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诸天我为帝 >

第41章

诸天我为帝-第41章

小说: 诸天我为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承缓缓站起,一字一句,发下誓言。
  国师国师,以国运供养一人修炼,成仙成圣挥手可得。
  代价则是大汉国运折损,甚至出现神权与皇权并驾齐驱的情况。
  仙道野心之大,超乎想象。
  历史上的国师之位,要到三百年后的南北朝北齐才开始。
  而北齐是史上最奇葩的王朝,皇室的残暴荒淫,变态扭曲,令人发指,最后甚至发生皇太后和皇后一起在闹市卖淫的千古奇闻。
  封神演义的纣王,跟他们一比,就是小儿科。
  顾承认为,唯有那种疯子皇室,才会立国师一位。
  大汉即便亡了,也绝不能让方外之人祸乱人道。
  “愿随殿下澄清宇内!”
  感到顾承的决意,桥玄热血沸腾,半跪下去。
  “我也期待着那一日。”
  顾承扶起他:“桥公保重身体,何物能为你延寿?”
  桥玄露出感激之色:“殿下放心,老臣的身体自知,昔日陛下已然赐下了许多灵丹,老臣有两女,自小上昆仑瑶池金宫,拜入西王母门下,若能求取仙丹,也可延寿。”
  顾承一怔:“瑶池金宫不也是仙道?”
  桥玄摇头:“东王公与西王母乃上古神仙,一向庇护人世,与海外仙道,那些一心想要飞升天界,长生不死的野心之辈不同。”
  顾承明白了。
  仙道内也分派别,不是所有的仙家都对人道感兴趣,上古神仙,逍遥万寿,又何必自陷人道洪流?
  桥玄绝非古板之人,智谋深远,希望得大能传承之力,用来对付群仙,不过短时间内,尚且看不出成效。
  “宦官,世家,仙道,蛮夷……内外不平,四面皆敌啊!”
  顾承再和桥玄分析了黄巾之势后,用膳分别,等回到承乾宫,一种时不待我的急迫感,涌上心头。
  仙道无孔不入,世家尾大不掉,蛮夷虎视眈眈,照这么看来,宦官势力是要速速清理了。
  经过数十年的作乱,宦官势力已经膨胀到极致,所谓盛极而衰,此时动手正是顺应大势,事半功倍,名利双收。
  不过此事顾承自己不适合出面。
  宦官究其根本,还是皇权的延伸,他赤膊上阵,就算能赢,也是得不偿失。
  何况灵帝现在将十常侍当作守护帝位的救命稻草,一旦顾承正式拿十常侍开刀,恐怕会不顾一切。
  那么由谁拉开序幕呢?
  一道身影闪入脑海,顾承嘴角一扬,唤来徐晃:“将何侍中请来!”
  ……
  ……
  “郭胜,敢不接我的请帖?给我滚出来!”
  震天动地的狂啸中,富丽堂皇的大门被轰得四分五裂,一位巨灵猛汉大摇大摆地闯入。
  “何进,你敢闯我府邸?”
  气急败坏的声音响起,郭胜带着一群豪仆,看着一地狼藉,尖叫起来。
  “阉奴一个,如何不敢?”
  何进举手投足间都有莽莽巨力,恐怖的威压笼罩四方,目光睥睨之间,那些平日里在洛阳作威作福的豪奴个个瑟瑟发抖,大气也不敢出。
  “犬彘(zhì)屠夫,自取其辱!”
  作为权倾朝野的十常侍,郭胜浑身阴气大盛,脚下一点,道道阵纹蔓延,整座府邸的大阵已然开启。
  论单打独斗,十常侍齐上也远不是何进的对手,但这里是中常侍的府邸,何进孤身前来,必然要他载个跟头。
  “来啊!我统统接着!”
  何进大笑,怡然不惧,却又突然想起什么:“等等,外甥让我来的,说完事后,再打不迟!”
  “大皇子?”
  郭胜脸色变了,气焰全消,熟练地堆起笑容:“原来是一场误会,何大人,请!”
  十常侍对于大皇子的态度,已从最初的敌视,变成了矛盾忐忑。
  他们也是实在无奈,天天教唆灵帝废皇子,偏偏灵帝做了十六年皇帝后,早已没了当初争权夺利的铁腕权谋,变成了得过且过的鸵鸟。
  大皇子在朝堂中大肆揽权,培养心腹,他视而不见,只求一个平和共处。
  反正顾承要平黄巾乱,调兵遣将,灵帝要贪图享乐,卖官敛财,两者互不妨碍。
  这在灵帝看来,已是退让到了极致,双方维持着这个平衡,就可长久。
  倘若顾承要灭十常侍,那就是让他无人可用,大权彻底旁落,才是触及底线。
  十常侍原本也小心翼翼,如临大敌,准备好顾承下手后,怎样让灵帝再也忍耐不了。
  谁知顾承的耐心出奇地好,徐徐图之,完全没有毕其功于一役的意思。
  仅仅两个月,朝堂之上,已是势力初成,照这样下去,不出一年,大势就成。
  到那时,灵帝就是个傀儡,想废除就废除,不想废除,以太子之位监国,和皇帝何异?
  十常侍不愿坐以待毙,种种毒计酝酿,却想不出多少能针对大皇子的办法。
  而且他们彼此间也有分歧。
  毕竟顾承所为,雷声大雨点小,至今没下手,这就令人难免抱有侥幸心理。
  将来皇帝身边,总要用宦官的吧?
  除去他们,不还是有新的中常侍,说不定大皇子改变主意,再度对外戚宦官世家几方势力,玩起平衡之术呢~~
  所以现在何进代表大皇子出面谈判,令郭胜大喜。
  然而何进根本不知道什么叫谈判技巧,几乎是竹筒倒豆子,将顾承的话复述了一遍:“我外甥说了,他登基后也要用宦官的,但十常侍太多了,他只留三个!”
  郭胜怔住。
  还没来得及思考,何进又道:“外甥还说了,你们这些阉人肯定要蹦跶,一次忤逆,十常死一;二次忤逆,除张让,皆死;三次忤逆,阉人彻换!”
  郭胜倒吸一口凉气,旋即就是滔天怒火。
  即便灵帝把十常侍当成狗,为其看家护院,还要给予赏赐,丢下骨头呢!
  大皇子还不是皇帝,就想看恶狗撕咬,加以取乐?
  如此幼稚的挑拨离间之计,谁会上当?
  郭胜心中充满恨意,阴恻恻地道:“何大人请问吧,老奴恐怕没有服侍殿下的福分了!”
  “你敢反抗皇子?”
  何进闻言也暴跳如雷,一拳轰出:“我就打到你们臣服!”
  ……
  ……
  “何进出马,谈判必崩。”
  承乾宫内,顾承等待。
  “外甥!”
  不多时,灰头土脸的何进大踏步入了殿内,大声道:“那些阉人一个都不答应,怎么办?”
  “舅舅辛苦了!”
  顾承叹了口气:“接下来,十常侍必然想方设法害我!”
  “这事是我办砸了!”
  何进半跪下去,满脸羞愧,铜铃般的双目怒瞪,又趁机大表忠心:“不过他们要害你,非得从我的尸体上踏过去不成!”
  “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顾承取出禁军兵符,递了过去:“奴要弑主,不杀何为?”
  兵权失而复得,何进狂喜着接过,抬头就见顾承冷冷地俯瞰下来:“围住十常侍府邸,无我命令,不准妄动!别再失败了,何将军!”
  何进心头狂跳,懔然拜下:“是!”
  ……
  ……


第十章 止戈为武
  “大皇子不给我们活路,事到如今,不得不动!”
  “何进凶横,禁军兵围,我们若是起事,必然死无葬身之地!”
  “必须要让陛下下令,夺了大皇子的兵权!”
  当夜,十常侍聚首,强烈的生死压力下,每个人的眉宇,都透出狰狞。
  郭胜在十常侍中排名较后,态度都那么强硬,最得灵帝宠爱的张让和赵忠,更是凶狠毒辣,睚眦必报。
  “陛下醉生梦死,生怕触怒得炎龙庇护的大皇子,必须打消他的顾虑才行!”
  曹节提议道,他性格最凶狠,曾经的大将军和太傅都敢一刀杀了,蔡邕犯在手里,也是靠了桥玄多次出手,才堪堪保住小命。
  “陛下愿意,我们早就行事了!”
  蹇硕最为勇武,实力高强,无双七境已经修到了第五境,距离巨擘只有一步之遥,那时率禁军埋伏在殿外的就是他,可惜灵帝最后怂了。
  郭胜尖声道:“现在再顾虑陛下,就将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我有仆役三万,精于训练,可与禁军一搏,诸位呢?”
  “我也有三万!”
  “我可出五万!”
  总计三十万仆役,又不是精于战阵的军队,在此世并不算什么,放入整座洛阳根本翻不起什么浪花。
  但十常侍在皇宫内掌权多年,势力盘根错节,深知九五至尊神阵的中枢在人皇椅。
  一旦大阵不启,以蹇硕为首,冲入新建的承乾宫,绝对能一击建功。
  然而这时,张让却阴声道:“炎龙若动,又当如何?”
  场中安静下来。
  这里是皇城,炎龙一爪,三十万仆役霎那间就要灰飞烟灭!
  眼见十常侍面面相觑,脸色惨白,张让又道:“数日前,大皇子入宫请安,与何后长谈,曾发出担忧,炎龙只认可强者,若是实力进境太慢,会被炎龙舍弃……”
  众人闻言一惊,母子密谈居然都能知晓,何后的贴身丫鬟,绝对被张让买通了。
  而张然透露出的意思,更让他们眼中闪烁出喜色,赵忠立刻道:“以此下手,破其大势!”
  大皇子如日中天的最大资本,不是杀张角,也不是解党禁,而是无上炎龙。
  一旦炎龙离其而去,灵帝第一个就要发难,将这个对皇位产生威胁的儿子给废掉。
  这一夜,十常侍密议良久,终于想出了一条“万全之策”。
  ……
  ……
  “孙儿,过来给皇祖母看看!”
  三日后,永乐宫中,董太后端坐,朝着顾承招了招手,目光带着审视。
  整座宫殿内,这位颧骨横露,鼻梁较扁,面相刻薄的太后还不是重点。
  重点是珠光宝气,直冲天斗,一件件灵器自发飞舞,幻化出五光十色的彩虹,美轮美奂至极。
  在扳倒了出身六大姓的窦太后,这位灵帝生母当上太后,立刻开始卖官求宝。
  她的积蓄自然远不如灵帝传承自历代皇帝的万龙宝库,重量不重质,但正因为数量极多,看得人极为震撼。
  同时,这也证明了董太后是绝对站在十常侍一边的,因为她和灵帝一起卖官,实际操办的正是十常侍。
  此时董太后说着亲切的话,看着顾承的眼神表面温和,实则厌恶深藏。
  何况还有一个关键因素——
  “见过皇兄!”
  一位孔武有力,英姿勃发的少年走出。
  刘协,原历史被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末代皇帝,此刻站到董太后下首,双目逼视过来。
  城府还不够的他,心中的仇恨与敌视掩饰不住,毕竟是何后毒死了他的生母王美人。
  顾承对此能理解,却不会有妇人之仁,如果刘协蹦跶得厉害,就别怪他。
  现在祖孙三人一阵嘘寒问暖后,刘协就开始蹦跶了。
  准确的说,挑起事头的是董太后:“这次唤你过来,是让你们两兄弟亲近亲近。”
  刘协顺势接道:“恭喜皇兄龙灵觉醒,恰好我的八部龙典也近大成,想向皇兄请教一二!”
  他话音刚落,董太后又道:“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大汉的将来,还要交给你们,你们两兄弟切磋一下,互相促进吧!”
  这祖孙两人一搭一唱,顾承脸上浮现惊讶与为难之色:“龙灵之力不好控制,万一伤到皇弟……”
  董太后早就等着,笑道:“去止戈台,那里可以防止损伤,不易生变!”
  天下十三州,分封出去的皇族自不必说,单单皇城中的刘氏子弟,就有数万人。
  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自然免不了起冲突,为了避免兄弟阋墙,同室操戈,同样也为了互相激励促进,光武立下了止戈台。
  堵不如疏,以武相斗,胜负不论,恩怨尽消。
  这绝非虚言,双方只要实力不出无双境,交锋时动用全力,也不用担心遭遇生命危险,战后更有精神暗示,冰释前嫌。
  光武高瞻远瞩,刘氏子弟才能强者辈出,镇压四极。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历代上止戈台的,大多都是庶出。
  嫡系子弟之间纵使争斗,也要保持风度,至于皇子,更是绝不愿意上台。
  因为事关皇位争夺,冰释前嫌又能如何?
  实在输不起!
  然而这一日,止戈台上,迎来了两个特殊的对手。
  顾承和刘协拾级而上。
  皇城本就悬于半空,止戈台更是位于云层中,需要先经过一千零二十四台阶,才能登上。
  每一阶台阶两侧,都浮现出兵刃。
  刀,剑,枪,斧,钩,索,戟,矛……
  这一千多件兵器,并非实物,而是历代刘氏子弟交锋时留下的武道战意,以兵留形。
  止戈不仅是平息争斗,“武”这个字,也写作“止戈”。
  刘秀通过事实教育后代,没有通天武道,又谈何止戈,令天下太平?
  顾承一路而上,欣赏每一股兵气,其上庄严,肃穆,杀气森森,威凌苍生的气息,让他有种奇异的舒适感。
  回到主世界两个多月,终于又有些沙场征伐的感觉了。
  刘协一步一步走上,则是面容肃穆,气势积蓄,无比紧张。
  紧张的不止是他,环绕着止戈台有万座平台,此时光芒闪动,一位位皇族应讯赶来。
  正中的平台上,十常侍齐齐出现,目光交汇,躬身等候。
  如此姿态,俨然是——
  灵帝亲临!
  ……
  ……


第十一章 五帝真龙
  顾承和刘协正式登上止戈台,环视周遭,云卷云舒,千里之遥,历历在目。
  举头红日白云低,四海五湖皆一望。
  “光武一番苦心,后辈皆承其恩啊!”
  哪怕不比武,单单是俯瞰四方,都足以令人胸襟开阔,顾承不由地感慨,露出钦佩。
  “我会当众打败你!让炎龙离你而去!为母妃报仇!”
  如此闲庭信步的姿态刺激了刘协,恨意与嫉妒彻底按捺不住,低吼道。
  顾承淡淡看了他一眼。
  刘协双拳紧握,前所未有的愤怒起来。
  他从顾承身上,感受到了忽视,仿佛他是无关紧要的存在,根本不值得多费心神。
  不!他也是皇子,更得灵帝喜爱,董太后支持,有成为太子的机会!
  顾承应该视为大敌,哪怕仗着炎龙青睐,轻蔑嘲笑,也不该是这种态度!
  “这两位根本没有可比性!是谁给皇子协出了来止戈台一战的主意?真是愚蠢!”
  此时皇族齐聚,平海王身侧,也站着一位身材魁壮,目光有种勃勃之威,侵略之性的壮汉。
  渤海王刘俚,与平海王从小相争,互不相让,却又交情莫逆。
  平海王故意道:“我觉得不然,皇子协八部龙典也将大成,太后必然还有宝物赐下,为何不能与大皇子一斗?”
  “什么宝物都没用!必败无疑!”
  渤海王不屑地给刘协断言,再目光炯炯地看着顾承,满是惊奇:“他真的只杀过一个张角么?我怎么觉得至少黄沙百战,才能养成这样的气度?”
  平海王这回不抬杠了:“殿下乃是天人之资,岂能以常人度之……咦?陛下、娘娘和太后都来了!”
  话音刚落,止戈台上空,金光耀起,龙凤和鸣,灵帝和何后于光柱中出现,先是向一同出现的董太后问安,再神色各异地望向下方。
  前者期待与凶狠并存,后者则满是担忧。
  “见过皇祖母!父皇!母后!”
  顾承行礼,朗声道:“今与皇弟协止戈演武,愿我皇族威加海内,愿我大汉江山永固!”
  全场为之一静。
  实际上,这种对决不免有看猴戏的感觉,也是嫡系皇族不愿屈尊纡贵的原因。
  然而这一刻,当顾承的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