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大炎不良人 >

第232章

大炎不良人-第232章

小说: 大炎不良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崔东海看完之后,无比的激动,一个劲的点头,而都蔚殷武在看完之后,也使劲的拍了拍许一凡的肩膀,差点没把许一凡给拍的坐在地上。

    众人又在工厂待了几天之后,此时崔东海和都蔚殷武,都纷纷返回了东海城,毕竟,他们还是有很多公务要忙的,抚仙山这边虽然重要,可是,有常哲翰和其他官员在,他们还是很放心的,更重要的是,许一凡还在这儿呢。

    崔东海在回到东海城之后,连夜写了一封近万字的奏折,让人以八百里的速度,送往长安。

    同一时间,都蔚殷武在回到东海城之后,也写信给了镇海大将军殷元魁,把这件事汇报上去。

    殷元魁这个大将军,自从来到海州之后,几乎就待在军营当中,很少回到东海城,而在接到殷武的汇报之后,他当天晚上就带着一队亲兵,赶回了东海城。

    第二天,殷元魁就亲自去了抚仙山矿场,亲自去看看矿场的情况。

    当殷元魁来到抚仙山矿场的时候,许一凡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个大将军。

    其实,不管哪个朝代,将军是很多的,其中杂牌将军最多,比如什么征东将军,征西将军之类的,都是杂牌军,他们属于地方武装,虽然有将军的头衔,可手底下的兵,往往只有千余人,最多也不会超过五千人,而这些杂牌将军,他们往往都是一些武将之后,或者一些皇亲国戚,算是皇帝给他们的一种荣耀。

    说起来很有意思,类似于这种征东、征西将军,一个校尉的官职都比他们大。

    杂牌将军虽然很多,可是,往往用上大将军这个头衔的,往往都是大佬,比如殷元魁这个镇海大将军。

    大炎王朝的武将,大致分为八个等级,排在魁首的,毫无疑问是大将军了,大将军属于最高军事统帅,职位等同于宰相,但是,要比宰相略低,除了皇帝、宰相、仆射之外,大将军的位置最高;

    其次,是骠骑将军,职位在宰相、仆射、大将军之下,但是,他们的俸禄和大将军等同,在军中威望很高,比如汉朝时期的霍去病,就是骠骑将军;

    之后,是车骑将军,职位在骠骑将军之下,只要负责征伐叛军、出使宣召,有战事的时候,负责拜官带兵出征,打完仗之后罢官,其地位十分的显赫。

    然后,是卫将军,他们负责统领京城各军,是防卫部队的最高统帅,二品官职,平时掌握禁军,其地位可想而知。

    接着,是前、后、左、右将军,官职在九卿之下,负责京城兵士以及边防屯军。

    之后,就是四品将军、五品将军,以及杂号将军,而不管是四品将军,还是五品将军,亦或者是杂号将军,其实都是杂牌军,官职有高有低,权利有大有小,但是,跟前面五种将军比起来,他们的权利算是很小的了。

    当然,除了这八种常规的将军之外,还有一个三军统帅,大柱国。

    这个职位,只在大炎王朝开国的时候,曾经设立过,后来,这个职位就成为了一个象征性的职位,大柱国是武将梦寐以求的官职,就像是文官最想要的谥号文正一般。

    人们常说的三公九卿,说的是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丞相是文官之首,下辖九卿,太尉是武将之首,手握全国的军权,至于御史大夫,他的工作主要是管理图籍、奏折,监察文武百官,当然了,他还有一个更大的职责,就是弹劾,至于弹劾的对象,不但包括文武百官,还有皇帝,总之,不管是朝廷上的事情,还是皇帝的私事,他都有权利弹劾。

    说到丞相这个职位,可能很多人很模糊,那提几个人,可能诸位就知道他们的权利到底有多大了。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西汉的萧何,大秦的李斯,大唐的魏征、狄仁杰,还有北宋的王安石,是不是很耳熟,他们的权利有多大,可想而知。

    而说到太尉这个职位,不同的朝代,称谓也不同,三国时期,武将之首就是太尉,当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他的官职就是太尉,当然,还兼职丞相。

    至于御史大夫,光听名字,就知道他们的权利

    了,权利很大,职位很高,但是,往往下场都不怎么好,不过,想想也是,这些人整天盯着皇帝,皇帝做什么事情,他们都要看着,只要有一点儿没做好,他们就要跳出来指责,一次两次还行,天天如此,年年如此,谁受得了,皇帝也是人啊。

    在大炎王朝,虽然也有三公九卿,不过,他们的官职名称有所改变,文官之首是宰相,武将之首是仆射,而御史大夫没有改变,至于大将军,他们的地位,等同于三公。

    相对于中国历史上的三公,大炎王朝的三公,权利在一定程度上,都有削弱,尤其是御史大夫的权利,虽然御史大夫有监察百官的权利,但是,大炎王朝还有一个直接隶属皇帝的机构,而这个就是不良人,真正做到监察百官的,还是不良人,包括御史台的人,都在不良人的监察之下。

    言归正传!

    当许一凡看到殷元魁的时候,他给许一凡的影响,和想象当中完全不一样。

    在许一凡的印象当中,既然是武将,那么,这个人肯定长得五大三粗的,浓眉大眼,一脸络腮胡子的形象,可是,殷元魁却不是。

    首先,殷元魁个子不高,按照许一凡的估计,也就在一米七左右,这个个子虽然也不矮了,可是,在众军当中,就显得比较矮了。

    其次,殷元魁长得很白净,虽然不像一般的儒生那般,长得油头粉面的,其皮肤也呈现小麦色,但是,跟大多数士卒比起来,就显得很白净了,而且其长相也很英俊,年轻的时候,应该也是一个美男子。

    最后,许一凡看到殷元魁的时候,他穿的不是甲胄,而是一身藏青色的儒衫,做着读书人的打扮,如果不是常哲翰告诉许一凡,这个身着儒衫,做读书人打扮的男子是镇海大将军的话,他还以为对方是某个书院的先生呢。

    殷元魁给人的感觉,并不是威严,而是温和,就像一个谦谦君子一般,见人未语先笑,脸上总是挂着一副笑脸,这一点儿,和许一凡很像。

    殷元魁在看完整个工厂的生产情况之后,对始终跟在身边的许一凡说道:“小子,做的不错,你这可是解决了朝廷的一大难题啊,挽救了无数将士的性命啊。”

    “大将军言重了,这些都是小子应该做的。”许一凡连忙谦虚道。

    虽然,殷元魁表现的很温和,可是,这种常年待在军中的人,身上那股气势,是无论如何都掩盖不住的,初看会以为殷元魁是个谦谦君子,可是,在接触一段时间之后,你就会发现,殷元魁就像一把藏在剑鞘的剑,虽然看起来朴实无华,可是,一旦靠近它,就会感受到森森剑气。

    面对许一凡的谦虚,殷元魁则笑着摇摇头,说道:“你小子在东海城搞出来的这些事情,我在军营当中都知道了,我可是听说了,你小子被人称之为鬼才,嗯,这个评价我很满意,确实是个难得的鬼才。”

    许一凡闻言,顿时无语了。

    说实话,对于鬼才这个绰号,许一凡是真的不知道,自从回到东海城之外,许一凡很忙,而这两个来月的时间,他几乎都在这里,对于外人怎么评价自己,许一凡是真的不知道。

    见许一凡不说话,殷元魁继续说道:“你的这份功劳很大,功在千秋,我估计崔东海那老小子,肯定已经上了一份奏折,等我回去了,也会写奏折上去的,别的不敢说,给你弄个爵位还是很轻松的,侯爵嘛,可能有些困难,但是,弄个伯爵还是没有问题的,最起码,一个子爵是没有任何的问题的。”

    “小子惶恐,这些都是小子应该做的,我只是动动嘴皮子,主要的功劳还是常大人,以及那些工匠师傅们,小子可不敢居功。”许一凡再次谦虚道。

    殷元魁闻言,深深地看了许一凡几眼,然后笑了起来。

    “哈哈。。。好!好!好!如此年纪,都如此懂得人情世故,真是不容易啊,小子,有没有兴趣到军中磨炼一番啊,只要你肯来,我可以给你一个。。。。。。”

    殷元魁想了想,说道:“给你一个副都蔚如何?如果不愿意当官的,给我当亲兵如何?”

    此话一出,显然顿时一片哗然。

    要知道,军中的职位都是有讲究的,一支正规的大军当中,除了总指挥,也就是大将军之外,当然,也有人称之为大帅,旗下还有长史和司马,长史就相对于军师、幕僚,相当于现在的参谋长,而司马负责军政和军赋,两个人属于一文一武的存在。

    除此之外,还有偏将、参将、都蔚等,之后便是校尉和夫长了。

    殷元魁让许一凡去军中,上来就给一个副都蔚的职位,可谓是一步登天,虽然这个职位没有具体的实权,可是,官职在那里放着,本身就是一种权利,而大将军身边的亲兵,那更是了不起了,这些人亲兵要么是经历过无数次生死的老卒,要么是跟了大将军很长时间的人,而亲兵虽然没有具体的职位,但是,能够成为亲兵,本身就是一种权利的象征,他们在军中的地位,不比一些校尉差。

    由此可见,殷元魁对许一凡是多么的重视。

    然而,面对殷元魁的招揽,许一凡却苦笑着摇摇头,说道:“小子先谢过大将军的美意了,只是,小子俗事繁多,而且年龄又小,去军中似乎不妥,另外,大将军给小子这么大的官职,小子很难服众,所以。。。。。。”

    听到许一凡拒绝了,殷元魁也没有在意,而是伸出手,拍了拍许一凡的肩膀,说道:“也罢,我也知道,贸然让你进入军中,恐怕不妥,那就此作罢,不过,你小子什么想入伍了,直接去找我,或者找阿武也可以,镇海军的大门永远对你敞开。”

    “谢过大将军!”许一凡再次抱拳施礼道。

    殷元魁看着许一凡,笑着点点头,然后转身离开,临走时,说道:“小子,只要你不谋反,镇海一带三洲之地,都畅通无碍。”

    此话一出,现场又是一片哗然!



第二百五十七章 乞活军



殷元魁来的快,离开的也快,前前后后,他在抚仙山矿场也就待了不到两个时辰,就返回了军营。

    对于殷元魁的招揽,许一凡并没有当真,这种类似于场面话,许一凡很早之前,就听过无数次了,参军入伍,对于现在的许一凡来说,自然不可能了,一来,年龄摆在这里,虽然,在这个时代,十四五岁就从军的也有,但是,那毕竟是少数,二来,许一凡现在积攒下来的这份家业,虽然谈不上多大,但是已经不小了,不管是百货楼也好,还是工坊也好,亦或者是东兴工厂也罢,都需要他亲自看着,这些都是离不开他的,三来,一旦参军入伍,那就意味着,许一凡打算走仕途了,而这目前还不在许一凡的计划之内。

    在外人看来,许一凡的运气真好,不但跟郡主关系好,跟刺史大人也相交莫逆,现在连大将军都对其青睐有加,这着实让人羡慕,然而,对于许一凡来说,这些他都没有放在心上。

    就这样,许一凡在抚仙山矿场待到了九月初,在确定炼铁厂一切运转正常之后,他才离开了抚仙山。

    这一次,许一凡离开的时候,不再是寥寥数人了,而是带走了八百人。

    这八百人,是许一凡通过近两个月的时间,观察、挑选、考验等等最终选中的人,其中,大部分都是之前从守卫军当中出来人,其次,是一些罪犯,最后则是原本就在矿场工作的人。

    当这八百人被许一凡一一挑选出来,他们都无比的激动,觉得自己终于可以重获新生了,然而,许一凡在把他们挑选出来,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从今往后,你们没有户籍,没有身份,你们没有自由,你们的一切都是我的,包括你们的性命,如果你们谁不想离开的,可以选择退出。”

    面对许一凡这毫不客气的话语,没有人说话,也没有人退出,他们心里都很清楚,留在这里,除了累死、病死之外,没有其他的结果,而跟着许一凡,虽然说他们还是无法获得自由,可是,他们至少不用每日不停歇的劳作了,至少,可以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从今天起,你们就是乞活军了。”许一凡环顾一周说道。

    “乞活军。”

    “乞活军。”

    “乞活军!”

    “。。。。。。”

    看着这群穿着各异,都留着寸头,此刻,正在疯狂吼叫的八百人,许一凡满意的点点头,这是许一凡第一支麾下,第一支成建制的军团。

    而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乞活军的威名,开始传遍整个天下,成为很多人的噩梦,攻城拔寨,乞活军永远都是第一个攻下城池的人,把那杆鲜红如雪的大旗插在城头之上。

    后来,有人曾经这样评价过乞活军,这是一群土狗,一群嗷嗷叫、可以咬死老虎的土狗,当他们出现的那一刻,就意味着一场战争最残酷,最血腥,最变态的时刻到了。

    乞活军,全军皆身披红甲,不但甲胄鲜红如雪,就连他们手里的兵器,也鲜红如雪,因此,后来有人称呼他们为红甲兵,而乞活军是唯一一个敢跟死灰营叫板的军团,也是唯一一个由许一凡手把手训练出来的军团,一群凡人,亦可弑神!

    许一凡离开了,整个矿场的工作都交给了常哲翰和易茂勋,毕竟,现在炼铁厂已经建造完毕,也开始了正常的运转,只要不出现大的问题,就不需要许一凡亲自盯着了。

    在离开抚仙山之后,许一凡带着乞活军,并没有直接回到东海城,毕竟,八百人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带他们入城,本身就不合适,哪怕许一凡跟崔东海他们的关系不错,可是,该注意的地方,还是要注意的。

    这八百人跟着许一凡来到了海通岛和安寿岛之间的一座岛屿。

    这座岛不大,容纳两三千人还是没有问题的,岛屿无名,却又被称之为无名岛。

    无名岛很荒凉,什么都没有,而许一凡带着这八百人上岛之后,就开始最基础的建造工作,这些人之前都做过类似的苦力,再做类似的事情,已经不感到意外了。

    挖地基,砍伐树木,建造营地,短短的三天时间,一座座简陋的营房,很快就拔地而起。

    在这段时间,东兴工厂那边源源不断的送来了各种建筑材料,这使得建造工程的速度,愈发的加快起来。

    在营房建造好之后,许一凡让他们休息了一天,第二天,许一凡就展开了一系列的训练任务。

    所谓的训练,其实就是把前世部队的训练科目,全都照搬过来而已,最开始就是站军姿和整理内务,这种看似跟作战无关的事情,却备受许一凡重视,而这些人也被折磨的死去活来。

    在这个文化普及不高,大部分都是文盲的情况下,别说识字了,就连东南西北都难很清楚,但是,站军姿除了稍息立正之外,更多还是左转、右转、向后转这些简单的命令了。

    从训练的第一天开始,很多人都晕头转向的,不知道哪是哪了,往往随着许一凡一个命令的下达,比如说向左转,有些人向左转,有些人向右转,现场一片混乱,许一凡倒是没有直接上去训斥他们,而是耐心的跟他们讲解前后左右、东南西北这些方位,虽然场面很滑稽,可是,这些人却都十分的努力。

    可能,很多人都觉得,站军姿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