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神竞争者-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精华在于废胡姓,移风易俗,以夷入夏;强制义务教育,打压门阀,科举制度。至于建立三省六部制,建立中央军,只是补充;至于后面开凿京杭大运河,创立报纸只是延伸。
比如,建造京杭大运河,工程量太大了,太过劳民伤财了,刘秀计划三十年的工程期;
又比如,义务教育难度太大了,老师奇缺,耗费金钱多,刘秀只打算在关中实行。
还有废除九品中正制,也不打算一步废除,要有缓冲期。而科举早期,也限定名额,比如寒门录取三层,士族录取七层,也是对士族的妥协。
苻坚询问着,刘秀回答着,两人谈论起来,可谓是神采飞扬。
苻坚神情不断变化着,惊骇更加厉害,这个“李应”才学胜过了王猛,若是十策实现下去,必然问鼎天下。
“天下一统,难得不是兵力征伐,而是人心。人心若是不一统,地盘越大越是负担,越是贻害无穷!”刘秀道:“秦始皇一统天下,兵力一统了天下,可人心没有一统。那时有燕人、赵人、秦人、楚人、齐人、韩人,人心杂乱,人心不安!”
“直到刘邦一统,经历文帝,景帝,武帝,大约是上百年时间,世人才忘记了故国,那时没有了秦人,没有了楚人,没有了秦人,没有了赵人,只有了汉人,那时才是大一统!”
“而现在,天下杂乱,有着匈奴人、鲜卑人、氐人、羌人、羯人、晋人等等,唯有世人忘记了自己是匈奴人,忘记了自己是鲜卑人、忘记了自己是氐人,忘记了自己是晋人,只是记得我是汉人,那时人心归一,才是天下一统的时刻!”
“至于现在,即便是覆灭了晋朝,占据了南方,也只是负担,人心不归附,只会动乱不断,只会重复秦末的悲剧。看似秦朝亡于项羽、刘邦,其实是领土太大了,掌控不足,造成了动乱……正所谓步子迈的太大,扯着蛋了!”
到了最后,刘秀劝诫道:“秦王,是追求统一之名,还是统一之实。若是为了前者,为了一时爽快,那秦国会走向速亡之路!”
“那先生,何时南征晋朝为好?”
苻坚问道。
“五十年内,不要想着南征!”刘秀告诫道:“秦王活着的时刻,不要想着南征了,时机不到,唯有你儿子,乃至是孙子的时刻,才可能时机到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秦昭王在位五十年,为秦国统一奠定了基础;而后面的秦始皇一统,是收取果实。秦王要当秦昭王,而不要单秦始皇;要当文帝景帝,不要当武帝!”
第13章慈航静斋!
十策,主要是治国方略,涉及了百年大计,短时间难以奏效。
刘秀又是献上了造纸术、印刷术,这是普及教育的基础;接着又是献出了望远镜,可视电报。
可视电报,听起来高大上,其实只是思路问题,没有丝毫技术难度——十八世纪法国人査佩发明的视觉电报系统。木柱上面,有三个横杆,显示出九个数字,又是用一串数字,代表着某个文字。
每隔三十里设置一个传讯杆,显示不同的数字,某个士兵用望远镜,观察到了横杆上显示的数字,记录下来,然后同样用横杆显示出相应的数字;在远方三十里外的士兵,用望远镜看到之后,记录下来,继续传送到了三十里之外。
用望远镜进行人工接力传送,没有丝毫技术难度。
所需要工具,只是传送杆、望远镜、密码本等。
可能在江南发生的事情,传送到了长安,若是快马传送,十天时间才能达到,可靠着可视电报,只需要一个时辰。缺点是,阴天雨天,视线不好,无法传送。
“先生,乃是大才!”听着四大技术,苻坚顿时眼睛亮了,尤其是可视电报,优势更是巨大,立刻要赐予刘秀官职。
可刘秀却拒绝了。
试玉要烧七日满,辨才还需七年功!
君择臣,臣亦择君。
在明清时代,只能效忠一个皇帝,属于买方市场;可现在,皇帝很多很多,属于卖方市场。很多英才有着诸多的选择,正所谓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处处不留爷,才把爷爷难住!
“至于炼钢术、炸药、热气球等,影响太大,还是留一手吧!”
离开的时刻,刘秀不由想到。
在这个时代,炼铁技术差,主要是生铁为主,钢产量有限。战甲主要是皮甲,藤甲为主,铁甲稀少。铁甲也主要是鱼鳞甲,防御力有限。在军队当中,只有少数精锐军队有铠甲,多数部队皆是无甲。
他有炼钢技术,能大范围炼制出钢铁,让钢铁价格低到了极限,能让几十万大军尽数穿上板甲,防御力大增,又是轻便至极。
至于炸药,所谓的黑火药根本不算什么,所谓苦味酸、硝酸棉炸药、tnt炸药等,也能制造出来。限于工业技术不足,制造出的成本可能大一些,可能质量上威力上,逊色了很多,可足以炸开任何城墙。
而炼钢术成熟,火药术成熟,就能制造出野战炮,轰杀一个个骑兵,破开敌人的步兵大阵。
又是能制造出热气球,飞艇等,可组建空军轰炸部队,组建空军运输队。试想一下,空军站在热气球上,丢下炸药包,轰击敌人的大阵,或是轰击城池当中的守军,威力是何等的巨大。
在古代,交通运输不便,限制了军队进攻的半径,可有了飞艇能几十吨,几百吨的运输粮食,速度也超越了车马运输,对于战争影响,可谓是巨大至极。
热气球、飞艇等,技术制造难度,几乎为零,没有太多的技术难度。
只是,刘秀不打算推出这些技术,危害太大,还是留一手吧!
…………
在房间当中,苻坚神色不定,有惊讶,有骇然。
这时,屏风打开,王猛走了出来,咳嗽了一声:“陛下,可满意!”
“很满意!”苻坚道:“只是他太高傲了!”
“高傲不怕,就怕无能。”王猛说道:“人心杂乱,此为天下动乱之根本所在。他所言的十策,乃是百年大计,需要百年时间,不能急躁,一旦急躁,反而会局势崩坏!”
苻坚道:“十策当从哪一策开始?”
王猛道:“建立三省六部制,稳固关中根基!”
一个君王一个丞相,又是谈论了起来,谈论着具体的执行策略。
“那他为何拒绝入秦为官?”到了最后,苻坚问道。
王猛道:“君择臣,臣亦择君,他不看好我大秦,觉得我秦朝会重蹈秦始皇的覆辙,即便是覆灭了晋朝,即便是一统天下,国运也不会超过五十年,可能二世而亡!”
…………
进入了关中,却未加入秦国。
刘秀在观察着,观察着秦国,观察着苻坚。
历史上,苻坚败在淝水之战,本来臣服的羌族、鲜卑等陆续起兵,攻击向了前秦,坚持了十年后,前秦覆灭。
可刘秀觉得,即便是苻坚取得了淝水之战,击败了晋朝,覆灭了晋朝,也无法改变宿命。领土并非是越大越好,关键是靠着掌控能力,而掌控能力,取决于交通情况,通讯情况,还有官僚的执行力。
而前秦时代,交通不便,通讯不便,又是官员奇缺,导致了前秦看似统一了北方,势力强大,兵马众多,可事实上,真正掌控的只有关中之地。至于其他地区,相当于承包后方式,承包给了羌族、氐族、鲜卑族,乃至是汉人士绅。
只要地方上不造反,按时送来了兵员,粮食,地方上随他们管理。
这种统治模式,让前秦的统治浮于表面,根基不牢固,若是一直胜利,可能四方皆是臣服;可只要有一场大败,就是天下皆反。
刘秀在观察着关中,观察着苻坚……而苻坚似乎也忘记了他,或者是苻坚很忙碌,没有时间理会他一个小人物。而刘秀也忘记了帝师的职业,开始闲逛着,欣赏着关中的山水。
走着走着,刘秀登上了终南山。
终南山,后世是全真教的道场,可如今的时代,终南山上却是庙宇林立,一个个寺庙耸立在那里,成为了关中的别样景色。看着一个个寺庙,刘秀心神一动,不由动了灭佛的心思。
三武灭佛”,指的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这三次事件的合称。这些在位者的谥号或庙号都带有个武字。若加上后周世宗时的灭佛则合称为“三武一宗灭佛”。
只是顷刻之间,刘秀断了心思。
道家,是属于皇帝,贵族的;儒家,是属于读书人的,属于士绅的;可寺庙,却是属于百姓的,凡人的。
读书当官,距离百姓太远了;至于飞升成仙,距离百姓也很远。唯有寺庙,距离百姓很近。人不能没有精神食粮,没有的话,会过得很痛苦。或者说,那些读书人,那些贵人,是为了大富大贵,可百姓只是为了活着,进一步,活着快乐一点!
灭掉庙中的佛像容易,可灭掉百姓心中的佛难!
佛教,只能改革,而无法灭掉。
恍惚之间,刘秀走在山峰之间,看到了一个尼姑庵,上面写着四个字:“慈航静斋!”
第14章降临帝踏峰
终南山,横亘关中南面,西起秦陇,东至蓝田,相距八百里,昔人言山之大者,太行而外,莫如终南。
历代隐士,多隐居在终南山。
此刻,高大的柏树,耸立在那里,高大肃穆,幽深阴暗;在远方山岭传来虎狼叫声,又是配合着四周险峻的山岭,显得奇诡无比。在远方有一个山峰,陷阱无比。
在险峻的山峰当中,有一个个建筑,坐落在险峻的山峰当中,在上面写着四个大字:“慈航静斋”。
此山此庵,给人易守难攻的感觉。
佛家,兴盛于魏晋南北朝时代,随着五胡乱华,随着动乱不断,佛教开始盛行。很多寺庙,古刹,都是建造在深山老林当中,为的就是防备兵灾。一旦乱兵进攻而来,能快速的跑路。
慈航静斋,坐落在终南山上,曾经也是遭遇了多次兵灾,靠着险峻的地形,及时撤离而去。
刘秀迈步上前,登上了帝踏峰,此刻山门自动打开,九重门之后,见到了一个尼姑,年纪已经四十多岁了,却是绝色倾城,正是当代庵主,静尘。而四周站立着一个个白衣女尼,有些已经剃度为尼,有些还是代发修行。
到了一个禅房当中,众多尼姑皆是退去,刘秀坐在一边,静尘坐在一片,还有一个女尼正在侍奉着。
“墨夷明,还好吗?”静尘问道。
“师傅很好!”刘秀说道。
静尘道:“居士,要何往?”
“天下虽大,皆是战乱之地!”刘秀叹息道。
“可是要辅助苻坚?”静尘又是问道。
“不知!”刘秀叹息道:“苻坚为人不错,知人善任,可缺点也不少。有王猛存在,他是明君,英明神武;可没有了王猛,他却会昏招不断。从山脚爬到了山峰,很难很难,可从山峰跌落悬崖却很容易!”
历史上苻坚之败,验证了一点,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
“我已经老了!”静尘说道:“此女,乃是慈航静斋,当代最为出色的弟子之一!”
说着,静尘起身起来。
本来侍奉在一旁的女尼,躬身道:“小妹符宝,拜见师兄!”
刘秀凝神看去,只见这个女尼还未剃度,代发修行,她身形纤美修长,一米八的身材,风姿优雅,一身粗布白衣,却是有至尊之感。
看着此女,识海魔种蠢蠢欲动,似乎眼前女子,对他有莫大吸引力。
“这是仙胎!”
“种他第六”之后,是“养魔第七”。养魔第七,本质上就是不断滋养魔种,这是漫长的过程。
眼前女子,凝聚的仙胎,对于魔种是大补品,若是彼此双修,倒是能齐头并进,弥补各自不足,刘秀能问鼎养魔第七,催魔第八,成魔第九,快速进阶;而符宝也能问鼎心有灵犀,窥视剑心通明。
“有意思!传说当中,慈航静斋初祖地尼在白马寺研习佛法时,遇上魔门第一代邪帝谢眺,两人曾相恋,彼此相互参悟,谢眺创立了《道心种魔大法》,创立了凝练魔种之法;而地尼创立了《慈航剑典》,开创了仙胎凝练之法!”
“这两人彼此互为道侣,又是理念冲突,可谓是亦敌亦友。历代邪帝与慈航静斋传人,也是亦敌亦友!这算是美人计吗,还是联姻?”
刘秀心思百转,一个个念头闪动着。
“师妹,闺名符宝,不知与苻坚有何关系?”刘秀问道。
“苻坚是家父!”符宝道。
“原来是当朝公主!”刘秀道。
“此处没有公主,只有慈航静斋弟子!”符宝问道:“师兄,何为道?何为魔?”
“道是秩序,魔是打破秩序!”刘秀淡淡道:“所谓的正道白道,代表着门阀士族;而魔门,却是代表着寒门士族,庶民,平民,商人。如今时代,贵族衰,庶民起,此为天下大势,华夏终究不是天竺,种姓制度在华夏吃不开!”
“慈航静斋,可能击败魔门,却无法阻挡庶民起,贵族衰的大势!”
若将五胡乱华,简单看成是胡人入侵,天下大乱就是大错特错了。在北方,胡人固然杀戮汉人不断,可那些士族门阀杀其自己人,杀其汉人来,也是不逊色于胡人。
五胡乱华,本质上是制度之战,九品中正制断绝了上下通道,造成了上下隔绝,要将华夏演化为了印度种姓制度;经过在三百年碰撞当中,九品中正制度彻底被摧毁,华夏摆脱了印度悲剧。
庶民起,贵族没!
华夏再无贵族,北周有八大柱国,唐朝有五姓七望,可他们只是有贵族之名,而无贵族是实。
“公子,似乎不看好我大秦!”符宝悠然道。
“旧的秩序崩溃,新的秩序尚未建立,正是人心混乱的时刻,打天下难,守天下更难!”刘秀淡淡道:“何为皇帝?帝都为中心,方圆千里,才是皇帝的辖区;至于其他地区,皆是承包给地方门阀,只要不造反,只要按时纳税,只要及时征兵,皇帝不会干预一切!”
“秦王看似一统北方,可真正统治的区域,只有关中的千里之地,至于其他区域,所谓的统治只是浮于表面而已。秦王可以撤换地方某个官员,可以掺沙子,却无法改变门阀承包制!至于,南方的晋朝更是悲剧,晋朝的皇帝只能统治建康城,离开了建康城,谁也不当他一回事。”
“流水的皇帝,铁打的门阀。秦国当前,不应该盲目的扩张,而要稳定基本盘。庶民而言,不会撑死,只会饿死;可对秦王而言,不会饿死,只会撑死!”
没有谈论天道,谈论天人合一,也没有谈论道魔之争……那些太玄之又玄了。
玄学,在东晋盛行。
玄学与五石散,是东晋士大夫的标配。
玄学,就是说鬼话,不说人话,谁都是听不懂,以听不懂而装逼!
刘秀眼中,后世的师妃暄张口天道,闭口天人合一,不谈人道变化,就是谈玄学,就是因沾染了东晋士大夫的恶习!
第15章王猛之死
在卧室当中,幽深昏暗,灯光闪动着,好似地狱的幽火。房间当中没有奢华的摆设,没有华丽的家具,只是胡床,还有几个凳子而已,上面没有上漆,也没有雕琢,镂空等。
房间当中,只有一盏油灯,舍不得多点油灯,免得浪费。
在胡床上,王猛奄奄一息,连咳嗽的本钱也没有了,眼光黯淡无神,似乎随时要归去。
终究是失败了!
武道,无法长生。
冲击魔仙之境,终究失败了,元气大伤,寿命只剩下半天了。
噔噔!
这时,远方传来脚步声,卧室的门户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