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炎不良人-第10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完成大一统的皇帝,有关他的评价,向来都是褒贬不一的,而关于他的恶评是最多的,单单为了修筑一个长城,就死了无数百姓。
过在当下,功在千秋。
长城的修筑,它取到的作用影响着后世所有朝代,也恩泽了无数黎明百姓,单单就功能性而言,长城居功至伟,可从修筑长城的代价而言,可以用惨无人道,毫无人性来形容。
毕竟,以白骨为地基,筑造长城,可不是任何一个人都敢这么做的。
此时此刻,许一凡感觉他就像秦始皇一般,面临着一个两难的抉择。
秦始皇修筑长城,是为了抵御外虏,而许一凡修筑防线,是为了抵御不可知之地,以及天劫,他们的目的都是一样,保护更多的黎民百姓,但代价是非常大的。
不管最终的结果是什么,许一凡将来,不用将来,就是现在,他就已经在承受着无数恶名。
当然,许一凡不是一个惜名的人,可一想到会有无数人埋葬在防线之下,他都很沉默。
不良隐官提醒他,如果继续修筑防线,会死很多人,何尝不是在告诉他,即便许一凡把防线修筑的再好,未来成功的抵挡住了外敌的入侵,他也不会有好下场的。
在一阵长久沉默之后,许一凡缓缓说道:“传达命令吧,
是非功过我一人承担,好名也好,恶名也罢,都无所谓了。”
此话一出,在院子某处的阴影处,一阵气息波动,一双眼睛看着躺在躺椅上的少年,眼神微动,闪烁着未知的光芒。
“是!”
许一凡闭着眼睛,开口问道:“北蛮的百姓迁徙的如何了?”
“从去年长安和谈之后,迁徙就已经开始了,丰州和云州的百姓都进行了内迁,这两洲之地作为北蛮百姓新的居住地,现在已经迁徙了七百万人口,预计在明年年底,大部分北蛮百姓都能迁徙完毕。”
“加快迁徙的步伐,舍弃一切不必要的东西,我们没有多少时间去等了。”
“唉!”
不良隐官闻言,苦笑着叹息一声。
自古以来,百姓迁徙都是一个庞大的行动,长期而又漫长。
一年时间能够迁徙七百多万人口,已经很不容易了,尤其是前期工作的准备,还有迁徙的过程,其中矛盾很多,稍有不慎都会出现问题,为了保证迁徙的正常进行,大炎王朝和北蛮王庭的官员,可谓是煞费苦心。
更何况,除了迁徙行动,还有修筑北蛮防线,另外还有征兵练兵等等,要做的事情很多,不良隐官说在明年年底完成大部分人口的迁徙,已经是最好,最理想的结果了。
许一凡没有理会不良隐官的叹息,而是继续问道:“东海王朝的迁徙进行的怎么样了?”
“我们在东海沿岸,修筑了数十个港口,不惜代价打造了无数海船、渔船,在两国之间搭建了数十个航线通道,目前已经迁徙了三百万人口,这些人口只占据东海王朝的十分之一左右。”
闻听此言,许一凡又揉了揉眉心。
相对于陆地的百姓迁徙,海上的迁徙活动更加的困难。
一艘海船搭载的人口是有限的,每次迁徙的人数是固定的,想要迁徙更多的人,只能增加更多的海船,可一艘海船的打造,往往都是费时费力的。
现在能够迁徙三百多万人口过来,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若是没有东海深处冰封的事情,许一凡还可以等,等着东海王朝的百姓慢慢迁徙,可现在不能等了。
“通知东海的官员,还有东海王朝的官员,我不管他们有多大的困难,必须在明年年底之前,完成绝大部分的迁徙任务。”
“陛下已经下达相关的旨意了,但这种海运迁徙很难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不良隐官说道。
许一凡闻言,睁开眼睛,想了想,说道:“朝廷应该掌控着一定数量的妖兽吧。”
“嗯,有一支妖兽军队。”
“那就把它们放出去,让它们参与海上迁徙。”
“现在大战还未开启,就把它们放出去,不太合适吧?”
妖兽军队是大炎王朝的底牌之一,既然是底牌,自然是在关键时刻才能动用的,现在为了迁徙他国的百姓,就把这么重要的一张底牌打出去,怎么看都有些不值得。
但许一凡却说道:“我们有妖兽军队,你以为东海王朝就没有嘛,告诉他们,若是不想他们的人死的太多的话,就别藏着掖着了,东海王朝的妖兽基本都是海上妖兽,用来迁徙百姓在合适不过,更何况。。。。。。”
许一凡没有再说下去了,但不良隐官已经明白许一凡的意思了。
大炎王朝拿出了妖兽军队,协助东海王朝百姓的迁徙,大炎王朝尚且能如此,那东海王朝为了自己的百姓不应该多做些事情吗?
不良隐官知道许一凡对妖兽很有兴趣,言午堂一直都在想发设法的搜集妖兽,而东海王朝的妖兽军队,许一凡不可能不惦记,可东海王朝对此却始终藏着掖着,这次许一凡出动妖兽军队去迁徙百姓,东海王朝不管愿意不愿意,都得出动妖兽军队。
既然妖兽军队拿出来了,那自然就不可能再收回去了。
虽然不良隐官不知道许一凡要那么多妖兽做什么,但肯定有大用处,既如此,大炎王朝出动妖兽军队,也不是什么不可以的事情。
“迁徙行动要抓紧,但海上军事力量的建造,也要抓紧时间,在情况允许的时候,可以给予东海王朝军队一部分特权。”
“这不太好吧?”
许一凡却摇摇头道:“在这个时候,不能再墨守成规了,在海上力量这方面,东海王朝比我们做的更好,也更出色,我们要承认他人的优秀,也要学会利用这种优势。”
“未来的大战,事关所有人的生死,我们不能单纯的只考虑大炎王朝,也要考虑其他王朝,如果我们还不能改变这种思维的话,所谓的中洲联盟就是个幌子。”
“不管是面对多么大的浩劫,利益往往比任何大道理,更具有说服力。”
不良隐官闻言,沉默片刻,说道:“我明白了。”
许一凡闭上眼睛,喃喃道:“记住,接下来的战争,不是王朝跟王朝之间的战争,而是我们跟天劫之间的战争,眼光要放的长远一些,短视只会害了我们自己,我们输不起。”
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羽妃病逝暴君炎武帝
空气,寒冷。
冬天的脚步不知不觉间就到来了,树枝上的叶子落在大地之上,变成了厚厚的地毯。
炎武帝走在御花园的甬道上,思绪万千,最终停留在一株桃树面前。
一阵寒风吹过,一片叶子飘然落下,这是秋天最后的树叶,从枝头飘落下来,落在地上,细不可闻的清脆声音,写着大自然的音符,在风中飘啊飘。
清晨,天亮的越来越晚,傍晚夜幕降临的越来越早。
冬天是对生命的一种考验,也是对什么的一种进取,更是对什么的一种享受,但更多的还是对生命的一种期盼。
寒风吹过,炎武帝打了个哆嗦,抬起头,目光跃过枝头,看向天空。
天空很高,也很蓝,大地一片茫茫,带着安静,牵着阳光,倾听着冬天的声音。
冬天,没有夏天的炎热,却有着一种自然的冷静和坚朗。
冬天,没有秋天的收获和丰盛,却有着蓄势待发的内敛和睿智。
冬天,就是一幅黑白素描,线条简单,却蕴含着深奥的生命真谛。
冬天像提手优雅的古典乐曲,在静静的诉说,犹如那湖面泛起的点点阳光,又似枝头挂满的音符,歌颂着,传唱着时代的变化,岁月的流逝。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随着寒风的吹拂,炎武帝的声音随风而逝,他眼神迷离,喃喃道:“终究还是朕负了你啊。”
收回目光,低下头,炎武帝迈动脚步,继续前行,一边走,一边喃喃自语道:“此时,若是下一场雪该有多好啊,真想再看你在飞雪之中舞动身姿啊。”
炎武帝不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但李建民是。
看似很矛盾,却又很和谐。
在没有遇到她之前,他只是一个纨绔皇子而已,最大的梦想就是,学那游侠儿仗剑走天涯,或者学了读书人负笈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当昔日的皇子,成为现如今的炎武帝,任何的伤春悲秋都是不合时宜的,他是孤独的,也是寂寞的。
身着龙袍,高坐龙椅,俯看天下苍生,他的个人喜好跟天下人的喜好比起来,是那么的不值一提。
继承皇位十七载,他困守皇城十六年,这其中的心酸又有几人领悟呢?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安然啊,朕真的很羡慕你啊。”
不知何时,炎武帝已经独自登上了钦天监的观星楼,凭栏而立,举目远眺。
“当年是否后悔,成为一代帝王?”孙羽墨不知道何时出现在观星楼上,看着李建民的侧脸问道。
“后悔?呵呵!”
李建民闻言,摇摇头道:“已经过去的事情,现在还去思考,还有意义吗?”
孙羽墨点点头,道:“确实没有意义。”
说完这句话,孙羽墨看向摘星楼的方向,说道:“这些年,你做的很好。”
李建民闻言,一脸诧异的看向孙羽墨。
孙羽墨却无视李建民那复杂的表情变化,继续说道:“牺牲了那么多,付出了那么多,才争取到了十六年的时间,你辛苦了,姐姐在九泉之下,也该瞑目了。”
“你。。。。。。不怪我了?”李建民声音有些颤抖道。
“呵呵!”
孙羽墨转过头,看着李建民,笑着摇摇头道:“怪我?怪你做什么,那是姐姐的选择,不管是你,还是我,都无法改变什么,这些年之所以怪你,其实我是在怪我自己,当年死的不该是她,应该是我。”
李建民看着孙羽墨,神色复杂,久久无言。
“你一个世俗帝王,却做了很多不应该你做的事情,单单就从这一点来说,你比我们做的更好。”
李建民闻言,苦笑着摇摇头道:“我还是无能啊,十多年过去了,做了那么多,死了那么多人,最终还是把希望寄托在一个十几岁的少年身上,真是可笑啊。”
孙羽墨却摇摇头道:“一点儿都不可笑,你做了你该做的,姐姐也做了她该做的,而我也要去做我该做的,至于未来如何,就看他自己的了。”
“你要走了?”
“嗯。”
“去哪儿?”
“在这皇宫困守了十多年,也该出去走走,做一些事情了。”
说到这,孙羽墨看向李建民说道:“留在皇宫,一方面是要等他成长起来,做出决定,另一方面则是为了盯着你,他没有让我失望,你也没有让我失望,既如此我也该走了。”
“还会回来吗?”李建民抿了抿嘴唇,然后问道。
“不知道。”
“希望你能回来。”
“呵呵!”
孙羽墨笑着摇摇头道:“最好还是别回来了,当初我们姐妹三人,现如今就剩下我一人了,她们都做了很多事儿,改变了很多东西,现在也该轮到我了,我做不到她们那种程度,只能去给他再争取一些时间了。”
李建民默然无语。
“我走之前,会再次封印那扇门,至于能封印多久,我也不知道,但时间肯定不会太长,接下来的事情,就交给陛下和皇后了。”
“不用,门的事情,我会想办法解决的。”
然而,孙羽墨却摇摇头道:“那扇门你解决不了,死的人已经足够多了,不能再继续死人了,至少陛下和皇后还不能,这些年,陛下很辛苦,可皇后娘娘更辛苦,她一个女人承担了太多太多,为了那扇门,她失去了做母亲的资格,也失去了太多的东西,如果继续下去,她会死的。”
“她已经准备好了,也知道会是这个结果的。”李建民说道。
“十六年了,一个女人能有几个十六年啊,陛下无需多说,暂时封印那扇门,不会对我即将要去做的事情有什么影响的。”
李建民闻言,看着孙羽墨,愣愣无言。
十多年过去了,他还是第一次跟孙羽墨如此心平气和,平心静气的谈话。
“陛下,临走前,我还有一事相求。”
“阁下但说无妨,但凡我能做到的,定当竭尽全力。”
“路,他已经踏上了,决定他已经做出了,他承担的东西太多了,我知道,这些事情本不该他承担的,可他既然来到这个世界,就必须承担起来,可我还是有些私心,有些事儿,我不想他去做,哪怕是他想去做,我也不想天下人知道是他做的,小姐为你们做了太多太多,她的孩子,不该承受某些东西的。”
“阁下请放心,我知道怎么做,恶名就由我来承担好了。”
“多谢陛下。”
说完,孙羽墨对着李建民施了一礼,而李建民见状,也弯腰作揖道:“是我要谢谢你们。”
孙羽墨站起身,转身离去。
“孙姑娘,她。。。。。。还会回来吗?”
孙羽墨闻言,脚步微微一顿,然后摇摇头道:“小姐早已经离开这个世界了,不会回来了。”
“这样啊。”
李建民闻言,心中顿时大失所望,但要说多失望,其实也没有太多。
“若未来,真的像我们想象的那般成功的话,陛下就不用困守皇宫了,可以去外面看看,这大好河山,确实值得看一看。”
“呵呵!”
李建民笑着点点头。
…………………………………………………………………………………………………
元符十七年。
十二月十二日。
羽妃病逝!
这个无论在后宫,还是在朝堂之上,都特立独行,独树一帜的奇女子,就这么无声无息的死了。
若是其他帝王,一个嫔妃的病逝,并不会引起多大的波澜,但炎武帝则不同。
炎武帝的后宫本来就很贫瘠,子嗣又不多,哪怕羽妃没能给皇室留下一儿半女,可她终究还是炎武帝的女人。
羽妃病逝,全国哀悼,以勤政闻名的炎武帝,更是连续七日不曾上朝。
在羽妃病逝当日,京城迎来了百年一遇的大雪。
这场大雪来的很急,很大,毫无征兆可言。
整个皇宫被大雪覆盖,银装素裹,煞是好看,而在羽妃曾经居住的宫殿,被全面封禁,沦为了皇宫的禁地。
在禁地之中,有一个大阵,大阵之中有一尊泥塑,正是皇后娘娘南宫琉璃日日礼拜的泥塑。
泥塑是女子形象,在女子脚下有一扇门,原本已经开启的大门,重新被关上,可还是有一道缝隙,在缝隙之中,有三根手指出现,似乎是有什么人被封印在那扇门之中。
羽妃病逝,皇后娘娘哀痛不已,直接大病一场,卧床不起。
直到这个时候,众人才知道,原来羽妃孙羽墨跟皇后娘娘的关系,如此之好。
有传闻,羽妃的病逝给皇后的打击很大,居然一夜白头。
七日之后。
大雪停歇,天空放晴,冰雪开始消融。
就在日出东方的那一刻,皇宫之内,异象凸显,天空有雷劫浮现,皇宫有人破境。
雷劫汹涌,无数天雷从九天之上落下,砸落在皇宫之中,矛头直指羽妃曾经居住的宫殿。
这场雷劫持续的时间很长,足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