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诸天我为帝 >

第103章

诸天我为帝-第103章

小说: 诸天我为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董卓才会极其信任李儒,认为他不会加害。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谁会疯起来连自己亲人都不放过?
  可惜正有这样的人。
  “女婿?哈哈!我娶妻生子,不就是为了取信于他吗?”
  李儒再度发出夜枭般的笑声,面露陶醉:“苍生业火,熊熊燃烧,多么美妙的时刻,终于要到来了!”
  田丰摇头,也不相劝,水镜八奇,各有坚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不过就在这时,有仆从入内禀告,只一句话,田丰的脸色就变了,拍案而起:“袁公糊涂!”


第三十二章 田丰之死
  “发生了何事?”
  眼见田丰拍案而起,李儒目光一沉。
  田丰冷声道:“袁公欲拿葛玄!”
  “葛玄?袁氏怎么会与三仙教葛玄过不去?”
  李儒有些愕然。
  就黄巾起义一役,汝南袁氏和海外仙道有过合作,但两方完全是互相利用,尔虞我诈,并无同盟关系,当然也谈不上敌对。
  “为了炼丹续命!”
  田丰叹道:“袁公糊涂,葛玄是左慈最疼爱的弟子,更是三仙教下一代最有机会成仙的苗子,抓捕葛玄,就是与三仙教彻底敌对,不死不休啊!”
  李儒皱眉:“确实麻烦!如果汝南袁氏和三仙教先斗起来……”
  田丰目光一凝:“慢着,仙道中人行踪向来诡秘,袁公怎么知道葛玄擅于炼丹,又恰于此时入中土神州的?有人布局,预谋袁氏……太子!”
  他思索着,眼睛越来越亮:“是了!太子的血气方刚,斩草除根是伪装的,他不是要逼反袁氏,而是怕袁氏造反,反其道而行之。”
  田丰也是一流的谋士,当巧合太多,自然发现了破绽。
  这刻灵光闪烁,包括京城袁基之死,袁逢留书,都看得透彻。
  “事后张良又有何用,你已错过最好时机!”
  汝南袁氏是田丰看中的势力,李儒并未有太多了解,语气中颇有几分幸灾乐祸。
  田丰摇头:“不!还不晚!血书不是关键,袁隗此人比起袁逢还要保守,血书只是坚定了他不造反的决心,即便没有血书,他也不会用袁氏百万子弟的性命去赌。”
  李儒想想袁隗为人,确实如此:“那太子为何要多此一举?”
  “说明太子害怕!他害怕袁氏造反,于京城设局后,犹自不定心,又要让袁氏与三仙教冲突。如今太子在河北,河南他必然派出了身边的得力谋臣,来确保袁氏不反,豫洲平安!”
  田丰恢复往日的神采飞扬,涌起强大的斗志,一字一句地道:“只要抓住那个心腹谋臣,我就能劝服袁公,看清朝廷的外强中干。呵,那人迫不及待地设局抓葛玄,引发袁氏和三仙教冲突,反倒暴露出自己啊!这一局,我能赢!”
  李儒抚掌一笑:“不愧是老师的大弟子,儒拭目以待!”
  ……
  ……
  “欺人太甚!欺人太甚!”
  孟节狂怒着扫下文房四宝,咆哮道:“我忍让田丰,他竟如此欺我,彻查我的师门和身边之人,这是要作甚?”
  “斩草除根!”
  贾诩在旁边品着酒,悠然道。
  孟节听了一个激灵,浑身都哆嗦起来,拍案大喊:“五石散!五石散!”
  周氏送上五石散,孟节服下后安静了,正自飘飘欲仙,就听贾诩在他耳边缓缓地问道:“你在袁氏多少年了?”
  孟节下意识答道:“二十五年了!”
  贾诩又问:“那田丰呢?”
  孟节冷笑:“两年不到!”
  贾诩问:“袁氏五大主脉,三十二支脉的子弟,你认识多少?”
  孟节傲然:“嫡系了如指掌,庶出子只要实力有小成的,我也对他们的性情爱好有所了解!”
  贾诩又问:“那田丰呢?”
  孟节冷笑:“他认识的,都折在洛阳了……”
  贾诩问:“门客中肯听从你号令,与你结盟的,能有多少?”
  孟节哈哈一笑,指了指五石散:“原本不多,直到有了此物,十万门客,我振臂一呼,三万响应!”
  贾诩又问:“那田丰呢?”
  孟节冷笑:“此人性情刚直,口不留情,能有百人愿听他,我此后就再也不服五石散!”
  贾诩也笑了:“既如此,你为什么要惧怕田丰呢?”
  此三问三答之后,孟节的胆气瞬间就上来了,喃喃自语:“是啊!我何必惧他?”
  贾诩道:“现在不除去田丰,等他将你身边人摸了清楚,你二十五年的心血都会付之流水,你三万的友人生死也会受其掌控,你甘心吗?”
  这一刻,在实质性的威胁下,孟节向贾诩拜下:“当然不甘!请道长教我,如何除去田丰!”
  贾诩理所当然地道:“去杀了他啊!”
  孟节一滞,干笑道:“道长说笑了,家主绝不允许门客自相残杀!”
  贾诩抚须一笑:“袁公现在最怕什么?”
  孟节迟疑了一下,终究大胆道:“最怕死!”
  贾诩道:“是了,所以袁公不会让任何人妨碍他将葛玄请来汝南,但昨日田丰却痛陈利弊,甚至与袁公发生争吵!”
  “田丰刚而犯上,向来不留情面,家主对此很是气愤。”
  孟节摇了摇头:“但家主能辨明忠奸,田丰所言确实有理,我们即便将葛玄请来,他若是执意不肯炼丹,就是白白与三仙教起冲突。”
  “这你就错了,将死之人,绝不会如表面那般冷静,袁公往日能容忍田丰,但这次必不理会什么忠言逆耳!”
  贾诩道:“明日正是族会,你尽可能说动嫡系庶出子弟,一致支持田丰,不要抓捕葛玄,袁公认为他联络各脉相逼,定然大怒,令田丰闭门禁足!当晚,你就可率所有愿意追随的门客,入田丰院内,格杀勿论,袁公岂会责众?”
  “妙啊!妙啊!”
  孟节细细思索,只觉得此计单刀直入,大道至简,佩服得是五体投地:“就这么干了!”
  ……
  ……
  事实证明,孟节的三万之数完全是胡吹大气,真正肯跟他去杀田丰的,只有两千人不到。
  而且这些人还全部服用了五石散,有求于他,又亲眼目睹了族会上,田丰刚而犯上,袁隗雷霆震怒的一幕,才被孟节说动,认为杀田丰,是替家主完成不好明言的事情。
  其势已成。
  这两千人,已然是一股可怕的力量。
  汝南袁氏作为天下第一世家,所招的门客都是效仿孟尝君,要么鸡鸣狗盗,有一技之长,要么天赋不凡,实力高强。
  所以两千门客,精通各类异法,布阵钻地,五行遁法,无所不能,在贾诩暗中,孟节明面的指挥下,数十个呼吸内,就突入进田丰所住的院中。
  接下来,就是一面倒的屠杀。
  田丰乃是谋士,谋士居于幕后,并不随主公冲锋陷阵,不可能如武将那般随时带着数百亲卫,只有三十名出自水镜学宫内的仆从。
  而且袁氏祖宅内也布置了大阵,虽没有洛阳的浑天地动阵和九五至尊神阵那么厉害,但也绝不是游侠死士能够来去的地方。
  可田丰万万也想不到,最终对他痛下杀手的,不是太子麾下,竟是手持门客腰牌,大阵根本不会防备的自己人。
  当身边的仆从全部倒下,田丰周身浮现的八卦之象碎散,大小神通全部被破,被一剑穿胸的他披头散发,发出凄厉长笑:“原来如此!原来如此!血书丹药,虚虚实实,真真假假,一切的谋划,都为让袁氏内乱,最终一环,是落在我的身上!”
  他看着领头的孟节,目露怜悯:“我一死,袁隗必不容忍门客自相残杀,欲杀鸡儆猴,这两千门客也有挚友,再受挑唆,大乱一起,一发不可收拾!袁隗本就命不久矣,必然让嫡子袁毅执家法,袁毅为了巩固地位,树立威信,定要大肆株连!流血之夜后,蠢蠢欲动的各脉子弟,短时间内也不敢贸然行动了,孟节,你才是阻止袁氏造反的大功臣啊,不过是以自己和亲友的性命为代价!”
  “道长,此人可是在胡言乱语?”
  孟节脸色变了,语气里却是透着说不出的慌张,下意识传音。
  没有回应。
  “道长?道长?”
  当贾道人就像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孟节知道大事不妙了:“速走!速走!”
  可惜开弓没有回头箭,他们冲进来见人就杀,十数名无双强者埋头围攻,田丰势单力薄,生机已逝,全凭最后一口气撑住,已是无力回天。
  当五石散军一窝蜂散去,各自回院,收拾细软,带着家人跑路,主宅已被惊动,袁氏最精锐的家兵涌出,喊杀声起,火光隐隐冲上天穹。
  目睹这一幕,田丰大喊:“良友难寻,大敌更难寻,阁下能否出来一见?”
  “出来一见!出来一见!出来一见!”
  声音远远回荡出去。
  但最终,田丰没有等到任何人。
  他苦笑着,垂下了头,眼中对忠奸立场的迷茫,终于随着生机一同逝去。
  片刻之后,李儒自一堆死尸里飘出,面色阴沉:“滴水不漏,好生可怕!”
  当孟节率众杀入,田丰就明白自己再度落入算计。
  对方故意引出三仙教,不是犯错,正是要他以为取胜之机已现,迫不及待地寻人,逼迫孟节在新仇旧恨中,下定决心。
  由于田丰刚而犯上,不得人心,此局已是无法可破,性格如此,徒叹奈何?
  临死之际,田丰干脆以身做饵,诱对方现身,让水镜八奇知晓,大敌到底是谁。
  李儒伺服在旁,即便对方不现身,只要露出一丝气息,都会被洞察虚实。
  然而无用。
  贾诩事了拂衣去,此时已然出了汝南,身后喊杀渐起,火光冲霄。
  自始至终,他都没有回头看上一眼,施展小神通御风,一路向北……
  南方已定!


第三十三章 人皇之威
  咚!咚!咚!咚!
  呜呜呜!
  战鼓声冲天响起,苍凉的号角声在熙光晨霭中回荡,天蒙蒙亮,大汉百万大军,就踏着刚猛有力的脚步,正式开赴太行山脉。
  同时太行山上,亦是佛光冲天耀起,金莲层叠,梵唱阵阵,庄严肃穆,八部天龙众直接显化威严法相。
  双方都很清楚,此战八部天龙阵必破,区别仅仅在于代价的大小。
  如果大汉能一鼓作气,破阵灭佛,那太子威望必然到达巅峰,回京登基,君临天下,大汉国运由衰转盛,国祚绵长。
  如果军队死伤惨重,元气大伤,那么即便破阵,也是四夷不平,虽胜尤败,因此顾承立于点将台上,俯瞰众将。
  “曹操、夏侯惇、夏侯渊、徐晃!”
  “末将在!”
  “各率十万大军,入轵关陉、太行陉、白陉、滏口陉!”
  “遵命!”
  “孙坚、韩当、凌操、周泰!”
  “末将在!”
  “各率十万大军,入井陉、飞狐陉、蒲阴陉、军都陉!”
  “遵命!”
  这八支军队,是顾承这段时日精挑细选,严加操练的结果。
  别说他麾下人才济济,即便是曹操和孙坚,都汇聚了原三国中的猛将。
  群英荟萃的结果,自然免不了优胜劣汰,如曹洪、曹仁、黄盖、程普、祖茂等将,亦是勇武过人,却在军阵之力下不及上述八位,所以被筛选下来。
  当然,这些将领也没有闲着,纷纷填补到八军之中。
  此次是毕其功于一役,全军动员,全力以赴!
  “诸位道长,有劳了!”
  顾承看着将星闪耀,满意颔首,再转向道门阵营,正色道。
  “义不容辞!”
  以青灵子为首的众道稽首为礼,足下青莲,仙气飘飘,分头向着八阵而去。
  目睹这一幕,史子眇眼中露出欣慰。
  自大汉立国以来,人道仙道,终于联手一战。
  由于海外仙道和异族妖道的作乱,他曾经担忧殿下对于所有道门都生出厌恶,所幸此役过后,终能辨明忠奸,分出好坏。
  轰隆!
  说时迟那时快,待得八军八仙入阵,太行山脉陡然一震,气血光柱冲天而起。
  那不断升腾涌动的铁血狂潮,将浩荡军威卷成尖锥,狠狠刺在佛光之中。
  霎那间,佛光激扬出绚烂色彩,金色成为天地的主色调。
  放眼望去,金芒遮天。
  这金芒有佛门八部天龙众的陨落,也有大汉士兵的倒戈与度化。
  在青灵子等道人的辅助下,八军化作八杆最强之矛,以无坚不摧之势直刺阵眼,八部天龙众的法身不断被灭,却又不断复活。
  “我佛慈悲,光明无量,照十方净土,无所障碍,当以身报,往生彼岸……”
  但佛门阵法最可怕之处,也展现出来。
  胡人念诵佛经的声音响起,数不清的经文流水般涌现。
  佛经向着大汉军队蔓延,顺着每个士兵的脚下一路向上,等到包裹全身,无论再忠心再勇猛的士兵,都丢下武器,双手合十,露出宝相庄严,加入到念诵佛经的队伍中。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这种强行度化,瞬间皈依,令众人瞳孔收缩,却是早有准备。
  “杀!”
  八军各将发出高喝。
  没有被度化的大汉士兵们举起屠刀,眼中蕴含痛苦,挥向了曾经并肩作战的同僚。
  四面八方传来梵唱之音,犹如灵山妙境,不断的度化,不断的杀戮,鲜血激扬,红色覆盖住金光,成为了天地的主色调。
  放眼望去,赤潮天下。
  天目神通开,观战的每个人都流露出悲色,如此抵挡外道胡佛的入侵,实在太过惨烈。
  “殿下!”
  顾承左右,站着赵云与黄忠,两位大将眼中都露出迫切之色,恨不得马上入场。
  顾承的目光却趋至于一种绝对的冷静。
  此战已经不是凡人层面,而是关系到佛道之争,信仰收割,外族入侵,乃至天地大势。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绝不能畏惧牺牲。
  “张钊!马钧!”
  终于,当佛光经文攀升到极致,顾承大手一挥。
  “是!”
  一大一小两位木圣传人浑身紧绷,早已严阵以待,此刻听了太子命令,张钊紧张地大叫一声,马钧则双手微颤,展开一件罗盘状的宝器,蓦然一指。
  中央一枚似银似玉的圆球旋动着升起,上刻三山五岳、北斗七星、二十四节气等等,成一浑象。
  这便是木圣历代传承的玄器——浑天地动仪!
  浑天地动阵,浑天地动仪。
  两者只有一字之差,但前者为洛阳神阵,守护京城,后者则监察天象地脉,为神阵的真正枢纽。
  而想要催动浑天地动仪,必须是张氏嫡系,木圣传承,这是张衡的私心,果然保得张氏一脉人丁兴旺,诸圣传承中木圣与朝廷关系最是紧密。
  这一刻,经由张钊马钧齐齐催动,那浑天地动仪猛然涨大,变成一方奇异梦幻的小天地,上应诸曜星辰,下通万千地脉。
  “起!”
  张钊马钧再齐齐一转,浑天地动仪的控制权改变,顾承位于中央,伸手一探,抓出一条粗大如龙的地脉,狠狠一震。
  轰隆!
  大地晃动,所有人都仿佛看到须弥山倒,天塌地陷,四极崩溃般的恐怖场景。
  实际上,仅仅是整座太行山脉地龙翻身,由于近在咫尺,才有如此可怕的效果。
  正常情况下,这是泼天大祸,太行山若发生地震,势必波及三大洲数百郡县,无数百姓流离失所。
  可现在,太行山间密布的是佛门阵法佛纹,地震首先震碎的就是佛纹,毁去的是八部天龙阵,而控制浑天地动仪的顾承,却能在阵法被破后,以最快速度平复地脉,避免损失。
  地震与否,控于只手,这便是圣者之能!
  在如此威胁下,那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