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诸天我为帝 >

第52章

诸天我为帝-第52章

小说: 诸天我为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太子表面上越平静,众臣心越慌,杨赐更是满嘴发苦,叹息道:“殿下,老臣并非不想尽忠,而是不知你到底要什么啊?”
  这话就是掏心窝子了,顾承也不再绕弯,直接道:“袁氏党羽尽除!”
  杨赐早就料到太子年轻气盛,却直接摇了摇头:“袁氏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如此为之,恐大乱再起!”
  汝南袁氏为什么这么强盛?
  他们现在又不是诸侯,至少明面上没兵没将,全是在朝当官,按理来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可实际上,袁氏四世三公带来的巨大影响,也是让汉室最忌惮的地方,正是门生故吏,遍布天下!
  倘若贸然与其撕破脸皮,那么袁氏谋反,比起黄巾之乱席卷天下之势都不遑多让!
  杨赐此言倒是真为大汉着想,然而顾承讶然道:“袁氏的门生故吏,不在洛阳吗?”
  杨赐一怔,猛然变色。
  是的,黄巾大捷,太子选妃,大典盛宴,各地官员,太守刺史都入洛阳。
  所以,袁氏一派官员,有许多都在洛阳,而不是在自己的地盘上。
  这一刻,杨赐只觉得一股寒意直冲天灵。
  是巧合?
  还是早有图谋?
  可太子不会算到袁术献书,黄巾妖道正好藏于其中吧?
  饶是杨赐一生历经风浪,也有些迷糊了,眼前之人有种深不可测的威仪,他双腿一颤,就要跪下。
  顾承扶住,手掌微微用力:“若弘农杨氏弟子入各州,令郡县平稳交接,我大汉又度过了一场劫数,杨公居功至伟啊!”
  杨赐吓得脸色发白,连连摇头:“老臣愿助殿下平稳世局,但郡县之职,万不敢受!”
  弘农杨氏不显山不露水,却是稳坐天下世家第二把交椅,而锋芒毕露的袁氏却遭嫉恨。
  如果袁氏被打落尘埃,党羽尽除,那么顺位上升,成为众矢之的的,不就变成了杨氏?
  这是杨赐绝对不愿看到的。
  顾承微微颔首:“既如此,颍川陈氏、太原王氏、清河崔氏曾遭党锢之祸,河内司马也有报效之心,就让他们家族的子弟为孤分忧!”
  杨赐闻言,长舒一口气:“殿下英明!”
  杨赐最怕的就是太子免去了袁氏门生,将官位赐予二等三流世家,甚至寒门子弟。
  如今看来,太子殿下虽然心狠手辣,但还是知道轻重的,将野心最大的汝南袁氏打落尘埃,所空出的官位依旧由顶尖世家瓜分。
  这完全能够接受。
  不过杨赐又难免生疑,难不成太子殿下就只为铲除袁氏,好处全给世家所得,自己白忙活一场?
  虽说汝南袁氏乃汉室大敌,但事已至此,不可能不争取利益啊!
  下一刻,他就知道了答案——
  “长文,将你的奏议给杨公一看!”
  顾承招手,陈群上前拜下。
  陈群面庞温润如玉,身姿优雅挺拔,乃标准的世族子弟,此时双手奉上:“请杨公过目!”
  杨赐展开,细细看之,脸上露出沉吟。
  各地举荐,划分九品,这九品并非官员的大小,而是资格,评议的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品级越高,起点越高,升官越快,品级低下,则受人轻视,升迁也慢。
  看似这种制度就是察举的规范化,让世家权力变得更加明显,但杨赐注意到了,审查、考核、监督、惩戒、定职等等一系列措施,都由皇帝指派尚书台官员担任。
  所以这新设的尚书台,才是关键。
  这是与历史上九品中正制极为不同的一点,中正可以评定,却无最后的决定权,若有不公,立刻罢免,永不录用。
  如此一来,官员虽然还由世家子弟担任,但权力无形中已经转向皇帝。
  对此,杨赐先是心有不甘,但仔细一想,反倒觉得这是长远之举。
  毕竟对于不想造反的世家而言,家族的延续才是重要,只要有才能的子弟能够出仕,一展抱负,受皇室制约也是应该。
  杨赐老成持重,再仔细看了一遍,尤其是考核惩戒制度,猛然醒悟,太子此时改革,还有一个关键用处。
  袁氏一脉的官员虽然心向袁家,但他们本身并没有犯错,统统拿下,师出无名。
  可九品中正制一出,所有官员都将受尚书台监察,考核品级。
  这家世倒罢了,道德和才能两方面,还怕挑不出毛病?
  即便无可挑剔,那给个二品,将其升入中央,赐下闲职,权力也被剥夺了。
  贬官罢官,明升实降,一场官场大地震,就随着新制度的诞生,消弭于无形,还能将之落到实处,尚书台定下权威,太子皇权大握,无上地位。
  这一刻,杨赐算是领教到了什么叫帝王权术,心中又是惊惧,又感钦佩,最终拜下:“殿下英明仁德,弘农杨氏,愿效全力!”


第三十五章 西方佛教
  光和七年,秋。
  曹嵩任司空,彻查袁术谋逆一案,曹操持御赐杀威龙棒,查处数十洛阳官员,其中包括原太尉袁逢左右手,太常与卫尉,均属九卿。
  东宫门下通事陈群,献九品中正制,太子采纳,建制九品官人之法,设尚书台,监察百官,南顿太守袁空、丹阳太守袁安、济阴太守袁叙等十二郡最高官员,皆因无德无能被撤。
  各地初显动荡,然颍川陈氏、太原王氏、清河崔氏、河内司马四族弟子出仕,纷赴任职,大刀阔斧,清除僚属,将原本根深蒂固的袁氏势力一一拔起。
  这个过程无法一蹴而就,短要半年,长至一年,各州郡才能全部完成交接。
  传承千年,四世三公,荣耀到极致的汝南袁氏,短短一年内就将衰败,天下还平稳度过,唯有皇室领头,各大顶尖世家同时出手,才能功成。
  到那时,太子的威望也将达到极致,根本毋须逼父禅让,百官上书,皇族请命,表人君之德,号天顺民意,让灵帝自己乖乖去做太上皇。
  黄巾终平,大汉初定。
  ……
  驾!驾!
  山路之上,袁绍正在策马飞奔。
  明明是崎岖难行的羊肠小道,却是马蹄生风,离地寸许,快如闪电。
  此马名乌云踏雪,据说有天马的血脉,千沟万壑,如履平地,马王更能上九天,入幽冥。
  袁绍平日里极是喜欢,现在却觉得那毫无杂色的毛色太过刺眼,恨不得低调,再低调些。
  没办法,任谁经过近月逃亡,身边亲随全部牺牲,都要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由于那首民谣,曹操怀疑袁绍与袁术本是同盟,事前暴露,才慌张离城,因此下令抓捕,各郡县都张贴了告示,发现行踪者就有重赏。
  再加上州郡的官员调动,新官上任三把火,涉及刺杀太子,谋逆犯上的重犯,谁敢不提起十二分精神?
  袁绍给碾得东躲西藏,根本回不了汝南。
  “我倒不信,天下之大,无我袁本初容身之处!”
  袁绍却是越挫越勇,他端坐于马上,通天桥沟通星空,浩荡的星力灌注下来,于灵台之上,一枚星辰徐徐转动,已近凝实。
  这便是无双第三境聚曜,星辰之影由虚转实,形成自己的本命星辰,星力便可淬体淬神,如臂指使。
  换而言之,这就是仙武世界的内力。
  袁绍已经到了聚曜境的巅峰,未过三十岁,就有如此成就,在天下八大世家的后辈中,绝对数一数二。
  可惜在这个世界,除非能以武封圣,否则个人的勇武永远是次要。
  甚至项羽以武成圣,天下无敌,依旧战败自尽。
  “袁氏败落,我日后岂不是要成为剑客游侠,为豪门士族卖命?这身勇武,可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啊!”
  “不对,那又岂是我的胸襟抱负?何人敢惑我心神!”
  袁绍心中刚刚涌起悲哀,身体一震,双目凌厉,拔出腰间长剑,向后方直劈过去。
  “嘻嘻!”
  一道轻盈悦耳,不含一丝杂质的声线响起:“袁公子身陷此境,依旧志比天高,小女子佩服!”
  袁绍一剑劈空,旋风转身,就见到一位身姿曼妙的女子凭虚御空,款款走来。
  她柳腰轻摆,就似天上的神女,画中的仙子,忽然降临凡间,那出尘的美丽,令人呼吸屏止。
  “鱼肠剑?”
  袁绍却顾不上美色,目光落在女子手中转动的一柄短剑上,喝问道:“你是何人?”
  “小女子任红昌,久慕汝南袁氏威名,想要入贵府做个门客!”
  女子温婉地福礼,盈盈而笑,百花齐放,美不胜收,袁绍终于为之一怔。
  哪怕是庶出,但袁绍从小生得英俊威武,甚得袁逢袁隗喜爱,什么样的女子得不到,这一刻竟有种目眩神迷之感,仿佛只要博得她的欢喜,什么事情都愿意做。
  “玄媚天生?妖女,休得惑我!”
  然而就在这时,袁绍胸前一热,一枚玉佩光芒流动,他双目一清,勃然变色,挥剑斩出。
  “中原就是富足,随便一人就有玄器!”
  任红昌灿若星辰的双目大亮,长袖拂扬,鱼肠剑刺,行云流水般将袁绍的剑势卸开,一股奇特的波动荡漾开来。
  “娘留下的玉佩,是玄器?”
  “不好!她在召集援手!”
  袁绍先是震惊,然后发现情势不妙,毫不恋战,拍马就走。
  “汉室在各地布下重重封锁,我的师弟们受到牵连,死伤了不少,袁公子不用玄器赔偿么?”
  任红昌俏生生地伸出嫩白的手掌,上有一卷天书沉浮:“还有你们袁氏从黄巾军内夺走的五万道兵,可是费了我教不少心血呢,一并还回来!”
  “原来是海外三仙教之人!”
  那巧笑倩兮的声音飘入耳中,袁绍连头也不敢回,埋头狂冲,却见彩云一飘,任红昌莲足轻点,立于前方的山石上。
  地遁——穿山透石!
  “遁甲天书?”
  袁绍心沉了下去。
  遁甲天书是道家玄器,攻伐方面并不擅长,却是困敌追遁的无双利器。
  而动静一旦闹大,被朝廷发现,这妖女遁术逃走,自己不是要死无葬身之地?
  “不行,必须往深山老林中走!”
  袁绍咬紧牙关,调转方向,往马头一按,乌云踏雪闪电飞奔,速度竟是比正常快出数倍。
  直到一片浓密森林前,袁绍翻身下马,毫不迟疑地窜入林中,身后骏马呜咽一声,软软倒下,没了气息。
  此时任红昌身后,已经多了数名三仙教弟子,目光却凝重起来:“此人不凡,你们三人一组,结小三才阵,入林追拿!”
  “是!”
  ……
  “呼哧!呼哧!”
  一天后,袁绍背靠一颗参天大树,遍体鳞伤,剧烈喘息。
  他已是穷途末路。
  跟随任红昌来神州的,本就是三仙教最精锐的弟子,还有除葛玄外的八英,皆是无双第三境的修为,他受这么多强者围攻,还能活下来,全靠胸前的玄器。
  “娘!你在天之灵,在保佑我么?”
  他伸手将玉佩取出,看着上面幽幽的光泽。
  这块玉佩正是袁绍母亲的遗物,能被袁逢宠幸,生下长子,自不是一般的婢女,撒手人寰之际,给袁绍留下这块玉佩,一直贴身藏着。
  现在突然迸射出玄器的力量,保袁绍性命,他是又喜又悲。
  “龙战于野,其血玄黄,可惜我终究无法得成大业!”
  就在绝望之际,那玉佩突然绽放出千万道明黄色的光泽,一道庞大的虚影升起,法相庄严,拈花一笑。
  “这是?”
  袁绍目瞪口呆,浑身再度涌现出力量,情不自禁地跟着玉佩,向着密林深处而去。
  两侧参天巨木飞速倒退,最终视野变得开阔,在空阔的深谷中,那玉佩升入半空,向下投射出一条通道,那头隐隐露出一座陵墓的轮廓。
  “原陵?不好!”
  袁绍莫名,怔怔看着,然后瞳孔猛然收缩,掉头就跑。
  可那金色巨影五指一招,浩荡漩涡将袁绍直接卷起,抛入陵墓之内,同时不断扩大,化作一道气柱直升。
  金色巨影,盘坐于上,一手指天,一手划地。
  “西方佛教?完了,这是惊天动地的大事!”
  漩涡扩散,所有追踪袁绍的三仙教弟子都被卷入,任红昌俏脸变色,催动遁甲天书连连逃遁,最终还是消失在漩涡之内。
  与此同时,并州一地,粗豪丑汉虎立而起,披风猎猎,对着身后的文士道:“文优,我近来心绪不宁,可有教我?”
  文士掐指一算,露出一丝阴笑:“大人不必担忧,南下之期,至矣!”


第三十六章 再上征途
  洛阳,东宫。
  顾承批阅完奏章,步入后花园,一阵银玲般的笑声传来。
  不用看,单听那声音就知道是孙尚香。
  果不其然,花园中央的孙尚香正在踢燕子,身边围着一圈宫女。
  燕子也就是后世的毽子,踢碎香风抛玉燕,孙尚香身姿矫健,一只飞燕仿佛化作玉龙,绕着她上下飞舞。
  另一边,甄宓和婢女路过。
  婢女有些眼热,这个年代的娱乐活动实在太少,甄宓却淡淡地道:“非礼勿视!”
  “是!”婢女懔然遵命,不料孙尚香远远看到了,拼命挥手:“甄宓,过来一块玩啊!”
  甄宓上前劝诫:“妹妹,你既入东宫,当习女工,用书为学,静心安神,通天悟我,怎能玩物丧志?”
  孙尚香一叉腰,昂起下巴:“我平时也很努力的,你是不是怕比不过我!”
  甄宓眉头挑了挑:“治国平天下之权,女人家操之大半,盖以母教为本也……”
  孙尚香蹦蹦跳跳:“你比不过我!”
  甄宓双手微微握起:“肃穆妇容,静恭女德!”
  孙尚香转了个圈:“你比不过我!”
  甄宓沉默。
  一盏茶的时间后,燕子在甄宓脚上踢得飞起,明月千轮,凤凰于飞。
  “真好玩!”
  顾承看着两个小小女孩,摇头一笑:“别人后宫争奇斗艳,我的后宫是幼儿园,倒也有趣!”
  实际上,太子选妃并未结束,甚至随着各地洗牌,还有越演越烈之势。
  因为各大世家意识到,九品中正制一出,皇权将前所未有地大,以前官员常常辞官不受,以此表示气节傲骨,现在他们若再敢为之,保证再无出头之日。
  于是乎,讨皇帝的欢心就显得愈发重要。
  那还有什么比吹枕边风的皇后,更有效的呢?
  天下各大世家这段时间,可谓是使尽了浑身解数。
  顾承知道他们的心理,就是不定太子妃之位。
  “世家尾大不掉,不是一日两日就能解决,袁氏党羽尽失,但汝南之地依旧根深蒂固,斩草需除根。”
  “接下来的一年是关键,待得一年后,天下平稳,想要再大乱,就难之又难,那水镜八奇该动了。”
  “若我是他们,这一局该怎么反击?”
  回到宫内,顾承正思索天下大局,一股前所未有的悸动感,突然涌向心头。
  他仰首望天:“炎龙,怎么回事?”
  洛阳皇城,炎龙也发出长吟,隐隐有无穷愤怒,“火”、“德”齐齐现出,急急地道:“殿下,原陵有变!”
  顾承道:“原陵?原陵在洛阳,岂会生变?”
  原陵乃是光武帝刘秀的陵墓,就在洛阳城孟津县处,也就是皇城范围之内。
  有炎龙守护,怎可能生变?
  “火”“德”肯定道:“殿下,有异力入侵,以越界之法传外人入原陵,这是要从根毁我大汉国运!”
  如今天下承平,民心依附,炎龙的力量正变得越来越强大。
  但别忘了,炎龙是刘秀以天下九大奇火合万民祭祀炼成。
  倘若刘秀之墓被掘,万一找出针对之法,直接灭去炎龙,大汉国运必遭重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