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大炎不良人 >

第332章

大炎不良人-第332章

小说: 大炎不良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宁致远似乎想起了什么,刚刚舒展的眉头,再次紧蹙起来,他看向许一凡问道:“不对啊,如果那小子真的是前秦后人,而阎小艺又是罗网中人,那少年应该是他的主子才对,他为何会这么轻易的就答应把少年交给你呢?难道是为了自己脱身?”

    说到最后,宁致远自己率先摇摇头,否认了这个猜测。

    罗网既然在前秦覆灭这么多年,依旧还存在,肯定不是那种轻易妥协和放弃的人,愚忠之人,讲究的就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他不可能为了自己脱身,就把自己的主公推入火坑当中,这于情于理都说不通。

    “哈哈。。。。。。”

    许一凡听到这个问题之后,却直接笑了起来。

    “公子为何发笑?”宁致远不解的问道。

    许一凡看了一眼宁致远,又跟姜三甲对视一眼,也没有继续卖关子,而是直接说道:“还记得我刚才提到的另外一个人吗?”

    宁致远想了想,点点头,说道:“怎么了?”

    “刚才被谷歌带走的那个少年,是不是前秦后人,我不知道,也不确定,但是,真正的前秦后人我是知道的。”许一凡悠悠的说道。

    “哦?他是谁?在哪?”宁致远连忙问道。

    “他现在就在安寿岛。”许一凡看了一眼宁致远,随口给出答案,然后端起酒碗,开始饮酒。

    “。。。。。。”

    宁致远彻底的无语了。

    许一凡抿了一口酒之后,又补充道:“其实,宁师兄之前见过他的。”

    “哦?在哪?”宁致远好奇的问道。

    “起点书院,他是最早的一批书院的学生之一,我想宁师兄应该给他授过课的。”

    宁致远闻言,顿时陷入了沉思当中,他开始在脑海当中搜索起点书院的第一批学生。

    说起起点书院,那就非常有意思了。

    起点书院虽然不是儒家正统的书院,却是海洲第一个儒家人创建的学院,虽然,在此之前,海洲各地都有大大的书院和私塾,但是,这些学院和私塾大部分都是一些富贵之家出钱建造的,根本不可能得到朝廷和儒家的认可一般,这就像是国办学校和私立学校的区别。

    起点书院在建造完成,正式开始招生的时候,进入起点书院读书的人犹如过江之鲤一般的多,东海城的学子自然不用说了,几乎都去了,而在东海城周边的学子,在闻讯之后,也纷纷前来。

    在去年起点书院招生之后,第一年的学子,就高达上千人,这还是在审查、筛选之后,择优录取的结果,起点书院的院长自然是荀德华,而副院长是崔东海,还有一位荀德华在白鹿书院的好友,叫南宫立人的老先生。

    原本,按照荀德华的想法,两位副院长应该有许一凡一席之地的,但是,许一凡拒绝了,而且拒绝的十分的坚决,不过,许一凡虽然拒绝了成为起点书院的副院长,却成为了起点书院的名誉先生。

    所谓名誉先生,其实,就是在书院挂个名而已,跟江湖门派的客卿差不多的存在,许一凡想去上课就去,不想去就可以不去,许一凡可以不认书院的学生为学生,但是,这些学生必须承认许一凡是他们的先生。

    起点书院的先生不少,除了宁致远这个首席先生之外,还有很多被荀德华邀请而来的先生,还有一些海洲本地致仕的官员也来担任先生,而起点书院还有两位女先生,其中之一就是荀德华的关门弟子桂寒烟,另外一位,据说是从长安过来的女子,女子复姓欧阳,至于其全名叫什么,许一凡也没有过多的关注,许一凡只见过她两面而已,每次见面,许一凡都会称呼她为欧阳先生。

    女子可以去书院求学,这件事,自古都有,只是,她们并不能算是儒家子弟,而让女子担任先生的,更是没有先例,而起点书院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至于让女子担任先生这件事,最先提出来的是许一凡,在许一凡提出来之后,得到了齐若兮、徐诗芷还有桂寒烟在内的一致附和,而荀德华又收了桂寒烟为关门弟子,自然也没有反对。

    只是,这件事还是在起点书院正式开始传道受业的时候,受到了很大的质疑,只是,这种质疑声,在听了欧阳先生和桂先生的讲课之后,也慢慢的消失了。

    宁致远此刻还在苦苦的思索着,书院第一批学生当中,到底哪个才是前秦的后人,而许一凡则笑着说道:“宁师兄不用想了,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第三百六十章 姜三甲的一番话



听到许一凡这么说,宁致远也没有追问下去,而是盯着许一凡打量起来,其原本就紧蹙的眉头,又皱紧了几分。

    “你收留前秦的后人到起点书院,到底想要做什么?”宁致远质问道。

    许一凡瞥了宁致远一眼,笑了笑,反问道:“读书一事,难道也高低贵贱,讲究一个家世如何吗?”

    宁致远想也没想的道:“自然不是,全天下的人皆可读书,人人都可以成为读书人,我们传道解惑,看的是对方的品行如何,而不是家世如何。”

    “既如此,那宁师兄为何要如此纠结那少年是谁呢?又为什么如此执着对方的身份呢?”

    “这。。。。。。”

    面对许一凡的质问,宁致远哑口无言起来。

    宁致远脸色急剧变幻了数次之后,叹息一声道:“唉。。。可是,他毕竟是前秦的后人,起点书院是先生呕心沥血才置办起来的,我不想它因为某个人,某件事而毁于一旦。”

    许一凡却摇摇头,不赞同的道:“如果按照宁师兄这么说,我这个叛将之子出钱又出力的建造了起点书院,那起点书院是不是就不应该存在呢?”

    “当然不是,公子和别人不一样。”宁致远连忙反驳道。

    许一凡却立即追问道:“有何不一样。”

    “那是因为。。。。。。”

    “嗯哼!”

    就在宁致远即将脱口而出,说出某个真相的时候,一直没有开口说话的姜三甲咳嗽一声,而宁致远先是一愣,随即就回过神来,连忙闭嘴,沉默不语起来。

    原本许一凡还很期待宁致远会说出某个让他一直魂牵梦绕,求而不得的真相的时候,却被姜三甲这个糟老头子给破坏了,许一凡此刻的心情很糟糕,他有种想掐死姜三甲的冲动,而他现在也终于明白,梦倾城为何要砍姜三甲了,因为这糟老头子真的很欠砍啊。

    既然没能从宁致远嘴里套出话来,许一凡虽然很失望,但是,也没有多么的失望,他低下头,捻起一颗花生米,丢进嘴里,一边咀嚼一边说道:“乱世已起,我必须得拥有一些自保的手段和力量,单单依靠我现在的实力,是完全不够的,而罗网既然还存在,我刚好掐住了他们的七寸,那他们就得为我做些事儿。”

    “你这是玩火自焚。”宁致远明显有些生气的说道。

    许一凡却笑着摇摇头,看向门外,眼神逐渐变得深邃起来,喃喃道:“到底是玩火自焚,还是炭中取栗,时间会证明这一切的,就算他是前秦的后人又如何?难道就凭他一个少年,再加上一个罗网,就能复国吗?先不说他能不能撼动大亚王朝的根基,就算大炎王朝出现了国祚断绝的情况,你以为凭他们就能复国?痴人说梦!”

    宁致远看着许一凡,张嘴就想在说些什么,却别姜三甲用眼神制止了,最后,宁致远还是没有说出什么反驳的话来。

    因为身份的不同,成长的环境不同,宁致远知道的事情远比许一凡知道的要的多的,从他的角度而言,他是不希望许一凡这么做的,甚至许一凡的很多做法,他都是不赞同的,但是,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他是许一凡,可能他能做的事情,是极其有限的,不可能做到许一凡那么多,那么好。

    人活一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同样每个人判断一件事,都有自己的标准,宁致远自然不可能用自己的标准去干涉许一凡,让他按照自己的标准和准则做事,毕竟,他不是许一凡。

    其实,就许一凡刚才说的,前秦的后人在起点书院求学这件事,宁致远也知道,自己反应的有些过分了,先生曾经说过,宁教无类,既然如此,那过分的执着一个人的身份,那就是他的不是了。

    随着宁致远的沉默,现场顿时安静下来了。

    这种气氛一直持续到晚上,众人在一起吃晚膳的时候,才被打破。

    “明天一早启程,以最快的速度赶往康城!”许一凡在吃饭的时候说道。

    “好啊!”

    第一个附和的是古沫汐,她没有理由不赞同,许一凡早一日抵达康城,就早一日把事情做完,如此一来,她就能早一日带许一凡回南唐了。

    梦倾城他们自然是无所谓的,反正这支队伍是许一凡说了算,既然许一凡要提前赶往康城,那他们配合就是了,无所谓的事情。

    吃完饭之后,众人都各自回到自己的房间,开始收拾东西去了,而许一凡也回到了自己的房间,整个客栈一楼,只有姜三甲和宁致远继续坐在那里。

    姜三甲是闲人一个,他去许府的时候,除了他这个人之外,根本没有行李,而这次出来的时候,他也没带什么行李,除了几件换洗的衣服之外,什么都没带,而这些东西收拾起来很快的,当然了,如果按照姜三甲个人的习惯,那自然是什么都不带最好了,反正穿什么无所谓的。

    宁致远带的东西也不多,却也不少,除了换洗的衣服之外,带的最多的还是书,而对于有一定强迫症的宁致远来说,收拾起来是需要花费一定时间的,只是,他今天却没有立即回房间收拾东西。

    “姜老,你是不是知道他在做什么?”宁致远看着姜三甲问道。

    姜三甲也没有否认,点点头,说道:“虽然那小子什么都没说,但是,他要做什么,我心里很清楚,他也清楚我心里清楚。”

    “那你为何。。。。。。”宁致远欲言又止。

    姜三甲正视着宁致远,问道:“你知道为何荀德华要让你跟着那小子吗?”

    “为何?”

    宁致远虽然知道先生为何要这么做,一来是保护许一凡的周全,二来则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用儒家思想去约束许一凡一二,不过,在姜三甲这么问之后,宁致远还是开口问道。

    “你以为荀德华是让你来磨砺许一凡?事实恰恰相反,是你家先生让他来磨砺你的。”

    “嗯?”

    见宁致远露出疑惑不解的表情,姜三甲就解释道:“你知道你为何这么多年,都没能走出书院吗?”

    “除了你自己不想离开书院之外,最重要的,是你还不适合离开书院,你身上的匠气太重了,你恩怨太过于分明,于读书人而言,这是好事儿,然而,对于这个世道来说,这不是什么好事儿,这个世道上的所有事情,不一定都是非黑即白的,如果你凡事都要以圣人的标准去要求别人,也如此要求自己,你终究什么都做不了的。”

    宁致远闻言,顿时皱起了眉头,陷入了沉思当中。

    姜三甲说的话,宁致远不是第一次听到,在此之前,自家先生也曾说过类似的话,其实,这些道理,宁致远都明白,可是,明白是一回事儿,该如何做事儿,又是另外一回事儿,他也曾经想过要改变这些,可是,有些东西不是说改就能改的,再说了,他一直都待在书院,哪怕之前跟着荀德华出门游历,也无需他操心太多的事情,根本没有太多的机会给他改变自己。

    姜三甲却没有理会宁致远的沉思继续说道:“你可知道,为何儒家扶持了多个王朝,除了开国初期,儒家的思想备受尊崇之外,越是到了后期,儒家对世人的影响力会越来越低,甚至有很多人开始反对、排斥儒家学问吗?”

    宁致远抬起头,看向姜三甲,希望对方给出答案。

    姜三甲也没有卖关子,直接说道:“教书育人,传道解惑,看似很容易,却也非常难,而难在何处呢?”

    不等宁致远回答,姜三甲直接给出答案:“不是难在教不教得会的问题上,而是能不能让他们学以致用上,更难的还是在于一个变字之上。”

    “变?”

    宁致远皱了皱眉头,若有所思。

    “儒家一共出了四位圣人,可是,每一位圣人,都是在儒家处于低潮期的时候,一跃成名,成为圣人的,而在这些圣人仙逝之后,却极难再出以为圣人,你可知道原因?”

    “不知道变通?”宁致远试探性的问道。

    姜三甲点点头,随即又摇摇头,说道:“对也不对。”

    “何解?”

    “不管是至圣先师也好,还是亚圣也好,还是礼圣,亦或者是文圣也罢,在他们成为圣人的时候,似乎整个儒家,只有他们,他们代表的就是儒家,哪怕在他们仙逝之后,也很难有人成圣,难道是儒家人才凋零,出不了圣人吗?”

    “我看不然,儒家对中原的影响是巨大的,哪怕是在儒家学问低潮期的时候,历朝历代的官员当中,都有不少儒家弟子,可是,却始终无人成圣呢?就是因为在他们看来,圣人是完美的,是无法超越的,也是无法达到的,也正是因为如此,很多读书人,很多儒家子弟,在修习的时候,就自认自己达不到圣人的高度,而每一代圣人,在其有生之年,都会著书立言,以此来教化世人,可是为何偏偏文圣没有著书,也没有立言呢?”

    “你

    看看现在的大炎王朝儒家的情况,在看看以前的王朝儒家的情况,是不是觉得不一样了,现如今的大炎王朝,书院林立人才济济,不说别的,单单你们白鹿书院,大儒可不止你家先生一人啊,你可知这是为何?”

    “就是因为文圣没有给你们太大的约束,也没有给你们太大的禁锢,文圣希望你们每一个儒家弟子,都能学有所成,成为新一代的圣人,可是,近千年过去了,你们儒家做到吗?有人敢这么去做吗?”

    “文圣没有给你们立下规矩,可你们却自己给自己立下了规矩,自己给自己加上了禁锢,如此负重前行,岂能快哉?”

    说到之后,姜三甲看着宁致远,笑了笑,说道:“你看看许一凡那小子,他的事情,你可是了若指掌的,就是这样一个从小镇子走出来的小家伙,却靠着自己的手段和心机,短短两年时间,就从一无所有,变得什么都有了,你看看过去的东海城,再看看现在的东海城,许一凡的一句话,产生的影响是何等的重要,他为何能做到这一点儿?”

    “论起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学问深浅,许一凡是比不上你,甚至连大多数读书人都比不了,可是,你敢说许一凡不是一个读书人吗?他之前作的几首诗,写的几首词,包括现如今还挂在四季楼的九大残联,都说明他是一个有才华,有学问的人,甚至连他从来赚钱的两本书,都让人望尘莫及,而这又有几个读书人能做到?”

    “你看看他弄出来的这些东西,哪一样不是为了赚钱才弄出来的,他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利益,如果让你去做,你能做吗?你愿意做吗?你敢做吗?”

    面对姜三甲的灵魂三连问,宁致远彻底的沉默了,也彻底的开始反思自己了。

    “致远啊,你应该多想想,读书人读书到底为了什么,你们儒家所说的立言、立德、立人,到底是什么意思,用圣人的言论来要求自己,固然是没错的,可是,你要以圣人的要求来要求所有人,那就过分了,毕竟,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