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诸天我为帝 >

第48章

诸天我为帝-第48章

小说: 诸天我为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蔡邕起身,老泪纵横,眼角眉梢却难掩喜意。
  能得未来天子重用,拜为老师,乃是文人荣耀的极致,岂能不喜?
  蔡邕为回洛阳,本就做了大量准备,阐述了治国之策后,马上道:“殿下,臣有贤才举荐!”
  此世人才的价值,不仅在于自身,还在于如何举荐其他人才。
  所谓仁以立德,明以举贤,就是这个道理。
  顾承笑道:“既入先生法眼,必自不凡,愿闻其详。”
  以蔡邕的人品,即便与荆襄蔡氏有旧,也不可能推举蔡瑁这样的人。
  顾承实在有几分好奇,他会推举谁给自己。
  蔡邕道:“颍川陈氏,以至德称,闺门雍和,子弟皆名,陈纪有子陈群,长文通雅,义格终始,可有大用。”
  “陈群!”顾承微微点头。
  颍川陈氏亦是天下八大世家之一,颍川一地名士确实太多,加上荀彧荀攸所在的荀氏,八大世家居然出了两个。
  不过汉四百年中,颍川最有名的两人,莫过于张良和晁错,这两人的下场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张良辅助太祖成就霸业,明哲保身,功成身退,晁错为景帝削藩,锋芒毕露,结果被景帝腰斩,身死族灭……
  正因为有前车之鉴,荀氏和陈氏在天下八大世家中算是比较安分的两支,党锢时,陈氏子弟纷纷辞官,如今陈群愿意出仕,也是忠心之表。
  至于陈群本人,他在三国谋士中不算出名,因为没提出过什么奇谋妙计,但他做的一件事,却影响甚大,那就是创立九品中正制。
  官居一品,一品大员,这类后世熟知的品级,就是从陈群手中诞生,虽说只是个萌芽,后世历代补充,但不得不说,它上承两汉察举,下启隋唐科举,极具意义。
  如果说贾诩是计谋型人才,陈群就是内政型人才,顾承对于这个推荐十分满意:“善!”
  蔡邕精神大振,又道:“中牟县令陈宫,忠正密谋,抚宁内外,殿下既设詹事府,两省四局,陈群任中书舍人,陈宫任门下通事,可为殿下分忧。”
  陈宫出身三流世家,却广结英豪,与海内知名之士结交,故为蔡邕赏识。
  他的智谋比起陈群要强得多了,先后辅佐曹操和吕布,都发挥出举足轻重的作用,后来白门楼上,曹操甚至舍不得杀陈宫,陈宫却决意赴死,死后家人还一直由曹操供养。
  而此世原有太子詹事,管理太子官属,却无詹事府。
  顾承开府,其内初设两省四局,门下省负责侍从规谏,中书省负责文书启奏,典膳、药藏、武卫、御阵四局负责起居修炼,禁卫防护。
  这参考了后世的三省六部制,旨在分薄朝堂群臣的权力。
  当然,职位定下,具体效果应人而变。
  如果是庸才,被朝臣玩弄,只会让东宫成为笑话。
  蔡邕显然做了功课,这二陈的选择极为巧妙。
  不仅个人能力一内一外,都有王佐之才,一个是顶尖豪门,一个是落败世家,彼此间还隐隐形成制衡。
  由此可见,蔡邕在不知道自己能得太傅之位时,就已心向。
  顾承很是欣慰。
  而士为知己者死,蔡邕宦海沉浮,其实知道自己初来,举荐两人已是极限,但他稍稍犹豫,最终还是道:“殿下,我此来一路兵荒马乱,幸得一壮士护卫,此人有万夫不当之勇,更谨慎奉法,质重少言,可为殿下近卫!”
  说罢,他又拜下,诚惶诚恐:“老臣绝无私心!”
  “先生一片赤诚,我岂会不知?”
  顾承将他扶起:“既护送你来,可是已至洛阳?”
  “是!”
  “唤他入殿!”
  半个时辰后,一位昂藏大汉走上大殿。
  何进已是魁梧威猛,这大汉竟比之还要高出半个头,整个人龙行虎步,如不周神山,支撑天极,仿佛只要有他在,天塌地陷也无可惧怕。
  “草民许褚,拜见太子殿下!”
  大汉来到台阶下行礼,顾承颔首道:“好一员猛将,得此勇士,将来何愁不能北上大败异族,再现封狼居胥(xū)的壮举?”
  许褚目光亮起,实在是这四个字代表着武将的最高追求,但下一刻,他脸色恢复平静,声音隆隆地道:“回禀殿下,草民有勇少智,万万不可比冠军侯,愿护殿下左右,以尽死力!”
  识人易,知己难,单就这句话,许褚就是大智若愚型的人物。
  顾承知道越是身边的关键护卫,越不能交给愣头青似的人物,心中满意,面色平和:“去领甲胄兵刃吧!”
  许诸目中闪过喜色,大声应诺:“遵命!”
  等到众臣告退,大殿清静,顾承微闭双目,进入修炼中。
  蔡邕举荐的二文一武,皆为能臣猛将,再加上这位当世大儒的清名,他接下来执政的路子,会平稳许多。
  不过这还远远不够。
  因为不久后,大军班师回朝,太子选妃,大典盛宴,各地官员都入洛阳,就是大幕揭开之时。
  即便是在主场,有炎龙神阵之威,顾承也要尽可能提升自己。
  麾下人才济济,没有让顾承失望——
  三日后,陈群陈宫就至洛阳,领通事舍人之职,东宫影响愈盛;
  又数日,蔡文姬禀告:“殿下,白玉天女轮所在之处,已经查到!”
  顾承眉头一扬,徐徐起身:“何处?何人所有?”
  “正在洛阳!曾为虞姬所有!”
  ……
  ……


第二十六章 江东孙氏
  数个时辰后,顾承携蔡文姬,许诸和徐晃左右护卫,来到西城新安,万坟冢前。
  四百年前,项羽于此坑杀秦军百万降卒,图一时之快,落千秋骂名,乃是楚由盛而衰的转折,后世多评,羽之亡,始于此。
  然而当来到万坟冢前,蔡文姬却低声讲述起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项羽乃古帝转世,得蚩尤荒魂之力,生而无双,十六岁即成武圣之位,天下无敌,不过他始终对于蚩尤荒魂耿耿于怀,为将荒魂化出体外,杀百万降卒,炼九黎撼天化身……”
  许诸和徐晃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向往,天下无敌,武圣之位,盖世无双,何等豪气。
  顾承却觉得项羽败得不冤。
  且不说承古帝福泽,无敌于人世后就嫌蚩尤荒魂碍眼,要将之炼出体外,本就是过河拆桥,最愚蠢的,还是在平定天下之前就为之。
  坑杀降卒自古有之,且不说众所周知的白起长平之战,三国的官渡之战,曹操就坑杀了袁绍近十万降卒,即便是大唐的薛仁贵,三箭定天山,不也坑杀了十数万铁勒人?
  但为什么项羽破釜沉舟,取得巨鹿之战的胜利,坑杀降卒也可视为免除祸患,却留下骂名,被天下所不齿?
  究其根本,还是手段不对。
  项羽图一时之快的作法,政治上失分太多,所以即使个人无敌,还是失了天下。
  蔡文姬悠悠一叹:“当年虞姬劝阻项羽不成,为平生灵怨气,列小诸天度魂阵,所用阵眼便是白玉天女轮,此物与月海瑶仙琴都是姑射(yè)仙子的随身宝物,具不世威仪!”
  顾承看着万坟冢:“那我们要如何取出白玉天女轮?”
  “正常情况,唯有月海瑶仙琴,才能请出白玉天女轮!”
  蔡文姬早有准备,纤手灵光一现,凤凰清鸣之声响起,一架古色古香的瑶琴围绕着她飞舞一圈,落于膝盖上:“这是家父在吴会之地,取凤凰梧桐木炼制的焦尾琴,奏天璇灵韵曲,或可找出白玉天女轮的方位。”
  话音落下,铮铮铿铿,渺渺潇潇的琴声响起,蔡文姬五指飞舞,挑动琴弦,音色奇绝,天花乱坠。
  顾承悠然聆听,细细欣赏,许褚和徐晃不通音律,也觉得美好。
  而那音波在平日里人迹罕至的万坟冢上荡漾开来,一股阴森可怖的气息顿时弥漫而出。
  霎那间,仿佛鬼门关开,一缕缕阴气如有实质地涌出,化作无数张牙舞爪的鬼怪,向着众人冲击而来。
  不过看似可怕,但当许褚和徐晃护卫身前,气血阳刚激荡而出时,都毋须星力遥引,就将之拒之于外。
  只因地面上道道神纹亮起,压制着阴气鬼煞的释放,使之正好处于一个可控的临界点上。
  浑天地动阵!
  此地原本在洛阳城郊,木圣张衡扩建洛阳时,特意圈入,以死气动生机,阴阳交汇。
  现在蔡文姬以琴音扰乱平衡,顾承又以山河社稷印,控制阵法,才敢如此为之。
  有炎龙镇压,危险当然是不会有的,顾承趁机修炼,微闭双目,十指激射出缕缕罡气,体内九阴九阳,早已壮大到极致的真气,隐隐有交汇之感。
  他的积累实在太雄浑,此时假设回到小世界,对上昔日的林玄清,一拳就打死。
  但那是量的积累,质上真气仍旧属于低武性质,并没有脱胎换骨的改变。
  直到此时,木圣张衡将阵法之道,圣者之能,通过浑天地动阵,展现出冰山一角,顾承忽有所得。
  “天为阳,地为阴,阴阳化育,而有生灵!”
  天授神功的玄妙,化作清泉浇灌,再结合这无心插柳的幼苗,顾承知道,自创神功的条件初步具备了。
  但他并没有贸然为之,而是默默感悟,为后面的小世界之行再做积累。
  主世界和小世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修炼路数上也有不同。
  在主世界,他八部龙典已成,无双境内三门神功,暂时足够,毋须好高骛远。
  在小世界,由于没有星辰之力引动,若要威压一世,还得自创一门最合适自身的武学。
  两者齐头并进,互相促进,方为至强之路。
  此时异相冲天而起,自然引发了四方关注。
  不过早有禁军在附近把守,闲杂人等根本无法接近,唯有南方山坡上,出现了三个小小的身影。
  那是三个孩子,最大的少年不过十岁,却已是雄姿勃发,英武非常,此时惊呼一声:“不好,被捷足先登了!”
  说着他就要冲过去,却被一位方颐大口,目现碧光的男孩拉住:“哥哥莫要冲动,那似是禁军!”
  “这是洛阳边郊,又不是皇城,哪可能是禁军!”
  少年欲要挣脱,叫道:“阴年阴月阴日阴时阴刻阴地,此处正合练六极阴兵,有了此兵作为父亲亲卫,我看谁还敢说我江东孙氏是冒充兵圣之后!”
  “不行!我孙氏根基浅薄,父亲好不容易得了太子赏识,立下战功,将要得到封赏,六极阴兵即便练了,也只是锦上添花,若是得罪了洛阳权贵,可会功亏一篑!”
  男孩冷静分析,竟是老成持重,见少年不服,握住他的手腕:“哥哥忘了,临行前母亲的吩咐吗?”
  “好,听你的!”
  少年大是恼火,又无可奈何,甩开男孩的手:“我去看看到底是什么人,敢在洛阳横行,莫非十常侍死灰复燃了?”
  男孩被甩得一个踉跄,无奈地摇摇头,看着身后跟屁虫似的妹妹,露出疼爱之色:“累吗?”
  “不累!”
  女孩粉雕玉琢,先是摇摇头,然后睁着大眼睛,看着远方那位于天穹的皇城轮廓,发出惊叹:“哥哥,那个好高好大啊!”
  男孩顺着她的视线望去,眼中碧芒流转,以一种意味不明的声音叹息道:“是啊,好高,好大!”
  “弟弟,妹妹,你们猜我看到了什么?”
  正在这时,少年风驰电掣地返回,激动不已地道:“是太子!太子就在六阴之地中!”
  男孩脸色变了:“他在做什么?”
  少年摸了摸脑袋:“练功?听琴?”
  “我们过去,这是天赐良机!”
  男孩思索片刻,目露坚毅:“若是哥哥能成为太子的贴身侍卫,妹妹能在他心中留下印象,我孙氏就飞黄腾达了!”
  少年倒真有些害怕了:“可那是禁军,冲撞禁军是大罪!”
  男孩露出天真无暇的笑容:“我们是孩子嘛,就算莽撞了,妹妹你就大哭,相信英明神武的太子殿下,不会跟我们计较的。”
  ……
  ……


第二十七章 收为己用
  “什么人?”
  当喧哗传来,许诸和徐晃如临大敌,顾承和蔡文姬专心致志,丝毫不受打扰。
  大汉承平,洛阳城中自然万无一失,不多时,三个小小的身影被禁卫押了过来。
  “哪家孩子?这么不懂事!”
  徐晃放松下来,大声呵斥,许褚却坚定不移地护在顾承身前。
  直到顾承睁开眼睛,看着三个脸上带着惶惶之色的孩子,吩咐道:“查一查,带下去吧!”
  “等等!等等!”
  男孩没想到顾承离得远远的,根本不给他们说话的机会,少年也急了,用力一挣。
  嘭!
  一股磅礴巨力将禁卫掀飞出去,少年猛然一怔,吓得脸色苍白,跪倒下去。
  “无双摇光境?这么年轻!”
  徐晃和许褚面色皆变,前者更有些不可置信,这少年和自己是同一境界?
  蔡文姬十岁得入通天之境,已是奇才,这少年也就相同的年纪,出身显然也不高贵,居然已至无双,简直不可思议!
  不过如此一来,性质就变了,许褚巨掌一出,向着少年拍去。
  “等等!”
  许诸远非摇光境可比,这一掌拍下,少年非死即伤,就在这时,顾承打量着三个孩子的样貌,却是摆了摆手:“你们叫什么名字,是谁家的孩子?”
  “草民孙策,我不是故意的!”
  “草民孙权,殿下千秋,大汉万年!家父孙坚,曾多次提及殿下于我孙氏的大恩大德,故而我们想一瞻天颜,无意冲撞禁卫,求殿下恕罪!”
  “我叫孙尚香,呜哇哇哇!”
  除了最小的孙尚香懵懵懂懂的,就知道干哭,孙策和孙权是真的慌了。
  此事可大可小,如果太子要责罚,他们的老爹孙坚沙场征战,平黄巾乱的功劳,都不够保孙氏的!
  “原来是孙文台的孩子!”
  顾承颔首:“虎父无犬子,不愧是兵家至圣之后!”
  “谢殿下天言!”
  孙策和孙权闻言狂喜,深深拜下。
  如果说刘备的皇室血脉已经稀薄,混得极差,孙坚早期更惨。
  他被评为轻狡无行,即是和打家劫舍的绿林强盗一个级别,虽然自称是兵圣孙武之后,但许多世家根本看之不起,不予承认。
  此刻顾承一言定之,就是为孙氏正名,谁也不敢在这方面质疑他们。
  “你小小年纪,就已无双,可愿在我身边,日后沙场建功,征伐异族?”
  顾承抬抬手,示意三人起身。
  “愿意!当然愿意!”
  孙策大喜过望,几乎手舞足蹈。
  他天生好武,若不是年纪太小,此次就跟着父亲征讨黄巾了。
  现在居然能跟在太子身边,简直是做梦都笑醒。
  对于心智未健全的孩子,施恩远比威压的效果好,几句话,就令孙策连心肝都掏出来。
  顾承也很满意,孙策绝对是冲锋陷阵的猛将,性格也如项羽那样,勇武有余,智谋不足,易于控制。
  至于孙权,小小年纪,已是城府极深,将来恐怕更了不得。
  这才是君主的料子,孙坚孙策对政治知之甚少,和世家的关系太恶劣,若不是父子俩死得早,东吴只会走下坡路,甚至最后有没有吴国都在两数。
  倒是孙权,虽然守成有余进取不足,但权谋平衡之术实在了得,又心狠手辣,方为君王。
  对于顾承而言,就喜欢跟世家死怼的孙坚孙策,自然要予以扶持。
  这三个孩子也提了个醒,孙坚不造反,后辈却可能存在野心,将孙策收为麾下,只要这位嫡长子健在,怎么也轮不到孙权上位,唯有乖乖地将心思藏住,做个忠臣。
  孙策孙权却不知道刹那之间,这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