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废后,微臣要了-第1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慈心堂中姜老夫人皱眉听了底下人的禀报,恼火:“好好的,东苑怎么要设立两个账目?这是什么意思?”
刚养伤回来的张钱氏上前压低声音道:“老夫人,听说一大早国公爷就拿着这事去问夫人与大小姐。可是好像被夫人与大小姐说了两句,气的出府了。”
姜老夫人眉心一跳:“什么?!国公爷没说成?还是两个账目?”
张钱氏消息来得快。她低声道:“是的。老奴听说大小姐说了,如果国公爷要让东苑交出她得来的赏赐与嫁妆,她要问一句:凭什么。”
姜老夫人拧紧眉。
她习惯性看向自己左手边想要问主意,却发现左手边空空荡荡的。
她这才恍然发现一向乖巧待在自己身边的好孙女姜定晴这些日子都不在自己身边。她去“伺候”东苑的隋氏与姜定柔去了。
姜老夫人心中莫名涌起一股不适。
她说不清楚这是什么,但是令人感觉被抛弃的凄凉。似乎她这艘牢不可破的船在无形中被抛弃,而在船上待着的人早早到了另一艘大船上。
姜老夫人压下心中的不适,面色沉沉:“这么说国公爷被东苑的那两位气走了?”
张钱氏听她称呼隋氏与姜定柔为“东苑的那两位”。她不由眉头跳了跳。
看样子姜老夫人对隋氏与姜定柔的怨恨很深啊。
张钱氏不甘心劝道:“老夫人先别生气。如今大小姐被大皇子看中,内务府也在为两人合婚,一等太庙的庙祝批了八字,这府中的好事就要近了……”
姜老夫人恼道:“你当我老糊涂不知道这事吗?我今日说的是这事吗?东苑就算是皇亲国戚也是属于北国公府,一应得的东西都得入大库房。她们这私设另外的账目是什么意思?”
“等国公爷回来记得让他来见我。”
她声色俱厉说完却发现底下的下人面色为难。
姜老夫人狐疑:“你们有什么瞒着我?”
下人们期期艾艾都不敢说。张钱氏无奈道:“老夫人,最近几日国公爷都是半夜三更才回府。”
姜老夫人似乎猜出什么来。她沉声问:“他去了哪儿?”
张钱氏吞吞吐吐:“听说国公爷最近喜欢上河边采薇居的田田姑娘……”
姜老夫人大怒:“什么?!竟然跑去吃花酒,喜欢上青楼姑娘?”
她说完不住合什念经,口诵佛号。
张钱氏见她气得双手颤抖,心中叹了口气。说实话姜老夫人一直脾气不好,年轻时候因为脾气太暴躁甚至出过事情。
这些年随着年纪渐老,姜老夫人这才吃斋念佛。
不过看样子这北国公府最大的女主人吃了那么多年斋,念了那么多年的经也不见改掉原本火爆脾气。
半天姜老夫人才睁开老眼。她严厉看着下人:“今日去请国公爷早些回来。我要与他说说东苑这事……”
她话还没说完,外面下人匆匆而来:“启禀老夫人,内务府来人了说要与您商量下大皇子与大小姐的订亲事宜……”
姜老夫人愣住。
……
内务府前去北苑与姜老夫人商议了订亲事宜,然后照例到了东苑与隋氏商议。
来的人是一位头发雪白的老内侍。他是内务府二等执事太监,自称来福。
来福公公笑眯眯坐在上首,一边喝茶一边对隋氏热络道:“咱家方才见过了老夫人,这皇家订亲事多繁杂,不过咱不怕一切都有例可循。”
“老夫人虽话少,精神不济的样子,但还是通情达理。咱家与老夫人说了,这事以后咱家就与夫人商量就是,左右都是因循旧例,走个过场罢了。”
姜定柔突然问:“柔儿能不能问来福公公一件事吗?”
来福公公笑眯眯道:“大小姐请说,老奴定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毕竟您可是未来的大皇子妃。而大皇子在眼下看来可是很有希望成为储君的人……
姜定柔佯装羞涩,道:“来福公公德高望重又是在内务府中掌管宗亲事务的老人……柔儿想问问,皇上皇后赏赐下来的珍稀物件,还有内务府送来的东西,是不是将来都可以做柔儿的嫁妆?”
来福公公道:“这当然是了。这些赏赐的自然是大小姐的东西。”
姜定柔又道:“那这些东西可否属于国公府?”
来福公公是个人精,立刻明白了点什么。他想了想道:“这些都是大小姐的东西,将来大小姐要拿去哪儿都由大小姐做主。这皇家的东西可不是随便就能给的,这可是认主的。”
姜定柔叹气:“可是我父亲说,我身体发肤都是受之父母,这些东西都要归入府中的大库房……”
来福公公干笑两声:“国公爷说笑了。这些东西又不是赏赐给国公爷的,更不是单单给国公府。要是大小姐没点头,这些东西谁拿了谁可是犯了欺君之罪。”
姜定柔笑了:“原来如此。柔儿年纪小不懂事,今日总算是听了公公的指点了。”
来福公公一副明了的神色。他声音阴柔:“大小姐年纪虽小,不过将来贵不可言,谁拿话吓唬你将来可是要倒霉的。所以大小姐别怕,要是有什么委屈只管与咱家说,咱家入宫了就禀报给皇上与皇后做主。”
隋氏脸上露出舒心笑容。
有皇家撑腰,就算是古板苛刻如姜老夫人也不得不服软低头。
送走来福公公,隋氏长吁一口气:“有来福公公去敲打敲打,你父亲应该不会再吵吵我们东苑的事。”
姜定柔点了点头。
隋氏目光复杂看着她:“我儿长大了,终于要订亲了。”
提起这个姜定柔心中亦是十分复杂。她刻意不去想订亲这件事,只当寻常,但这事还是按部就班来了。
隋氏突然道:“对了,明天柔儿去学堂拜乌先生为师。你即将成为大皇子妃,不可以没有才学。”
姜定柔应了。
隋氏长吁短叹:“从前柔儿都是在私塾读书,你爹都不让你跟着乌先生读书。现在好了,你可以拜乌先生为师,秋季让乌先生把你举荐进明德女社。”
隋氏絮絮叨叨地说,姜定柔却心不在焉听着。
第二天一早,姜定晴果然穿戴得整整齐齐前来接姜定柔。
她见姜定柔还在用早膳,忍不住道:“乌先生不喜欢学生迟到。迟到是要打手心的。”
姜定柔看了看时辰,随手拍了拍手中的糕点米屑。
她起身笑道:“没事,我都准备好了,耽搁不了。”
姜定晴果然看见春月春灵都准备好一应东西,一提就可以走。姜定晴眼中流露惊讶,不过很快她就收敛了脸色,乖巧跟着姜定柔出了府朝着乌先生的学堂而去。
在大秦朝世家勋贵以及富贵人家的孩子上学一般分三种。
第一种是启蒙,一般是上了族中的私塾,由先生教着《三字经》《弟子规》等等。
第二种是寻有点名望的先生,比如乌先生这种名儒设的学堂,教授的就不单单是启蒙的那几本书,还教吟诗作对,短赋、策论等等。
之前姜定柔就是上的私塾,而姜定晴则拜了乌先生做了学生。所以姜定柔写出那篇短赋后被姜定晴拿去冒名顶替交给姜于峰。
事后姜定柔争辩过,但姜于峰压根不信。因为私塾中教的怎么可能教短赋?
第三种则直接入各地的学院,或者是入宫读太学与皇子们成同窗……
……
姜定柔与姜定晴坐着马车到了京城城西一处安静的巷子口。巷子口已经有两三辆接送学生的马车停靠。
姜定柔看了那深巷,只见一扇木门打开着,里面看样子十分宽敞雅致,但绝对没有半点富贵气。
姜定柔微微诧异。她倒是不知道大名鼎鼎乌先生的学堂这么简陋。
姜定晴拉着她的手,道:“大姐姐随我进去吧。”
姜定柔犹豫了下,跟着姜定晴走了进去。
进了学堂的大门,姜定柔就看见院子正大堂上立着一副孔子像。在大厅正中央一位大约三四十岁的中年男子脸色严肃地站着。
他手中拿着一柄黑黝黝的戒尺,冷冷盯着前来的学生们。
学生们上前先朝孔子像行礼,然后再朝这位先生行礼。
姜定柔知道这位一定是乌先生了。
乌先生还真的……很黑。姜定柔看着他黑黝黝的脸庞,不由心中道。
乌先生一丝不苟地接受学生的行礼,照例还问两句,比如。
“昨儿的字写了没?”
“昨儿的策论可让你父亲过目了没?”
“昨儿的圣人言背了没?”
“……”
这样一问一答,学生往往要磕磕巴巴把“昨儿”的事都禀报一遍乌先生才会轻轻点头示意可以进学堂读书了。
当看见乌先生的点头后,站在跟前的学生们犹如得了大赦。
姜定晴上前,对乌先生行礼:“先生,这位是我的家姐,姜定柔。今日家姐前来上课。”
乌先生把冷冰冰的目光落在姜定柔身上。
姜定柔只觉得自己四周气息都瞬间冰冻了。她莫名觉得眼前的乌先生的目光像是要把她看透般。
乌先生打量了姜定柔半天,才冷冷问:“是北国公府的大小姐?姜定柔?”
姜定柔行礼,回答:“是。”
乌先生忽然皱起眉,冷然道:“以后回答我话要说:回先生话……”
姜定柔:“……”
乌先生冷冷道:“重复一遍。”
姜定柔只能道:“回先生话,小女是北国公府大小姐……”
“错了。”乌先生突然打断:“大小姐是别人对你的称呼,你不能自称自己为大小姐。”
姜定柔:“……”
乌先生冷声道:“你要回我,你是北国公府之长房嫡女姜定柔。”
姜定柔:“……”
第320章 被刁难
四周十几双眼睛圆溜溜瞪着姜定柔。姜定柔的老脸红了红。前世今生加起来她都快六十岁的“高龄”了,没想到今日破天荒第一次在众人面前被先生教训得像是孙子似的。
前世她只读了私塾,而后为了讨好父亲姜于峰压根没有去明德女社接受过名师的训诫与教育。
现在重修这一世没想到统统都给安排上了。
姜定柔只能再行了一礼,规规矩矩道:“回先生的话,学生是北国公府之长房嫡女姜定柔,今日第一天上学,见过先生。”
乌先生板着黑脸,问:“学过了什么?”
姜定柔:“学过……回先生的话,学生学过《三字经》、《弟子规》、《论语》……”
她一一说了。随著书单的拉长,乌先生的脸上浮现惊讶。
他可能没有想到姜定柔竟然还学过这么多,已经超过了私塾的范畴。
他等姜定柔说完,突然冷冷道:“贪多嚼不烂。你今日就把《论语》默写一遍给我看看。《论语》是圣人言要烂熟于心,顺便我要考一下你对圣人言的领会。去吧。”
他指了指大厅旁边一块孤零零的桌子。
姜定柔愣住。这块桌子明显是在学堂外单独设的,想必是每天留着学生罚抄或者是训诫用的。
乌先生见她还在发呆,脸一板:“还不赶紧去?!”
姜定柔只能闷闷不乐去坐在桌子旁。春灵春月连忙为她拿出笔墨纸砚。
乌先生见她们伺候在旁,突然道:“学堂中是不许带丫鬟小厮的。你们东西放下就走吧,在外面候着也行,回府做事也行。不许在学堂里出现。”
春灵春月听了都快哭了。
“先生,我们家大小姐需要伺候。奴婢们绝对不打扰先生教书。奴婢们……”
乌先生板着脸:“说了不许带丫鬟就是不许带,你们再不出去,你们家小姐就得受罚。”
一旁的姜定晴温声劝道:“你们先出去吧。学堂的规矩是不许丫鬟们进来的,怕打扰大家读书。”
姜定柔只能对春灵春道:“你们出去吧。要是在外面待着腻就回府,到了时辰再来。”
春灵春月只能出了学堂。姜定柔坐在那张孤零零的桌子上开始研磨准备默写。
《论语》一共有二十篇,字数有万字以上。一般私塾启蒙也学到了《论语》顶天了。
姜定柔天生记忆好,过目不忘。《论语》二十篇全部能背诵默写,只是这么多年了要让她再写出来有点累人麻烦。
姜定柔写了一会儿,为了不让自己的字迹显得太老成,她写的慢了许多。写了一会儿,她发现砚台里面没水了。
她只能拿着砚台去寻了井,吃力打了点井水续上继续研磨,继续默写。
不一会儿,学堂里面传来郎朗的读书声。而姜定柔还在吃力写着。
许多年没这么写过字,而且她还是刚十二岁不到的稚龄。
姜定柔写了一会儿,只觉得头晕眼花,手臂酸痛。旁边的纸也叠起了一小摞。
姜定柔还要再写,一摸身边——没纸了。
她只能进了学堂,犹豫到底是要找姜定晴借纸还是找谁借一下。
乌先生厉目扫过,见她站在门边,冷冷问:“你写好了?”
姜定柔只能道自己没纸默写。
乌先生皱了皱眉,过了一会,他拿来一大叠十分粗糙的纸地给她。
“纸是最便宜的宜州纸,不过圣人言却是这个世上最精妙的道理。明白这个意思吗?”
姜定柔皱了皱眉。她回答:“回先生的话,先生的意思是,圣人言不管写在哪儿都能启发人的做人为学的道理。所以不用太在意是不是写在上好的宣纸上,还是刻在老树皮上。”
乌先生听了,严厉的脸上浮起淡淡的笑容。
“你知道就好。去默写吧。今日能默写出来才能回家。”
姜定柔惊了:“什么?”
乌先生却不理会她,转身进学堂继续教学生读书。
姜定柔站在原地半天回不了神。《论语》有万字那么多,她就算是倒背如流,抄个两天都抄不完。
现在乌先生竟然要她一天就默写完。不写完还不许回家?
这是明显的为难她。
姜定柔咬牙转身回去继续默写。这一次她加快了速度,飞快地写写写……
日上三竿,日上中天……
中午学堂的学生们都回去吃饭,等过一个时辰再回来继续上学念书。在大厅孤零零的椅子上只有姜定柔在运笔如飞。
旁边春灵春月不忿地为她磨墨。
夏冬则拿着碗筷苦口婆心劝姜定柔:“大小姐就赶紧趁着着中午散学的时候多吃点,不然下午奴婢们不在您怎么办?”
姜定柔只觉得自己写的都要魔怔了。
她不住催促春月和春灵:“多磨些墨,实在不行拿个瓷缸子都倒上墨。这样我就不用去打井水磨墨了。”
春月春灵人手一个砚台和松墨,也顾不得优雅,飞快地磨着。
中午散学就一个时辰,她们心疼姜定柔只能偷偷在这个时候进来帮她。
夏冬还在劝。姜定柔对她道:“吃饭太麻烦了,有没有糕点或是什么粥的,给我留点。我一会儿饿了撑不住再吃。”
第321章 祝百年好合
夏冬也快哭了:“大小姐您一大早就没吃过多少东西。现在不吃点怎么顶得住?等会都不知道要抄到什么时候,您还是吃点。”
姜定柔重生后第一次心急火燎:“不吃了。要是真的心疼小姐我就赶紧多准备点东西。”
春灵春月,还有夏冬不得不依言吩咐赶紧去准备。
此时乌先生走了过来,姜定柔下意识想要辩解却见他只是冷冷扫了一眼她们就走了。
好不容易吃了点,又让春月春灵磨了一大缸子的墨水,姜定柔便全神贯注默写了起来。
这一写,写得天昏地暗。下午上学来来往往的学生们都好奇盯着在大厅中孤零零奋笔疾书的姜定柔。
姜定柔全然不顾,连姜定晴过来问了句什么她