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废后,微臣要了-第1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然《知天录》显摆似的在姜定柔跟前上下摇摆,跟要糖吃的小孩子一样。
混沌愣住。
姜定柔随手一挥,十分的功德力没入了《知天录》里。它蹦跳跳地消失在混沌空间中。
混沌看得目瞪口呆。
姜定柔问:“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猪是怎么死的?”
混沌:“……”
姜定柔怼完混沌,心情愉悦地出了混沌空间。
第333章 赐住东宫
姜定柔胡乱怼了混沌两句,其实心里一点底都没有。
《知天录》有灵识是真的要功德力也是真的。但她清楚,无缘无故《知天录》不可能告诉她章直之和皇陵有关系的秘密。
前世浑浑噩噩而过,而现在重修这一世抽丝剥茧那么多隐秘,千头万绪竟然都指向同一个秘密……
姜定柔内心很不安,特别是混沌提醒她很有可能和大皇子龙应云的婚事也不能成。
难道,前世亏欠了的人,今生又要再欠一次吗?
……
内务府的办事说快很快。姜定柔的画像呈给了皇上皇后之后,就开始订亲的正式流程开始了。
“六礼”一样都不能少,而且十分繁琐。
六礼为:一纳采、二问名、三纳吉、四纳征、五请期、六迎亲。
因为姜定柔还没及笄,这些事宜会由钦天监与太庙的庙祝一起定下好日子。在大秦国,豪富官宦世家皇亲国戚等人家的结亲可以操办好多年。
像姜定柔年纪这么小就订亲的多的是。有的人家还从娃娃亲开始定起。
大皇子府与北国公府结亲,外加庆顺帝疼惜大皇子龙应云,使得原本默默无闻的大皇子变得炙手可热起来。
……
中宫中,一身素淡皇子袍的龙应云正拿著书册坐在窗下看书。经过贞元皇后的照顾与宫中太医们的细心照顾,他的伤势已经痊愈,而且脸色红润,仪态更加贵气内敛。
贞元皇后在宫女的搀扶下悄悄走了进来。
龙应云看得入神,过了好一会儿,他意识到屋里有人,抬头见是贞元皇后赶紧丢了书册跪地。
贞元皇后将他扶起来,满意看着他的气色:“云儿果然看着好多了。伤口还疼吗?”
龙应云立刻道:“回母后的话,儿臣伤已经全好了。”
贞元皇后坐在上首,含笑道:“你父皇每日都很关心你的伤。说等你伤好了正好带你去秋狩。”
每年的秋狩是大秦国皇家的一大盛事,一般是在十一月份。皇帝的很多大事都是在秋狩决定,比如提拔一些将领,世家子弟、甚至决定储君人选……
龙应云眼中流露诧异。
现在离秋狩还有三个月,贞元皇后不会无缘无故提起这事。
龙应云犹豫了下,突然跪下:“儿臣有一件事要求母后。”
贞元皇后问:“什么事?云儿你有事就说,不用行那么大的礼,小心伤口。”
龙应云道:“儿臣伤势已经好了,太医再三检查都说无事。儿臣不能在中宫打扰母后休息。儿臣是时候出宫回府了。”
此话一出,四周的宫人都纷纷侧目。
贞元皇后吃惊过后,不解:“好端端的云儿为什么要出宫?”
龙应云道:“因为这是祖宗的规矩。儿臣这次受伤已经让父皇和母后担心,这是不孝。现在伤好了,儿臣理应早点出宫回皇子府居住。”
贞元皇后听了眼中动容。她叹道:“云儿太懂事了。就是这么懂事你父皇才心疼。”
这个消息传到了庆顺帝耳边。
庆顺帝下了朝前来中宫。龙应云把先前的话又说了一遍。
庆顺帝对他道:“云儿说的有点道理。你今年二十六了吧?”
龙应云低声道:“儿臣已经二十八了。”
庆顺帝:“……”
庆顺帝尴尬:“嗯,在朕的心中,你还是那么小。”
他对贞元皇后道:“就这样让云儿回府中去也没有个人照顾,这样吧,东宫空置,让云儿住吧。”
四周安静了下来。
跪在地上的龙应云愣住:“父皇,使不得。”
庆顺帝似乎下定了决心,淡淡道:“你伤虽然好了,但是朕与你母后都不放心你。东宫与内宫不挨着,常年空置也不行。你就去住着,朕也能时常见到你。”
中宫殿中无数双眼睛都盯着龙应云。
龙应云单薄的肩头轻颤了下,突然声音坚决地道:“请父皇收回成命。东宫是未来储君的宫殿。儿臣才德不够,不敢住在东宫。”
庆顺帝皱眉:“你是不敢,还是不愿意,还是觉得自己配不上?”
这下把龙应云给问住了。
龙应云犹豫了半天,道:“是儿臣生怕给父皇的贤明惹上非议。”
庆顺帝突然哈哈大笑:“旁人对朕的非议还少吗?就算朕做到了完美的仁君明君,都没法让每个子民满意。而你,身为朕最年长的儿子,朕都不怕非议,你还怕?如果你怕,就不要做朕的儿子,自请出宫吧。”
这话很重。龙应云不敢不从,只能跪下跪谢了皇恩。
庆顺帝拟了个诏书,将龙应云安置在东宫继续“养伤”,一概人等若有非议当欺君之罪。
龙应云不过是为了出宫请辞,没想到却赐住了东宫。
这个消息不到半个时辰传遍了宫里宫外,飞遍了京城,向着京城外飞去……
……
中宫的宫人都退下了。贞元皇后看着在人后瞬间苍老好几岁的庆顺帝,满眼心酸。
她低声道:“皇上决定了吗?”
庆顺帝喘了一口气:“是。就看云儿的造化了。”
贞元皇后叹气:“皇上说要把东宫给云儿暂住养伤,臣妾就知道皇上是要考验他了。云儿什么都好,就是不会争。这下他不争也不行了。”
庆顺帝点头:“是。他住进了东宫就下不来了。一旦下来底下虎狼环视,会把他撕扯成碎片。如果他能知道朕的用心,就该知道自己怎么做。”
贞元皇后眼中流露不忍:“皇上太狠了。他可是你的儿子。”
庆顺帝慢慢道:“朕有很多个儿子。如果他没有那个魄力和能力继续住在东宫,坐稳这个位置,那就是他不行。”
贞元皇后无言以对。天家就是这么无情,皇子众多不是什么好事,因为到最后都会兄弟相残相杀,时运和能力最优秀的人才可能坐上那九五至尊的位置。
庆顺帝说完又重重喘了一口气:“再说朕的病总不见好,朕真怕有一天就这样突然去了。云儿在东宫,朕也放心点。”
贞元皇后哽咽。
……
消息传了出去。大皇子龙应云赐住东宫继续养伤。
皇帝这个举动十分令人意味深长,看似不守祖制却令人觉得高深。
姜定柔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是三天后。她正在学堂里面满手是墨地誊抄自己写的一则策论。
乌先生的严厉一如既往,没有因为她的订亲有半点改变。甚至,姜定柔总觉得乌先生对她更严厉了。
姜定柔抄完自己昨天写的策论,乌先生就站在了她的面前。
“我看看。”
乌先生伸手。
姜定柔赶紧将自己誊抄好的策论交了上去。
乌先生一目十行看完,冷淡道:“以后记得下笔要想清楚,一字都不可偏差。”
姜定柔规规矩矩:“是。”
乌先生看完策论,姜定柔以为他会还给自己。没想到乌先生将她写的卷起,转身就走。
姜定柔愣在原地。
乌先生过了一会儿,拿了一张纸给她,上面是今天布置的功课。姜定柔看着这作业,只觉得头皮发麻。
乌先生冷冷问:“完不成?”
姜定柔为难:“先生,这……这有点难了。学生怕写的不好。”
上面是三道策论的题。如果按着解题,破题,议题三个部分,她得写一整夜。
乌先生惜字如金:“三题你选一题做即可。”
姜定柔松了一大口气。
早说啊,干嘛非要吓她?
乌先生看着她放松了的神色,唇边终于勾起一抹微笑。
他突然道:“大皇子赐住中宫,将来责任重大。你可不能因为这个就松懈学业。”
姜定柔:“……”
乌先生难得口气和蔼:“回去吧。好好用功读书,秋季明德女社我会举荐你入学。”
他说完转身走了。
姜定柔愣在原地。这是……认可了她了?
姜定柔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自从进了学堂后,她总有一个错觉,觉得乌先生讨厌她,甚至故意时时刁难。
姜定晴走了过来,问:“大姐姐,乌先生又骂你了吗?”
姜定柔摇头:“不是。”
姜定晴眼中神色微微闪了闪:“那乌先生是不是说大姐姐写的策论不好?大姐姐你别伤心了,这策论本就不是我们女子擅长的。大姐姐才刚启蒙完不久,还没学多少呢……”
姜定柔道:“不是。乌先生说秋季可以举荐我入明德女社了。”
她看着诧异的姜定晴,笑了笑:“二妹妹功课上也要加油啊,争取一起进入明德女社继续做同窗。”
她说完笔墨纸砚都不收,高兴着出了学堂。
……
大皇子被赐住东宫,这意义不同以往。来北国公府喝茶唠嗑的亲戚好友越发多了。
姜定柔的琳琅阁更是热闹起来。
姜定晴更是一天两趟地殷勤跑着。
不得不说,姜定晴奉承人的功夫很好。姜定柔明知道她别有用心却也抓不住任何把柄。
府中的风向越来越微妙。
一向最偏袒二房的姜老夫人破天荒头一遭主动问起姜定柔的衣食住行。
姜老夫人还让人传话,让姜定柔这月十五跟着她一起去庙里吃素。
面对老祖母的邀请,做小辈的自然不能拒绝。
第334章 吴尚宫
姜定柔与隋氏商议吃素的事。隋氏向来不太在意这种事,不过这一次她们母女身份已经不一样,凡事要考虑周全些。
隋氏道:“离这月十五只剩下三天,柔儿你的订亲还在操办中。过大约一个月是老夫人的寿宴。再过一个月又是柔儿你准备上明德女社的事。我又听说这次皇上秋狩还要带上大皇子随行,到时候柔儿你免不得也要跟着去一趟……”
隋氏越想越犯愁:“这可是事赶事,事一堆。”
姜定柔宽慰:“母亲放心吧。这些事都让府中的管事们多帮帮忙就是。”
隋氏打起精神:“说得也是。”
姜定柔道:“我瞧着张姨娘管的不错,如果她忙不过来,母亲让三姨娘和四姨娘一起帮忙。”
隋氏若有所思点了点头。
姜定柔笑道:“左右都是府中的人,也是自己人。”她忽然又道:“听说父亲这些日子一直在外面流连。”
这话问得隋氏心烦。她厌恶道:“你父亲未免不像话了点。堂堂国公爷成日喜欢在烟花柳巷中混日子。不过府中也没人管得住他。”
姜定柔是知道父亲姜于峰的毛病——风流好色,越老越风流。不然也不至于府中妻妾成群。
姜定柔明眸闪了闪:“这事该二姨娘去管。”
隋氏不愿意与女儿谈论这种事,三言两语岔开了话头。
她道:“乌先生那边怎么说?听晴儿说他可举荐你上明德女社。原本晴儿是可以入明德女社的,但不知为什么乌先生到现在还没开口提。晴儿正为这事求我呢。”
姜定柔听了心中失笑。
原本周氏为姜定晴千方百计寻了乌先生,就是为了让乌先生将她推荐入明德女社。现在可好了,自己得了乌先生的青睐,现在姜定晴反而坐蜡了。
姜定柔不咸不淡道:“母亲操心这事做什么?这种才学上的事还是得靠自己的本事。如果二妹妹的才学得到青睐,乌先生一定会举荐她的。”
隋氏为难:“可是……”
姜定柔撒娇道:“母亲就是偏心。刚刚还说要商量庙里吃素的事。现在一会儿是府中的事,一会儿又是二妹妹的事,女儿的事怎么办才好?”
隋氏歉然回过神:“对对,我这个记性。明日大皇子府要派人过来见见你。是大皇子的奶娘吴尚宫。她可是看着大皇子从小到大的老人。她来一是代大皇子看望你,二是当面教授你宫中和大皇子府的规矩。到时候上庙进香的事你问问她。什么该忌讳的,什么不能做的,都问过她便是。”
姜定柔诧异。
吴尚宫前世她见过,十分古板严肃的一位老尚宫。
大皇子龙应云出生后不久生母就过世了。一直是吴尚宫将他带大。
姜定柔皱眉想着吴尚宫的做派,眉心越拧越深。
第二天一早,姜定柔刚起床梳洗用过早膳就听见前面下人到吴尚宫前来。
姜定柔皱眉:“我还得去学堂读书呢。就请吴尚宫在府中自便吧。”
言下之意,她可没空招呼。
姜定柔说着收拾东西就上学去了。眼下没有别的比她上学更重要。姜定柔打定主意,不管怎么样得得了乌先生的真正赏识,然后光明正大被举荐入明德女社。
那边,头发花白,面容严肃的吴尚宫正坐在东苑客厅中与隋氏喝茶。
隋氏听得琳琅阁禀报,她面露尴尬:“这个……这个吴尚宫可千万原谅小女。小女她最近拜乌先生为师,学业上先生看得紧。”
吴尚宫面色无波,点了点头:“夫人不用为难。大殿下也十分酷爱读书,姜大小姐专注学业是一件好事。将来两人结成夫妻才能琴瑟和鸣。”
隋氏:“……”
吴尚宫这话让她有点尴尬。好像姜定柔那么努力读书都是为了成亲后和大殿下有话聊似的。
隋氏向来是个嘴笨的,想了想还是不说了。
吴尚宫闲坐了一会儿。她突然起身道:“既然大小姐去了学堂,老身也正好去看看大小姐读书勤勉的样子,回去后好禀报给大殿下知晓。”
她说完不等隋氏阻拦就起身走了。
……
姜定柔在学堂专心听着乌先生的讲课。不得不说这看起来古板又严厉的乌先生还是很有学问的。
姜定柔本就喜欢看书,前世是个闻名天下的贤后,能平衡朝堂的女人自然是有才学才能镇得住一干文武大臣。
现在有了乌先生的教导,更加深她的印象。
姜定柔听得忘我,乌先生也教得兴起,天南海北,引经据典。
突然姜定柔觉得有人在盯着自己。她一转头看见学堂外站着一位面容十分严肃的老妇人。
老妇人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用一根银簪簪着,身上穿着宫中的衣服。
姜定柔在微愣过后瞬间认出来了——大皇子府的吴尚宫。
姜定柔微微皱眉,她怎么来了学堂?
乌先生正讲课,一转头也看见吴尚宫站在学堂外。他皱起眉:“闲杂人等不可以随意进来学堂。”
他有点生气。他授课的时候不喜欢闲杂人等在学堂外守着。就算是学生的家人有事也得等他授课完了再进来。
吴尚宫却不走。她上下打量了姜定柔,再看看头发隐约发白的乌先生。
吴尚宫突然道:“这位便是乌先生吧?乌先生给女学生授课需要站得那么近吗?亏你读过圣贤书,知道男女大防吗?”
这话一出,学堂中的读书声突然断了。
乌先生气得黝黑的脸涨得紫红。他指着吴尚宫:“你到底是什么人?我与我学生授课,不站在她面前,难道还得离得多远?”
他气得语无伦次:“你你……你给我滚出去学堂!”
吴尚宫傲然挺直了腰杆:“我可是三品尚宫,有御封的女官。乌先生没有这个本事让我出学堂。”
乌先生气得道:“唯有小人与女子难养也。”
姜定柔站起身,走到了吴尚宫面前。她打量吴尚宫:“这位就是吴尚宫吧?是大殿下让你来的吗?”
吴尚宫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