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吾来此世开大道 >

第9章

吾来此世开大道-第9章

小说: 吾来此世开大道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依旧不见半点回应,然而此人手中血津津的布袋落地,里面的“龙肝凤髓”也抖落出来,血淋漓的心肝儿,粘着肉丝儿的尺许白骨,细细一看,那龙肝不就是人的心肝儿么,凤髓也是人的脊柱骨,说甚么龙肝凤髓,也是真是雅号了。

    只是看那心肝骨髓尺寸大小,该是稚子幼童了,说龙肝凤髓,是不是男童的心肝儿和女童的骨髓也不得而知,只是看布袋装的鼓鼓,恐怕就不是一个两个童儿能做成的。

    这破烂道人皱着眉头,从袖子里掏出一个三清铃捏在手上,转了两圈儿不见血尸踪迹,这破烂道人一手摇着铃铛,一手掐天将力士决,口中念念有词:

    “天清地灵,兵随印转,将逐令行,弟子杜钦阳奉卯山祖师敕令,拜请神将护法随身,二景飞缠,朱黄散烟,气摄虚邪,尸秽沉泯,和魂炼魄,合形大神……唵今为号令,着兴元府略阳县民女,八卦大教护法金刚,罗刹神将,罗氏含韵,速来本法主座下听令……事法紧急,三喊不至,定有五雷霹雳轰顶,打为灰尘,不得超生……”

    这犹如细语喃呢般的音调竟然随着夜风传出很远,吓得里许方圆兔鼠慌忙奔走,但你以为这是那褴褛道人的法力高强?

    其实这些咒语就是洗脑血尸时所不断念颂的,当一个人的内心极为迷信神灵,崇信邪教之时,你让她自焚,她都会毫不犹豫的执行,而这些血尸未被剥皮前,都经过严格的洗脑训练,把这些咒语刻入其骨髓,会令其犹如条件反射般的执行。

    而那三清铃响,也犹如上课铃响一般,学生会不由自主的走入教室,这就是条件反应,说到洗脑,最善长的也就是这些邪教,贯能装神弄鬼蛊惑人心。

    不过这自称杜钦阳的破烂道人只是低微细语,其音竟能传出里许,可见内劲之深厚,恐怕还练过武当钓蟾劲,佛门狮子吼一般的武功,反正论武艺能轻松捏死现在的钟七,但这是在钟七道具准备不齐全,无法施展奇门遁甲,以形遁形等显法的情况下。

    杜钦阳一边念咒摇铃,一边绕树林寻找,约莫过去了一刻钟时间,却依旧未见丝毫回应,杜钦阳也彻底死心,又有些疑惑道:

    “我八卦教还未起事,应该不是官府,若是官府要拿我,也不会打草惊蛇,定要在义庄周围埋伏,我也无仇家,法界中人一见义庄门上八卦法令,也知道这里有我八卦教养的护法神将,应该不会如此不守规矩,难道是乡野愚民聚众烧的?”

    杜钦阳心下微沉,沿着义庄残骸寻找,而一片焦黑的断梁之下,一捧银白粉末却引起了他的注意,走上前抛开银粉,捻起底下一点红砂,细细搓开观看,半晌之后,若有所思道“朱砂……难道是法界中人,哼……”

    却是朱砂遇火会变黑,而火焰冷却之后,要么回返朱红色,要么就会烧成颗粒汞,用朱砂者出了法师道人,便是医士大夫,而两者却有不同,大夫入要就是普通红砂,而道人画符所用,却称银珠神砂,以朱砂混合银沫调成,而此砂便是银珠神砂,所用杜钦阳一眼认出此乃法界中人所用。

    杜钦阳心下暗恨,四处寻找再无线索,便冷哼一声,旋既飞身而起朝外去,一跃丈许却落地无声,只是几个纵跳便消失在林间。
………………………………

第十七章【前朝旧事 飞剑跳丸】

    固城诸多势力多次上午山寻找钟七,然而只见将军庙三五道士,一问三不知,只得四处打听,一时却也毫无所得,只得感叹神龙见首不见尾,不亏是高人,行踪缥缈,凡人难觅。

    九里径,邓府中厢院堂,这院儿阔有十丈方圆,青石板铺地平,墙边几株松冉冉,数茎竹斑斑,菊花凝霜绝,幽兰映水丹,粉泥墙壁,砖砌围圆,当真是高堂多壮丽,大厦甚清安。

    “嘿……哈……”

    而钟七正在院里练习武艺,但见翻腾跳跃,虎扑鹤形,蛇形狸翻,五形变化实无涯,拳举如龙戏水,掌来似凤穿花,套路演练愈加娴熟,虎虎生风,拳势如风,袖袍猎猎作响。

    半晌之后,钟七拳势稍缓,呼吸也愈加绵长,缓缓收了套路,深吸一口长气,矗立院中屏气凝神,数十息后方才缓缓吐出,一口沉长浊气在这日渐寒冷的深秋中,形成白雾喷出丈许,犹如一道白色匹练。

    “飞……飞剑术……”

    正在这时院门口,一声惊呼声忽然响起,钟七眉头一皱,扰人练功可是江湖大忌,转身一看,却是邓奎左手挽着个三层菜匣,右手提着美酒一坛,正满脸惊愕的瘫靠在门槛上看着自己。

    见是自己的大主顾来了,钟七把眉头一松,连忙跑过去扶起惊慌的邓奎,面色和缓的笑道“是邓巡检,方才练功吓着巡检,却是贫道的不对,还去巡检莫怪”

    “不敢,不敢……倒是弟子打扰泓师修行了”邓奎起身歉意道,犹豫片刻又惊异的问道:

    “传闻兴元府至巴中成都一带,常有剑侠之辈,遁形青冥,会使那飞剑跳丸之术,口喷白光一道,犹如电彻,须臾之间能飞千里,那白光在人脖子上一绕,人的头颅就掉下来了,泓师方才所吐出的白虹,飞窜丈许,可是传说中的飞剑术吗?”

    钟七闻言一愣,转而轻笑道“巡检啊,这那里是甚么飞剑,不过是修炼内功之后,吐出的一股浊气罢了,哈哈,咱们屋内详聊吧……”

    二人转入屋内,把酒菜铺在八仙桌上,邓奎虽是此间东道主,却谦让到下席,钟七推辞不过,也就坐在上首。

    捻了两口菜,饮过一被酒,邓奎忍不住开口赞道:“想不到泓师还会武艺,不仅道术高妙,内功也是高深啊……”

    “繆赞,繆赞了,不过是区区庄家把式而已,不足挂齿”钟七抿了一口酒,含笑回道。

    邓奎听罢只以为是钟七自谦之语,遂也自嘲道:

    “若道长这是庄家把式,那我等平生所学就是乡野杂技了,这呼吸吐呐的内功非皇宫大内,将门世家所不能传,外间江湖客,保镖武师具不过外功罢了”

    钟七闻言不语,只是把筷子放下,示意邓奎继续,他长处山中,对朝廷,江湖等了解知之寥寥,也不便插话,有机会从邓奎这里了解一些,自然是凝神静听。

    见钟七不语,邓奎摇摇头叹息道:“据典籍记载,前朝大夏武备鼎盛至极,有江湖侠客,内外家武学高人开山收徒,各有派系,朝廷也专门习武,保卫皇宫的大内武师,然而自本朝以,虽则历代先帝文治武功远,疆域兵备迈历代前朝。

    却自文宗皇帝起,刀枪入库,官府抄掠民间武学,未经官府允许,禁止民间武师,侠客开山,开馆授徒传武,违者一律按邪教,妖人,聚众蛊惑愚民等处理,民间也禁止私藏甲胄,弓弩等物,违者一律按谋反处置……”

    钟七抿嘴一笑,也忍不住感慨道“朝廷这样做不是挺好,武人血气方钢,脾性暴躁,稍有不对,就提刀动抢,至少自文宗以来,天下太平,人人安乐,再也无人敢视朝廷律法如无物了”

    邓奎举杯与钟七对饮一杯,也是笑着赞同道:“那倒也是,不过也是自文宗之后,这百年来,武学也渐渐式微,内家功夫更是只有佛道两家,深山古刹可能还有些传承了,所以惊见泓师内功,我还以为这就是传说中的剑仙之术哩”

    钟七恍然,怪不得这邓奎一听内功便如此惊异艳羡,转而也是心喜自家竟然有缘从老庙主处习得内家功夫。

    其实老庙主陈空山年轻时也是历经挫折,才从一个皓首苍髯的江湖武人身上学得这内外功夫,而那武人便是前朝御前马步军都点检,专职领人护卫宫廷。

    只是梁太祖数万虎狼之师攻破旧都,他手下不过区区数百武人,如何抵挡,只得受夏末帝所托抱了小王爷,在手下拼死阻拦下,城墙狗洞逃出京都。

    此人在外浪荡数载,竟然召集前朝余部,在关中做下好大的事端,此事现在不提,只说其举事失败后,孤身一人窜至兴元府,前后都有官军搜捕,自觉逃生无望,便把一生武艺传给了当地略阳县一个四处拜师,爱舞枪弄棒的富家子。

    而这个富家子,便是老庙主陈空山,他因包庇反贼,牵连全家被官府杀捕,唯他仗着微末武艺只射生逃出,但也不敢回乡,流浪数载才在将军庙当了道士,这也是老庙主见钟七流浪孤苦,想起当初,便不顾贾清风反对,硬是收下了钟七。

    当然这些秘辛钟七自然不知,只是闻邓奎之言,晓得了内外武学之珍贵,心下也是猜测老师父当年肯定不是一般人,打定主意回去一定要向师父打听个详细。

    二人攀谈间,不觉日至晌午,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钟七放下筷子,朝邓奎拱手道“这些时日,多谢邓巡检热情招待,留贫道在此将养伤势,各类药草,法物赠送不绝,也耗去了邓善信诸多资财,大恩不言谢,请受贫道一拜……”

    钟七说罢起身深躬一礼,邓奎连忙阻住,疑惑道“泓师这是何意,你是道法高人,落到鄙陋室,正是凤凰栖落烂松树,也是我家福分,又对邓某指点了诸多法教之事,怎敢当泓师大礼”

    钟七摇头不语,只是扶正邓奎坐下,硬是深深作揖到底,邓奎推辞不过,只好受了大礼,面露疑惑,欲言又止。

    钟七也不解释,他不得已之下,以显法戏术迷惑邓奎,邓奎却对他敬若老师,不仅让出最好的中厢与他居住,各类所需也是应钟七所需,只要钟七开口就是搜刮百姓也要弄来,如此恩情当得一拜。

    “贫道在邓府叨扰多日,如今伤势渐好,也该与邓巡检辞别了……”

    邓奎闻言一愣,转而把住钟七袖子道:“泓师伤势并未痊愈,为何忽然要走,可是邓某招待不周,还是府中女眷妇孺乱嚼舌头,得罪了泓师?”

    钟七摇摇头回道“贫道一日三餐都是邓巡检亲自送来,夫人也对贫道礼遇有加,只是贫道出来许久,并未归山,怕观里道兄担心……”

    “这个无碍,稍后我遣人送个信到午山,泓师且安心在此玩耍就是,不必为此忧心”钟七话还没说完,邓奎直接插言挽留道。

    “不必劳烦差人,贫道方外之人也不便久居巡检家中,观中也有事务需要打理……”钟七在此辞别,转而朝面露不舍的邓奎宽慰道:“午山距此不过数十里,一日便至,巡检日后但有麻烦,只要修书一封,贫道力所能及之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邓奎见钟七坚决要走,也只好叹息答应,点府中家眷,僮仆,丫鬟具来相送,送出九里径外,邓奎有点僮仆牵来一匹枣红大马,浑身毛色光亮,高桥马鞍,朝钟七抱拳道:“此路数十里,这匹马给泓师做个脚力吧”

    “哈哈哈……邓巡检忘了贫道此前所言了嘛,道人不骑马,不坐轿啊……”

    钟七在邓府住了十来天,常见邓奎骑这匹马巡哨,而巡检司五十弓卒又是步军,军马也只有这一匹,可见邓奎之赤诚,已受邓家恩情,又如何能受此马,所以推说道,转而又朝邓奎道:

    “邓巡检不必再送了,把马牵回去吧……贫道去也……”

    说罢不顾邓奎挽留,疾步往回走去,而邓奎也一直站在九里径乡道口,望着钟七背影渐渐远去,一时默然无语,眼看钟七身影渐渐只剩一个小点,才在身旁家人的催促下,转身准备回府。

    “邓巡检,谢你大恩,下次相见,贫道送你一件礼物……”忽然一道犹如洪钟大吕般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邓奎连忙转身望去,却是数百步的钟七正挥手说道,随即钟七身影渐渐远去,消逝在蜿蜒小道上,唯有一曲道情歌悠扬响起,清朗的音调传遍四方:

    无名无利任优游,遇酒逢歌且唱酬。

    数载未曾经圣阙,千年唯只在仙州。

    寻常水火三回进,真个夫妻一处收。

    药就功成身羽化,更抛尘坌出凡流。
………………………………

第十八章【丹顶朱鹮 道人姓童】

    九里径到二郎镇约莫十五里地,二郎镇到午山将军庙也得五六里山路。

    钟七提前就问好了路径,出了九里径,沿着大道走了四五里,见一溪涧,两侧陡峭白崖,怪石乔松,崖下数丈流水响叮咚,青泉石上流,两岸崖上以青纲岩架起石拱桥一座。

    过了石桥,钟七自大道旁的蜿蜒小道斜着进山,片刻也不敢耽搁,放开脚力沿山间二尺小路疾走,因为晌午时分才走,回去的路程也不近,若是走得慢了,恐怕又要披星戴月了。

    这种古代的万山老林,不仅野兽豺豹蛇虫甚多,一到晚上这些猛兽都跑出来猎食,露水雾瘴子也起的大,纵有月光也看不得路径,钟七虽则有些武艺,奈何手无寸铁,又是孤身一人,危险系数非常之大。

    这山路崎岖不平,泥泞难走,又是上坡路,钟七紧赶慢赶翻过十二条小山梁,一口气走了约莫七八里地,片刻也没歇息,终于在日落前走出山岭,路渐平坦,沿途皆是熟悉的地界儿,离着二郎镇不远数里,行人渐多。

    钟七心下也略松口气,到了二郎镇周围,人口稠密之之地,没有深山老林里的大型猛兽,就是三更半夜,闭着眼睛他也敢走夜路,现阶段的他不怕人妖鬼怪,就怕有里也讲不通的豺狼虎豹,当下也就放缓了脚步,走走歇歇,悠闲的往回走。

    五尺小道两旁皆是沟渠水田,直直通到镇前的牌坊前,兴元府自古便有西北小江南之称,地虽处长江以北,却是水网丰富,百姓也是习惯种稻吃米,与北方种麦吃面不同,临近二郎镇数里方圆,都是肥沃水田,只是深秋之后,秋粮已收,所以青苗稻穗是看不见了。

    不过秧鸡,白鹄,和前世的稀有保护动物朱鹮却是不少,都埋头用尖喙伸在田里叼泥鳅,夹螺丝,朱鹮形似丹顶鹤,只是个头比丹顶鹤小些,钟七边走边看,啧啧称赞。

    不多时出了水田上了二丈大道,前面百十步便是二郎镇口牌坊,钟七也不打算进去,正准备从大路旁的林子穿过,径回午山,却被镇里迎面走出个行人叫住。

    “前面那位道兄,且留步一叙……”

    钟七闻言转过身,循音望去,却也是个道士,头戴铁冠,身穿靛蓝衣脚下云袜,足蹬十方鞋,约莫三十来岁,圆脸颔下蓄五绺长髯。

    左手搭拂尘,右臂垮五彩花蓝,望似仙风道骨,恍如神仙当面,这道士见钟七转身回头,稽首道“老师请了,贫道这厢稽首了”

    “莫学后进,不敢称师,不知全真法号,何处宝宫,叫住贫道,有何指教”钟七见这道人一副游方打扮,执礼甚恭,也不敢怠慢,也连忙回礼一匝,听其口音不似北人,便有些疑惑的问道。

    那道人见此也不推脱,改口道:“贫道俗姓童,荒山在荆洲府沔阳县,敢问道爷可是本地的山主{指观主}”

    “贫道不是山主,但山主是贫道师兄,只是荆襄离此不下千里,童师缘何到此阿……”其实钟七一见这道人足下十方鞋,便知晓是个游方的。估计是想去将军庙挂单,但还是要先问个明白,免得到时候带个逃犯盗贼上山,那可就不妙了。

    童道人闻言一喜,钟七既然称山主为师兄,想来便不是子孙庙了{指正一道家族道观,一般不接游方的},当下笑着回道“贫道奉主持法旨,云游四方,求学问道,顺便泓阐道法,收集万家灯火,一路自沔水而上,渡汉江,走堰口古镇,听闻此地有上清十方丛林,正一大法堂,遂至来挂单的,还烦请道爷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