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极品阎罗系统 >

第211章

极品阎罗系统-第211章

小说: 极品阎罗系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公。如今血旗军的举动其实更大可能是在为自己接下来可能面临的困局做打算。

    刘表和刘备挤在江夏。而江夏后面便是孙吴。而已经控制了襄阳、江陵、南郡的血旗军要是再把江夏拿在手里的话,无疑是捏住了孙吴最重要的一条水上通路。孙吴必定不会坐以待毙。”

    “哦你的意思是说孙权会和江夏方面联盟”

    “主公,这是必然的。也是血旗军目前唯一的选择。因为他们不敢赌,更不敢等。一旦出现我们以及孙刘两家的联盟态势,血旗军将会陷入三面受敌的窘迫。他们此举就是先下手为强,逼迫江夏,让孙吴提前介入局势。”

    “他们就不怕我们趁机展开针对他们的南下攻势吗”

    “他们怕所以才要快。不得不说,血旗军的反应的确迅速得可怕。因为即便我们现在就开始动员,紧接着就发兵,等抵达新野,后勤辎重安排妥当,最快也要四月中旬。而只要在这个时间内血旗军能够一拳头把孙吴打个半死,那接下来的局面就会大不一样。”

    曹操皱眉问道:“如今已经二月,血旗军的动向却是沉寂。难道说他们真有把握在两个月不到的时间内击溃孙吴和江夏的联军”

    “有这个可能。主公不要忘了传回来的消息里对血旗军主力战力的描述,以及那神秘恐怖的黑铁炸雷般的武器。”

    曹操听闻荀彧此言才悚然惊觉。他倒是忘了前前后后从荆州战局发回来的对血旗军的战力描述。以及那种据说恐怖的武器。

    “那依你之见,我们眼下应该如何应对”

    荀彧笑道:“主公可用驱虎吞狼之策。血旗军和孙吴大战,孙吴必将全力以赴,尤其是他们的水军,必定倾巢而出。而我们只要乘虚而入,兵发庐江,必能断了孙吴水军根基。而孙吴两面受敌只能收缩阵线,如此江东大好良田岂不是成为主公囊中之物”

    荀彧话音刚落,便又有一人出列拱手朝着曹操扬声道:“我反对”

    说话之人便是那毒士贾诩,贾文和

第501章 曹操的决断

贾诩。

    比起荀彧在曹操阵营中的地位,贾诩要低得多。甚至他在职权上只是一个比较不错的谋士,而荀彧却是堂堂谋主。一字之差,自然也就天差地别。换在平时,贾诩是万万不会在这个档口跳出来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反驳荀彧的。这跟他的处世风格完全不相符。

    不过现在已经容不得贾诩犹豫了。因为他已经看到曹操脸上露出了心动的意思,一旦真这么按照荀彧的预测行动的话,贾诩觉得局势会大大的不妙。

    “哦文和觉得我说得有什么不对吗”荀彧的气量颇大,不会因为有谁当众提出不同意见就心生芥蒂。反倒是觉得很有意思,也想听听这位等闲都不会开口的贾文和到底有什么不一样的看法。

    “我所想的确跟荀兄大相径庭。”

    “愿闻其详。”荀彧正色道。

    而坐在上首的曹操也是直起了身子,一脸倾听状。

    “其实血旗军的战斗力才是如今我们最需要在乎的一点。他们到底有多强三日克襄阳,半日克宜都,半日克长沙这些战绩血淋淋的陈述了一个事实:血旗军的战力已经冠绝了整个天下”

    贾诩这一番话极为刺耳,很多人听了皱眉,脾气炸一些的甚至准备出列当即反驳,却被荀彧和曹操示意不得打断贾诩言语。

    贾诩朝曹操微微拱手,接着道:“话虽不中听,可却是事实。刚才荀兄也说了,他相信血旗军可以在两月不到的时间内将孙刘联军击溃。试问这种战斗力,真的不能算是天下之冠吗

    如此,问题便很尖锐了。明知血旗军是头猛虎,反而要用驱虎吞狼的策略,就不怕被吃掉豺狼后变得更加强壮的老虎反噬吗

    恕在下直言,我军在血旗军面前未必就能充当“猎人”的角色。一旦孙吴覆灭,江夏失守,天下局势就是我军和血旗军的对垒。强强碰撞之下胜负可就难料了。

    既然如此,为何不在血旗军更加强大之前,联合孙刘一起将其剿灭呢养虎为患的道理难道不能用在血旗军的身上”

    曹操沉默。

    荀彧却是笑道:“文和所言也不尽然。血旗军虽然勇猛,可打仗看的却不单单是军卒。后方稳定、粮草充足、兵源质量。这些都是必要的条件。

    一旦血旗军和孙刘联军战到一起,必将全力以赴。而我们要是也朝他们出手,血旗军比将大败,退回四川,避开孙刘主力,收缩力量将大部分注意力放在我方身上。

    而他们吐出来的荆州之地,从时间上和距离上来讲,我们能拿到手的必将极少。到头来,不但会反过来被血旗军牵扯大量的兵力,还会将荆州便宜孙、刘。甚至让刘备那厮得到出头的契机。

    如此,局势只会更加复杂,我军想要再次南下估计又要漫长的等候。

    再则,我们即便出兵,文和又如何保证孙刘联军能抗住血旗军足足两月要知道之前整个荆州,也没能抗住他们两个月。”

    贾诩朝着荀彧欠了欠身,解释道:“不用直接兵出新野,只需朝汉中张鲁用兵,或者说服张鲁借道,直取四川,威逼汶山和成都一线,血旗军自然必须回防。如在此处压上重兵,孙刘联军又能拖住血旗军主力,那一切都将变为可能。甚至一鼓作气直接剿灭血旗军拿下四川也不是没有可能。”

    两人的言语交锋,都各有道理。方略不同,主旨却是一样。都是在针对血旗军现在对刘表残部以及江夏的突袭进行前瞻性的预判。这种预判到底准不准确,应对策略是否适用,身为谋士是没有决定权的。一切还需要看曹操如何考量。

    换在平时,这种重要的事情曹操绝对不会匆忙决断。可现在纠结就在于血旗军的动作实在太快。局面也迫在眉睫,每耽搁一刻就会少一分日后腾挪的空间。他,必须要尽快拿定主意。

    沉默良久,曹操才开口道:“文和,既然你主张联合孙刘共击血旗,那张鲁便是你的计划中的关键。你可亲自去一趟。探探张鲁的口风。我会让长安的驻军配合你的行动,必要时可以给张鲁施压。”

    “属下遵命。”贾诩躬身应是。同时心里也松了口气。至少自己的话曹操还是听进去了一些的。

    接着曹操又道:“同时通知寿春水军加紧训练,周围郡县驻军抽调一万五,朝寿春集结。一应辎重就地征用。

    发令给新野附近的军队,让他们退守南阳。不论荆州局势如何变化也不许轻举妄动。”

    说完,曹操便留下荀彧,屏退了其余诸人。而贾诩也急急忙忙的收拾行李朝着汉中赶去。

    “文若以为我这番安排可还妥当”曹操示意荀彧坐下,一边开口问道。

    这是曹操的习惯。他很信任荀彧,对于这种大战略上的部署他喜欢听荀彧的意见。

    “主公方才安排并无不妥。贾文和的预测也是一种可能,谁也不敢说局势会不会真如他所言。主公采取两边同时递进,并且在新野退兵,表明态度互不相帮。这种麻痹敌人的手段应该会收到奇效。说不定孙刘联军和血旗军会更快抛开顾虑进行战略决战也不一定。”

    曹操笑了笑,又道:“我还担心的是血旗军的那位金面人。能够镇住吕布和陈宫,并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下四川,又劫掠荆州。此人的本事当真不小。却为何从不将姓名和面目示人这里面藏着的蹊跷总是让我倍感不安。”

    荀彧也是表情严肃,他也对曹操所说的金面人一直费解。

    最开始,曹军中上下都以为那所谓的金面人只是吕布和陈宫竖起来的一个傀儡,目的就是要牵扯各方的心力。可经过如此长时间的暗中窥探发现,这金面人可不是傀儡,而是真的一手遮天,连吕布和陈宫也唯有服服帖帖不敢冒犯分毫。

    曹操叹了口气。说:“除了那金面人,刘协的下落也是一直成迷。他到底如何离开许都,如今又身在何处呢”

第502章 战机现

就在曹操开始急匆匆的调整战略部署的时候,远在江东的孙权更是寝食难安。

    一直以来,荆州和孙权统领的江东都是知己知彼,共同的大敌乃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这就造成了他们之间战略上的默契。相互之间很少会有摩擦。

    可现在突然间,刘表就快要被人赶尽杀绝了襄阳、江陵、南郡相继落入血旗军的手中,西去的水道已经被断了大半,这对依重水军的孙权来说打击实在不小。而且眼下就连江夏也受到了直接威逼,颠覆在即。这是要捏住江东的脖子啊

    孙权大急,找来自己一应亲信,商议对策。其反应大致上一致。不管是谋主鲁肃,还是水军都督周瑜,对驰援江夏联合刘备共抗血旗的大方针都是赞成的。这一点也跟孙权的意见相符。

    不过在具体细节上,周瑜和鲁肃的意见产生了分歧。

    鲁肃主张先出兵帮助刘备防守江夏和巴岳一线,同时调集水军沿水路突袭江陵和宜都。在他看来,血旗军之所以兵进神速攻无不克,全是其陆战出色。论起水战,江东的儿郎自然是天下无双。

    只要打通水路,那整个荆州北面便可任凭自家驰骋。势必可以搅碎血旗军的大量部署,牵扯其兵力。对于防守江夏可以起到出奇和致胜的效果。

    可是周瑜却不这么看。他更倾向于“固守”。

    利用水军的优势,固守住江夏一线,而不必进一步的沿江深入敌后。因为一旦深入敌后,势必需要江东水军倾巢而出,自己后方庐江一带就将空虚。一旦被北面的曹军抓住空窗期,那江东就会面临极其糟糕的境地。且水军也将因为失去根基而成为浮萍。

    再则,帮助刘备只是为了不让江夏落入血旗军之手而不是要帮刘备拿下荆州。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何必为之

    两个意见,即便孙群心里更倾向于鲁肃的方案,最后他还是选择了周瑜的策略。不为什么,就因为周瑜控制着整个江东的水军,而他孙权对水军的控制力实际上弱小得可怜。

    建安十三年,三月初十。

    沉寂了大半月的血旗军终于开拔了。张辽和高顺领血旗军主力两万,民兵三万,分兵两路朝巴岳和江夏直扑而来。

    而刚刚抵达江夏和巴岳的孙吴军队根本来不及修整便立即加入到了残酷的攻防战当中。

    开战前,孙吴军队还在纳闷为何这些荆州军如此紧张,甚至眼神里还能看到清晰的胆怯。对此,不免心生鄙夷。可真到攻防战一开始,这一万余被紧急抽调过来支援的孙吴军士才明白自己的盟军为何会心生胆怯。

    血旗军,太可怕了

    而且不单单是那种如怪物一般的战斗力和无惧生死的战斗意志,还有那种只是耳闻未曾见过的恐怖武器。

    那些黑球被投石机远远的投上城墙,接着便是雷鸣般的炸响,不管你如何躲避,只要在它的覆盖范围之内,除了残就是死,绝没有第三条路可走。每次看到那些黑色的铁球飞来,守城的军卒心底只剩绝望。

    三月十六。巴岳整个城墙在剧烈的轰击之下直接坍塌了近三分之一。面对如潮水一般涌进城内的血旗军,孙刘联军的抵抗意志跌破冰点。除少数拼死被杀之外,存活下来的守军大部分直接投降。被指挥巴岳战事的将领高顺直接收编。马不停蹄的从南朝着江夏包围过去。

    而另一边,主持对江夏主攻的张辽却是杀得很不爽快。因为刘协给他的命令是务必将战事拖到三月二十。没有得到总攻的命令不许他打破江夏城防。

    如此一来张辽就有一下没一下的敲,看起来似乎挺热闹,可是却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攻城举动。更多的是用投石机和阎罗神雷对城墙上的守军尽量造成一些杀伤和恐慌。

    必须给江夏持续的压迫,让孙吴的军队更多的投入到这场战斗中来。甚至刘协想的是就用这一战,慢慢演变成决战态势。一举将孙吴打残。而后局面才会听血旗军的意思变化。

    而且,对于孙吴的水军,刘协也是盯了许久了。他想要用孙吴这支号称天下无双的水军来试试自己组建的水军到底有多强。是不是真如阎罗大人所说的那样,能够摧枯拉朽。

    江夏现在就是刘协给孙刘联军准备的一方磨盘。他要在这里把敌人的血肉都给磨成肉泥。

    三月十七。攻克了巴岳的高顺领着麾下整合了巴岳的降卒,一共三万余,迂回到了侧翼。并且朝着江夏后方的薪春再次展开攻势。

    这就要了孙刘联军的老命了。他们从未想过血旗军居然毫不修整,如此持续作战,麾下军卒受得了辎重跟得上战斗状态能保持

    对血旗军而言辎重不是问题,因为巴岳城中就有。拿下巴岳,高顺麾下起码一月不用愁粮草。

    运送也不是问题。刘协脑子里的一个简单的科技创新,就让牛车的载重量提升了三成,而且更为省力。运送量和速度提高了一大截。

    至于军卒的战斗意志和体力。这一点,对于军中的民兵以及降卒或许会有影响,可对于一万血旗军主力来说,这种烈度的战斗和奔袭对他们完全不成问题,这就是数次服用“神水”带来的强悍效果。

    面对大军逼迫,薪春的守军却仅有不到一万。这要是换在别处,作为守城一方,已经算是重兵把守,心里也该有底气的。可是面对诡异恐怖的血旗军,所有人都明白,光靠这点人,薪春是守不住的。

    因为薪春正是孙刘联军布置在前方的辎重重地

    于是孙吴不得不紧急用水军再次凑来五千将士驻守薪春。同时从鄱阳、豫章,调集所有兵力星夜驰援薪春。

    而血旗军所部,新从水路赶到巴岳的一万主力军和一万民兵也开始朝着薪春集结。

    一时间,风云一下从江夏转移到了薪春。也让刘协意识到薪春有可能便是孙刘联军的粮草存续之地。战机已现。瞬间血旗军的战略重心立马就暗中从江夏移开。

第503章 薪春之战

建安十三年,三月二十七。

    对战双方:现已拿下四川以及大部分荆州之地,号称天下第一雄兵的血旗军。另一方则是号称携兵二十万之众的孙权和刘备联军。

    整个薪春之战分为江面战役和薪春城攻防战两部分。历时十五天。实际双方攻击投入作战兵力二十五万人。

    其中血旗军方面投入主力三万名,民兵五万,降卒三万余,水军八千。

    孙刘联军投入水军一万五,陆战战兵十二万于。其中水军尽是孙吴所出,陆战兵员其中两万为刘备所出,包括了所有荆州残兵。其余十万皆是孙吴先后派往战场。

    三月二十八。薪春城外六十里,小阳坡,一千血旗军民兵前军和三千孙刘联军遭遇,擦亮了薪春之战的第一个火花。

    这场遭遇战纯属巧合,可迅速燃起了一场大规模的野外战役。

    血旗军的军训便是“逢敌必战,战必胜。”自然不会因为人数劣势就扭头便跑。而作为孙刘联军,见识过了血旗军凶悍的攻坚能力之后,因为想要避免被阎罗神雷洗礼的恐惧,也正希望在野战中称一称血旗军的分量。

    首先遭遇的双方前军半小时内合计躺下了九百余人。战损比利差不多二比一。但因为人数劣势,血旗军的这一千民兵还是处于下风。

    而后,从薪春城驰援而来的五百精骑兵成了压垮血旗军民兵的最后稻草。

    溃败之下,只有三百余民兵最后逃回,其余人等尽都战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