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我有一座山寨 >

第366章

我有一座山寨-第366章

小说: 我有一座山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行哉现在可以说是焦头烂额。他坐镇扬州城,前线不断有战报传来,都算不上是好消息。江南军与戎族交手,不说十战十败,毕竟是输多胜少。
  照这个趋势下去,自己根本没有与野原火掰手腕的资格,最后必败无疑。
  扬州城的文官武将聚在一起,商议眼下的战况。形势对李行哉极其不利,戎族不断推进,估计用不了多久就会发动渡江战役。
  凭着大江天险,似乎也挡不住戎族的强兵。真如果被他们打到江南,自己拿什么抵挡。
  幸运的是,程大雷终于肯在这个时候出兵。戎族不得不分出一部分兵力防范西北,以免程大雷脑袋抽疯,在前线打得热闹时,抽冷子在背后捅上一刀。
  这缓和了江南的紧张状况,但远水解不了近渴,许多问题还是要李行哉亲自解决。大家聚在一起商议,也商议不出切实可行的法子。
  现在李行哉无比怀念楚云生,楚云生能谋善断,面对这样的状况他一定有他的法子。
  可惜,楚云生已经在攻打扬州城时牺牲,李行哉身边不缺谋士,但和楚云生还是有一定差距。
  许多事都须由李行哉亲力亲为。
  在深思熟虑之后,李行哉做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决定:他准备御驾亲征,带兵打过大江。
  这样的决定,自然遭到诸人的一致反对,大家聚在一起,希望改变李行哉的决定。
  “陛下,这万万不可。”戚继光率先言道:“戎族号称野战无双,毕竟不是虚言。应对戎族骑兵,我们只能据险而守,消耗他们的粮草和人马。依臣之间,我们甚至要将他们引入江南,利用戎族不通水战这一点,将其击溃。”
  诸人你一言我一语,说得大概都是一个意思。等众人都说罢心中话,李行哉摆摆手,压住了七嘴八舌的声音。
  “诸位的话朕都听到了,其中的道理朕也都明白。”李行哉道:“但据城而守,北地诸侯何尝不是这样做的,可结果怎样?没有一年时间,便被戎族扫平北地。他们犯过的错误,我们绝不能再犯了。”
  “可当真是野战,我军没有丝毫胜算。”宋游渠道。
  李行哉也并没有否认这一点,开口道:“诸位,我们这场仗打的是什么?”
  诸人一片沉默,眼睛看着李行哉。
  李行哉继续道:“朕是李氏子孙,诸位是帝国子民。如今帝国半幅国土已经沦陷,北地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此战,我们要的不是不输,我们要的是胜利。必须彻彻底底击溃戎族,将帝国丢掉的颜面捡回来。”
  “北地百姓人人盼着咱们打过去,戎族号称百万兵马,其中又有多少帝国降兵?”李行哉缓缓道:“此战不是一城一地的得失,我们争的是人心。所以我们不能被动防守,必须主动出击。只要一场胜利,便可令天下诸侯群起应之,到时候一呼百应,戎族也不足为虑。”
  这法子李行哉的确是经过深思熟虑,并不是一拍脑门决定的。如戚继光这等人未必同意李行哉的看法,但李行哉一意孤行,大家也只得听之任之。

第935章 王不见王
  李行哉决心御驾亲征,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江南军的文官武将无法令他改变主意,也只得听之任之,将战略改被动为主动。
  接下来便是调兵遣将,经过一番商议后,决定调十万兵马由落凤城过江,在北地荒野上,与戎族拉开架势,堂堂正正一战。
  凭此战唤醒帝国失落的人心,令天下诸侯群起而应之。所以,李行哉的决定也不是冒然之举,他是真正经过深思熟虑后才做出的决定。
  只不过这个计划,需要冒一些风险而已。
  而于此同时,野原火也在调兵遣将。
  战争进行到现在,双方已经见过几仗,虽然戎族占了极大优势,但也是赢得稀里糊涂,胜得摸不着头脑。
  江南,李行哉是铁了心同野原火决一死战,摆出一副不要命的亡命徒姿态。
  他如此冒然挑起战争,肯定是准备充分,至于手里究竟握着什么牌,野原火现在还猜不透。
  西北,程大雷按兵不动,却是蠢蠢欲动。野原火不得不分出一部分兵力防着他。某种程度上,程大雷是比李行哉更加棘手的存在。
  李行哉如此急切的发起战争,会不会是已和程大雷达成某种合作。李行哉在前面死战,程大雷在后面放冷刀子……如果真是如此,情形可对自己极其不利。
  这场战争的双方,心底都有些发虚,谁也没有必胜的把握。
  在经过最初的慌乱后,野原火渐渐镇定下来。戎族善战且好战,既然是一场糊涂仗,那就稀里糊涂的打。只要自己将所有敌人击败,事情自然明朗起来。
  一条大江是拦在野原火前进路上的最强防线,为了打败李行哉,野原火必须渡过大江进入江南。将战场拉到李行哉的地盘,发动戎族擅长的屠城战术,不管胜败如何,先将江南折腾得乱糟糟。
  经过仔细分析,野原火决定从落凤城突破,在渡江之前,先拔掉落凤城这根钉子。
  沿江防线按兵不动,野原火亲率十万大军奔赴徐州,列阵备兵,要求在断时间内攻破落凤城,之后从落凤城渡江,大军席卷之下,直取扬州城。
  双方的决定颇有种不约而同,帝国如今的两位帝皇同时奔赴落凤城,首先要以落凤城为擂台,一决胜负。
  在过去的一年内,二人一个扫平了江北,一个扫平了江南,各自身经百战。这场战争虽然来得匆忙,但也并非完全预料之外。
  为了这场战争,他们各自都准备太久了。十年,二十年,似乎从他们出生开始,便命中注定有这样一场决战。
  这是王与王的一战,胜利者将掌握帝国十三州一百单八城,成为至高无上的存在。
  只是目前为止,二人还没有在战场上真正碰上。
  ……
  李行哉加紧行军,先野原火一步抵达落凤城。之后,他并未在落凤城窝着,而是亲率一万人马,选择主动出击。
  年年守城,最后仍逃不过被戎族攻破的结局。李行哉的所作所为的确有些铤而走险,但这场战争他本就没有多少胜算。铤而走险,火中取栗也未必不是一个选择。
  深夜,在李行哉临时扎下的营帐里,各方密探将刺探到的情报汇总到这里。
  看着面前刚刚送到的情报,李行哉脸上的表情越来越沉重。
  自从大军开到落凤城之后,也与戎族交过几战,大抵是输多胜少。集全军之力,也无法阻挡戎族扩张的脚步。
  现在李行哉身边,能共同议事的不多。无非一个保护他安全的徐问天,一个女将花木兰。
  “陛下,如今戎族主力正在向落凤城集结,我们该怎么做?”花木兰问。
  李行哉略想了想,随之摇了摇头:“他打他们的,我们打我们的。”
  花木兰一怔,不解李行哉话中的含义。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江南军的战斗力的确同戎族有一定差距。如果与戎族主力交战,定是全军覆没的下场。
  如此状况下,李行哉索性放弃与戎族正面交战,专门在背后放冷箭,下刀子……
  手指缓缓扫过一地,李行哉道:“这是戎族屯粮之所在,敌人兵力并不多,我们下一个目的地,便是击溃此处。”
  李行哉下达命令,全军立刻拔营,向目的地赶去。
  戎族粮草屯在徐州流沙镇,这并非戎族的主要屯粮点。当然,戎族真正的粮草所在,必定有重兵防护,李行哉也不敢贸然进攻。
  全军连夜赶路,在黎明前赶到流沙镇。稍微勘察过地形,对敌军实力有一定判断后,李行哉没有任何犹豫,立刻下令进攻。
  黎明时分,天光未亮,大地仍旧是一片黑暗。
  在黑暗中,突然爆发厮杀。李行哉在徐问天的护持下率先冲锋,花木兰领军紧随其后。
  戎族在北地打了一年仗,攻城略地如履平地,就算称为长生之军也不过分。可常胜难免就傲慢,傲慢难免疏忽防守。
  他们怎会想到,堂堂江南平英帝竟会如此玩命,在黑暗里抽冷子便杀了出来。
  戎族几乎没能阻止起阵型,大军便被李行哉击溃,在败局一旦显现出来后,更是无法阻止起战斗力。战场局势几乎一面倒,江南军占了绝对上风。
  黎明时分战争打响,过去两个时辰,敌军便被击溃。李行哉在此地补充粮草,士兵原地休整,在恢复一定体力后,李行哉一把火扫了戎族屯粮地,接着向下一个目的地赶去。
  戎族并非不可战胜,凭此一战李行哉已经打破了戎族不可敌的神话。只要有足够的勇气,戎族也无非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受伤会疼,面对死亡会害怕。
  紧跟着,李行哉将一万人马分成两支,自己率领五千人,花木兰率领五千人,各自向目的地赶去。
  既然没有和戎族主力正面抗衡的实力,那边扫清戎族的小股部队。粮仓,运粮队,巡逻斥候……
  不得不说,李行哉毕竟是做过山贼的人。将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这一点发挥到了极致。

第936章 王不见王(二)
  可能就连李行哉都没想到,他的所作所为在战场上收到奇效。
  戎族占领长安后,一刻不停,便向中原扩张。中原各路诸侯也称得上兵强马壮,却是见戎则逃,见戎则溃。最后要么是缩在城池里坚守,要么是戎族刚打过来,便开门投降。
  只因为如此,戎族才能在一年之内,扫平中原诸侯,一统北地。
  可一直与这样的对手较量,实力难免会被拉低。至少也会养成固定的作战节奏,以为帝国军永远会缩在城池里,等着戎族来攻城。
  可帝国还有个李行哉。他的一生可圈可点,当过王子,做过乞丐,甚至当过山贼,最后挣扎着闯出一份基业。
  他最擅长的便是不按常理出牌。
  一万人分成两股,扫荡北地,专门拣势弱的戎族下手。断粮道,烧粮仓,对戎族小股部队进行赶尽杀绝。
  与李行哉所料的不差,北地百姓苦戎久矣。戎族攻城略地,在段时间内将兵力扩张到五十万,可其中投降的帝国军未必真心诚意做戎族走狗。
  李行哉是真正的李氏血脉,他打出的旗号又是收复失地,驱逐戎族。
  在经过一轮又一轮激战后,原先出城的一万人有增无减,如今已扩充到五万之数。
  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北地百姓人心思故,如果李行哉再能有一场声势浩大的胜利,必定群起而应之。
  李行哉在扬州城定下的战略,已经初步取得成效,至于是否能永远有效,且要看他下一步行动。
  而现在野原火已赶到徐州,对李行哉的所作所为赶到头疼。
  手下纷纷献计,派出重兵扫荡北地,将李行哉的队伍剿杀干净。
  面对手下人的众口一词,野原火却是干脆利落的拒绝了。
  “战争要有自己节奏,不能随着敌人的节奏走,否则被敌人牵着鼻子走,我军必败无疑。”野原火坐在大帐内:“李行哉的根基在落凤城,需要时时到落凤城补充粮草,一旦我军占领落凤城,他的队伍不过是一群散兵游勇而已,不足为患。所以,我军不必被李行哉的侵袭所扰,继续向落凤城行军。”
  野原火滔滔不绝一番话,令所有人都闭上了嘴巴。但归根结底,他话中的意思和李行哉一模一样: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两军对垒,这是定天下的一战,双方出动的总兵力过百万。但却没有想象中的王者姿态,同街头斗殴的混混没有什么差别。
  你砍我胳膊,我砍你大腿,你刺瞎我一只眼睛,我便割掉你一只耳朵。双方都是往死里打,且看那个先吃不住痛,那个先怂,另外一个便是胜利者。
  李行哉保持自己固有的作战节奏,不管野原火的所作所为。野原火也是这样做的,专心向落凤城集结人马,打算先攻破落凤城,再掉回头来收拾李行哉的人马。
  双方各打的,直到现在,李行哉与野原火还未真正交手。
  但暗自的较量却早已展开。
  在消灭敌军小股部队时,李行哉也在暗自谋划他的大行动。
  他与花木兰率领的队伍悄悄汇合,目前双方的总兵力已达五万之数。
  现在,李行哉已不再满足小打小闹,他已有了更大的胃口。他的下一个目标是——彭城。
  彭城隶属徐州,在不久前辈戎族攻破,现在已归戎族统治。
  当大军集结后,李行哉悄悄向彭城进发,之后展开了攻城战。
  戎族有打天下的实力,通过无数场战斗,他们已证明了这一点。但戎族未必有坐天下的能力,这一点现今为止,还未有人证明过。
  现在,李行哉要来证明这一点。
  戎族一路攻城略地,当真势如破竹。可是对打下的城池,他们既不细心经营,也不安插重兵防守。
  能征惯战之将,自然要调到前线打硬仗。留守城池的人,多是姥姥不疼奶奶不爱的那种人。
  在李行哉的号令下,五万人马向彭城发起死战。一个时辰内,先锋部队已经登上城头,两个时辰,破开北城门,之后大军涌入,城池内的戎兵进行赶尽杀绝。
  一天之内,结束战斗。
  此战很是提振了江南军的士气,戎族并非不可战胜,只要打痛了他们,他们一样会抱着脑袋逃跑。
  此战对李行哉的震撼是巨大的,戎族或许并没有看上去那样强大,只要给自己一个机会,未来收复帝国失地也并非不可能。
  眼前缺的,只是一场彻彻底底的胜利。
  攻破彭城之后,李行哉也并没有在此地驻兵。关键是戎族若是打回来,他也没有能力防守,索性弃城而去。
  只是临走之前,李行哉将俘虏的戎族人头砍下,一一摆在城头。
  烈日骄阳,鲜血照成黑褐色,宛若人间鬼蜮,令人不敢靠近。
  但对帝国子民来说,这却是大快人心的颜色。通过此战,李行哉的名声传来。大家都知道江南有个李行哉,乃是明帝的六王子,打的是驱逐戎族,收复失地的旗号。
  在戎族统治下苦不堪言的百姓,心里终于有了盼头。如果能将戎族打走,他们是不介意出一份力的。
  当野原火收到战报,派大军支援彭城时,只看到一颗颗干枯的头颅,李行哉早已逃得不知踪影。
  对这一幕,野原火自然是怒不可遏,但他并未因愤怒改变作战节奏。依旧加紧向落凤城行军,他狂任他狂,只要打下落凤城,李行哉的狂妄也到尽头了。
  在这个时候,李行哉已经率军返回落凤城。
  他心里同样明白,落凤城绝不容有失,一旦落凤城落入戎族手中,自己就真成了孤家寡人。什么时候被戎族杀死,最后也只是时间问题。
  旁人要你耳朵,你可以刺他眼睛。但敌人若是要你的脑袋,你就不得不退后防御了。
  在北地折腾一番后,李行哉又改变战略,选择据城坚守。最终,他还是落入敌人的战斗节奏中。
  落凤城本是一座小城,但此刻它的地位变得举足轻重起来。此战的胜负,或许就将决定最终的结局。

第937章 两军列阵
  当李行哉赶回落凤城不久,野原火手下的戎兵也已经集结完毕。十万大军在落凤城以北十里外扎营,呈扇形将落凤城包围。
  双方列阵,为这场战斗蓄势良久,眼前的形势当真是天雷地火,一触即发。
  可在这关键时刻,双方谁也没有发动攻击。所采取的第一步战略,竟是一模一样,不约而同向对方发了一封招降书。
  李行哉的书上说,只闻戎族事帝国,不闻帝国事戎族。我帝国藏龙卧虎,兵强马壮,尔等从那里来的便回那里去,上天有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