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诸天我为帝 >

第366章

诸天我为帝-第366章

小说: 诸天我为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是发生了什么天旋地转的奇景,而是整个鸿蒙大世界,无数规则被提取出来。
  星空星辰,山川河流,草木鸟兽,还与人界亿亿万万的生灵,都探出一根细线,交织过来。
  甚至除了有形之物,就连无形之气,都抽出一根根玄妙的丝线,如同罗网般经纬交错。
  寰宇四方为笼,诸天大道为网!
  此为天道!
  大汉皇朝的龙灵,被鸿钧斥责为域外邪魔,听似可笑,偏偏从他所化身的天道逻辑中,是无比正确的。
  因为现在人界才是商朝,距离大汉还有一千多年,这来自未来的龙灵,从某种意义上,可不就是域外邪魔,必须遭到排斥吗?
  “好生熟悉!”
  顾承眼中露出怀念之色。
  他想起了以身合道的伏羲。
  如今看来,女娲石的试炼,处处是提示,那时的伏羲就是现在的鸿钧低配版,虽然实力远远不如,但所统御的天道却是颇为相似。
  对此,顾承做出的反击,极为直接。
  他手掌握住那面小镜,一束镜光升起,穿梭九天十地,直指鸿钧。
  那不是什么天地规则,而是一种极致的爆发,蕴含着无尽的力量、无数的攻击,仿佛亿亿万万的星辰同时爆炸,无可匹敌的毁灭终结将一切规则轰击破碎,永无休止的拆分磨灭……
  起源终结,轮回如磨!
  争锋相对,生死相搏!
  天道又如何!


第二十一章 榜上无名
  顾承手中的小镜,正是由天皇镜碎片炼制而成,其内蕴含部分起源之道。
  天皇镜作为三皇神器之首,在人皇座和地皇书跌落品阶时,岿然不动,更是自由来去,从未有过主人,直到末法之劫降临,才被顾承打碎。
  他亲手打碎天皇镜,并非不可得的泄愤,而是为了研究起源之道。
  相比起命运之道随着盘古斧现身,将自己的强大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世人面前,这三千大道之首,一直神秘莫测,仅仅是只鳞片爪。
  至今顾承都没明白,为何起源之道会出现一分两半的情况,但这并不妨碍他参悟起源之道,并与自身的终结之道相合。
  事实证明,末法之劫也有末法之劫的好处,反正大劫来临,再不破釜沉舟就来不及了,顾承毁去天皇镜后,研究碎片,大有收获,后来更是直接将碎片重新拼接,组成了这面小镜。
  破镜重圆后,其内的神器意识已经消散,变得如臂指使,此刻轮回如磨,以无可匹敌的力量撕裂一切,无限拆分,即便鸿钧是所谓的天道化身,也要被磨灭。
  不过鸿蒙大世界的本源之雄厚,远不是其他大世界可比的,鸿钧手执的竹枝往虚空探去,无与伦比的本源之力立刻附于其上,跨越时空,向着顾承刷来。
  “恭候多时了!”
  顾承右手持镜,空着的左手遥遥一抬,无数灿烂的星光耀起。
  他身处的地方名叫移星神台,与太虚之间一样,都是特意设计的。
  太虚之间是为了研究刑天,创造战神一族,而移星神台正是为了这一战所准备。
  顾承还不是天帝,无法调用鸿蒙本源,但他的妖皇分身曾得周天星辰图,又走过无双境紫微星路,对于周天星力的遥引有独到的体会。
  诸曜星辰闪烁,正是引星辰之力,用以爆发,手中的镜面发生变化,其内空间上下无限延伸,上方的天穹中,现出一枚威严的苍天之眼,射下创世之光,下方的地渊内,转出一股幽暗的大地之洞,轰出生死之轮。
  以顾承为中心,磨盘再现,生死盘结,黑白具现,直接化作一座古朴神秘的巨大轮盘,黑白交错之间,一条通道贯通,其内蕴含着从纪元初始,万象更新,到末法降临,万物终结的真谛。
  “来吧!”
  通道的目标瞄准鸿钧,一股庞然到极致的吸纳之力生出,将鸿钧朝内卷去。
  鸿钧竹枝立刻转换目标,与镜光相对峙,须臾之间,两者交锋了亿万下,各自一颤。
  旗鼓相当,不分上下。
  “老师!”
  三清见了触目惊心,接引准提已知正有一场惊心动魄的交锋在眼前发生,偏偏他们无法探查。
  能与鸿钧对峙的,到底是何等域外邪魔?
  “无妨!”
  鸿钧面容产生微不可察的变化,手掌不再探向打神鞭,任由它和封神榜往下界而去。
  三清见了颇为不解,明明要共签封神榜,上面还未写任何神位名号,怎么任由它去了?
  “天机有变,各凭本事!”
  鸿钧拂袖,身形往上而去,很快消失不见。
  “恭送老师!”
  三清若有所思,恭送鸿钧离去,各回道场不提,人界朝歌之中,顾承也收起了小镜。
  方才那短暂的一战,意义深远,他和鸿钧谁也奈何不了谁,各有顾忌,选择了各退一步。
  两者已是老对头,虽然谈不上知根知底,但都清楚彼此的弱点。
  对于顾承来说,鸿钧令三教共签封神榜,不仅为了阻断他的天帝之路,更要将三清完全推至对立面,借刀杀之,不死不休。
  他穿越来此,已经是拯救诸天的最后希望,若真的失败,那将不顾一切,誓杀幕后主使。
  对于幕后主使而言,鸿钧看似是大道化身,实则强大之处完全是鸿蒙本源,神魂遭受的重创,绝不是短短数年能够痊愈的。
  一旦戳穿身份,将遭到众混元的围攻,绝无幸理,牠距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自然不希望功败垂成。
  既然双方都有顾忌,按而不发,就成为了必然。
  如此一来,还要看接下来的人道洪流,商周之战!
  好消息是,封神榜上并无名单。
  如果封神榜已经有了名单,相当于一切自有天定,无论怎么折腾,那些该死的,最终都免不了一缕魂魄往榜上而去,大商也是注定被西周取而代之。
  顾承想要改变大商的结局,就是逆天。
  逆天倒是无妨,关键在于,首当其冲的可是封神榜,这件神器关系到天庭建立,众神归位,万万不能被毁。
  现在封神榜上空白,神位虚设以待,那就是各凭本事了,想到了原历史上被三清门下收走的人道英才,顾承冷冷一笑。
  步出移星神台,来到依旧蓬勃向上的朝阳山,顾承没有去往那七家,而是来到了一座小小的院落。
  里面只有寥寥数人,是数目最少的一家,但里面的每个人都是顾承亲自挑选,加以传授的弟子,所学的正是继阴阳家后的第八卷——
  纵横家!
  “陛下!”
  眼见顾承走入,数名弟子立刻行礼。
  顾承看着他们,尤其落在为首的两人身上。
  这两人一个骨瘦如柴,一个体圆若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年纪都已不小,此刻正垂首静立,忐忑地盯着自己的脚尖。
  因为他们本有官职,顾承登基后被免职,后来又纳入纵横家内学习。
  这种经历,让他们患得患失,整日琢磨陛下的用意。
  顾承看着他们,嘴角微微一扬:“费仲!尤浑!你们可听过兵家的一句话,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国之将亡,必有妖孽,这两位可是原本的命运轨迹中,赫赫有名的臣子。
  只是相比起闻仲、黄飞虎、商容、比干的忠诚,费仲尤浑是另一个极端,借着纣王的宠信,把持朝政,擅权作威,颠倒黑白,倒行逆施,西岐能够成事,有他们的一份功劳。
  不过奸佞也有奸佞的用处,所谓不拘一格降人才,早在天枢十二卷刚成时,顾承就有了全盘的计划,此前已经埋下了种子,现在是开花结果的时候了。
  费仲尤浑闻言精神一振,狂喜拜下:“愿为陛下为大商,效死输忠,竭尽全力!”


第二十二章 暗流涌动
  东平城。
  这座新兴的城市,屹立于大陆的东方,倚山观海,灵气汇聚,俨然是一片风水宝地。
  当费仲和尤浑入城时,看着街上比肩接踵的行人,很难想象这里在他们免职之前,还是东夷之地,族群生存,驯养家畜,驯农作物,保持着石器时代的特点。
  一个存世上千年的部落,说灭就灭了,更是在短短数年内,将痕迹扫除一空,使之成为大商的真正版图,不仅让东鲁等诸侯国无利可贪,还加以遏制。
  近年来,东鲁的地位明显不如从前,再也无法在东方一家独大,越来越多的小诸侯开始聚集到东平城的麾下。
  如何办到的?
  很简单,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人都是要恰饭的,诸侯家大业大,排场不同,更是需要庞大的收益。
  东平城往北,是昔日的九黎祖庭,其内珍贵灵兽,天材地宝,朝东则是东海,更是大商不曾涉及的地域,有着无数的奇珍,等待开发。
  如此地利优势,简直是商户的最佳之地,因此继纵横家后,顾承选取的天枢第八卷为杂家。
  杂家其实不是一定要从商,但不可否认,杂家兼容并蓄的特点,很适合商战。
  商场如战场,想要成为一个好的商人,单单是贪婪吝啬是绝对不行的,还要过人的眼光和出众的韬略。
  不过商人往往过于精明,忠诚度不高,顾承也就没有多花心思培养,广撒网多捞鱼,只需要让他们将诸侯的注意力转移过去便好。
  当东平城初步建成,商人蜂拥而入,在城中干道建立了这个时代的首条商业街,所赚取的暴利之大,从税收令干枯的国库很快充盈起来,就能体现。
  于是乎,曾经高高在上诸侯们都将目光转向东平,别说东鲁,就连南北两方都受不住诱惑,也唯有西岐距离东平城实在太远,无法分一杯羹了。
  这些是费仲和尤浑在东平城三个月内,通过各大商家的商铺及背景,加以分析的情况。
  两人在朝阳山学习,相当于闭门造车,虽然学了一肚子纵横谋略,却没有实践的余地。
  这段时间通过接触观察,才对四方诸侯之势有了直观的了解,开始分头行动。
  费仲换了一身衣服,带上丝织巾帽,上衣长度超过膝盖,下面还穿着裳,腹部带了黼(fǔ)饰,摇摇摆摆,往城中的最大的商铺之一,北伯商铺走去。
  入了这间门面气派的商铺,就见货架上琳琅满目,摆满着各种人参灵芝、珍珠贝壳,一个长相富态的掌柜,正在和几位前来进货的行商说价。
  所谓行商,包括帮客、厢客、边客、摊贩,将东平城的货物,以各种形式卖入各地。
  以北伯商铺的规模,无疑占据主动,这些行商一个个点头哈腰,都巴结讨好着掌柜。
  “近来东海不太平,时有龙宫虾兵蟹将上岸,侵扰我大商子民,你们都是知道的,这价钱的上涨,也是没有办法。”
  “宋掌柜,我们听说闻太师请了高人,与那龙宫相谈,更有钱塘关李将军坐镇,局势早已平稳,这珍珠的价格能不能再让一分?”
  “闻太师是请了道法高人,可那东海龙宫也不是好相与的,李将军更是以守为主,避之锋芒。”
  宋掌柜有些不耐烦了,眼角微微上扬,眼见着就是送客的架势:“列位如果觉得本店的价高了,尽管寻找新的供货店铺,只是我需要提醒一句,出了这店,想要这等品相的珍珠,可就难了!”
  此言一出,那些行商顿时面面相觑,犹豫不决起来。
  宋掌柜老神在在,一副吃定他们的模样,转眼打量新客人。
  正巧这时,费仲也朝他看来,两人目光一对,各自一愣,掌柜眨巴了眼睛,迟疑道:“费兄?”
  “你认错人了!”
  费仲闻言,面上立刻变色,转身就要走。
  “诶诶诶!”
  宋掌柜赶忙走出,拦住费仲,堆起笑容:“你我可是昔日好友,怎的如此见外?快请进来,好好叙叙旧!”
  半拖半拉之间,费仲终于被拉了进去,掌柜直接将那些行商丢给伙计,两人入了内堂,对坐而下。
  婢女奉上茶水糕点,均是最上等的档次,费仲起初还有些矜持,品了几口后就放松下来,轻轻叹了口气。
  宋掌柜迎来送往,眼力何等了得,立刻知道这位是落魄了。
  首先费仲的这身打扮,看似富贵,实则是商人惯用的,正常的贵族才不会如此穿戴,身边更不会少于十个仆役。
  费仲本是贵族,在帝乙朝间就做到了下大夫,祖辈也是朝歌的权贵,怎会落魄至此?
  宋掌柜眼珠转动,思及自己的遭遇,也不禁苦笑起来。
  他姓宋,又何尝不是贵族之后。
  要知道这个年代,有没有姓氏,正是身份的象征。
  八百诸侯,在《尚书·盘庚》中,总称为“百姓”。
  也即是说,现在的百姓,并非日后的庶民大众,而是指商王宗室之外的贵族阶层,即各地姓族的族长,他们是统治集团的基石,所谓百姓千官,百姓的位置还在千官之前,拥有姓氏,正是高贵的标志。
  掌柜名叫宋保,宋氏在八百诸侯中是中等偏下,他儿时也在朝歌生活过,结识了费仲。
  那时的费仲可是威风八面,宋保当舔狗当得很累,后来就回到诸侯国内。
  八百诸侯,数目太多了,除了最顶尖的几姓,其他的难免起起落落,宋氏后来就遇到了麻烦,唯有依附北伯侯崇侯虎,宋保也成了崇侯虎的臣子。
  他头脑精明,掌管这间东平城的商铺,虽然日进斗金,令崇侯虎大为开怀,然整日与商人打交道,心中十分不耐,此刻碰上费仲,同病相怜,自然也有倾述的欲望。
  不过两人多年不见,早已生疏,不可能交浅言深,各自都按捺住心思,客套着,假笑着。
  再坐了片刻,费仲知道火候差不多了,起身告辞,宋保相送,还未出门,就见外面传来喧哗。
  宋保瞅了瞅,嘴角一撇,露出愤恨之色:“东鲁小侯爷留下的祸患啊,那些奴隶又在闹腾了!”


第二十三章 星星之火
  “倒是正巧!”
  费仲心中暗笑,表面上脚步一顿,声调上扬,语气里满是疑虑:“东鲁小侯爷?奴隶闹腾?这话从何而来?”
  “费兄从都城而来,自然没有见过这等‘奇景’!”
  宋保的声音里满是愤恨和讽刺:“现在的奴隶,可了不得了,个个要摆脱奴籍,不好好劳作,生出无谓妄想,可不正受了东鲁小侯爷的影响么……”
  东鲁小侯爷,正是东伯侯之子姜文焕,当今皇后姜氏的弟弟。
  他曾在朝阳山学艺两载,是第一批兵家子弟,回归东鲁后,提出练兵之法,欲挑选奴隶加以操练,一展所学。
  但相比起年纪轻轻,一腔热血的姜文焕,姜桓楚行事稳重,知道这等改制不比其他,稍有不慎,就会引发阶层动荡,所以内心深处是拒绝的,仅仅是不打击儿子的积极性,没有当面否决罢了……
  直到东夷被灭。
  战神刑天的出现属于意外,被孔宣收走自不必说,真正让姜桓楚震撼乃至惊惧的是,黄飞虎统帅的大商军队,战斗力比起以往翻了何止近倍!
  无论是正面交锋还是侧面迂回,擅长弓箭巫法的东夷,都抵挡不住王师之威,被摧枯拉朽的碾压至死,没有半点机会。
  从那时起,姜桓楚知道,不变不行了。
  大商和八百诸侯的关系,是统御中带着对立。
  四大诸侯镇守四方,一旦中央势弱,四方势强,那最终结果必然是以下犯上。
  同理一旦中央势强,力压四方,换成一个守成的君王,或许还会维持现状,但这兵家之道正是纣王所传,东夷已灭,东鲁还会远吗?
  当利剑悬于头顶,姜桓楚无可奈何,唯有支持姜文焕的军队改制之法,训练奴隶,成为常备军队。
  东鲁历年来风调雨顺,国力富强,相比起连年开战的大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