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炎不良人-第9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次,许一凡去炎城,最主要的目的不是收拾塔撒哈沙漠的沙人,而是练兵。
既然是练兵,那自然需要一套成熟且完整的方案,而想要在最短的时间,训练出一支强军,那最好的办法就是以战养战,唯有战争才是最快成长的捷径。
只是,这条路要不要走,该如何走,许一凡需要好好思考一番。
寻常练兵,只是尽可能的激发和开发人体的潜能,然而,寻常将士的潜能是有限的,毕竟,他们只是普通人,而不是修行者,即便把他们身体开发到极致,也只是比一般人强一些。
以战养战,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发他们的潜能,可也会付出极大的牺牲,战争这种东西,可没有情面可以讲,许一凡想要强军,可也不想用最极端的方式强军。
寻常方式练兵是必须的,以战养战也是必须的,但许一凡还需要一支修士军队,专门用来跟修行者对抗的力量。
中原的江湖人士,是一张不错的底牌,在朝廷的清洗之下,大部分江湖人士都来到了炎城,想要让他们作战,首先得降服他们,而想要降服这些人,单纯依靠武力是不行的。
另外,就是那些修行者。
这些修行者才是最大的底牌,许一凡必须让他们成为战场上的一把尖刀,一把让敌人闻风丧胆的尖刀。
只是,想要做到这一点,没有那么容易,在朝廷的打击之下,这些修行者暂时低头了,可低头不代表他们随便拿捏。
不过,这些事情,许一凡已经想到了应对之策。
许一凡想的很清楚,在天劫降临之后,大炎王朝至少需要三支梯队。
第一支梯队,也是基数最大的梯队,就是以普通将士为主的炎军,他们的任务是保护百姓,以及应对那些同样是普通人的军队。
现在乱世降临,乱是乱了点,可基本的秩序还在,是人是鬼还分得清,可一旦大灾难来临,人和鬼的界线就会很模糊,鬼知道现在的这些王朝势力,会不会倒戈呢。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有人倒戈,第一梯队就必须顶上去。
第二梯队是以江湖人为主的队伍,这些人的实力远超普通将士,但是比不上修行者,他们的基数也很大,解决下三境和中三境的修士,没有太大的问题。
第二梯队是中坚力量。
至于第三梯队,就是修行者。
云关镇之战,虽然开启了凡人对抗修行者的新格局,但是,真正能够对修行者,尤其是高修造成威胁和伤害的,只有修行者。
天劫是什么,天劫的势力有多么庞大,暂时都不得而知,但能够毁灭数个时代的天劫,肯定不简单,现在已知的修行者,就已经分为两个派系,修道和修劫。
在天道和天劫交手之前,这两个派系的修士,肯定会率先开战的。
许一凡要做的,就是让他所在的一方,在未来的大战之中占据优势。
任重而远啊!
第一千二十四章 镇西军的变革
伏纳这次前来,给许一凡带来了很多情报。
其中最关键的几份情报,主要是跟炎城和沙人有关,其次是北荒之变和从远古秘境的情报,最后则是中原的一系列变化。
中原的事情,有朝廷那些文武百官去操持,许一凡不用担心什么,许一凡能做的,就是让言午堂的学生配合朝廷调动即可。
北荒之变和远古秘境的事情,有李建泽和不良帅负责操盘,也轮不到许一凡去插手。
许一凡这次去往炎城,是从京城出发,直奔甘州,在甘州掀起一阵腥风血雨之后,直奔瑶台洲,又从瑶台洲离开,一路来到了伊洲。
伊洲的位置很尴尬,也很特殊,它位于玉门关的北方,介于关内和关外之间,不算在西北七洲之内。
许一凡之所以选择在这停留,一方面是等待关内的情报,另一方面则是等待西北七洲的情报。
西北自从停战之后,就开始了一系列的战后恢复工作。
因为是西征,西北三洲原有的地界并没有出现变故,即便是燕王李刚起兵占领庭洲,也只是小规模的战斗,期间,燕王军和镇西军发生过几次战斗,但影响都在可控范围之内。
变故最大的,还是新拿下的三洲之地。
之前,西征军担心康城守不住,加上瘟疫的出现,开始了大规模的迁徙活动。
迁徙本身就是个麻烦事儿,把三洲之地的百姓迁徙到西北三洲,费时费力不说,还浪费了诸多的人力财力物力,现在,三洲之地在大炎王朝手中,有了疆土,自然需要人去开发,所以这些迁徙的百姓,又要回到原来的居住地,这又是一次大型的迁徙活动。
不过,就这件事,许一凡当初在离开的时候,跟殷元魁、秦之豹他们展开了一系列的商议。
商议之后,做出了决定,已经迁徙进入西北三洲的百姓,不再二次迁徙,西洲和沙洲还是按照原有计划,给这些迁徙的百姓提供居住之地和耕地。
至于那些还没有迁徙进入到西北三洲的百姓,则回到原来的地方生活。
当然,如果已经进入西北三洲的百姓,想要定居在西洲和沙洲,那自然最好,若是他们想要返回故乡,西北三洲那边也不会阻拦。
没有进入西北三洲的百姓也是如此。
迁徙只是一件小事儿,只是工程量很大罢了。
新三洲的建设,远比西北三洲要快,要好,准确来说,新三洲不适合百姓居住,而是作为战略要地,用来充当未来战争的作战场地。
新三洲,十八座城池,按照许一凡他们的要求,被相互串联起来,每一座城池都是一个单独的军事要塞,这十八座城池既是独立的个体,也是相互守望的存在。
十八座城池,前后分成了三道防线,单单就这三道防线,至少能抵挡住数十万大军的进攻,只有等这三道防线被攻破,才能攻打西北三洲。
人们都说中国是基…建…狂…魔,而大炎王朝也差不多。
之前,西北一战,整个西北的百姓都被充分利用起来,而在大战之后,西域联军的俘虏,成为了最佳劳动力,再加上从西北七洲之地征集的徭役、劳役,还有从关内召集的徭役,人数以及突破百万之多。
另外,从去年年底开始,朝廷对世家集团出手,不少世家被颠覆,除了必要的人被诛杀之外,剩下的人基本都被发配到了西北,从事基建工作。
除此之外,东海城那边还运送来了无数土著奴隶。
有了这些人的加入,西北的大建设可谓是日新月异。
如果按照以往的办法搞基建,这么多人参与其中,基建速度会得到提高,但是,肯定满足不了许一凡和朝廷的要求,如果强行赶进度的话,会死很多人的。
然而,有了神机营和工部,以及来自五湖四海的各种能工巧匠,他们在短时间内,根据西北的情况,制造出了各种各样的机械。
当然,这不是纯机械,大部分都是半机械化的东西,操作起来很是麻烦,可相对于以往的肩挑背扛,这已经很好了。
为了西北的建设,西北的官员给出了从无数优惠政策,疯狂的从关内吸引商人前来投资。
当时,许一凡在长安的时候,就因为这件事被炎武帝他们疯狂调侃。
士农工商兵,商人的地位其实是很低的,如果朝廷下旨让他们奔赴西北,他们肯定会去,但是绝对不会好好做事,然而,许一凡却选择以利诱之。
商人逐利,许一凡就拿出各种利益,让这些狡猾如狐的商人,自己跑到西北去。
半机械化的施工,商人的入驻,西北官员的大力推动,再加上镇西军的震慑,整个西北的建设工作进行的如火如荼。
如果说现如今,整个大炎王朝境内哪里最热闹,那绝对是西北七洲了。
一切都是为了抵抗灾难的降临,新三洲成为了军事要塞,每个城池都固若金汤,而在西凉沙三洲,单单兵工厂和其他的工厂,就有十余个。
这些工厂每天都在加班加点,生产处无数的军备器械,然后送往新三洲。
以往,许一凡打算让神机营攀爬科技树,最好是来个工业改革,然而,时间不等人,许一凡改变了初衷,他不在一味的照搬前世的科技,而是把中国古代的各种冷兵器,再结合半机械化,二者合一,开始了新一轮的科技攀爬。
作为曾经的中国人,许一凡是很自豪的,老祖宗留下的东西,看似很简陋,却充满了大智慧,别的不说,就诸葛亮制作的木马牛,就给物资的运输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古人的遗泽、科技的加入,还有修行的平民化,三者合一,让许一凡走出了一条不同的道路。
很多寻常人做不了的事情,可以让江湖人去做,或者让修行者去做,而一些笨重费力的事情,可以驱使妖兽去做,在这种奇特的结合下,西北七洲的建设,正朝着一个所有人都无法预料的方向发展着。
热武器已经出现,虽然许一凡为了对付修行者,弄出来了元石武器,但是针对普通将士和低境界的修士,寻常的热武器已经足够了。
虽然这些热武器还很笨重和粗糙,可这已经改变了炎军的作战方式。
其实,对于热武器的普遍化,许一凡是很担忧的,这玩意用的好,那就是杀敌利器,用不好很可能敌人还没消灭,先把自己给玩死了,但是,在现在这种天劫的威胁下,许一凡已经没有时间去考虑这些了。
即便热武器的出现,真的会出现大问题,那也要等天劫过去之后,大家可以存活下来,才能去思考的问题。
急迫感,这是所有人都真真切切感受到的,虽然绝大多数人还不明白,朝廷这么做到底是为什么,但是只有负责执行这几件事的人心里清楚就足够了。
…………………………………………………………………………………………………
镇西军军营。
镇西军在之前的西征之战当中,损失惨重,幸好后来又收编了燕王军,还从西北再次征兵,以及从关内送来了无数兵源,使得原本建制不足的镇西军,再次满员,甚至还进行了二次扩建的情况。
镇西军的老卒主要负责协助西北的基建工作,而那些后加入的将士,则按照秦之豹的要求,展开了高强度的训练。
许一凡离开西北的时候,给了秦之豹一份练兵计划书,秦之豹就按照这计划书去实行。
后来,许一凡在去往京城之后,又根据房巨鹿留下的练兵之法,再结合他自己的记忆,做出了一份更加详细的练兵计划书。
骑兵是首要发展的一支军种。
骑兵又被分为轻骑兵和重骑兵。
轻骑兵主要的职责,是轻装上阵,以最快的速度,最有效的手段杀敌,可以达到千里奔袭作战的水平,而这只是最低的要求。
骑兵就是机动部队,完全是奇兵,在战场上,往往能起到出奇制胜的作用。
重骑兵则是负责战场的上的真面冲锋作战,人马皆配重甲,这就是人形坦克,秦之豹对他们的最低要求,就是可以来回完成十次冲锋,而且还能保持阵型不乱。
骑兵除了这两种之外,还有一支独立于轻骑兵和重骑兵之外的军队。
斥候!
在这个信息传递缓慢的时代,斥候的作用十分的关键,每一个斥候,都是从轻骑兵当中挑选出来的佼佼者,而且每一队斥候当中,都配备的有随军修士,他们的境界可能不高,最高…也就中三境的修士而已,但他们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跑得快。
在骑兵当中,最耗费钱财的是重骑兵,毕竟,人马皆披铠甲,单单这个装备,就要投入无数钱财,更何况,还有战马的选择,以及士卒的挑选,这都很重要。
不过,秦之豹和许一凡他们在看到了西域的铁牦牛军团之后,就想到了一件事。
想要把重骑兵的优势发挥到极致,战马是不够的,因为即便是最好的战马,也无法保持高强的机动性,战马需要被替换掉。
替代战马的最佳选择,自然是妖兽了,只是,妖兽很难找,而且很难被驯服,即便能被驯服,也很难编制成军,弄一支妖兽重骑兵显然不可能。
但是,凶兽可以啊,或者说半妖完全可以胜任这个工作。
所谓的半妖,就是妖兽和野兽的结合体,妖兽在上古时期是一方霸主,跟人类平分天下,可在这个时代,因为武神的缘故,大半妖兽就濒临灭绝,为了种族的繁衍和生存,出现了很多半妖。
只是,半妖的处境很尴尬,虽然他们有了妖兽血脉,可它们并未开智,兽…性难驯,半妖比野兽强,比妖兽弱,身份敢尴尬,处境也很尴尬,但它们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数量多。
因此,在西北战争结束之后,诸多随军修士都开始四处寻找半妖,然后…进行驯服。
经过不懈的努力,镇西军出现了一支数量大概在五千人左右的半妖重骑兵,数量虽然不尽如人意,但战斗力却比一般的重甲骑兵强很多。
当然,假以时日,如果给镇西军足够的时间,这支半妖重骑兵的数量肯定会增加很多。
每一个新兵种的诞生,最难的地方是开始的阶段,只要开始阶段完成了,那么后面的事情就好办的多了。
总而言之,骑兵这个兵种,大致可以分为四类,最基础的轻骑兵,人马皆披甲的重骑兵,还有半妖重骑兵,以及斥候军,有了这四大骑兵,如果再跟西域作战,绝对不会出现之前那种拉锯战和人海战术了。
骑兵之后,就是重点发展步兵。
步兵的分类就比较多,跟骑兵很类似,步兵也分为寻常步卒和重甲兵。
重甲兵是步兵当中的大杀器,也是正面冲锋的刀锋,而步兵则细分为很多兵种。
至于这些步兵的分类,许一凡根据这个时代的战争形势,在结合前世的作战方式,进行了各种结合。
怎么说呢,整个步兵每一个阵营,很都细分为无数个兵种,兵种很多,他们既可以单独作战,又可以协同作战,既打得了野战,也打的了防守战。
起初,这种军队建制的改革,让很多人都不适应,感觉晕乎乎的,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和磨合,秦之豹不断的进行调整,镇西军已经朝着另外一条路越走越远。
现如今,四大边军当中,就真实战力而言,镇西军的战力绝对是最强的。
这一日。
秦之豹突然开始巡营,他身披战甲,行走在各大军营当中,眼神热烈而兴奋。
“不愧是国师啊,如此练兵,我炎军的战力至少提高了五成左右。”秦之豹笑道。
汤芮闻言,笑着点点头道:“恐怕不止五成,这种细分化的建制,可以有效的发挥出每一支军队的优势,以往人们都说只有军神才能做到对每一支军队的如臂指使,现在看来,大部分武将都能做到。”
秦之豹点点头。
其实,当初给出那份计划书的时候,秦之豹是很犹豫的。
把一支建制完整的军队,重新打乱,然后在进行不断的细分,对军心是有极大影响的,而且很容易出现各种矛盾,如果处理的不好,这样的军队别说打仗了,就是日常训练就是问题。
然而,秦之豹在跟殷元魁多次商议之后,决定试一试,不过,只是小规模的尝试。
没想到的是,这一次尝试之后,让二人看到了这种兵种细分下的优势和好处,大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