人生活。
苏顺这边就不说了,宴席之后;求教的、拜访的文人同窗络绎不绝;苏家书房时常在招待客人;现在也可以算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了。
但苏明月这边也不寂寞,三不五时的;平山县的妇女们;携老扶幼过来看看善织夫人牌匾。
苏明月对看牌匾没有意见,但是看完牌匾还要看一遍她;就不好意思了。尤其婶子们,还都要拉着她说一通,她还不能表现出不耐烦。最后;只能苏祖母出面,表示“害羞;在家里准备绣嫁妆呢”;方才避过这过分社交。
随着宴席办完;苏明媚成亲事宜,已经是近在眼前的事情了,而忙完苏明媚,不就轮到苏明月了;这绣嫁衣,可不是一时半刻的事情。
要沈氏说;是真舍不得苏明媚嫁出去,以前觉得文书家也在县城,离得近;谁料到,苏顺竟然能考中榜眼,全家要搬迁到京城了呢。
但是这不结又不行,苏明媚年纪已到,不能再留了,苏家绝不是高中了就背信弃义之辈。沈氏只能安慰自己,丈夫高中,料想文书家绝不敢看低苏明媚,再有苏姑妈在县城,也有个相互照应。方才放下挂心,跟文书家太太准备商议婚礼之事。
文书家等着成亲已经等了好久了,这亲家一跃从秀才到榜眼,文书家的聘礼也跟着提了好几提。只不过,苏明媚嫁的毕竟是二公子,不好越过大嫂去。就这样,文书家太太如今对这个未来二儿媳妇也是满意到不行。
这成婚可不是一时半会可以处理完的,两家当家主母齐齐陷入忙碌之中。
在成亲之前,还有添妆礼,苏家在县城扎根多年,苏顺又刚刚中了榜眼,相识的人都愿意为这件喜事添一份喜气。加之沈氏早已经把苏明媚的嫁妆准备得七七八八,故而这添妆礼走的是颇为热闹。
其中,沈氏自京城采购回来的首饰又让众人好一番见识。这京城的首饰,就是比县城的来得精巧、好看。
添妆礼过后,便是成亲了。
到了成亲那天一早,苏明月在苏明媚房里陪着说话,余嬷嬷端进来一碗汤圆,说到,“先垫垫肚子,一会儿族长夫人就来了。”族长夫人这次是带着任务来的,她是给苏明媚梳头的全福人。这人选可不是随便选的,必须要四角俱在儿女双全的妇女。
族长夫人五更天后来了,先吃过一碗汤圆,又盛赞了一番苏明媚,方才开始工作,苏明月对古代的梳妆仪式大开眼界,从梳头的时辰必须要吉时,到开脸的丝线和梳头的桃木梳也要在佛前供奉过,还有身上挂的黄历,也要在祖先面前烧过三炷香。
梳完头之后,苏明月在房里面陪着苏明媚,只听闻外面闹哄哄喜气一片。
“姐,别紧张。”苏明月见苏明媚手脚僵硬,神色紧张,忙安慰说。
“嗯。”苏明媚转过脸了,露出一个僵硬的微笑。
苏明月忍俊不禁,苏明媚瞪她一眼,表示你敢笑我!苏明月忙举手投降,“我偷偷出去看看,现在到哪个环节了。”说完,打开房门,偷偷溜出去,还不忘把房门关上。
过了半晌,苏明月偷偷摸摸的溜回来,“新郎还没到,要到黄昏呢。”
苏明媚偷偷松了一口气,苏明月故意调笑到,“姐夫肯定心急到不得了。姐,你这到底是想要快一点,还是慢一点嘛?”
“你敢调笑我。”苏明媚嗔到,“等你成亲你就知道了。我这心蹦蹦蹦的快要跳出来。”
两姐妹说说笑笑,待到下午,外面人声突然大了起了,大娘子小婶子的调笑声清晰可闻。苏明月嗖的一下窜出去,“我去看看。”
“来了,来了,新郎官来了。姐,快准备好。”
苏明媚连忙手忙脚乱的端坐好。
果然,人潮声越来越近,苏明月闭紧房门。有那年轻男子齐声喊,“新妇子,催出来”,苏明月把着门纹丝不动,这门,岂是那么容易开的。
门外有人喊催妆诗,过了半盏茶功夫,门外一男声大声念到,“昔年将去玉京游,第一仙人许状头。今日幸为秦晋会,早教鸾凤下妆楼。”
苏明月捂嘴偷笑,大声喊,“再来。”
门外又有人念到,“传闻烛下调红粉,明镜台前别作春。不须脸上浑妆却,留著双眉待画人。”
苏明月装模作样的点点头,这才把门打开,呼啦啦的一群人涌上来,其中又以一名红衣男子为首,这就是今日的男主角新郎官了。
新郎官今日特别的一表人才,进来后,先朝着苏祖父苏祖母行礼,再朝着苏顺沈氏行礼,最后对着苏明媚行了一个礼。
然后,偕同新娘子,两人走到苏顺沈氏面前,沈氏将一块红色盖头盖到苏明媚头上,苏顺握住新郎官的手,说到,“同心同德,好好过日子。”说完语带哽咽。沈氏也是,紧紧握住苏明媚的手,笑中带泪,说到,“孝顺公婆,夫妻恩爱。”
“谢父亲母亲教导。”新郎新娘齐声叩谢说。
苏明月瞧见苏明媚盖头下地板,有泪珠滴落,留下淡淡水印,竟不禁泪盈于睫。
时间过得好快啊,当初那个小小的姐姐,打架后说着再也不与其他人玩了我们是一国的姐姐,一直温柔懂事让着自己的姐姐,现在要出嫁了。
待礼毕,喜婆喊着“上轿”,便有那婆子扶着苏明媚行入轿中。
沈氏一个疾步追到门口,泪落如珠,望着苏明媚的喜轿逐渐远去。苏顺不知何时走到旁边,整个人都失魂落魄样。
族长太太见沈氏苏顺二人此状,安慰到,“当儿女的,总有离娘那一天。只要他们过得好,我们做父母的就安心了。”
“可不是,”沈氏抹一把眼泪,笑着振作起来说,“叫姐姐看笑话了。”
族长太太笑着说,“哪个当爹娘的不是这样的,我们家乐乐出门的时候我还不如你呢。三天后她就回门了,你就当她出了一趟远门。”
沈氏笑笑,这跟出远门如何一样,从此就到别家去了,也不知道是笑还是哭,饱了还是饿了,冷了还是热了。不过,沈氏也明白,族长太太这是安慰自己,忙振作起来,继续主持喜宴。
待摆过喜宴,送走来赴宴的客人,苏家人便眼巴巴的等着苏明媚回门。
三朝回门那一天,公鸡尚未鸣叫,太阳尚未升起,沈氏便早早的吩咐下人把院子打扫干净,准备迎接苏明媚回门。
吃过早饭之后,苏家人也没有人要干其他活,个个都干坐着,端着茶盏,时不时张头望向门口。
好在苏明媚小夫妻来得也挺早的。沈氏见苏明媚脸带粉红,眉眼藏着喜气,陈二公子时不时的看向苏明媚,便知小夫妻过得和谐,才松了一口气。这新婚,只要夫妻感情好,就是一个好的开头。
一家人在堂屋里说话,又有那丫鬟送上热茶糕点,热热闹闹的,吃过中午饭之后,苏明媚跟着沈氏回房说点私房话,苏顺则带着陈二公子到书房,考究一下陈二公子的功课。
苏明月跟着溜进沈氏房中,沈氏拉着苏明媚坐下,问到,“陈家人怎么样?你婆母对你可好?妯娌如何?”陈二公子排行第二,上门有一个大哥,早已娶妻。
苏明媚笑着回答说,“陈氏族人都挺客气的,婆婆对我很亲切,妯娌嘛,相处得不多,她如今正忙着带娃呢。”
文书家太太如何能不亲切,自己家老爷一个县城文书,本来儿媳妇是秀才闺女,也是门当户对了。
结果,亲家他忽然飞黄腾达,一路举人进士到榜眼,未来保底也是一个翰林了。自己家,绝对是高攀了。文书太太为自己当时慧眼识珠,相中二儿媳妇骄傲不已,如今对苏明媚,是挑不出一丝不满意来。
只有大嫂,略有一点酸气。这妯娌家世太旺,不就是压着她这个长嫂了嘛。奈何现在苏明媚新妇入门,还看起来一团和气样,她自己孩子太小,分去了大部分心神,也只有在心里酸一酸了。
这等事,苏明媚自不会放在心上,三朝回门,提都不跟沈氏提。
待吃过晚饭,陈二公子苏明媚小夫妻方离开沈家。
回到文书家,苏明媚见过婆母之后,回房洗漱,陈二公子则被他爹叫到书房。
“你今日陪你媳妇回娘家,可还算顺利。”作为一个公爹,陈老爷一向是不太理会这些细务的,但是这个榜眼亲家实在重要,陈老爷不得不拉过儿子亲自问一问。
“一切都挺顺利的。”陈二公子脸带笑意,苏家一家人待他都客气又亲近。
“按照朝廷规矩,你岳父探亲假只有三个月,之后就要上京了,你这段日子,多陪你媳妇回一回娘家。”陈老爷吩咐到,“你去了,多找机会向你岳父请教一下学问。你的秀才试,只差最后一场了。你岳父教你三分,胜过你自己摸索一年。”
陈老爷也是一片慈父心肠了。
“是。爹,我明白。”
于是,接下来苏明媚两口子,时常回家来。沈氏乐得在家多见女儿几次,苏顺也希望女婿考得好,尽心尽力的教导。
第53章 。生病待办完苏明媚婚宴,便要开始准备……
待苏明媚婚事结束后;便要开始准备搬家事宜。
这搬家,可不是三两天的活。庄子收成、田地收益、店铺管理,该处理的处理;该托人保管的托人保管。不过;这都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苏祖父要留在县城里,继续他的小学堂。
沈氏不好跟公爹多说话;便派苏顺去劝说;苏顺去劝了几回,全被苏祖父:你有出息了;爹很高兴。爹年纪大了,就在老家养老,教教小学生。你带老婆孩子去京城吧;老两口就留在老家了。
苏祖母倒想跟儿子一处的,奈何苏祖父脾气硬不听;只能改为劝说苏顺他们上京算了。
苏顺也是孝顺之人;而且身为独子;如何能做出留老父老母单独在老家的事情来。沈氏也不乐意,这样子,她岂不是要日日被人说不孝顺,万一要她留下来孝顺公婆;她更不愿意。
两人嘴里急出了燎泡,无奈何;只能请苏姑妈回来曲线救国。
“爹,你怎么回事嘛?你不是一直最期望我哥有出息的?咋的,现在有出息了;你不喜欢?”苏姑妈跟她爹啥话都问的出。
“我怎么不喜欢了。我这不是让他去京城了。我一把老骨头,留在老家,教教小学生,你和女婿不能照应照应我们老两口。”
“照应,肯定照应,我跟你女婿肯定是乐意的。”苏姑妈爽快应道,“就是我怕我哥呀,别人说起来,就是不孝顺,扔下老父老母在家,自己跑京城升官发财享福去了。”
“胡说!”苏祖父脸红耳赤。
“胡说,你还不跟着去京城,你到底在执拗什么?”
“我就不去。”苏祖父坚持不答应,“人老了,不离家。落叶要归根。”
苏姑妈劝说到嘴皮子都干了,最后还是不行,只能气冲冲的去到苏祖母屋子里。
“我真服了我爹,牛脾气,谁劝也不听。”苏姑妈牛饮一大碗茶,“口水都说干了。”
苏祖母难得不理女儿,脸色在苏顺中进士之后,少有的露出忧愁。
“娘,怎么了?怎么事?你可别吓我。”苏姑妈见此,惊慌的问。
“儿呀,找个大夫来给你爹看看吧。”苏祖母眼泪就要落下来了。
苏姑妈反应过来,连茶都不敢喝了,火烧屁股一样跑出门,拽了大夫就过来。
“看什么大夫,我自己的身体,我自己知道。健康的很,我不看。”苏祖父梗着脖子说。
“爹,都什么时候了。让你看就看,是要急死我不!”苏顺大喝一声。
最怕平常老好人一样的人发脾气了,你都不知道他心里积了什么,也不知道他会做出什么来。而且,老觉得肯定是自己做了很过分的事情,不然怎么连老好人都发脾气了。
苏家人全被苏顺这一顿爆发吓了一跳,苏祖父被儿子这么一吓,气势就弱了,过了盏茶功夫,默默的伸出手来。
老大夫伸手把脉,半晌,又换了另一只手,又过了良久,默默缩回手写药方。
“大夫,我爹怎么样?”苏顺急问。
“想必老太爷自己已经心有所感。无非是年轻的时候底子坏了,现在年纪大了,又一朝心愿得成,各种老人病,不舒服,爆发出来了,将养罢。”老大夫低头说,当大夫的,生生死死看多了,要说,苏祖父这样的,已经是享福,“京城就不要去了。接下来天气冷,对老人不好。”老大夫又说。
苏姑妈的眼泪马上就落下来了,又用力一把擦掉。
送走老大夫,苏祖父也不强撑着了,强行挺直的背一下子就弯了下来。苏祖母扶着苏祖父进卧室,又服了一贴药,忍不住唠叨到,“你呀你,犯什么犟脾气,早点跟孩子们说不就行了吗?”
“我这不是怕孩子们担心嘛。就想着等顺儿他们上京了,我再找个大夫来看看。”人老了,难得服软,苏祖父解释到。
“你不跟孩子们说,也跟我说说。大半辈子了,你还信不过我。”
苏祖父沉默不语,这意思,还真是信不过苏祖母的感觉。
苏祖母一摔被子,气狠狠到,“活该!”,说完又扯过被子,让苏祖父休息。大夫说了,这药有安眠作用,睡一睡,对身体好,会舒服一点。
而送走大夫之后,苏姑妈、苏顺、沈氏,几人一起开了个小会。
“哥,你跟嫂子上京城吧。爹留给我照顾就行,娘肯定也是留下来的了,你放心,我能行,飞哥儿、翔哥儿他爹也不会有意见的。”
苏顺却没有回答,久久沉默。
苏姑妈看得心焦,急到,“哥,你到底啥意思。你不放心我?”
反而是沈氏,多年夫妻,出声问,“相公,你不会是想辞官吧?”
“什么?哥,你想辞官?”苏姑妈站起来,惊声尖叫,说完想到什么,又连忙压低声音,急急劝说,“哥,你可别犯傻。你信不信你今天辞官了,爹明天病情就严重了。你这孝顺,不行啊。”
“是呀,相公,妹妹说的有道理。公公这都是执念了,你可要认真想清楚。”嫁入苏家多年,沈氏对公婆也有了解,苏顺这孝顺是孝顺了,但公爹他不希望看到这一套,“我看看公公这些日子,就是怕耽误你上任才装着无事的,你这一辞官,反而取得反效果。”
苏顺被两个女人轮番劝说,也明白辞官是不现实的,长叹一口气,满脸无力,用力搓了一把脸,埋下头来。
“哥,哥,你说怎么办?你可别不说话呀。”苏姑妈是个急性子。
苏顺深吸一口气,抬起头来,对着苏姑妈说,“你不行,妹夫是独子,你是嫁出去的姑娘,不能搬回家住。家中只有爹娘两个老人家,不成。”
转头对着沈氏说,“元娘。。。。。。元娘,你留在家里,替我照顾爹娘,我带着小石头去京城。”苏顺说完,满脸愧疚,不敢直视沈氏。
沈氏柔声说,“相公,你在想什么。夫妻夫妻,你在前方披荆斩棘,我在后方替你照顾老幼,本就是应该的。能嫁给你这样的相公,是我的荣幸呢。”
苏顺抬起头,感动的望着沈氏。
苏姑妈看着这满屏的夫妻恩爱,忽然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大声打断说,“行。那就这样说定了。”
一腔生死离愁都没有了,有了解决方案,“我看咱爹这样子,大夫也说要将养,以后我常常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