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1997 >

第65章

重生1997-第65章

小说: 重生1997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睡一觉起来,下午一点半上课,林妍他们赶紧洗把脸跑去上学。

    路上三宝莫名生出一点负罪感,“妍妍,阳阳,我们是不是太奢侈了。大家都在学校里啃馒头吃咸菜,咱们回家吃好的。宿舍里又阴又冷,咱们回家睡热炕。是不是有点……”

    韩慕阳:“这就不得劲了?等冬天零下十几度滴水成冰的时候,宿舍跟冰窖一样,他们一个月不洗脚,你再想想。”

    三宝:“那我更得努力学习才行!”决不能辜负这么好的条件。

    这下邻座的同学都知道他们在外面租房子了。本镇同学回家就算了,人家在家门口上学没什么好比的,可人家林妍跟韩慕阳的家人怕孩子受罪也租房子住,这是什么神仙家人啊。

    真是羡慕啊。

    李栋梁悄悄问钟瑞:“林妍家这么有钱啊?”

    钟瑞沉着脸,他感觉自己彻底被林妍摒弃在她的社交之外,镇上那一次他以为两人和解了,可其实是她自己跟什么莫须有的东西和解了吧,压根没把他当回事。

    他知道林父不可能出钱租房子,那只能是韩慕阳家,她和三宝居然也跟着,他们关系就那么好?比自己这个和他一起长大的还亲近?

    凭什么啊?难道就因为韩慕阳家里有钱,是城里来的?

    林妍压根就没注意他的情绪,也没有任何要跟他解释的意思。

    晚上下了第一节自习课,林妍就去跟班主任说不住校的事儿,她家里租了房子以后和韩慕阳、高桂亮出去和家里人一起住。

    班主任可没料到是她和韩慕阳想租房子,真以为是家里人舍不得孩子受苦特意租房子陪读呢,既然有家长陪同那也不用担心少年男女住一起有什么麻烦,自然同意。

    他给林妍开了个条子,“不住校的话就不用交住宿费,一年一共是一百,回头我去申请了退给你。”

    虽然已经住了俩月,那也没什么关系,照旧退一百,反正空出来的床位也会有其他同学补上。

    县里、市里有一些考不上高中的同学会走关系到乡下来读高中,陆续来好几个了。

    第二节自习课间林妍去把铺盖收拾一下,韩慕阳和三宝先把他们三个的铺盖送过去,等放学的时候再把箱子用自行车带过去就行。

    林妍也没多少东西,收拾一下晚自习放学以后一次性拿到租房那里去。

    陈艳看她不住宿舍了还舍不得,抱着林妍好一个煽情。

    林彩霞:“陈艳你别矫情,妍妍又不是转学,她还来上课呢。”

    陈艳:“我就是舍不得嘛。”

    晚自习后林妍拎着暖壶拿着搪瓷盆和她们道别,然后跟韩慕阳、三宝一起回家。

    虽然是出租房,但是有姥娘姥爷和韩奶奶,那就是家了。

    他们回家的时候,三位老人正在看电视呢,市电视台这两天在放这一次民艺展览的一些相关画面,今晚上恰好放到他们县颁奖和采访的环节。

    林妍陪在姥娘旁边,她一直静静地坐在侧后方,不怎么说话,也不看镜头,只等姥娘有需要的时候才微微倾身附耳帮姥娘翻译。

    姥娘是紧张的,毕竟第一次被人采访,还有人拿那个黑黢黢的东西对着她,她就忍不住看一眼看一眼的。

    电视里放的是姥娘被采访到现在有什么感想,还提醒旧社会、新社会的关键词。

    这老娘可有话说,根本不需要林妍帮忙想,她用力抓着自己的裤子,努力清楚地用方言说:“那区别可大啦去了。现在顿顿吃白面大馒头,吃得饱饱的,还有菜有肉有蛋有鱼,年年有新衣服穿,过年也有钱给孩子发压岁钱。再也没人拿着枪满村子抓壮丁啦,晚上也能睡踏实觉,我做梦啊都笑。”

    姥娘说着说着就忍不住哈哈笑起来,露出整齐洁白的假牙。她可对着镜子练过的,装了假牙自己的嘴巴就不瘪瘪了,笑起来那牙齿可好看了,不能白装。

    记者被她的假牙成功吸引了注意力,“大娘似乎很喜欢您这副假牙,是有什么故事吗?”

    姥娘:这闺女上道,问到我心坎里了!

    她笑道:“我孙女给我装的,给人家看孩子赚了钱就给我买假牙。我以前咬不动肉,这会儿吃得喷香。哎呀,都是社会好了,党想着咱老百姓,女人也能去医院看病装假牙了!”

    记者适时说了几句把气氛推上一个高潮,大家掌声轰鸣。

    姥娘有点害怕,这场面太大了,她从来没这样过。不过她知道自己不能丢人,妍妍还在一边坐着呢。她就微微笑着,也跟着鼓掌,然后小心翼翼地把自己的小脚往后放了放,生怕人家看见。

    摄影师却一个特写镜头从她的脸上转到林妍的脸上,又从她的脚上转到在坐几个人的脚上,姥娘一双被禁锢的小脚和别人自然生成的脚就被定格在画面里。

    “哎呀!”姥娘挥挥手,“丑死了,我一个糟老婆子有什么好拍的,多拍拍妍妍,电视里也俊。”

    韩奶奶笑道:“姐你谦虚了呀,我看会场上这些老太太,数你最俊。”

    姥爷乐得合不拢嘴,却还要替自己老婆子谦虚两句。他心里还想要是人家采访自己,那他说什么?他设想了一下那个场景,一群人围着自己,镜头对着自己,他顿时浑身冒冷汗,不敢不敢,太难受了。老婆子还真挺厉害的!

    见三个孩子回来,姥爷就主动把电视关了,张罗洗脚睡觉。

    他们俩灶台呢,一个用来炒菜,一个用来烧水蒸馒头,每天晚上烧一锅热水给大家洗漱洗脚,很方便。

    三人也都泡泡脚,然后看两页书或者说点闲话,一家子就分炕睡觉。

    三宝泡完脚躺在热乎乎的被窝里,原本的那点负疚感就烟消云散了,忍不住感叹:还是热炕睡得舒服啊。

    林妍则和姥娘、韩奶奶一起睡。她习惯和姥娘一个被窝,以前姥娘总替她暖和脚,这会儿炕上热乎乎的,被窝也不冷,大家都睡得很舒展。

    今晚不止他们看电视了,亲朋们也都在电视上看到姥娘和林妍了。

    三宝也在颁奖扶着姥娘上台的时候露了一下脸,二舅妈看到儿子出现在电视上,虽然只是一闪而过,却也激动得半宿没睡着,直说三宝没白跟着妍妍和韩家小子混。

    林父林母看电视,林斐写了一半作业也凑过去看。

    林母还伸着脖子找自己和大姨呢,结果镜头扫过观众席的时候还真看到了,给她激动得不行,让林父赶紧看。

    林父和林斐都没来得及看,又不能倒回去,可他们都看到姥娘和林妍了。

    林斐突然惊讶道:“我二姐在电视上还挺好看。”以前他同学总说林妍好看,他可从来没觉得,只觉得他们眼瞎。

    林母和林父也下意识去看,他们也没觉得二闺女好看过,林母是被闺女整天气的,林父是压根没仔细看过二闺女,脑子里对二闺女什么模样就没多大印象。这会儿他们一致觉得林妍长大了,长开了,比小时候俊得多。

    等姥娘被采访的时候,林父羡慕得不行,要是自己也能上电视就好了,“她姥娘这话说得没水平,我肯定说得更好。”

    林母白了他一眼,“会说的人多了,也不见得有人采访。”

    林斐:“就是啊,你起码读了书,我姥娘大字不认识两个呢,能说这样很厉害了。”

    睡觉的时候,林母又和林父感慨,“妍妍这孩子,长大了。”

    林父:“读高中就是大人了。”

    林母:“我取了钱,去看看他们那个铺子怎么样,把钱给他们。”

    林父也没意见了,给韩家开店总比被三妹夫借去好,他看三妹夫也不像做生意的料子。

    大舅妈他们也看到了,邻居看到的都忍不住隔着墙跟他们吆喝,分享一下激动喜悦之情。

    这年头有个自己认识的人上电视,那可是大新闻,够说很久的了。

    百…度…搜…,最快追,更新最快

 开张(新店开张多多捧场。。。)

    当事人林妍和姥娘却没啥感觉。

    三位老人觉少; 早上轻手轻脚起来准备早饭。昨晚上擀好的面条,早上直接再烫一把翠绿嫩生生的菠菜; 另外一个锅炸得肉酱当浇头。

    一人一碗面俩鸡蛋,吃得热热乎乎的。

    姥爷现在早上不吃面食; 而是两个水潽蛋; 加上一勺奶粉,再泡几片钙奶饼干,据他说吃出了地主老爷的感觉; 能一辈子吃不腻歪。

    姥娘和韩奶奶是喜欢吃饭菜的; 不爱吃饼干那些东西。

    有姥娘他们陪着; 林妍这日子过得甭提多舒心了。

    这日林母来租房这里,她听姥娘说是韩慕阳租的房子; 心里有些不得劲。

    虽然林母自家过日子抠门,家里雨衣雨伞都不舍得买; 也从不给孩子零花钱; 可她也绝不占别人便宜。

    让她说自然没必要租房子,学校有宿舍; 还租什么房子?如果是林妍租的; 那她肯定得唠叨逼着退掉; 可人家韩慕阳家租的,她就不说啥。如果只有林妍在这里住,那她也好逼着林妍回宿舍,别占人便宜; 可姥娘姥爷也在,她还真不好批评老人胡闹。

    她原本也就是喜欢唠叨; 真要说大主意是没的,孩子如果不听话她也管不住的,所以以前林妍才总往钟家跑,还在钟家吃饭干活的,她也管不住。

    林妍也早就意识到这点,前世她和姥娘家疏远也怪自己,林母说不让她去,她虽然不高兴却怕家里不给钱就真的不敢再常去,其实如果自己强硬得不听话,林母根本没辙。

    就比如现在,虽然她不高兴自己出来住,也不高兴还得另外花钱,可还是跟韩奶奶说得很敞亮。

    林母要分摊租费,林妍没拒绝,韩慕阳看她脸色就收了。

    林母又把三千块给韩慕阳,韩慕阳当场写了借条,让韩奶奶代替他摁手印。

    他问林母:“姑,如果借,我们来年这时候还你,按照一年定期给你170的利息。”

    林母忙道:“不用不用,说是借钱,哪里还用给利息。”亲朋们借钱应急,都是不给利息的。

    韩慕阳继续道:“如果你愿意投资,我们会按照铺子的利润分你。”

    如果铺子出货稳定以后,那就可以扩大进货,收益稳定以后就可以开第二家铺子。

    按照小舅在省城的收益来看,这家也肯定不会亏,年底就能赚一波,然后就可以开第二家。第二家铺子,才是给林父和二舅他们入伙的铺子,第一家韩慕阳就想单纯点,赚钱改善他们三个的生活。

    林母有些犹豫,她没有什么投资概念,有钱顶多是存到镇上的信用社、基金会之类的,一年也没多少利息。

    她是觉得有借有还,起码不会亏了本钱的,可如果入伙那可难说,多少人做生意都赔钱呢。

    韩慕阳知道她的担心,就道:“或者您可以看看年底情况再说。如果好的话,过完年就能分钱。”

    林妍知道林母纠结什么,便道:“要是家里有急事用钱,过了年就还咱,要是没急用,你多拿点来也可以的。”

    今年林父没丢钱,大队还给了奖励,家里不会紧张,只需要不借给三姑父和三婶家就行。当然,如果能避免林父冬天的麻烦,那家里就少亏将近一万五。林父三轮车被扣,他还得买辆新的,价格自然更贵。

    韩奶奶:“妍妍娘,你放心,他小舅的店就没亏钱。”这个店自然也不会亏。韩家不是不够钱开铺子,韩会计和三叔都没出钱、韩卫红也没掏钱呢,是韩慕阳说这归他自己的生意大人不要插手,他要和林妍、三宝一起做。

    韩奶奶一说,林母就不好坚持了,原本和林父商量借钱这会儿也说入伙。反正入伙的话过了年就知道有没有钱,借钱的话还得来年这时候拿到呢。

    林妍就让林母有钱别往外借了,如果年底赚了钱,来年春天就把家里的余钱都投进来。

    林母:“你这个孩子,越来越没数了,做人不能贪心。”嘴上这样说,心里却当了真,盘算着以前三婶说要盖房子,让她给留点钱帮衬,现在她就不想给三婶留想看看这里的情况,如果真有钱那当然投进来赚钱好啊。

    改日二舅妈过来送钱,韩慕阳也是这样应付的,写了借钱韩奶奶帮忙摁手印。

    二舅妈寻思韩奶奶打包票不亏钱,那还有什么说的?反正没了这三千家里也盖不得房子,不如把五千都投进来,如果真赚钱那盖房子的事儿就稳了,如果不赚钱大不了把本钱要回去。

    她果然就去镇上又娶了两千,把五千都投了。

    三宝吓够呛,韩慕阳却面不改色,五千块对他来说似乎和五百块没什么区别。

    三宝就麻了,也对,五块对自己来说就不少,五十就是大钱,五百不敢想,那五千……麻了麻了,就和五块一样了。

    姥爷是很担心的,生怕亏钱之类的,姥娘就让他把心放肚子里,“别总倚老卖老,现在年轻人比你厉害呢。你赚个十块八块就觉得了不起,人家年轻人可不放在眼里。”

    村里多少年为害也没辙的大井人家妍妍和阳阳都给你填了,你还觉得他们是孩子不如你呢?

    转眼几天过去,罗爸说装修差不多了,让他们去看看。

    林妍就和韩慕阳请了晚自习的假,让三宝在学校上自习,他们俩和罗爸一起去。

    罗爸依然开着他的面包货车,拉着他们去县里。

    韩慕阳的姑父黄建设也在,他受韩卫红的委托每天下班没事都要来盯一盯装修,就算人家装修上心,他这个姑父过来关心一下散两支香烟,人家木匠师徒也高兴。

    店铺装修得很到位,按照韩慕阳的设计刷墙安置灯孔插座等。木匠活儿做得很不错,细致到位,看得出罗爸用心了。

    估计再有两天就能完工,晾一下就可以摆货。

    韩慕阳已经和林妍商量好了进货单,他们决定主营中高档货物,除了香烟其他种类都不进太低档的,尤其是白酒。他们不卖老百姓家常喝的,这样就不会和周围的小卖部形成竞争关系,也不会得罪他们。

    低档香烟还是要卖的,香烟利润低,价格透明,大家也都知道,而且来往的男人看到路边店都会顺手买包烟,也能给店里拉客流。

    茶叶则需要根据当地人口味来采购,当地人喜欢喝花茶,就是绿茶加了茉莉,因为他们口味重喜欢浓香型。当然其他绿茶、红茶等也要进一些,因为文化人喜欢这种。进了茶叶,配套的茶具也进一些。再有西洋参、人参、枸杞等保健品也要进一些,这些都是有小包装的,精致美观,都是送礼佳品。

    另外他们还计划进一批杭城的丝绸作品,丝巾、丝帕、扇面等,这都是文化人喜欢的佳品。

    韩慕阳做过调查,本地人烟酒消耗极大,店铺开起来压根就没有亏钱的担忧,到时候只有赚大钱和赚小钱的区别。

    看完装潢时间已经不早了,韩慕阳和林妍要先回去。

    黄建设想起一件事儿来,对林妍道:“你那个同学,小梁,她给你送了两副毛线手套,在我家呢。”

    林妍虽然来过县里几次,但是棉油厂不在这个方向,她都没时间去。

    她就问问梁春莉做得咋样。

    黄建设道:“那就是个临时工的活儿,要想转正不可能,厨房多的是领导关系户呢。”

    虽然他觉得梁春莉挺能干的,要是有机会转正做其他工种也可以,但是厂子里也有硬性规定,必须得交押金,县里厂子都这样。

    梁春莉也不是他亲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