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90年代当配音-第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我们配好了这部戏,在海市本地来说,地位提升还是不够有力。”
邵曦皱眉:“你的意思是?”
“译制厂的靠山是海影厂,我们暂时抢不了他们的风头;但是我们的靠山海市广播电视台,他们自己还有个译制部,这其实蛮尴尬,我们等于是在跟电视台内部抢生意,那还不如直接把他们吞掉,并进来。”毕逢君说。
邵曦想了想,有些意动,但是,要怎么并呢?
“所以说,我们需要一部作品,让电视台看到我们的实力,从而考虑把内部多余部门切割掉,当然,更大的可能是他们想吃掉我们,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博弈,方案我还在写。”毕逢君感慨说,“这事不会立刻成功,但是我们得考虑起来了,现在的作品越来越多,我们越强大,在某些人眼中就越危险。”
邵曦点头,她懂,声闻发展得太快了,她期待配音行业借互联网的东风迅速发展,但现实是在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前,声闻就已经达到了在整个业内极具威胁的体量,她必须考虑后续是蜇伏还是扩张。
看着毕逢君摩拳擦掌的样子,她知道,如果自己不冲,这匹野马或许会自己冲出栅栏……
第101章 蝴蝶翅膀的力量——《……
工作室扩张的事虽然被提上议程;但是毕竟还需要很多筹划,邵曦跟毕逢君谈了许多想法;要实施需要时间也需要际遇。
谈完,毕逢君送邵曦回了家,然后才离开。
邵曦这时才注意到已经是深夜十点多,一回家就见客房的门一响,丁玉玲从房间里一溜小跑着出来叫:“曦曦姐!你回来啦!我给你倒水泡脚!”
“……”邵曦觉得有点儿头疼,“玉玲;不用了,我不泡脚,一会儿冲个澡就准备睡了……这么晚了;你怎么不睡?”
丁玉玲说:“我在做题!你不是给我买了初三的综合复习的书嘛!我在做里面的题呢!”
邵曦恍然,她让丁玉玲跟自己回了工作室,因为丁玉玲未成年;不能直接签约做职业配音,只能让她先跟着培训班里的学员先学基础的用声技巧,除此以外就是让她把学习捡起来点,为之后的入学做准备。
而邵曦所能想到的“捡学习”的办法;与她自己的“家教老师”一脉相承——题海战术。
她买了一堆初中各科目复习题纲;练习题库等等的书给小姑娘做!
丁玉玲是个实诚孩子;一句抱怨都没有;乖乖做起题来;她要抓住一切能让自己脱离贫穷和摆脱“女孩子没用”等等陈见的机会。
*
第二天一早;邵曦起床;洗漱之后,下楼开完了工作会议,毕逢君向大家公布了为《文华盛世》配音的事。
这是声闻第一次独立担纲电影配音项目;以往都是跟译制厂或者电视台译制部合作,这次是对工作室配音成员的一次考验,所有人都很骄傲也很兴奋。
角色的本配上,毕逢君照搬了胡源在《全家大富贵》时办的那个试音会,只不过缩小范围,仅在工作室内筛选。
工作室目前有四个正式组,每组有12人,由一名配音指导兼导演带领;这四个组是当初配港剧时初步形成的规模,之后被毕逢君延用下来的。
这四个正式组之外,有一个实习组,实习组里有24个人,他们会被分派接配各种广告,或者广播剧的龙套角色,实习组有末位淘汰制,每个季度末,组内出错最多,交音最慢,客户反响最差的,将被淘汰。
最后是一个24人的培训班,培训班里的学员没有工资,也不收取任何费用,来报名的参加招生考试,合格的都可以参加听课,同样是每季度考核,考核通过的就会进入实习组,签实习合同,有最低工资;每季度同样也会有淘汰者,淘汰者可以选择重新参加培训班招生考试,或者另谋出路。
实习组和培训班都是由沈谷英老师负责,偶尔会请殷回,黄英华来讲课。
丁玉玲就在培训班里上课。
*
“这次《文华盛世》的配音筛选由我,沈老师,邵总共同挑选,除了正式四组之外,实习组也可以参加,培训班的学员们如果有信心也可以来尝试一下。”
毕逢君的这句话令整个配音团队的沸腾了,要知道配影视剧可是代表“出师”的意思啊!如果培训班的学员能被选上,那是不是代表可以直接进入职业组了?!
有人觉得不公平,有人则觉得是个快速晋升的好机会。
毕逢君等人们议论了一波之后,才继续说:“我申明一点,被选上的原因可能有很多,最基础的原因是——我们评审组觉得此时此刻的你适合这个角色,这不代表你就出师了,配音工作没有高低贵贱,配广告的也用不着觉得自己低人一等,配音需要不断的学习,所以,这次的配音选角不会影响各位目前的位置。”
这下又是一阵骚动。
毕逢君又来了一句:“不过,被选中参加配音的成员,我们会奖励一张‘免死金牌’,用于当你下一次面临淘汰的时候,可以被原谅一次。”
邵曦斜眼看着毕逢君,这个人可真是个玩弄人心的高手!还好这人现在在自己的工作室里!要是让他成为对手……大概会变成自己抱着简历去应聘的节奏了吧!
好可怕!不愧是能和大魔王魏启文当竹马的家伙!
*
散会后,邵曦手头没有工作,准备回楼上睡个回笼觉,刚走到门口,就被丁玉玲叫住了。
“曦曦姐。”丁玉玲说,“我能参加筛选吗?”
邵曦愣了一下,注意到一旁的学员都在朝这边侧目,她拉着丁玉玲到小会议室说:“这次的配音任务其实蛮重要的,你才刚开始学配音,我觉得还是先认真学一段时间再考虑配音比较好。”
丁玉玲嘀咕道:“可是您说过我的声音条件很好啊!”
邵曦笑笑:“声音条件好是天赋,否则我也不会把你要来了不是?但是光有天赋还不够呀,你要学的还多着呢!”
小姑娘眨眨眼,似乎有些失望,但还是哦了一声,没有坚持。
邵曦看她这个样子不些不忍心,想了想说,“这样吧,筛选的时候,你就在旁边看他们试音吧,如果看完之后,你还觉得自己可以参加筛选,那你可以试试。”
丁玉玲闻言,眼睛顿时又亮了,一个劲儿点头。
邵曦忽然想到另一件事,她问丁玉铃:“对了,马上要开学了,我还没问你,你现还未成年,肯定还得继续学业,你是想重新参加一次中考进高中呢?还是报考一家职业技校学一门手艺?”
丁玉玲想了想说:“我想学做厨师!我奶奶说了,民以食为天,会做饭的女人一辈子不吃苦!”
邵曦愣了愣,这个答案令她有点意外,不过还是同意了,并将这个消息告诉了父亲邵冬归,请他帮忙给丁玉玲安排入学。
这个要求对如今的邵先生为说早已不是什么难事,因此,邵曦开学回学校的同时,丁玉玲如愿进入了新东华厨艺学校。
*
考虑到现在工作室的事越来越多,邵曦跟父母沟通后还是决定不再住校了,毕竟从泽岳楼骑自行车到海戏仅仅只需要不到半小时的时间。
邵曦回到507跟相处了一个学期的舍友们道了别,靠窗的床位让给了苏唯念,已经跟苏唯念化敌为友的卢倩对此表示完全不在意。
几个姑娘互相留了联系方式,算是暂别……
然后她们就又在课堂上相见了,一时间原本还有那么点儿离愁别绪的被这一搞,四个人都笑作一团,矫情什么呀!明明每天都能见到嘛!
毛鑫宇也退了宿舍,住回泽岳楼,他是因为答应了张媗要帮着照顾木偶剧团,住在学校宿舍不方便他随时出行,所以便索性不住了。
两人住回泽岳楼,后不久,邵曦接到了石蕾的电话。
*
石蕾是来约邵曦去她家交稿的。
《风声》电影在筹拍,石蕾欣喜之余,创作欲爆发,花两年时间潜心创作,现在终于拿出了成果。
约的时间是邵曦放学后,邵曦如约到了石蕾的新家。
石蕾如今已经不再住在丈夫老李单位分配的职工宿舍里,而是在市中心的一处豪华小区买了一套高层套房居住。
邵曦到的时候,开门的是个陌生的小姑娘,一口不太标准的普通话,显然是这个家里的小保姆。
听说打石蕾,小姑娘笑着迎她进门说:“石老师在厨房,您请进!”
邵曦进门后打量了一下,这是她第一次来到石蕾的新家,上次谈拍电影的事后,邵曦感觉到石蕾的先生老李对自己不太友善,显然是觉得自己买了《风声》全版权,占了大便宜后,她就有些刻意减少了与石蕾的接触。
不过今天这个时间,却并没有见老李在,邵曦稍稍安心之余,又有些奇怪,老李是普通工人,上下班时间很固定,这个时候不在家吃晚饭是很奇怪的。
于是邵曦坐下时随口问了一声:“老李今天加班吗?”
小保姆愣了一下:“你……说谁?”
邵曦也愣了,正想继续问,石蕾端着一盘菜出来,淡淡笑着说:“哦,小杨是刚刚来的,她不知道老李的。”她放下菜,说,“我和老李离婚了。”
邵曦惊讶地看着石蕾,离婚了?!为什么?!明明他们的生活已经变好了呀!
上辈子石蕾不但有丈夫,还有个孩子,她的作品大多数都是由她的丈夫经营,夫妻俩一主外一主内合作得很不错啊!
怎么这一次竟然……离婚了?!而且他们的孩子竟然也就这么蝴蝶掉了?!
大概是看到邵曦惊讶的表情,石蕾轻叹了一声,笑了一下,招呼邵曦坐:“有些人,可以共患难,却不能同富贵,我这个人其实挺自私,也挺贪心,你让我看到了自己可以攀登的高峰,所以我就把阻止我远行的人逐出了我的生活。”
这番文艺的话并没有令邵曦得以解惑。
“可是……为什么?你们明明已经这么有钱了……”
石蕾笑着摇头:“不,婚姻里有很多事,不是钱可以解决的。”她淡淡地说,“我想要创作,创作时不想被打扰也无法顾及家务,我想请保姆,可是他说我是在借此逃避家务,耽于享乐;我说我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生养一个孩子,我爱创作,我的作品就是我的孩子;
原本他答应了的,可是后来,他反悔了,他一定要一个孩子,而我给不了他,他想要的生活我不能给,我想要的生活,他也不能给,所以他去找了别的女人,那我们就没有必要再继续维持这段婚姻了。”
邵曦有些惊讶,但也理解了,她不知道上辈子生了孩子的石蕾是不是被迫或是哄骗的,也不知道最终她跟老李是否达成了和解,但是那必然都包含了她的妥协。
这样的石蕾看起来才是属于她自己的,倒也挺好。
吃了一顿便饭,石蕾从书房取出一叠厚厚的稿纸递给邵曦说:“拿去看看,我写了两年,我觉得它比《风声》更好看。”
邵曦接过来,看着稿纸的第一页写着:《烟火弄堂》
邵曦愣了一下,上辈子的石蕾在《风声》之后,写了两本关于知青的小说,内容都相当的伟光正,圈内口碑不错,但是并没有超越《风声》,之后甚至没有影视化,这是她少数没有影视化的作品。
评论圈的人们认为是石蕾在这一时期困于舒适圈,不思进取,只想炒冷饭,结果却只是消耗了《风声》的热度,无法留下更深的痕迹。
这之后,石蕾怀孕生孩子,淡出了作者圈一段时间,直到九十年代末,2000年初期才重新回归,她的运气非常好,回归时正赶上数码时代的开端,网络文学也正萌芽,她的小说《烟火弄堂》在那时成书,这部十几万字的网络小说在后来动辄几百上千万字的大部头网文面前甚至算不上一个零头,但是却替她赢得了无数荣誉。
这部小说先后被以话剧,电影,电视剧等各种形式展现,在后来被喻为海市九十年代普通百性人生观、价值观的缩影,甚至被社会学家拿来研究。
而此时,本应该问世于数年之后的作品竟然就在手里,邵曦再一次感受到了蝴蝶效应的强大。
同时邵曦更确定,上辈子,石蕾的创作经历或许并不像她和李先生展现在人前的那样恩爱幸福……
*
《烟火弄堂》讲述的是一条海市里弄中居住的几家人在改革开放初期的80年代经历的种种,烟火是里弄里居民每天能闻到的饭菜香,也是最后这条里弄毁于火灾时的惨烈……
一条小小的弄堂里,一代人的悲欢离合浓缩在短短十余万字内,自然是极精彩的。
邵曦看了几页之后,凭前世从影视剧中看到的记忆里确定,这本《烟火弄堂》确实是提前诞生了!
“签合同吧,就按当初咱们说好的,2:8分成。”邵曦说,“我二,你八!这一次,绝不会让你亏!”
石蕾笑了:“我信你。”
邵曦将稿件放下,说:“那好,我明天派陈律师过来跟你签约。”
石蕾点点头,又补了一句:“别来太早,我喜欢夜里写作,白天起得晚。”
邵曦笑笑,答应了。
*
离开石蕾的家,抬头看着高耸的楼宇,邵曦心情复杂,原以为自己的重生似乎对这个社会不会带来多少变化,然而现在看来,这世界上的许多事或许就是这样,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了。
走到大楼门卫处,就见门卫正在阻拦一个喝得醉醺醺地男人,那男人喝得太多了瘫倒在地上,门卫无奈,只能报警……
男人倚在墙边哭着喊着一个人的名字——“石蕾!小蕾……我错了!你原谅我……呜——”
邵曦脚步一滞,但却没有停留,她快步走开了。
第102章 钞能力的正向应用·声……
隔天;邵曦问了一下胡源《风声》的电影进程,胡源说电影还在筹备中;邵曦愣了愣:“两年前就已经谈妥了影视化,怎么筹备花了这么久?”
胡源倒并不以为然:“罗导这个人一向是慢工出细活,他的电影都是冲着拿奖去的,你放心。”
邵曦一想倒也是,当年电影《风声》一出,看哭了多少人啊!
于是也不多过问了;倒是胡源说:“对了,罗导问你们《风声》广播剧的原班人马能不能直接替电影配音。”
邵曦一听就乐了:“那必须可以呀!”
正愁没成绩,这下大好成绩就这么送上门来了!不过又有点遗憾;罗定山和王导都是帝都那边的导演,虽说帝都靠山硬,倒也不差;但是海市到底还是声闻的根据地,要在这里扎根还是需要本土认可才行。
按毕逢君的说法,声闻接下来的战场不是在配音内容上,而是在配音阵容的占有率上。
可是邵曦想不到要如何进行这一步;而正当她苦恼的时候;胡敏真的一个消息让她火冒三丈。
*
之前就曾说过;胡敏真写了几个综艺策划案交给上级审批;但都因为没有投资赞助而“胎死腹中”。
邵曦让胡敏真将策划案给父亲邵冬归看看;挑适合的投赞助给自家的房地产楼盘项目打广告。
由于邵曦想到上辈子胡敏真主持的那个综艺《海派生活欢乐秀》并不是胡敏真本人策划的;所以也没有太热衷于替师姐摇旗呐喊;只当这档节目可能要以后才出现……
而邵冬归在看了胡敏真送来的方案后,看中了一个叫《海派故事汇》的综艺节目,觉得很生活化;适合宣传家装和房产。
表示愿意给这个项目投赞助,此时还没有所谓独家赞助之类的口号,也没有多少节目中穿插的软广,广告往往是插播在节目中间休息时间里的。
邵冬归也很大方,赞助了一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