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座山寨-第3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是火爆性子,关鱼第一个跳过土墙,将那戎族的脑袋砍了下来。他正准备搭救那妇人,只见那妇人扑到一旁,抓起一张面饼大嚼特嚼,坦胸露乳浑不在意。
程大雷骑着黑牛向远处去,没有在此间停留。事实永远比想象更残酷,戎族杀进帝国,在帝国境内烧杀劫掠是很平常的事情。若糟蹋了莫名女子,能随手施舍一些干粮,都能算积德了。而也免不了,有女子以身体为货物,与戎族交易一些裹腹的粮食。
活着向来不易,想要在战时活下来更难,而为了活着,人当然能做各种各样的事。
不多时,关鱼追上大家。程大雷还没开口,他便道:“我把那女人杀了。”
程大雷也没有说什么,摆摆手叹道:“都不容易。”
关鱼最重仁义,在他想来,既然有损仁义,为何不去死。于此,程大雷也不好说什么。不过战争是男人挑起的,怪不到一个女人身上,她也未必该死。
“大当家,戎族欺天太狠,咱们便不做些什么嘛?”关鱼道。
戎族人与帝国人,都是两个眼睛一个鼻子,但在彼此看来,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生物。戎族打到帝国,自然是烧杀劫掠,无恶不作。而帝国人遇到戎族人,所作所为也好不到那里去,堪称有过之而无不及。
即便是帝国诸侯间互相讨伐,也常以屠城奖励手下士兵。杀人越货是搏命的目的,并不是每个上阵的人都想着为国为民。
“做些什么?”程大雷松松肩膀:“诸位想做什么?”
“自然是与戎族面对面的碰一次,将他们赶出帝国,最好赶尽杀绝,令其再不敢犯我帝国。”关鱼道。
程大雷回过头,见诸人都望着自己,眼神火热。
“你们都是这么想的?”程大雷问。
诸人都点了点头。
高飞豹、高飞虎,关鱼、花荣几个,出身各自不同,但同属帝国人,同戎族势不两立,自然看不得戎族在此地嚣张跋扈。
程大雷迟迟不肯发兵,算着是少死伤一些弟兄,大家可以在凉州关起门来做安稳日子。
然而,程大雷算漏了一节。为了某些事,人是可以不怕死的。
“会死很多人的?”程大雷慢慢道。
“大丈夫死则死矣,终日苟活,百年之后仍旧逃不过一个死字,倒不如轰轰烈烈一场。”关鱼道。
“着。”程大雷道了一声:“既然诸位不怕死,本当家也不是没胆子的,便陪弟兄们轰轰烈烈一场。”
诸人一起拜道:“听凭大当家吩咐。”
程大雷将腰上匹夫剑摘下,递给花荣道:“花将军回凉州一趟,持此剑为令,暂调蛮字队一万人马入关。”
第868章 天子呕血
“长途行军不易,沿途又关隘重重,大军怕是很难通过这些军镇?”关鱼道。
程大雷一挥手:“让秦蛮打过来。”
凉州诸人磨刀霍霍,早就想与戎族一战,只不过程大雷一直压着。如今程大雷终于松了口,自是人人兴奋,期待着与戎族开战那一天。
“速去速回,沿途要多小心。”程大雷对花荣道。
花荣答应一声,得令离去。
等他将秦蛮的一万大军带到,凉州程大雷所属,就算真正加入这场乱战当中。现在不过是小打小闹,混个热闹。
看着花荣离去的背影,高飞豹道:“大当家,戎族少说也有五六十万人,咱们只调来一万人马,是不是有些不够用?”
戎族这次入侵出动大概有二十万人,经过连续战斗,难免会折损一批。可算上他们掳来的民夫,战胜获得的俘虏,七七八八加在一起,至少有五十万人。
调动一万兵马加入这场混战,看上去的确是水滴入海,起不了太大用处。
程大雷摆摆手:“大有大的难处,小有小的优势。仗打到这个地步,已经不是简单的兵力对比。天时地利人和,都是我们要与戎族争的。花荣一来一去都需要时间,趁着这段时间,我们先看看下一步该做什么?”
程大雷骑着黑牛走在前面,诸人随在他身后,大家准备返回目前的大本营,为下一步行动做计划。
一路上程大雷沉默寡言,只听着身后几人议论纷纷,为即将到来的战争感到兴奋,程大雷却并未参与其中。
一万兵力的确有些少了,程大雷同诸人说了一部分原因,却不是全部原因。
最根本的原因,是程大雷根本不想参与这场战争。
戎族与朝廷的战争,争的是天下。李乐天如何,野原火如何,无论谁是这个天下的主人,说来说去,都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归根结底,并没有太大差别。
既然如此,又为何要混入这场战争。
当然,战争并不是完全没有意义,如果能帮助李乐天守住长安,就可以阻止戎族侵入中原的脚步。若能将他们击溃,戎族至少有十几年时间不敢侵犯帝国,帝国也可以腾出手来,收拾清楚自己的事。
身为一军之帅,若让手下人知道程大雷根本不想开战,士气怕是会受很大影响。
所以程大雷不能在人前暴露内心想法,同时也要说服自己加入这场战争。便全力以赴帮李乐天击溃戎族,守住长安城。
“大当家,戎族人多势众,正面冲突咱们不占任何优势。不若从粮草下手,切断他们的后勤。”
目前的营寨内,诸人聚在一起议事,高飞虎率先开口。
程大雷点点头:“也并不是没有道理,戎族粮草是怎样状况?”
“这我倒是有所了解。”关鱼道:“戎族对粮草的处理方式与帝国不同。帝国是集中管制,各军按需取用。但戎族的粮草主要靠四处劫掠,粮草存储在各营之中,有些队伍抢得更多一些,有些队伍抢得不够多,就要饿肚子。”
“如此的话,咱们倒是不好下手。”程大雷叹了口气,皱眉沉思。
在帝国人眼中,戎族极其野蛮。这并非没有原因的,他们眼里没有帝国君臣父子这一套,伦理纲常也很混乱。但戎族就是靠着简单,野蛮,残忍这些特点,在帝国的土地上横行无忌,打败了自诩文明,精致的帝国人。
比如在粮草管理上,各营自给自足当然有很多缺点,可也避免了粮仓被敌人所趁的局面。
程大雷托着下巴,琢磨着自己下一步该做什么。大军未至,能做的事情并不多,但大家这段时间也不能闲着。
关键是,长安能不能撑到戎族赶到,都是个问题。
……
长安城内的情况绝对谈不上好。
而且,也没有任何好转的迹象。
屠城令已经传到城中,戎族的作风大家还是有所了解的,对于他们而言,屠城是很寻常的事情,不屠城才会令人奇怪。
马孟起带着一万精兵出城,之后一去不回头,至于他遭遇了什么,眼下也无人知道。
戎族发动五十万的人力攻城,亏的是长安城,这里城池坚固,若换做一般城池,怕是一人一口吐沫,都能将城池淹没。
日日攻城,日日守城。在李乐天的率领下,这座城池抵过了戎族一轮又一轮进攻。
不得不说,李乐天善守之名,在此战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可这些并无法改写结局。
不得不说,李乐天的确是一位称职的帝皇。堪称兢兢业业,就连后宫的嫔妃内,也不记得他有多久没回过寝宫。
李乐天刚继位不久,就遭遇了一件又一件的麻烦事。直到现在,也没确定皇后人选。而或许是正义教糟蹋后宫的事给他留下阴影,他后宫嫔妃的数量并不多。在女色这件事上,他一直很克制。
没有沉迷女色,没有被权臣左右,也没有各种各样普通人可以有,帝皇不该有的嗜好。
据说,李乐天幼时甚爱击剑,在长安城还很有名气,只不过明帝说了一句,此是匹夫剑,只能血溅五步,浮尸二人,不是天子剑。
于是他便弃剑不学,一心琢磨帝皇术。要先成为一个合格的王子,再想着做一个合格的帝皇。
兢兢业业,夙兴夜寐,于是走到今日,面临的……是一个千疮百孔,七零八落的帝国。
白日巡视城防,夜里批改奏折,戎族打过来时,他便第一个站上城头,与戎族血战。
靠着这股把自己榨干血肉的势头,他守住了长安城,可又还能坚持多久?
三更天时,就连掌灯太监都忍不住打了哈欠,李乐天仍在批改奏折。
如今的长安,要紧的还是粮草。许多人已经食不果腹,某些豪门大族手中还藏着一些粮食。要想办法把这些粮食挖出来。
“咳咳咳。”
忽地一阵剧烈的咳嗽,李乐天用秀帕捂口,咳出一阵鲜血。
身后的掌灯太监变了脸色。
第869章 城里城外
长安城已是风雨飘摇,渐行陌路。李乐天也是油尽灯枯,难以支撑。
戎族不惜命的攻城,考验着长安城的底线,同时,也在考验李乐天的身体。
巡城,守城,批示奏折,处理城内发生的大事小情……戎族的攻城有停歇的时候,但对于李乐天来说,这场战场从开始之后,便从未有过休战,无时无刻。
李乐天总不是铁打的身子,夜以继日如此敖神,他的身体每况愈下。
他悄悄召御医看过,情况自然不乐观,咳血的事情已不是第一次。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但眼下的长安城承受不起任何意外,对于这件事李乐天是秘而不宣。
身后的小太监脸上竟也有不忍的神色,他轻轻进前一步,将热茶倒上,低低说了一句话:
“陛下,保重身体要紧。”
李乐天点点头,又挥挥手:“召侍卫进来。”
“是。”
小太监不知何事,走出门外,唤了两名侍卫进殿。
李乐天没有抬头,只是随意指了指那名小太监,道:“拉下去,斩了。”
小太监惊愕的睁大眼睛,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口呼陛下饶命。
从始至终李乐天没有抬头,依旧寻思着奏折上禀报的事。侍卫将小太监拉着走出大殿,远远还能听其呼声,待到后来,这声音才渐渐消失,一切安静下来。
李乐天抿了口热茶,才发出一声轻轻的叹息。
宫中如这样的太监数不胜数,不久之后,就会有另外一人伺候李乐天。端茶倒水,细心而又安静,当需要他时,他总会及时出现。但不需要他时,他便如不存在一般。
到第二日,戎族又展开新一轮攻城。
李乐天披挂整齐,亲自登上城门指挥战斗。双方攻城与守城之间的博弈,已经不止一日,互相之间的战斗风格已经很了解。
无非是攻城方出动投石机、攻城车,木梯,绳墙,守城一方用滚木大石,弓箭火油,说来说去,不过就是用人命往上堆。
撑到现在,互相死伤的人命加起来,差不多已能堆出一座城。
所以李乐天上阵,多是提升士气的作用,临阵作战,大家已是各司其职,不用李乐天吩咐太多。
一战比一战激烈,戎族几次攀上城头,虽然被压了下去,但也造成不少伤亡。
这在以前,却是很少发生的事,长安城明显已到撑不住的时候。
连续激战,李乐天也快油尽灯枯,守城士兵的体力、战斗意志都在下降。再加上各种各样的疾病,伤残,各种因素加在一起,足以摧毁一切。
罗艺与罗成辅佐李乐天,二人的本事都算不错,尤其是罗成,更是少年意气,恨不得与戎族面对面交战一场。但奈何正面交锋,戎族有野战第一的称号。所以他只得困在此城之中,一身本事被限制住,施展不开。
“陛下,您来看。”罗艺忽然道了一声。
李乐天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过去,只见戎族从远处推出两架塔楼。
整座塔楼由木撘成,高约三十丈,比长安城的城墙还要高出不少。上面撘有平台,能容三十人在上面放箭。塔楼的根基是巨大的木轮,有无数民夫推着靠近城墙。
李乐天吃了一惊,用这种法子攻城,戎族之前不是没有用过。但从没有搭起如此高的塔楼。如果容他们靠近城墙,清空一片区域,戎族士兵就可以大摇大摆的破城而入。
戎族什么时候能破城,谁也不知。或许是一年后,或许就在今日。
李乐天提起精神,道:“罗成,千万要摧毁塔楼,不可容他们靠近城墙。”
“是。”
罗成答应一声,拿出死战的劲头。目前,能猥亵到塔楼的,只有城墙上的床弩,必须在其靠近城墙前,用床弩将其摧毁。
戎族攻城的势头更盛,是要阻止罗成行动。罗成披挂在身,声嘶力竭的指挥,不惜代价摧毁了一座塔楼。
可是,第二台塔楼已靠近城墙,上面的戎族弓手同时放箭,戎族的投石机也向同一个方向攻击。在一定区域内,帝国军死伤无算,就连罗成肩膀上也中了一箭。
如果他们顺势打上来,长安城必破无疑。李乐天此刻心急如焚,口中呼喝阵阵。
忽然间,只见一枚弩箭从城头窜了出去,直接扎在塔楼顶部的平台上,瞬间放倒一大片人。
“好。”李乐天喝了一声:“是谁动的手?”
“启禀陛下,是卢俊义将军。”
“卢俊义?”李乐天对这个名字有些熟悉也有些陌生。
卢俊义亲自指挥床弩发射,连中三箭,将平台上的弓手清理一空。
戎族没有塔楼掩护,攻城的势头也渐渐退下来。这场攻城战持续到黄昏时分,戎族鸣金收兵。
城头的士兵都松了口气,有些力疲者歪三扭四倒在地上,心神俱疲,却也有些欣慰。
大家终于又熬过一日。
可是在某些明眼人眼里,心情绝对没有大战之后的窃喜。今日戎族出动了两架塔楼,已经给长安城的城防带来极大压力。如果改日攻城,他们出动十架、百架呢?
戎族不缺人手,长安附近也不缺树木,现在占据了绝对主动权。而长安城却处于被动之中,能够选择的路并不多。
明眼人看得懂:戎族已掌握破城的法子,长安城剩下的日子屈指可数。
大战之后,李乐天来到卢俊义身边。卢俊义正在包扎伤口,噗通一声跪倒:“属下卢俊义,参见陛下。”
“卢将军请起,快快请起。”李乐天亲自将卢俊义搀起:“今日多亏卢俊义临阵不乱,方能摧毁戎族的攻势。卢将军之前在谁人手下做事?”
卢俊义这才起身,道:“属下是跟随百里侯爷从凉州过来的。”
李乐天叹了一声,凉州就这么出人才么,卢俊义只不过从凉州走一趟,便已如此了得。
“百里侯爷也是帝国的忠臣,只可惜遭了歹人的毒手。”李乐天冲卢俊义道:“倒是朕埋没了英雄,来人,封卢将军破虏将军,赏玉带。”
第870章 清明时节
卢俊义跪拜谢恩,等他回到本营时,宫中已经将赏赐送过来。
又是一阵叩拜,才算接过赏赐。与卢俊义同出凉州的一伙人,此刻皆是欢天喜地。
“卢二哥今日立了大功,我去讨一坛好酒,大家好好庆祝一番。”
诸人日日守城,都是心神俱疲。眼见卢俊义被封了将军,皇帝陛下亲自给出赏赐,诸人都打起了精神。
卢俊义摆摆手,道:“弟兄们守城要紧,将这玉带送到城中当铺,看能不能换出五十两银子,与弟兄们换些粮米。”
“二哥,在可是陛下刚刚赏赐下来的?”
卢俊义摇摇头:“肚子要紧。”
长安城被围数月,城中百姓已是食不果腹,即便军营之中也是缺衣少粮。
长安城的粮草由统一调配,这一点与戎族大不相同。所有粮草自然优先供给马超所属,之后是罗艺所属……至于卢俊义这伙人,其实当百里胜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