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大炎不良人 >

第664章

大炎不良人-第664章

小说: 大炎不良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惠的人,不远千里赶来这里。

    在棺材入土的时候,许一凡站在一旁,静静的看着,一直等到一切尘埃落定,所有人都陆陆续续离开之后,许一凡还站在那里。

    到了最后,现场只剩下许一凡一个人的时候,他拎着那坛尘封了三十年的黄泥酒,走到墓碑前一屁…股坐下,拍掉黄泥,一股沁人心脾的酒香瞬间飘散开来。

    “哗啦啦!”

    许一凡倾斜酒坛,酒水瞬间流出,倒在冰冷的地面上,然后许一凡拎起酒坛,扬起脖子,狠狠地灌了一大口,转过头,看着墓碑,轻声道:“老宋头儿,其实我一直想告诉你,西北的黄泥酒,真他娘的难喝啊,比起我酿造的酒,差远了。”

    说完,许一凡又狠狠灌了一口,目光看向远方,继续呢喃道:“可如此难喝的酒,我却喜欢上了,越喝越上瘾,我即将离开西北,这黄泥酒恐怕就喝不上了,而你也喝不上了,你说难受不难受?”

    “宋老头儿啊,你生的太早,死的也太早,可惜了,可惜接下来这个世道你是看不到了,也好,看不到也好,这个世道本身就没什么可看的,毕竟,人间不值得啊。”

    “宋老头儿,我一直觉得,这个人间真的没什么可留恋的,也就酒还行,你觉得呢?”

    “宋老头儿,你说这世道太难,太苦,我也这么觉得,以前,我觉得对这个世道不失望,就是最大的希望,可现在,我觉得想不失望都很难啊。”

    “宋老头儿,我突然想做点儿什么,不为这个朝廷,不为这个天下,只为你们这些战死在边境的人做点什么,你觉得如何呢?”

    “宋老头儿,我不知道我能不能做到,因为这条路很难,会死很多很多人,可能死的人比这西凉山还要多,你觉得我该不该去做呢?”

    “宋老头儿,你死了,倒是轻松解脱了,却把这副重担交给我了,你个糟老头子坏得很呐,我跟你非亲非故的,又不是你儿子,你这样坑我好吗?”

    “宋老头儿,曾经有人问过我,杀一人可就百人,救还是不救,杀百人可救一人,救还是不救,这个问题我一直没有想明白,今天,我想明白了。”

    



第七百零六章 凭什么



“他跟宋志武什么关系?”不远处,始终都是一个局外人的赵娣,在看到这一幕之后,开口问道。

    “没有什么关系。”姜三甲缓缓道。

    “宋志武除了是军中老卒之外,还有其他的身份?”

    姜三甲摇摇头,说道:“没有。”

    “那他为何要为其抬棺?难道是想收买人心?”赵娣若有所思道。

    “呵呵!”

    姜三甲嗤笑一声,斜瞥了一眼赵娣,缓缓说道:“看来你还不了解这小子,他从来不干那些收买人心的事儿,小恩小惠或许能让这些武将感激他,可想要收买他们,让他们为他卖命,是不可能的,从他的死灰营,再到乞活军,以及之前的炮灰营和俘虏营,你何曾看到过他去收买过人心了?”

    “死灰营都是些什么人,炮灰营都是些什么人,你应该很清楚,如果不清楚,你待会儿可以去问问敖戟,这些都是该死之人,十恶不赦之人,你觉得单凭一点小恩小惠,就能让他们为他卖命?”

    “那他是如何统领这些人的?”赵娣好奇的问道。

    姜三甲看着远处依靠着墓碑,在那自言自语的许一凡,语气幽幽的说道:“他从来没有统领过这些人,他只是给了他们希望。”

    “什么希望?活下去的希望?”

    姜三甲摇摇头道:“不,去死的希望。”

    “去死的希望?”

    赵娣眉头紧蹙,似乎不太明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你知道那些被囚禁在死牢当中,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家伙,最想要的是什么吗?”

    “什么?”赵娣下意识的问道。

    “死,死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解脱,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孤家寡人,在这个世上已经没有什么可留恋的东西了,他们只是想求死,活着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折磨,比死还难受的折磨,而他给了他们死的权利,也给了他们如何去死的选择,当一个人一心求死的时候,他们往往最不容易死。”

    说到这儿,姜三甲看着赵娣,眯起眼睛,意味难明的说道:“他的统兵和治军手段,是非常残酷和暴戾的,一个正常人,是很难在其手下活太久的,如果在和平时期,他的这种手段,足以被千刀万剐了,可是,在这个乱世当中,他的这种手段,就是最好的练兵手。”

    “炮灰营和俘虏营现如今在炎军当中名声大噪,可你知道他们现在的荣誉是死了多少人才换来的吗?你以为这些人是为谁而战?为了朝廷?还是为了他们自己?亦或者是为了他?”

    不等赵娣回道,姜三甲就自顾自的摇摇头,说道:“都不是,他们只是为了赎罪而已,为自己赎罪,为那些死去的人赎罪。”

    “你以为他修建碑林,是为了彰显他的功绩?你以为他亲自为宋志武这位老卒抬棺,是做给他人看的,是为了收买人心?你以为他在西北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他自己?”

    姜三甲再次摇摇头,说道:“都不是,他做的这一切,只是想为西北这里人说一句话,让中原那些享受了近千年太平的人,睁开眼,看一看西北。”

    “其实,如果他不是来西北这边,而是去了北方,或者南方,他也会这么做,他是一个很有趣的人,你跟着他会慢慢领悟到这一点儿,夫子叫你跟着他,既是让你帮助他,又何尝不是让他来帮助你呢?”

    姜三甲此话一出,赵娣的脸色瞬间大变,一脸不可置信的看向姜三甲,握住白纸扇的手,下意识握紧了几分。

    “你怎么知道是夫子叫我来的?”

    “呵呵!”

    姜三甲嗤笑一声,斜瞥了赵娣一眼,没有说什么。

    “你还知道什么?”看到姜三甲这幅样子,赵娣继续质问道。

    “你应该问我不知道什么。”姜三甲似笑非笑的说道。

    “你也是夫子的人?”赵娣眯起眼睛问道。

    “呵呵。。。哈哈。。。。。。”

    姜三甲仿佛听到了一个天大的笑话一把,他斜眼看着赵娣,摇摇头,说道:“小家伙,你真猜,也真敢想,夫子是很了不起,也很厉害,可他可没有资格教我做事儿。”

    “你到底是什么人?”赵娣沉声问道。

    “我啊,我是他的大师伯啊。”姜三甲笑嘻嘻的说道。

    赵娣不说话了,可是,他的内心却一阵的翻江倒海,他以为他已经看懂这个老人了,结果他发现他并没有,不但没有看懂,反而愈发的迷惑起来,就像许一凡一样,他也是越看越迷糊起来。

    在一阵沉默之后,姜三甲幽幽的说道:“做好你该做的事情,其他的事情,你最好别管,也别插手,否则。。。。。。”

    最后一句话,姜三甲是以聚线传音的手段告诉赵娣的,而赵娣在听完最后一句话之后,脸色再次剧变,看向姜三甲的眼神,变得异常的复杂和恐惧起来,而姜三甲则恢复到之前的样子,笑嘻嘻的看向远方。

    “我知道了。”赵娣在一番长久的沉默之后,沉声说道。

    姜三甲闻言,只是瞥了赵娣一眼,没有再说什么。

    不知道沉默了多久,赵娣转移视线,看向跪在石阶上的宋玉,微微蹙起眉头,说道:“他会如何处置此人?”

    姜三甲反问道:“你觉得该如何处置此人?”

    赵娣想了想,说道:“我知道此人,听说前段时间,炎军跟西域联军的那场大战当中,此人建功不小,身先士卒,杀敌无数,应该是一名猛将,这人是个人才,堪当大用,不过。。。。。。”

    说到这儿,赵娣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不过,我听说此人自从入伍之后,就再也没有回过家,其娶妻生子也好,建功升职也罢,都不曾告诉家里人,也没有给家里做些什么,如此轻孝之人,恐怕是个无情之人,此人当慎用。”

    听完赵娣的说辞,姜三甲点点头,又摇摇头,突然问道:“你知道为何宋玉这次回来如此之快吗?”

    “为何?”

    “因为他知道许一凡曾去过他家,跟宋老头儿的关系极好,在我们还没有来西凉镇的时候,他已经来赶来的路上了。”

    闻听此言,赵娣眯起眼睛,看向宋玉的眼神,变得冷冽起来,开口道:“你的意思是,宋玉之所以会这么快回来,不是回来探亲和奔丧的,而是为了自己前程而来的?”

    姜三甲点点头,说道:“他既是为了自己的前程,也是为了他儿子的前程。”

    “原来如此,难怪方才他会那样对待宋玉呢?”赵娣若有所思的说道。

    姜三甲闻言,却摇摇头,说道:“他方才出手,不是因为这个,那一脚不是他要踹的,而是替宋老头踹的,宋玉还不值得他这么做。”

    “什么意思?”

    “宋老头儿虽然嘴上没说什么,可他最挂念的还是这个儿子,尤其是两个大儿子都死在战场之后,上次他来这里的时候,回去之后,就对宋玉的职位进行了调整,不然,你以为一个负责后勤的宋玉,怎么可能接连建立这么多功勋?”

    “宋玉知道吗?”招待好奇的问道。

    “以前不知道,现在肯定知道了。”

    “那他这么做。。。。。。”

    姜三甲知道赵娣要说什么,直接打断道:“他只是不想宋老头儿绝后而已,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对于宋玉现如今的身份,有很多人是不满的,只是,宋玉的功劳是许一凡提上去的,其他人即便不满,也不会说什么,现如今,西征军变成了镇西军,短时间内,西域和大炎肯定不会再起兵戈,而镇西军当中也会出现不同派系的,而他已经被打上许家的烙印,现在看,对宋玉来说是好事儿,没人敢动他,可一旦许一凡入京,出了什么事儿,宋玉会是第一个被铲除的人,方才那一脚,算是许一凡还了宋老头儿一个人情。”

    赵娣闻言之后,顿时明白过来看向不远处的许一凡,眼睛再次眯了起来。

    “那接下来呢?他会怎么处置宋玉?”赵娣又问道。

    姜三甲却随口说道:“等下你就知道了。”

    听到姜三甲这么说,赵娣也就不在说什么了。

    …………………………………………………………………………………………………

    一坛黄泥酒,倒了一半,喝了一半,留了一半,许一凡缓缓站起身,看着宋志武的墓碑,眼神逐渐变得深邃起来,伸出手,拍了拍衣裳,轻声道:“走了,老宋头儿,你就在这儿好好看看这大好河山,在好好看看这个世道吧。”

    说完,许一凡就转身朝山下走去,自然也看到了长跪不起的宋玉,许一凡犹豫一下,还是来到了宋玉面前站定。

    “卑职宋玉,见过参将大人。”宋玉看到许一凡之后,连忙抱拳行礼道。

    “从康城一路追到这里来,辛苦你了宋副都蔚。”许一凡语气不咸不淡的

    说道。

    “卑职不敢。”宋玉低着头说道。

    “看在你爹的面子上,让你成为了副都蔚,你还想要什么?都蔚之职?”许一凡细眯着眼睛问道,丝毫没有让宋玉起身的意思。

    “卑职不敢做此奢望。”

    “那你追过来作甚?”

    “卑职只想跟随在大人身边。”

    “哦?这么说,你想入京为官,去往兵部?”

    宋玉不说话了,只是重重抱拳,低着头,显然,他就是这么想的。

    许一凡盯着宋玉看了很久,点点头,说道:“殷元帅知道吗?秦将军知道吗?”

    “二位大人已然知晓。”

    “呵呵。。。。。。”

    此话一出,许一凡顿时一阵冷笑,看向宋玉的眼神充满了玩味,语气也变得讥讽起来:“既然殷元帅和秦将军都知晓了,有他们二人为你铺路,进入兵部不难,更何况,这些年,你也没少给兵部的人送礼,有这些人在,你进入兵部很容易,何必要来找我呢?”

    “卑职是大人一手提拔的,这一点儿,卑职致死都不敢忘。”

    “呵呵!”

    面对宋玉的表忠心,许一凡除了冷笑还是冷笑,他岂会不知道宋玉心中在想什么。

    对于一个入伍十多年,靠着跑后勤,送礼,托关系,才好不容易当上校尉的宋玉而言,成为副都蔚可不是什么好事儿,看似是升职了,可是,官职上去了,责任也就大了,肩上的担子也就重了,一旦镇西军再跟西域军开战,作为已经算是高级将领的他,岂能不身先士卒,冲杀在第一线?

    说出来也很可笑,宋玉在军中这么多年,其真正上战场的次数并不多,屈指可数,而这一次他能晋升为副都蔚,也是因为西征军当中的几个都蔚和副都蔚,战死的战死,调走的调走,这才轮到他。

    当然,作为一个武将,不想上阵杀敌,怕死,畏死,这很正常,炎军士卒很多,兵种无数,真正能称之为精锐士卒的,也只有夏侯拓的镇北军,武英叡的镇南军,还有现如今由秦之豹掌控的镇西军,除此之外,也只有拱卫长安的数万禁卫军才算得上精锐。

    其他的军队,尤其是各州的守备军,以及藩王军队,战斗力有,可跟这些精锐部队比起来,还是逊色不少,而在这些武将当中,真正上过战场的武将,也屈指可数。

    这些不曾上过战场的武将,不照样靠着熬资历,熬上去了嘛,可以进入兵部当官。

    对于宋玉这种做法和想法,不能说他错,可也不见得对,因为见识过战争,也参与过战争,才知道活着比什么都重要,许一凡能理解,却不见得赞同。

    宋玉之所以来找自己,原因很简单,以宋玉在镇西军当中立下的军功,当个副都蔚勉强够格,可是,想要去往兵部任职,那点儿军功是不够的,当然,他要想去,也不是不可以,只是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而已。

    对于宋玉这样的将领,他要走,殷元魁也好,秦之豹也罢,都不会阻拦,也不想阻拦,可是,想要他们帮忙给其铺路搭桥,那想都别想,他们跟宋玉又不熟。

    许一凡则不同,虽然许一凡跟宋玉也不熟,可是,他跟宋玉的老子熟啊,有了这层关系,不说别的,看在宋志武是镇西军老卒的份儿上,许一凡应该不会拒绝的。

    另外,宋玉找到许一凡,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许一凡现在的名声很大,功劳也很大,在上次朝廷的封赏当中,殷元魁他们递交上去的战功表上,殷元魁他们这些高级将领,都推举了不少人上去,而唯独许一凡没有举荐任何一个人。

    虽然许一凡只是镇西军的参将,可是,他手里也有几个举荐的名额,而宋玉正是看中了许一凡手中的名额,以许一凡现如今的功劳,只要他去了长安,开了口,想必朝廷会答应下来的。

    当然,有这种想法的不止他宋玉一个人,还有不少武将也有类似的想法,只是,不管是康城守卫战,还是在北宛城之战,亦或者是最后的决战之后,许一凡跟这些武将之间,关系始终不远不近,见过面,叫得出名字,可要说有多熟络,那还真没有几个人。

    他们想要找许一凡帮忙也没有门路,可是他宋玉不同,有了宋志武这层关系,他找到许一凡,是有很大机会的。

    “想去兵部是不可能的,我没有这么大的权利,就算有,我也不会举荐你的。”许一凡沉吟片刻说道。

    宋玉抬起头,看了一眼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