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首辅大人有妖气 >

第185章

首辅大人有妖气-第185章

小说: 首辅大人有妖气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槐青和三千岁躲在一处枝头,尽管此刻天空中有结界,他们仍小心地在树间移动,以避免任何可能淋雨的风险。
  突然,槐青的眼睛睁大了,“诶,你看那边”
  三千岁应声抬头,倒抽一口“嘶”的凉气。
  远处有少年身着常衣,身后带着一群侍卫,走在根系与根系堆叠的过道上。
  他既没有撑伞,也没有戴帽。
  所有他经过的地方,人们都不约而同地向着这少年看去在一堆草黄色的人群中间,他的白衣是如此显眼。
  三千岁刚想回头对槐青说不要轻举妄动,就看见槐青已经跳下了枝桠,向着少年的方向跑远了。
  三千岁骂了一声。
  一阵风轻飘飘地吹来,风中带着一点属于此人的信息,在嗅过之后,三千岁本能地屏住了呼吸,将自己整个人隐去了枝桠。
  这气息,令三千岁隐隐感到不安。
  它凝神望着少年慢慢靠近,又慢慢远离,直到背影几乎快要融进了夜色里,槐青的声音才又忽然从身后传来。
  “我打听到了!”槐青语带兴奋,“这人是不久前从金陵到洛阳来的晋王世孙,昨晚晋王入宫以后就没有再出来,今日他代晋王绕城巡视。”
  “喔。”三千岁皱紧了眉,“就这样,没别的了?”
  “没了,”槐青摇了摇头,又突然想到什么,“哦,我还听到有人说,陛下和晋王眼下都年事已高,今后帝位总是要传到这位晋王孙手上的这看起来也是个神仙似的人物。”
  三千岁吸了吸鼻子。
  难怪这人不戴斗笠不穿蓑衣原来是在这儿故弄玄虚呢。
  “咱们离他远点儿。”三千岁说道。
  “为什么?”
  三千缩着脖子,“这人闻起来和冯嫣一个味儿。”
  槐青一怔,“有吗?”
  “你信我就是了。”三千岁拨弄了一下自己胸口的铃铛,“你不想将来刚一晋妖,就被挂个铃铛吧?”
  槐青颦眉远眺,一时无言。
  远处,一路寡言的世孙忽然停下了脚步。
  “殿下?”
  “让平妖署的人再仔细查一遍我们刚才走的这段路,”少年低声开口,“好像有妖气。”
  未等近旁侍卫多问,远处忽然传来一声传报。
  “殿下!”
  一人绕去世孙的面前俯身行礼,“找到魏大人与公子的下落了。”
  白衣少年瞥了来人一眼,“他们去了哪里?”
  “在城北的城楼上。两人今早出宫以后就一起去了那边,此后一直没有离开。”戍卫抬头,“是否要传召二人”
  “不必,”少年答道,“带路吧,我去亲自去见见他们。”
  城楼的屋檐上,冯嫣坐在魏行贞怀里,两人在风中低声讲着话,手紧紧扣在一起。
  他们能看见远天的电闪雷鸣,黑暗中不时有诡异的长啸传来,但再看不见姑射的身影,
  他们聊了许多旁人的事,像是冯远道与李氏,五郎和阿予,杜嘲风与纪姝,小七和纪然但独独没有聊他们自己。
  “那梳妆盒和信,天师现在还留着吗?”
  “没有了。”魏行贞低声道,“当初他把那个小院送给纪然之前,把盒子砌在墙里了。”
  “可惜了”冯嫣喃喃道,“现在这情形,怕是再找不回当初的笔墨了。”
  “也不会,纪姝的回信就是一首小词,天师早背下来了。”魏行贞说着,便与冯嫣说起他们先前在三辰山中的谈话,以及那个关于“东皇”的问题。
  “阿嫣觉得呢?”
  “很难说哎,毕竟我连纪夫人的面都没见过,”冯嫣想了一会儿,“但我觉得,与其说那两句话是她在重申我心意已决,绝不动摇,不如说是她在向天师说,我如今这样的生活,也很好,你不必再为我担心什么。”
  魏行贞低下头,“为什么?”
  “既然之前天师的每次登门拜访,都被纪姝拒之门外,那这次也只是一个梳妆盒而已,纪姝不愿收,丢了或是送人就好,何必要专门回一封信呢。”
  “春风吹不到梅花的身上,但梅依旧是百花之中,最早见到司春之神的那一支。”冯嫣轻声道,“当年因为贺昀州纳妾,纪姝提出和离的事情在整个京城闹得沸沸扬扬,直到上达天听,陛下表态,纪姝才终于得偿所愿。
  “而仅仅因为丈夫纳妾,妻子就休夫,并带着孩子一并离家的事从前又哪里有过啊。
  “即便当时娘家与婆家都在震怒,时人也大都不能理解,她也还是把自己身上的锁挣开了,一个人带着纪然到洛阳落脚。”冯嫣轻声道,“也许这就是她所见到的东皇?”


第八十二章 计划
  远天一道惊雷劈下,冯嫣忽地感到心中一阵悸动。
  此刻正在与伏羲缠斗的姑射,正是被无数像纪姝这样故事渐渐唤醒,姑射想要拿回自己的公道……又何错之有。
  然而冯黛已经劝过了她尽早放弃幻想,不要自作聪明地以为凭借自己几句口舌之劳,就能轻飘飘打消姑射一万两千年的怨恨。
  伏羲在此世已盘亘太久,整个人间都充满了为压制姑射的训诫。那些长久被镇压在地底的血泪一旦翻身,除了生灵涂炭,没有第二种可能。
  或许在千百年后,姑射的愤怒也有平息的一天,但在复仇完成以前,跑去同她谈论这些宽宥与原谅,根本毫无意义。
  “有人来了。”魏行贞忽然开口,他侧目看向自己左手边的走廊。
  冯嫣也感觉到了人群的靠近,两人同时转头,见不远处的城楼石道上,多了十几个正在向这边来的戍卫
  有人小跑靠近,对着屋檐大喊,“上面的人,是魏大人和公子吗?”
  魏行贞轻哼了一声,对冯嫣道,“看来真是来找我们的。”
  冯嫣一眼认出了为首那人——那正是今早与她在太初宫参见而过的少年人,离开了皇宫以后,他身上的憎恨消散了不少,但在身上那份尖锐、紧绷的心情始终不曾消散。
  魏行贞拉着冯嫣站起来,两人步履轻盈地落在地上。
  两人望着少年,一时没有开口说话,近旁宫人见状,连忙提醒道,“见到殿下,还不行礼?”
  不等魏行贞与冯嫣上前,少年已经飞快地摆了摆手,“不必了,你们都退下吧,我有些话,要单独与他们说。”
  少年身后的几人面面相觑,众人放了把伞在少年近旁的墙角,而后退下了。
  宽阔的石道上,很快就只剩下他们三人。
  魏行贞很快在少年身上嗅到了几缕与瑕盈相似的味道——那种令妖物闻风丧胆的信使气息,平日里瑕盈都隐藏得很好。
  这少年看起来也有意掩藏,只是能力上较为生涩,尚不能做到像瑕盈那么好。
  冯嫣望着少年,半晌后侧头笑道,“伏羲……这么快就选好了下一任的信使吗。”
  少年微怔,他着实没有想到冯嫣竟然这么快就认出了自己的身份,少年下意识地侧过身,咳了几声,“我还没有……完全答应。”
  “这样吗。”冯嫣轻声道,“那殿下今日来找我,是为什么呢。”
  “天道同我提过你。”少年低声道,他皱起了眉头,“他说,如果之后出了什么意外,在你手上,还有我们最后的底牌。”
  “嗯,确实。”冯嫣点头。
  “在今早,陛下已经将洛阳撤离的事情交给我了,”少年又道,“我想,既然你也是在这过程中极为重要的角色,那么有些事,我也应当先知会给你,所以我来了。”
  “好的,”冯嫣明白过来,“殿下请说,臣洗耳恭听。”
  少年回望了一眼南面的洛阳城。
  “之所以六日后要带百姓离城,是因为这里才是天道与姑射最后的战场。”
  冯嫣呼吸微凝,“什么?”
  少年接着道,“等到城中百姓撤离干净以后,天道会引姑射来此。到时,我们只需引燃城中的巨榕,让这些已经吸满了天道之血的枝叶与根系燃烧起来,烈火就能困住姑射,那时天道也将降下最后的封印。
  “等到那个时候,姑射才能彻底从这世上消失,我们再也无需像从前一样,世世代代舍人献祭。”
  “……好。”冯嫣语气平静地点头。
  少年问道:“到时,公子打算在哪里候战?”
  “凭殿下安排。”冯嫣回答。
  “那好。”少年点了点头,“从今日起,就请公子与我一同出入吧,这样城中如果出了什么需要向你传达的讯息,我也能直接告诉你,不至于紧要关头找不见人。”
  “好。”冯嫣再次点头。
  少年眯起了眼睛,他带着几分狐疑望着眼前的女人。
  “殿下在怀疑什么?”冯嫣问道。
  少年的喉咙动了动,“天道,和我提及过用到你的办法……”
  如果真的等到了祭出冯嫣的时刻,那一切就都落入了极为危险的情境之中——因为那不仅意味着眼下无法彻底诛杀姑射,也意味着瑕盈这些年来的努力全部付之东流。
  世界将再次回到往日的轨道,那时,姑射仍然被半死不活地被镇压在洛阳城内,而朝廷那时能否稳住时局也属未知。
  那样风雨飘摇的局面,是所有人都不希望看见的结局。
  但即便是这样一个下下之策,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达到的——它需要冯嫣像当年冯黛那样,主动献出自己的性命。
  少年望着冯嫣——这正是令他感到怀疑的地方,从刚才开始,不管自己提什么,冯嫣都直接答应了下来。
  她真的知道自己要付出怎样的代价吗?
  “……没什么。”少年想了想,还是决定不主动开口,他垂眸道,“总之,我会尽量让事情走到那一步。但是,不论到时发生了什么,还请公子答应我,一切当以大局为重,以万方百姓为重。”
  “我明白。”冯嫣答道,“殿下不用担心我的决心,如果真的到了那一步,我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甚好,甚好。”少年轻舒了一口气,今日的谈话比他想象中的要轻松得多,“那,就请两位随我一道回去吧,夜里风大,这里也不是什么久留之所。”
  少年转过身走在前头,冯嫣与魏行贞紧随其后。
  在踏进城楼前的最后一刻,冯嫣忽然暂时地停下了脚步,她侧目望向远处岱宗山的方向。
  在那边万千闪电的下方,应该就是姑射所在的位置。
  她真的会步冯黛的后尘,此后化作一柄长针,将余生都耗费在与姑射的对抗之中吗?
  到如今,她已经从许多人口中听过了关于姑射的故事,却还从来没有真正与这位天道相见。
  “公子?”走在前面的世孙觉察到了冯嫣的停留,回头喊了一声。
  冯嫣收回目光,大步踏入阴影之中。
  在她身后,晋王世孙带来的队伍在她与魏行贞的身后合拢。


第八十三章 变数
  洛阳城外的雨,没有丝毫要暂歇的意思。
  夜里,人们仰头望着头顶结界被雨丝激起的微光,担忧将来的情形。但在那之后不久,城内一百一十二座坊中,每一坊都来了一位天箕宫的道长。
  离城这件事突如其来,加上天师杜嘲风不久前又以“谋反”罪被“诛杀”于天牢,故而入城的天箕宫道人们迟迟没有得到来自内廷的号令。
  而今不知为何,道长们忽然自发分散前往不同的坊中与百姓待在一处,戍卫们去晋王世孙处请示了上头的意思——当下他们自己并没有什么需要天箕宫道士的地方,不过他们来了之后,再有什么人在坊中死去了,倒是有人可以做做法事。
  于是晋王孙默许了。
  在那之后不久,冯易殊与杜嘲风也回到了城西的树下,与冯远道等人汇合。
  六日的时间飞速而过,转眼就到了最后一天。这六日,所有人过得不分昼夜,夜晚始终笼罩着穹宇,人们没有一天看见过太阳,只有远处的闪电和雷鸣从未停歇。
  最后一日闲聊时,冯易殊第一次从小七那里,见到了阿予提及的“燧石”。
  他双手接过燧石,石头的触感是冰冷温润的,将石头靠近灯笼处,黑色石块的边沿闪耀出淡淡的光华。
  “你们用它打过火吗?”冯易殊回头问道。
  小七摇头。
  冯易殊轻轻呼出一口气,他握着燧石,端详了很久,才将它重新递回到小七面前。
  “还给你,记得收好。”
  小七没有抬手,她望着冯易殊伸来的手,然后抬头看着他陷下去的眼窝——自从这次回来,冯易殊几乎就不怎么笑了,整个人肉眼可见地憔悴了下去。没事的时候他总是自己一个人抱着阿予的骨灰罐坐着,也不说话,只是发呆。
  祝湘好几次想冲上去问束妖绳的事,被小七拦下来了。
  小七猜想,五哥大概是在思念阿予。
  “五哥拿着吧。”小七忽然说。
  冯易殊怔了一下,“我?”
  “阿予既然告诉你,要带好燧石,那把这燧石交给你,自然再好不过。”小七说道,“再说万一到时出了什么意外,这石头像上次阿姐送给我的令牌一样,被偷、被抢……那不就糟了吗。”
  这话让冯易殊忽然想起去年夏天,小七追着纪然出城的那个夜晚,他嘴角轻咧,刮了一下小七的鼻子,然后郑重地将燧石收在了自己衣服内侧的口袋中。
  “好,我收着。”
  见冯易殊神情缓和了一些,小七也笑了笑,“阿姐,还有二哥三哥他们,什么时候回来和我们汇合,五哥知道吗?”
  “应该要等出城之后,”冯易殊说道,“这几日他们都和世孙殿下在一处,可能还有一些需要他们处理的事情。”
  “那就是明日了?”小七算了算,“还是今晚?”
  “看我们这儿的进度吧。”
  冯易殊话音刚落,不远处榕树的高枝上突然传来一声尖锐的哨声。四周一直在等号令的百姓纷纷站起身,传来一阵衣服抖落与拢实行李的声响。
  “到我们了。”纪然从不远处跑来,“大家都准备好了吗?”
  杜嘲风拍拍屁股站起来,“早好了!”
  几个年轻人替冯远道和李氏扛起了他们所剩无几的行礼——先前李氏从冯府带出来的那几箱东西,如今也都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祸乱中散逸了,冯远道看得很开,半点不伤心,他一路听李氏念叨着“当初应该把两人的婚书带在身上”的事,宽慰道,这有什么,等事情平息了,我们再成一次亲也行。
  李氏半恼半笑地捶了他一拳。
  临近城关,忽地有人追来,拦住了冯家人的去路。
  对方只道,“请七小姐跟我们走一趟。”
  众人都有些意外,见对方身着平妖署的官服,冯易殊上前道,“去哪里?”
  “去晋王世孙处。”
  “……为什么?”
  那人笑了,“您是五爷吧,我只负责传令,哪里能知道这是为什么——但这是晋王世孙的亲口传召,还请五爷不要阻挠。”
  小七在冯易殊背后小声开口,“要去多久啊……”
  纪然怼了她一下手臂,“多久都不行——‘见面之后,就不要分开’,你忘了?”
  “啊……”小七回过神来,“对。”
  来人怔住了,“你们要抗命吗?”
  “我们也有自己的难处,”冯易殊轻声道,“还请回去通传,或者请晋王殿下屈尊降贵过来一趟,我们就在这里等着,或者,我们全家都跟着小七一块儿过去。”
  来传令的卫兵带着一脸“你们不可理喻”的表情按原路返回,小七一行也从人群的序列中走出,退到道旁等候。
  不一会儿,新的命令传来,请众人一道同去,但仍未讲明理由。
  “这到底是要干什么……”李氏声音轻颤,脚下也有些发软,她拉着小七,“你从前出去玩的时候,招惹过什么不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