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大炎不良人 >

第322章

大炎不良人-第322章

小说: 大炎不良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你说佛祖不会死?”梦倾城反问道。

    “哈哈。。。。。。”

    姜三甲闻言,顿时大笑起来,而宁致远也跟着笑了起来。

    “佛祖已经有数千年没有出世了,他是否还活着,无人知道,而佛门自己的说法是,佛祖一直存在,并且一直活着。”宁致远这个时候笑着说道。

    “那也就是说,佛祖到底是活着,还是死了,没有人知道咯?”梦倾城道。

    宁致远和姜三甲点点头,说道:“是的,没有人知道。”

    梦倾城闻言,顿时不说话了,而许一凡这个时候却问道:“为何佛门只有一个佛祖?而儒家却又好几位圣人呢?”

    在场的都是中原人,而中原人接触最多的就是儒道了,对于儒家的事情,史书记载的是非常清楚的,在儒家的历史上,先后除了四位圣人。

    第一位圣人是在文字出现的时候,就存在的,是他开拓了儒教,而他也是第一个推翻武朝的人,可以说,儒家是既武夫之后,第二个扶持其王朝的体系,但是,根据史料记载,第一任儒圣的寿命并不长,只活了一百二十岁,就去世了,他被后人尊称为至圣先师。

    第二位圣人,是在第一位圣人去世之后,大概过了一千二百年之后,才出现的,儒道在他的手上,得到了发扬光大,不过,那个时候,儒道已经逐渐式微了,而他则带领着儒道重返巅峰,只是,他并没有扶持任何一个王朝,他的寿命也不长,活了九十八岁,被后人尊称为亚圣。

    第三位圣人,是在亚圣去世之后,大概三千六百年之后,才出现的,而他出世之后,把儒教推向了巅峰,力压其他的修行体系,同时,也扶持了一个偌大的王朝汉朝!

    不过,他的寿命也不长,活了一百岁,也去世了,他被人们尊称为礼圣。

    至于最后一位圣人,就是当初扶持大炎王朝崛起,并且建国的圣人了,纵横书院是他亲自建立的,而中原各洲的书院,也都是在他的推行下,逐渐建立起来,人称他为文圣。

    文圣到底是活着,还是已经去世了,至今没有了直到,大炎王朝建国已经九百多年了,可是,关于文圣的消息,却始终没有记载,在史书上也没有看到文圣去世的消息。

    之所以出现这个情况,主要还是因为文圣在创建纵横书院之后,就一直待在书院内,再也没有外出过,有人说他身受重伤,闭关疗伤,也有人说,文圣已经仙逝了,更有人说,文圣游历四方,至于真相如何,始终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在读书人看来,文圣是没有死的,他一直活着。

    “儒道和佛教不一样,儒道修行从来不是为了长生,而且儒道也无法长生,天理循环,生老病死,都是有一定规律在其中的,历代的读书人,包括圣人,他们都无法长生,当然,他们也不想长生,在四位圣人看来,他们希望的是每个读书人都可以成为圣人,而佛教则不同。”

    “佛教讲究的是,世间只存在一个佛,那就是佛祖,至于其他人修佛,最高也只能成为菩萨或者金刚,亦或者是罗汉,而想要成为佛祖,只有两个选择。”

    “哪两个选择?”梦倾城恰到好处的提问道。

    “第一,佛祖死了,他成为佛祖。”

    “那第二呢?”

    “第二,离开佛教,自创新的佛教。”

    梦倾城想了想,说道:“两

    个选择好像都挺难的啊。”

    宁致远笑着说道:“不是挺难的,而是两种可能性都不可能出现。”

    “为什么啊?”

    梦倾城和许一凡异口同声的问道。

    “因为佛祖是佛啊,既然他是佛,怎么可能会死呢?至于说开创新的佛教,既然是佛教,不管他开创的是什么样的佛教,它都是佛,既然是佛,那就不可能立教。”

    “卧…槽,这是一个悖论啊!”许一凡忍不住说道。

    “嗯?”

    三个人闻言,纷纷看向许一凡,不明白悖论是什么意思,然而,许一凡却没有立即解释的意思,而是陷入了沉思。

    佛门是佛祖创立的,而佛祖就是佛,佛就是佛祖,只要佛门存在,佛祖就是永恒不死的存在,至于佛祖会不会死,那就不得而知了,至少,从目前看来,佛门的佛祖是不死的,他或者说祂,至少活了数千年,近万年了。

    换句话说,佛祖不死,无人可以成佛,而想要杀死佛祖,首先就必须灭掉佛教,然而,这个可能性微乎其微,别的不说,单单只说西域,西域虽然苦寒,可是,人口也不少,而在西域,几乎人人都信佛,总不可能为了成佛,就把这些佛教的信徒全都杀死吧,如果是这样的话,到最后,就算杀死了佛祖,成为了佛,那空空荡荡的一个人,又有什么意思呢?

    总而言之,佛祖不死,无人可成佛,而想要成佛,就必须杀死佛祖,另外,姜三甲也好,还是宁致远也罢,都信誓旦旦的说,人是无法长生的,连儒教的儒圣都无法做到长生,那其他人应该也无法做到,那既然如此,佛祖又是怎么回事儿,而这就是一个很大的悖论。

    不过,许一凡在了解了这些之后,却感觉现在的佛教,只是小乘佛教罢了,因为现在的佛教讲究和推行的是渡己,也就是自己证的果味,成为菩萨、金刚或者罗汉。

    在许一凡的认知里,佛教应该还有一个大乘佛教,讲究的是渡人,他们讲究的是人人皆可成佛,可是,在这个世界上,许一凡却没有看到大乘佛教的出现。

    想到这儿,许一凡就试探性的问道:“佛门是不是讲究渡己,自己成佛啊?”

    姜三甲和宁致远对视一眼,有些疑惑的看向许一凡,点点头,说道:“是啊。”

    “那这应该是小乘佛教啊,佛门有没有大乘佛教啊?”许一凡问道。

    “小乘佛教?”姜三甲嘀咕道。

    “大乘佛教?”宁致远皱眉道。

    “佛教还分大小的吗?”梦倾城则好奇的问道。

    三个人顿时沉默下来,最终,还是姜三甲开口问道:“你所谓的大乘佛教,小乘佛教是什么啊?”

    “所谓的小乘佛教,就是渡己,自己证的果味,成为佛,也就是现在西域佛门的情况。”许一凡解释道。

    “那大乘佛教呢?”姜三甲追问道。

    “人人皆可成佛,人人都是佛祖,只要信佛,就可以成为佛,就算之前不信佛的,只要他们开始信佛,那他们都可以成佛,不但自己可以成佛,他们也可以度化他人成为佛,而这就是大乘佛教。”许一凡说道。

    “人人皆可成佛?”

    姜三甲嘀咕起来,露出思索的神色。

    宁致远也在咀嚼着许一凡的话,而梦倾城则想的没有那么多,她看了看姜三甲,又看了看宁致远,最后看向许一凡,问道:“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好像也没有什么区别啊,现在的西域两者不都是有吗?”

    听到梦倾城这么说,姜三甲却摇摇头,说道:“渡人和渡己,是不一样的,渡己只是为了自己成佛,而渡人则是让更多的人成为佛,在本质上是不同的。”

    “这有什么不同啊?”

    “打个比方,就像你们剑阁一样,人人都相信手中的剑,想成为剑修,而一般人只是想自己成为剑修,甚至为了成为剑修,可以不择手段,这就是私心,很自私的一种做法,当然了,这种做法也是人之常情,没有可以指摘的地方,但是,有的人却不同,他们不但自己要成为剑修,还会带领着更多的成为剑修,而你们剑洲为了称之为剑洲,就是因为你们剑洲剑修如云,如果你们人人都像现在的佛门一眼,敝扫自珍,那现在的剑洲还有那么多的剑修吗?剑洲还能称之为剑洲吗?”姜三甲缓缓地解释道。

    梦倾城听完之后,也露出了思索的表情,如果单单只说佛教,她可能很难理解,毕竟,她多修行者的了解也没有多少,但是,只要换个说法,用她身边的事务去举例子,她瞬间就明白了其中的利害关系。

    “那西域有大乘佛教吗?”梦倾城在沉思良久之后,开口问道。

    姜三甲和宁致远对视一眼,都露出苦涩的表情,纷纷摇头,说道:“没有,如果按照安然的说法,佛教分为大乘和小乘的话,那现在的佛门只能算是小乘佛教,并无大乘佛教。”

    说到这,姜三甲看向许一凡,笑着说道:“安然啊,你开创了新的佛教啊,可以啊。”

    宁致远也跟着点点头,笑道:“安然,没想到你很有慧根啊。”

    听到这两个人的打趣,许一凡翻了个白眼,不管是上辈子,还是这辈子,许一凡都不信佛,至于所谓的大乘佛教,小乘佛教,都是许一凡根据上辈子的记忆,瞎掰的,只是,他没想到自己的一番瞎哔哔,居然在无意间弄出来了一个大乘佛教。

    至于宁致远嘴里说的慧根,许一凡可不觉得他有什么慧根,他除了知道佛教的口头禅是南无阿弥陀佛之外,也就知道佛门的圣地叫南陀山而已。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姜三甲就和宁致远在聊着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事情,而许一凡和梦倾城对这些东西不太感兴趣,在听了一会儿之后,两个人就离开了马车,对于这件事的影响,许一凡并没有在乎,只是,可能他自己都没想到的是,今日,他提出的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说法,在不久之后,就真的出现在世人的面前,其带来的影响力,是许一凡自己都没有想到的。



第三百五十章 夕阳下少女



南夷有圣女,北蛮有奴仆,那么西域则有佛子!

    佛经曰,佛祖创建佛教的时候,有九大信徒,又被称之为九大佛子,自佛教创立一来,这九大佛子都先后去世,不过,在佛门当中,佛子的逝世不叫逝世,而是叫轮回。

    佛曰:所谓的轮回,实际上是上下浮沉的生死流转,并不真的像轮子一般的回环。

    在这近万年的时间长河当中,这九大佛子逐一进行轮回,而每当他们圆寂之后,佛门上下都会出动大量的人力,去寻找他们的轮回之身,再次带回佛门。

    佛门有六道轮回之说,既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和地狱道,而佛子圆寂之后,到底是从哪一道轮回的,无人可知,而想要寻回佛子,是千难万难的,于是,佛门的九大佛子,到了现在,也仅剩一二而已。

    这一世中,佛门只有一位佛子,另外一位佛子,早在十余年前,就已经圆寂,再次轮回了,而现任的这位佛子,不是西域人士,他来自中原,来自长安,他年仅十五岁,法号慧法。

    慧法天资聪慧,对于佛道一途,无比的熟练,很多晦涩难懂的经书,其他人看着都费劲,他却可以倒背如流,甚至还能跟人讲经说道。

    从其六岁开始,慧法就在西域众国的寺庙当中,巡回讲经,每一次,慧法的出现,都会出现万人空巷的情况,而在其讲经的时候,在其周围尝尝有万人信徒,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慧法去过的地方多了,见过的经义多了,信徒自然也多了起来。

    在西域,佛祖和各大菩萨、金刚罗汉不出的情况下,慧法就是佛的化身,他就是代表着佛。

    西域有佛子,名曰慧法,其年龄不大,地位却超然,常年穿着一身白色袈裟,行走在苦行的道路上。

    对于自己佛子的身份,慧法是相信的,也是坚信的,但是,除了佛法之外,慧法对中原极为感兴趣,他总是梦想着可以去中原看看,顺便在中原传道受业,发展更多的信徒,毕竟,中原人口众多,是天生发展信徒的好地方,然而,不知为何,在佛门内部,几乎所有人都反对他去中原。

    元符十五年。

    慧法在进行了最后一次讲经之后,就启程返回南陀山,在回去的路上,慧法暗暗下定决心,这次回到佛门之后,他一定要去中原看看,不管付出多么大的代价都可以。

    只是,这种想法随着一个人的出现,而出现了停滞。

    西域苦寒,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但是,生活在这里的人,不觉得自己苦,只要是因为他们信佛,觉得现在这种困苦,是佛对他们的考验,在西域,很多人可能饭都吃不上了,可是,一旦寺庙进行某些活动的时候,他们都会把自己仅剩的一点儿东西,无私的捐献给寺庙,从而证明他们的虔诚,每年,不知道有多少人因此而饿死、冻死,更不是不知道有多少人,倒在了朝圣的路上,但是,在其他人看来,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在他们看来,这些人之所以会死在路上,那是因为他们还不够虔诚,佛不想看到他们,所以他们死了。

    那是一个秋天,慧法徒步行走在回南陀山的路上,无意间看到了一个少女,说是少女,其实她的年龄比不大,也就是十三四岁左右,可能是因为长期的营养不良,整个人看起来,也就十来岁的样子。

    少女穿着朴素,而这种朴素并不是中原人常说的朴素,而是西域这边人们眼中的朴素,一件洗的发白,却因为当地环境和气候的缘故,发黑发黄的粗布麻衣。

    少女很瘦弱,却有着一头乌黑发亮的青丝,青丝很长,长及臀部,被其用一根布带简单的束缚着,挽了一个发髻,露出她那张小麦色的脸颊,脸颊上还有两朵红晕,那不是少女的娇羞,而是西域这边女性独有的特征。

    当时,少女正在追赶一只出生没多久的骆驼,小骆驼虽然刚刚出生,个头却不小,跑的也飞快,少女追了好久,都没有追上,累的大汗淋漓,气喘嘘嘘,可她依旧倔强的在追赶着。

    当时,正值夕阳西斜,橘黄色的太阳,从少女的身侧洒下,照耀在少女身上,从慧法的角度看去,刚好可以看到少女在夕阳下奔跑的场面,少女额头上晶莹剔透的汗珠,在那一刻,被照耀成了金黄色,当少女追上小骆驼的时候,她的位置刚好和夕阳融为一体。

    当她蹲下身,伸出手,轻轻抚摸着小骆驼的时候,那轮夕阳就出现在少女的身后,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女佛一般。

    走过西域万里道路的小和尚慧法,在佛经一道上,无人能出其右,可是,在感情这件事上,他却无比的稚嫩。

    夕阳、黄沙、少女、小骆驼,在那一刻组成了一副美好的画卷,让慧法那颗波澜不惊的心,开始剧烈的跳动起来,他不知道这代表着什么,也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靠近那个少女,因为他感觉,只要靠近少女,能够让他感到心安,就像是在诵读佛经的时候一样的心安。

    “你叫什么?”

    “我叫觉有情,你呢?”

    “法号慧法。”

    “你是和尚?”

    “贫僧是和尚。”

    “那你会讲经吗?”

    “会。”

    “都说佛能度化一切,是真的吗?”

    “当然!”

    “那你能度化它吗?”

    少女说完,看了看慧法,又看了看怀里的小骆驼。

    这一刻,小和尚慧法沉默了,他看着少女怀里的小骆驼,一时间陷入了迷茫当中。

    从他睁开眼的那一刻起,看到的都是佛门中人,而他从小学习的就是佛法,佛法讲究渡己,其次就是把佛门发扬光大,发展无数的信徒,于是,这些年里,慧法走遍了西域的山山水水,大大小小的王国,讲经说法,传道受业,发展无数的信徒,他普度众生,这让他无比的自豪。

    然而,此时此刻,面对少女的问题,慧法却沉默下来了,他可以度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